零件制造厂标准作业推行方案修改.ppt
标准作业化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安全隐患,零件制造厂2012年3月30日,目 录,一、标准作业的概念以及目的二、标准作业和作业标准的区别三、如何制定标准作业 四、如何进行改善标准作业,一、标准作业的概念以及目的,1、标准作业的概念 是将作业人员、作业顺序、工序设备的布置、物流过程等问题做最恰当的组合,以达到生产目标而设立的作业方法。注: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没有浪费的作业顺序进行生产的方法。,上盖组对视频,出气管焊接视频,2、标准作业的目的 1)明确以降低成本生产优质产品的有效制造方法;用最小限度的作业人员和在工序间进行同步生产。2)用做目视化管理的工具 包括质量检查的频度、生产的必要时间、应该的作业顺序、最少的标准中间在库、安全操作等内容。3)用做改善的工具 只有不断的改善标准作业,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所以说就像我们目前推行的6S管理一样,是一项持久性工作。,二、标准作业和作业标准的区别,1、标准作业 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没有浪费的顺序进行生产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三个要素:A、标准工时(TT)B、作业顺序 C、标准中间在库2、作业标准 是指导作业人员进行标准作业的基准。例如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就犹如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工序作业指导书。,A、标准工时(TT)是指应该用多长时间,即几分几秒生产一个或一件产品的时间值,它是由必要的生产量和运转时间来决定的。CT:是指作业者一个人进行标准作业时,毫不困难的最快的一个循环的实际作业时间(包括步行时间,但不包括空手等待时间)注:CT远小于TT时,作业者有空手等待现象,CT大于TT时,就会发生作业延迟,就需要改善。,B、作业顺序 是指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产品的顺序。C、标准中间在库 按照作业顺序操作时,为了能够以相同反复的顺序操作生产,而在工序内持有最少限度的待加工品的数量。假若没有这些中间在库,作业人员就不能进行循环作业。例如:机器人焊接工序:4个中间在库待加工产品上盖环缝焊接工序:2个中间在库待加工产品,三、如何进行制定标准作业,第一步:观测时间第二步:制定工序能力表第三步:制作标准作业组合票第四步:制作标准作业票,上盖组对工序的时间观测表:,第一步:观测时间,第一步:观测时间,出气管的环缝焊工序时间观测表:,填表说明:1、循环时间的填写和计算方法:即最后一个项目右侧的时间减去左侧的试验值,即可。2、CT值的求法:选择循环时间中可能连续作业的最小值,填入作业时间循环时间栏的最下行。3、各作业项目的时间:用下行的时间值减去上行的时间值。4、要素作业时间值的确定:应是值得信赖的最恰当时间(不一定是其中的最小值),要素的作业时间值应和TT值一致,第二步:制定工序能力表(自动焊接生产线),填写说明:1、加工能力的计算方式:每班的实际运转时间/(每件的实际完成所需时间+正常维护时间)注:A、正常的维护时间:定期清枪时间、更换钨极时间更换抛光片的时间 B、每班的实际运转时间;总时间-班前会的时间-6S时间-中间休息时间=380分钟(合22800秒)2、手工作业时间和机器作业完成的时间需要分别填写。,第三步:制作标准作业组合票,第四步:制作标准作业票,四、如何进行改善标准作业,完美无缺的标准作业是没有的,标准作业只是相对由于目前的情况下最有效的作业方法。为了提高效率、消除浪费,还要不断的而改善标准作业。企业的发展,只有通过企业全体员工不断致力于自身活动的改善才能实现。就像6S工作一样,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并不是在一定的阶段满足一个特定的目标就可以停止不前了。简单地说,改善标准作业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即每人每小时的产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减少工位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总之,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改善;当产能(需求)变化的时候才进行改善,在此就引入前面提到过的两个概念(TT和CT),TT(单件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和CT(作业者一个人进行标准作业时,毫不困难的最快的一个循环的实际作业时间),即也可理解为工序的完成时间。相对来说,在不增加设备和人员的情况下,CT是一个定值。而TT就是一个变值,因为该数值是由实际运转时间和必要的产量来决定的,在此关系中,实际运转时间也是固定的(除延班或多开班次),也就是说,当产能(需求)扩大时,就需要改善标准作业。,例1;客户需要KLQ319壳体380件/天,在开单班的情况下,每班的实际运转时间为380分钟 TT=实际运转时间为380分钟/壳体380件/天=60S(1分钟)而加工一件产品中每个工序的时间(CT)为7秒57秒 CT远小于TT时,作业者有空手等待现象,不需要改善;例2;客户需要KLQ319壳体500件/天,在开单班的情况下,每班的实际运转时间为380分钟 TT=实际运转时间为380分钟/壳体550件/天=45.6S(0.76分钟)而加工一件产品中每个工序的时间(CT)为7秒57秒CT大于TT时,就会发生作业延迟,就需要改善。,标准作业改善的要点;1、标准作业改善应有姿态 2、开展改善前,一定要做好准确、周密的现状调查 3、改善时应考虑改善作业方法,而不应该先考虑改善和引进设备 4、先改善“油水大”的工序,在改善“油水小”的工序 5、开展此项活动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 6、让操作人员一块进行改善,让他们切实感到改善后的好处 7、改善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防止抵消改善成果现象,标准作业改善的实施方法:第一步:制定改善目标 第二步:制作改善计划 第三步:现状调查,制作标准作业“三件套”第四步:确定改善对象 第五步:实施改善 第六步:确定改善效果 第七部:对“三件套”进行标准化 第八部:总结注:详细的改善案例见本书82页,在此不过多啰嗦了。,以上内容是我通过对标准作业一书的学习所掌握的一点知识和推进方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2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