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的含义.ppt
,第二章 语文课程标准的含义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一)体例不同 大纲包括七大方面:“前言”(没有标 题),“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评估”、“教学设备”和“附录”。标准则由“前言”、“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附录”四部分组成,(二)课程性质的表述不同大纲这样表述课程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标准这样表述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不同“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标准新增加的内容,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议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与以往大纲在课程理念上的差别主要表现:1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2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四)课程目标不同1.课程总目标不同2.课程阶段目标不同,(五)课程实施要求不同 标准无论在结构还是在内容上,与大纲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实施建议”这一内容。它不仅将大纲中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评估”包含进去,而且增加了新的内容,即“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这不是对课程实施中各个环节作硬性规定和要求,而是提出相关建议,放权给学校与教师。,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六十年代-加强双基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素质教育 九十年代以后-语文综合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1.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3.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1.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提倡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鼓励伙伴合作学习。特别是安排“综合性学习”,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取之不尽,教育环境得天独厚。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