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与安全实验室.ppt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再现实验,主讲教师:刘玉增 实验教师:王红明,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设备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一、实验目的,认识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的基础数据要求掌握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系统的操作步骤探讨影响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精度的因素,二、实验内容,了解和掌握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的技术背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基准点选取与定位值换算掌握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系统的操作步骤,进行给定事故案例的分析再现撰写道路交通事故技术分析报告,三、实验设备,计算机打印机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再现软件(TACAR V1.5),四、实验准备,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的依据 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的技术核心是对肇事车速的分析计算。公安部2006年颁布的行业标准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GA/T643-2006)是目前进行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的主要技术规范依据。,TACAR V1.5简介 TACAR V1.5由7个子系统组成,即:(1)数据库操作(2)汽车对汽车碰撞事故子系统(3)汽车对两(三)轮车碰撞事故子系统(4)汽车对行人碰撞事故子系统(5)汽车对固定物碰撞事故子系统(6)坠车事故子系统(7)帮助,汽车对汽车碰撞事故分析再现子系统,汽车对两(三)轮车碰撞事故分析再现子系统,汽车对行人碰撞事故分析再现子系统,汽车坠崖事故分析再现子系统,汽车碰撞护栏事故分析再现子系统,五、实验步骤,阅读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资料,了解事故现场基本情况选取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基准点,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系统”要求换算现场定位值,分析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启动事故分析再现子系统 根据所分析事故的具体形态,启动相应的事故分析再现子系统。,输入事故的相关勘验参数事故发生时的基本情况,事故车辆的主要结构参数,事故现场的道路结构参数,1、坐标轴 坐标系统采用直角坐标系,建议西东为X轴正向,南北为Y轴正向。X、Y轴也可根据便于事故分析原则自行设定。2、坐标原点 城市南北直通型:Y轴取在道路中心线上,X轴位置可根据事故现场特点自行设置;城市东西直通型:X轴取在道路中心线上,Y轴位置可根据事故现场特点自行设置;T型交叉口:坐标原点取在相交道路的中线交点;十字型交叉口:坐标原点取在相交道路的中线交点。,事故车辆的空间位置及车身碰撞中心位置参数,汽车碰撞前运动轨迹点,(一)在碰撞点之前有路面制动痕迹时:1点:事故碰撞位置点到路面制动痕迹起点之间的点;2点:路面制动痕迹起点对应的车辆质心点;3点:制动痕迹起点前的车辆行驶轨迹点;4点:制动痕迹起点前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二)在碰撞点之前没有路面制动痕迹时,全部顺序为从碰撞位置点向碰撞前反推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三)碰撞前车辆为静止状态时,所有的四个点的坐标值都输入0。,(一)角度输入 单位为度,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二)车轮状态 车轮抱死状态(不论什么原因)车轮抱死时,状态代码输入1值;车轮未抱死时,状态代码输入0值;前轮平均转角 单位为度,左转向角为正值,右转向角为负值。,车辆轮胎状态参数,碰撞后运动过程中车辆与地面固定物在碰撞参数,保存事故数据,事故数据调取,分析计算 事故数据输入并保存结束,即可开始进行事故的分析计算。,事故过程的二维和三维再现,分析计算结束,即可开始进行二维和三维的事故过程再现。再现前,应首先根据需要设定再现时的动画显示参数。,分析再现结果的打印输出 完成二维和三维再现的分析再现结果,可以通过打印机进行事故分析计算数据表和二维再现结果的打印输出。,六、实验报告要求,认真完成课堂与课外练习;按照实验案例,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过程技术分析报告。制作结束后通过局域网拷入教师机(机号002)F盘的“事故分析再现”文件夹;事故过程技术分析报告的文件名命名规则:“事故过程分析”+学员姓名+学号实验结束后三日内,提交书面实验总结。,事故分析再现报告格式 分析报告的word文档可在实验室电脑E盘的事故分析再现实验文件夹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