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医院儿科护理风险事件评估与改进十篇.docx

    • 资源ID:6031082       资源大小:50.89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儿科护理风险事件评估与改进十篇.docx

    医院儿科护理风险事件评估与改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风险也逐渐凸显1。新生儿科是收治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科室,患儿病情急、进展迅速,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2。因此,对潜在的儿科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有效识别、评估、分析及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自2018年7月开始,我院采用基于灾害脆弱性分析(hazardvulnerabilityanalysis,HVA)的风险评估法对儿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和效应分析,发现存在较多的潜在风险事件。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基于HVA的风险评估法在儿科护理风险事件评估与改进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我院儿科医护人员14名作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7.73±5.83)岁,平均工龄(10.32±3.16)年。L2方法(1)确定主题:以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量化评估和改进措施为主题。(2)组成HVA团队:成员包括儿科病房护士长、护士及质量管理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共12名,团队成员均精通业务,熟悉儿科护理工作流程,并接受HVA知识的系统培训。(3)确定风险事件:依据KAISER模型3,查阅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我科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确定儿科护理风险事件主要包括不可抗力灾害性事件(儿童流行病暴发、高温、恶劣天气)、医疗事故事件(留置针脱出、药物渗出、延误护理)、护患纠纷事件(家属投诉、患儿跌倒/坠床、法律纠纷、婴儿偷盗)、职业防护事件(血压计和体温计爆裂、危化品泄漏、职业暴露、医疗废物泄漏)。(4)确定评分标准(内容包括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包括影响因素(人力影响、资产影响、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准备工作、内部响应、外部响应),均分为03级,其中人力影响(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资产影响(物质上损失和损坏)、运营影响(对运营的干扰)以3级为最高级,准备工作(应急预案)、内部响应(时间、效率、资源)、外部响应(医院/互助员工和供给)以3级为最低级。(5)制作评分表:组织团队成员进行风险评分,每人发放1份评分表,当场评分,当场收回。(6)计算风险值:计算各个风险事件的平均分,公式为风险值(%)=(可能性/3)×(人力影响+资产影响+运营影响+准备工作+内部响应+外部响应)18×100%o(7)确定优先改进的风险事件:根据评分结果,将风险值由高到低排序,遵循80/20法则,选择前5个风险事件作为优先改进项目,分别为职业暴露、药物渗出、患儿跌倒/坠床、留置针脱出及延误护理。(8)拟定和实施风险防控计划:对需优先改进的5个风险事件进一步开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制定前瞻性防控及改进措施。L3观察指标(1)比较改进前和改进9个月后5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值。(2)改进前和改进9个月后,随机抽取30名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评价,分为很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总人数又100%。1.4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2019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改进前后5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值比较改进9个月后,5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值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Io2.2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改进9个月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结论HVA常用于预测和评价外部胁迫(自然的和人为的)对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评估系统自身对外部胁迫的抵抗力及从不利影响中恢复的能力4。基于HVA的风险评估法可识别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患儿的医疗护理安全5。目前,关于HVA应用于医疗护理风险管理中的研究正逐步开展,但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确定主要的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并确定风险值最高的5个的风险事件分别为职业暴露、药物渗出、患儿跌倒/坠床、留置针脱出及延误护理,我科护理团队针对以上风险事件进一步开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制定前瞻性防控及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实施9个月后,上述5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值均低于实施前,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表明运用基于HVA的风险评估法对儿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和效应分析,有利于纠正儿科风险事件,预防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与患儿安全。参考文献临床护理操作防范风险及具体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218例急诊严重创伤需要抢救的患者,其中急性炎症56例,割伤42例,烧伤38例,交通意外36例,摔伤15例,烫伤11例,食物中毒9例,爆炸伤9例。其中男Ill例,女107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46.54±8.26)岁。所有患者其他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针对每项临床护理操作可能会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制定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1)医院内所导致的风险:急救机器的故障或损坏;医疗器械设计纸漏;医院内运转程序问题。(2)医护人员所导致的风险:医护人员临床经验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急救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医嘱的传达、记录不及时或出现错误。(3)医患冲突所导致的风险:病人由于疼痛感或虚弱感,心情焦急暴躁;急救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当;医患双方的法律意识淡漠。急诊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定期检查、保养医疗器械;统计记录器械临床使用率和磨损率;使用无衔接空隙的新型一体化护理程序;定期进行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知识和操作技术;根据各科室侧重不同进行综合考试及专业考试;扩大范围招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情绪;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知识普及;对病患有耐心的沟通,用语规范、礼貌;严格依照临床规定进行急救步骤,医嘱要及时进行记录和核对,书写要规范、清晰、工整。L3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急诊至手术时间,检查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等,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等。L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l9.O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抢救情况比较。治疗组急诊至手术时间(6.72±4.37)min,检查时间(10.43±1.73)min及急诊停留时间(699±473)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lo2.2两组救治结果比较。治疗组抢救成功率81.65%、死亡率6.42%、并发症15.59%及致残率IL92%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急诊护理的临床护理风险除了人为因素更要注意更多的可控的其他因素,对于外界能够尽量防范的风险,如医院制度漏洞或护理程序运转障碍等问题,更要将其尽量完善,使其趋于完美。医院内现推广急诊一体化护理干预1,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生存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黄金抢救时间。急诊的一体化护理做到了无缝衔接的临床护理程序,节省了过去传统急救护理程序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康复等一系列繁复驳杂的环节,将其变成了真正的一体化护理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抢救的成功率和护理程序的完整性。另外医院内和救护车上都要配备完全,先进的监护机器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快速准确的了解病人的情况,更加正确的进行急救措施,可以先行进行暂时性的简单包扎手术。与此同时,医院的医护人员要通知相关科室进行准备操作,准备好手术室、药品、血浆等用物。所有急诊人员需要培养一定的默契,可以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也可以在出现风险意外时能够及时迅速的改正或弥补过失,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但同时也要注意操作的系统化与规范性,不能因为事情紧急而疏忽大意,操作务必精准且迅速2。目前临床上对于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极其重视,因为这是最大限度的能够改变患者死亡和致伤残状况的方法3。由于防范措施的不断增加,也使得临床操作要求越发苛刻,对于医护人员的考验也是难度大增,但为了医院“以人为本”的核心,身为医护人员就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血汗。对本文所选21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不同分类的病患使用不同的方法,但随着临床上不断改良后的操作措施,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不断增加,死亡率、伤残率不断降低。这是对于临床护理的风险防范措施极大的肯定,越来越少的客观因素被剔除,越来越多的病患被治愈。对比可见实行措施后拯救患者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护理程序规范在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措施实行后更加完整和安全,也能够保证急救的质量。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中的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必不可少,这对临床护理意义重大,可以提高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增强护理效果,是降低致残率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作者:耍晨新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参考文献】1金晓琼,林斯,陈欣琼.急诊护理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82-84.儿科护理风险范文篇3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等。这200例患儿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2-15岁,平均(8.41±3.57)岁。L2方法。根据儿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例如重视护理细节,减少护理工作期间犯错误,记录详细的病人档案,针对一些与患儿进行沟通时发生困难,其家属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护理人员应更加耐心的去了解准确的患儿病情,避免疏漏,主动与患儿进行沟通,通过一些方法来增加与患儿的亲近感;也可制定详细的交接班制度,由于医护人员的交接班,导致患者的投诉的事件有很多例,由于接手患儿的是不同的护理人员,对患儿的了解也不全面,只有增强护理人员之间交接班情况,制定一定的制度,可防止护理风险的发生;还有一点就是合理的用药,防止患儿出现不良的反应,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与成年人用药剂量不同,要根据患儿的体质,给予适合的用药,在给药之前,向家属咨询清楚,掌握病史。L3观察指标。统计200例患儿中家属投诉情况,根据投诉原因进行分类,计算投诉率。L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我院收治的200例患儿给予护理,其中投诉的一共有60例,占30.00%,其中在儿科接受护理的,投诉率较高,可达40.00%。根据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我院其他科室由于护理意外的投诉有,占21.43%,由于护理质量投诉的有,占7.14%,而儿科护理中由于护理意外的投诉有,占62.50%,由于护理质量投诉的有,占34.38机与其他科室投诉率相比较,无论是从护理意外方面还是护理质量方面,投诉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3讨论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统计,可将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为四点: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临床经验不足,会导致患者的投诉;护理意外:患儿出现跌倒、摔伤等等意外,输血时会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均会导致患者的投诉;护理差错:患儿临床指征查对问题,例如血检、尿检等查对问题出现差错,也会导致患者的投诉;护理记录: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初步的病史和临床表现了解,并无准确记录,倒是记录不准确,出现的偏差。护理工作不能避免一切不可能因素100%的不发生,但是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可降低风险因素的发生1。这样不仅能促进医患之间的关系,且能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在实际临床中,儿科护理需要更高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意识的护理人员,统计极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投诉,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有助于患儿尽早的康复,增加安全性。综上所述,儿科护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护理质量问题和护理意外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家属的投诉,强化儿科护理的质量,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对儿科护理风险有一定的减低作用。参考文献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理风险范文篇4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属于危重病症患者的集中收治场所,因担心疗效或预后等因素,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需尽早采取有效治疗与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1。为探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所用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0:18,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26±9.13)岁;疾病类型:5例重症胰腺炎,8例脑出血,11例呼吸衰竭,14例复合伤;观察组男女比例28:24,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6.35±9.14)岁,疾病类型;6例重症胰腺炎,9例脑出血,15例呼吸衰竭,22例复合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确保ICU湿度、温度适宜,保持空气畅通,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其进行生活、压疮及气道护理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成立护理风险小组:选派护士长为组长,设质控员、药疗、仪器监护与消毒隔离小组长,制定各自工作职责与标准,每月召开1次风险管理会议,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与应对措施。强化教育与操作技能:遵照ICU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予以培训,每月组织1次操作示范与专业知识考核;借助失效模式对护理流程的潜在危险性因素予以分析,提高护理人员识别能力。建立激励机制与加强护理记录管理:每年科室投票选出优秀医护人员予以嘉奖,详细记录患者病情、用药等情况2。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3护理质量参照ICU评分表,包括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满分100分,得分与质量成正比。自制满意度评分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态度与护理技能等,总分100分,280分为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W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X100虬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对照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评分分别为(80.15±2.60)(82.21±1.50)(78.26±2.50)分;观察组分别为(92.90±6.09)(92.46±6.70)(92.80±6.30)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廿631、5.24、7.65,P<0.05)o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40例(76.92%)、9例(17.31%)与3例(5.77%),总满意度为94.23%;对照组分别为20例为2.63%)、6例(15.79%)与12例为L58%),总满意度为68.4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3,P<0.05)o3讨论ICU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种多与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加之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肢体体位受限,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预后4。为寻求ICU护理管理有效方法,本研究对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行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士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具体表现:观察组操作熟练度评分(92.80±6.30)分比对照组(78.26±2.50)分高,表明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考虑可能因为护理风险管理中,注重强化护士专业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严格遵照ICU培训计划,每月落实操作示范与专业知识考核等,并借助失效模式对护理流程的潜在危险性因素予以分析,均有利于强化护士专业知识学习与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等。此外,激励机制建立和加强护理记录管理等,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护理意识,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表明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考虑可能因为在对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时,在护理风险小组中设立组长与小组长,制定各自工作职责及标准,各司其职,且每月组织1次风险管理会议以探讨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等,有利于取得良好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总满意度。综上所述,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护理风险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观察随着人们医疗健康意识水平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观念的提升,使得临床护理难度及医护人员承担的风险进一步增大,所以,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追踪方法学、PDCA循环法是两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使护理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因此,本文特对手外科护理管理风险中应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我院手外科护理人员30名,其中,男6名,女24名,副高职称2名、中级职称14名、初级职称14名,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1.54±3.48)岁,护龄023年,平均护龄(10.18±2.61)年,其中16名护士参与本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名。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断指或断肢再植患者46例,神经血管损伤修复术后患者38例,各种类型皮瓣修复术后患者28例,重度手部毁损伤患者76例,VSD负压引流术后及植皮术后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其中,实验组男78例,女62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39.51±4.67);对照组男81例,女59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9.76±4.5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2方法。对照组140例,采用传统护理风险管理法进行管理。实验组140例,应用追踪法及PDCA循环法进行手外科风险管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2.1追踪方法学。L2.1.1个案追踪。自由选择检查点: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资料是否正确,信息核对正确后方可开展手外科手术。观察手外科的执行过程,确定各项护理措施是否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责任护士访谈:随机抽取护士23名提问相关工作制度与手术流程,评估护理制度与规章的落实情况。职能落实评估:明确手术室护士的岗位职能,了解护理工作是否按照标准落实,了解跨部门交接过程中的配合与协调情况。反馈与分析。由追踪小组分析护理风险并制定整改建议。持续质量改进:制定整改计划并落地实施,持续性分析与监督整改情况,通过PDCA循环方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直至达到管理目标。L2.L2系统追踪。将个案追踪中存在问题的环节转入到系统追踪中,对问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了解问题是属于个人性质还是系统组织性质。通过了解科室是否开展相关培训、质量控制检查落实情况,准确分析问题。在实际护理管理中可同时开展个案追踪与系统追踪,相互补充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L2.2PDCA循环法。将通过追踪学法检查到手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制定有效的改进计划,落地实施,检查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检查结果,进入下一个循环的管理流程,对护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动态追踪调查,通过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预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针对此次循环未能解决问题应转入下一轮回进行循环解决。通过灵活运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对手外科护理进行持续追踪了解,可及时将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有效排除,提升整体护理质量。1.3观察指标。记录实施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法前后手外科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手卫生、危重症护理、健康教育、查对制度等6个方面的质量评分,均采取100分制,分数越高提示质量越佳。统计实施前后1年内200例手外科手术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L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V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质量评估评分比较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法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2.2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与护理风险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3讨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临床管理程序的一种,是指对护理服务中潜在或现存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处理,有效预防、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对医院与病人的危害与经济损失3。追踪方法学是一种先进、实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追踪概念,改变原有终末质量为主体的检查方法,可通过对各流程进行严格审查,发现存在各组织系统中的潜在或现存漏洞。PDCA循环法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通过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四个环节的循环往复,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应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法开展风险管理后,手外科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相比于对照组护理管理进行严格的风险把控,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提升护理整体质量。综上所述,手外科护理管理风险中的应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风险事故发生。参考文献护理风险范文篇61病人安全管理现状病人安全是最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各项护理服务的最终目标均是为了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国外有关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较早、范围广,主要研究内容是护理安全管理理念、护理安全文化、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等。美国质量评估报告指出,应制定安全执行标准以提高卫生保健人员执行标准;制定病人安全目标并执行安全有效的操作规范;建立全国性差错报告系统1。英国成立国家病人安全中心,目标是促进医疗环境的公开、公正,找出医疗护理服务制度的管理漏洞。日本研究者认为,护理安全管理应在护理部或护士长的督导下,提高高年资护士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2。我国关于病人安全的研究多集中在对病人安全现状的研究、病人安全措施的实施、病人安全文化、护理风险管理等,医疗机构也开展探讨护理风险测评体系的建立。医务人员有关病人安全知识、在校教育和执业后继续教育明显滞后,包括人文、技能、沟通等整体素质有待提高3o2护理风险管理程序2.1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护理人员正确实施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主要是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系统动态识别与分类。包括风险感知和风险分析,同样风险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风险知识的掌握也很重要。风险感知是护理工作中面临风险所表现的态度、认识和主观判断4,其核心是明确各类护理风险因素,主要维度有系统流程风险、护理人员风险、病人照护风险5。护理风险分析贯穿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对收集的护理风险信息进行理解、质疑、过滤、整合、存储、甄别、调用、联想6。2.2护理风险评估。护理风险评估是识别潜在的风险信息后对风险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估计,为选择风险措施提供依据,包括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7。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JA-CHO)要求每家医院对发生频率高的风险事件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为评估工具,进行前瞻性风险评估8oFMEA关键是对风险信息进行整合,确定失效模式,确定原因及其影响,再运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侦测程度和严重性计算风险优先指数9。2.3护理风险处理。护理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针对各类护理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常用的风险处理方式有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自留、转移风险、减轻风险、风险法律事项准备10。风险预防:采取措施预防风险事件,如风险教育培训、完善健全风险防范措施、倡导护理安全文化等11。风险规避:是通过放弃风险较大的风险来规避风险源,比如一项新技术新业务可能因为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产生风险,可以通过暂时不开展规避。风险自留:风险造成的部分或全部损失医院自行承担,主要是对风险发生频率低、损失小的风险。转移风险:将全部或部分风险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方式。主要是将发生频率低、损失大的风险转移给职业保险。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均已建立完整的医疗风险保险制度,且已实施。减轻风险:用各种办法来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的行为,达到风险控制和风险降低。这是风险管理的主要方面。如监督组织各项护理活动,消灭或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贯彻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等。风险法律事项准备: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要维护病人及家属的各项权益,履行告知义务,具备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等。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熟知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护法12。2.4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是指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风险处理手段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以实现风险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主要是分析风险处理效果和风险损失程度。评价风险管理效益是否良好,是否是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3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风险管理制度。科学化的风险管理制度是护理风险管理的理论保障。国外的风险管理制度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有效的制度。主要涉及:严格的专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制度;对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督导、审核制度13;非惩罚性、非谴责性的风险事件申报制度;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制度。我国的风险管理制度有多种,但还不尽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能有效防范风险。管理者应结合自身资源并借鉴国外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操作流程等。目前护理人员对现有的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的执行不到位,管理者应督导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14。3.2风险管理组织。LUqUire15提出建立专门的护理风险管理组织研究客观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是防御护理风险的根本保障。风险管理属于优先解决的问题,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应是多方位、多途径、多视角的,由主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以及科、区护士长构成的四级护理风险管理架构,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把护理不安全事件的事后处理变为事前的积极预防16。院长全面组织管理,督导全院规章制度的执行,严防风险事故。护理部深入科室检查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确保护理安全。护理质控小组制定各类风险管理方案相关的质量控制、护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建设,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护理安全隐患。病区护士长负责收集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识别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采取对策17。3.3风险教育。护理风险教育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是风险管理的关键。风险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预防等护理风险控制的核心内容,又涉及有效沟通、团队协作、护理质量等18。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护理风险教育,列出了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应具备的风险知识,并将相关课程纳入继续教育提供网上资源1920o但我国现在还存在着培训内容不统一、培训机构层次不一、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快完善培训体系的步伐,宜开展规范化、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科学化的护理管理人才。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情况,安排医务人员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包括专业培训、法律知识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等。同时各科室开展基于科室的教育项目,让护理人员了解本岗位的职责和专科潜在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尽量采取规避风险的行为21。3.4护理安全文化。建立护理安全文化有助于识别、预防差错事故,较好地评价护理质量。医院安全文化是由Singer等22于2003年首先提出的“无损于病人为先”,将安全提升到最优先地位的一种行为。RUChTin等23认为,安全文化应该建立在护理管理者对异常事件和近似错误等不安全事件认识的基础之上。构建安全文化,需护理管理变被动性的事后分析护理差错的模式为主动汇报潜在风险因素,尽早发现不安全因素,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有效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安全24。“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构建安全文化的关键,有助于管理者发现自身问题。美国病人安全联盟的经验表明,在获取风险信息后,对风险事件的分析应分责任系统和学习系统两方面。责任系统针对个人,分析影响个人胜任护理安全工作的因素,寻找源头;学习系统从组织系统漏洞分析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制定预防方案25。我国卫生部2007年提出鼓励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各医院纷纷建立不良事件非惩罚系统。但我国医院对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不足,不良事件不能积极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报告率低。分析原因将责任归咎个人,制定处理措施及总结经验不够全面26。医院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意识到人为差错是不可避免的、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激励护理人员分析和学习差错发生的因素,为护理人员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预防各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3.5护士长风险管理。医务人员均应掌握专业领域内常用护理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理的方法和工具。护士长处于医院管理系统中的基层位置,对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7o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降低风险事件是护士长的首要任务28。护士长未洞察医疗系统中的缺陷或漏洞,未及时排除风险因素将成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温床。李琳等28对护士长风险管理体验进行研究表明,护士长对风险认知水平不一、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不完善、缺乏风险事件上报系统、未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王绍霞等29总结护士长风险管理措施:坚持每日查房制;增强护士风险意识及加强警示教育;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范;全方位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坚持安全警示与质量持续改进。4小结创伤骨科临床护理风险控制近年来,随着公众维权意识、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单位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护理风险管理应运而生。护理风险管理就是对环境、患者、护理人员、护理制度、技术、药物、护理流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预见、分析与管理,进一步降低经济损失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在创伤骨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创伤骨科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8例。治疗组男152例,女106例,年龄3379岁,平均(54.8±8.2)岁。对照组男156例,女102例,年龄3278岁,平均(52.7±7.9)岁。两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饮食管理等,不对护理内容作特殊要求。1.2.2治疗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查找护理缺陷:护理人员不足,由于人手不足,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紧张、大意等情绪,导致很多工作未按要求进行。有部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相关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护理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无法对现有的或是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预测,进一步导致多种风险的发生。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骨科护理知识,对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不熟练,不能及时观察患者病情,也无法重点观察病情。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缺乏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进而导致多种风险发生。不能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医患关系较差。疏于环境管理,相应的设施设备不合理。(2)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调配。管理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工作量以及工作时段变化,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护理人员的充足,进而保障骨科患者的有效康复。各科室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加强风险培训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清晰认识到在病人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法律责任、相关义务权利等等1。同时,穿插反面案例,对护理人员进行血淋淋的事实教育,及时通报护理过程中的高风险、高发环节,全面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证据意识。各科室应当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护理培训,进一步加强关于急救、急诊等突发事故的培训学习。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风险应急预案以及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进一步提高、强化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护理质量。加强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加强细节管理,在护理全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一个环节的护理技巧与沟通技巧,把握好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积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到每一项护理的规范性、标准性2。在护理之前,向患者介绍相应的护理操作,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针对医院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应当加强环境管理,保持病房、开水房、地面等的干净、卫生,只有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才有利病患的康复。L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意外伤害情况(误吸、自伤、褥疮、坠床等)和投诉率。L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I4.O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X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组中,3例投诉护理,2例意外伤害,对照组中,13例投诉护理,6例意外伤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在创伤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充斥着各种风险因素,有来自患者的,也有来自外界的,针对这些风险,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更新护理知识,强化防范与保护意识,全面提高自身整体水平与护理技能,做好护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细节管理。时刻紧绷“风险”这根弦,提高洞察力与预见性,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中,真正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通过本文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发生投诉护理、意外伤害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综上,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或危险性因素进行预见、识别、归类,并积极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将风险发生率降到最小。在创伤骨科护理中,积极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风险发生率,最大限度降低医疗纠纷与经济损失。参考文献产科接受治疗护理风险范文篇81.1一般资料对2015年9月一2016年8月在该院产科接受治疗护理的158例产妇开展品管圈活动,作为该次研究的一般资料。该次参与研究的患者都知情该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自愿提供研究信息同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此次效果研究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的产妇年龄在2039岁,平均年龄(267±6.3)岁,怀孕次数为13次,该次品管圈分成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健康宣教3个小组,各小组的成员均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限超5年的超80%,且每组成员在所负责的品管圈小组内临床经验丰富。1.2方法在该次研究之前该院产科护理工作未应用过品管圈管理模式,护理管理措施在应用品管圈活动之后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儿科护理风险事件评估与改进十篇.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