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园艺的园地选择.ppt
观光园艺规划与管理,园艺学院专业选修课程,姚 青2011-022011-07,PASSWORD:888888,第六章、观光园艺的园地选择,一、园地地理位置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三、产地环境优化选择四、园地类型及特点五、园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一、园地地理位置 调查拟建园地点所在的位置、北回归线、经度、纬度、气候带、交通情况、附近有哪些旅游景点等都要详细记录,为下一步果园规划提供参考。决定一个地方能否建设观光农业园一般取决于区位条件、立地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四个方面。,区位条件:观光农业建园地的区位条件是决定观光农业能否建设及建设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其区位条件主要包括客源市场条件和交通条件。1、客源市场条件 客源市场是指旅游目的地对地域相异的游客的吸引力及旅客的出游能力,包括人口密度、人均收入、消费条件、闲暇时间、出游形式、旅游偏好等。客源市场及潜在客源市场的规模、类型是观光农业的建设能否进行的首要因素。,2、交通条件 游客的出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地的交通条件。影响观光农业建园的交通条件因素主要体现在一线两个方面:离城市的远近直接关系到建园地游客的数量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健全;建园地与客源市场的交通便捷程度是游客出游考虑的条件之一,直接影响到游客数量。,立地条件:立地条件是指观光农业建园地的情况,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条件和农业基础条件两个方面。1、环境条件 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是观光农业的必备条件,也是增强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基础条件。观光农业建园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植被状况、气候状况、水文水质状况、空气质量、地形地貌类型。一般来说,具备丘陵和平原相间的地貌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等条件,及地下水充沛、地表水丰富、水质优良、土壤肥沃、植被丰富的地区,对观光农业的开发建设最为有利。,2、农业基础条件 建园地所在地域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的种类、数量和保障程度对观光农业的旅游开发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农业的种类、数量和商品率与观光农业旅游开发呈正相关关系。只有对建园地所依托地区的农业基础条件进行仔细地分析、研究,才能确定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的主要方向。,资源条件:观光农业建园地的资源条件包括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条件。1、自然景观资源 在具备自然景观资源的场所建设观光农业园要比花大量人力物力来改造、建设观光农业园节约资金,并能实现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观光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建园地所在区域的综合自然景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观光农业的开发类型和发展方向。,2、人文景观资源条件 农村的生活习俗、农事节气、民居村寨、民族歌舞、神话传说、庙会集市,以及茶艺、竹艺、绘画、雕刻、蚕桑、史话等都是农村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观光农业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人文景观不仅增强了观光农业旅游者的文化价值,而且还能提高观光农业旅游者的文化品位,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研究。,3、品牌资源 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代表熟悉和安全,证明品质、沉淀的文化、象征的财富、标志的身价。一个观光农园如果由一个大众所熟识的企业(品牌)来投资管理,其占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容易得多。但是,一个具有成功品牌的观光农园在经营管理中也应该包含具有特色的服务、产品、资源,并且持之以恒、不断创新,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4、人脉资源 在中国,人际关系一直是一种隐形的社会资源,在观光农园的规划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经营者和决策者在建园地的人脉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光农园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中的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观光农业开发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建园地的区域经济、基础设施、旅游发展。1、经济条件 主要涉及某地所处的经济环境,或者是该地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它涉及到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处于较好经济环境条件的观光农业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对该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反之,则潜力小,制约该地的发展。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当地的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规划和预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预测。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需求情况:国家和地区休闲旅游的需求分析。消费群体的需求分析(115天休假)。供给情况:谁是竞争者?竞争者的战略?竞争者的目标?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竞争者的经营模式?竞争者的存在也是一种机遇,可以采用兼并或者联营,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抽样综合调查报告,国际经验人均GDP=1000美元,观光型旅游;人均GDP=2000美元,休闲的多样化;人均GDP=3000美元,度假性旅游。,北京(2004年)人均GDP达到3470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638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2200元,恩格尔系数降至32.2%。每年有67.3%的家庭到郊区休闲旅游,其中有16.9%的家庭每年到郊区旅游3-5次;全市有15.3%的市民到郊区旅游5次。,2、基础设施条件 观光农业建园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主要包括水、电、能源、交通、通信等设施,是观光农业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因素。3、旅游发展条件 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与本地区内旅游发展的情况密切相关。良好的旅游发展条件能够为观光农业旅游带来大量的游客,带动观光农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 园艺植物在系统生态发育的环境中,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土壤等因子对果树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是园艺作物生存的必需条件。,温度1温度调查 调查年平均温度、10年有效活动积温、一月份年平均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七月份平均温度和极端最高温度、全年无霜日天数。2温度对园艺作物的生态作用 每种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都有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范围;如:香蕉品种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4-30,生长温度以不超过35和不低于15,当气温降至3条件下,香牙蕉的嫩叶开始出现冷害现。因此,进行树种、品种规划时,在重视乡土树种、品种的同时,可适当发展与当地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外来优良树种、品种,常规栽培应控制南树北移,北树南移。,3气候与园艺植物景观的效果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温度和气候差异大,如:海南岛“四季常花,长夏无冬”的得天独厚的气候;广州夏季长达6个多月,春、秋气候差异不明显;昆明春秋长达10个左右,没有明显的夏季;东北冬季长达6个多月,夏季只有2个多月。由于同一时期南北地区气候不同,植物的景观差异明显。在树种、品种规划时,应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各园艺植物树种的物候期来规划,才能发挥植物景观的效果。,水分1水分调查 调查年降雨量及分配情况、每年台风、涝害、旱害、低温阴雨、梅雨及酸雨在什么季节出现、果园地下水位情况、附近水源情况如何。2水分对园艺作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水是植物生存的物质条件,而不同的植物种类,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水分条件的环境中,形成了对水分需求的关系上不同的生态习性和适应性。根据园艺作物对水分的关系将植物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等生态类型。此外,由于园艺植物在不同的水分条件的环境中生长,其外部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抗旱、抗涝能力及植物景观上都有有不同。因此,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类型和不同的土壤类型及水体,因地制宜配置植物树种、品种。,土壤1土壤调查 调查园区自然地貌、土壤类型、水土流失情况、植被情况、土壤有机和无机营养的含量、土壤pH值、土壤保水保肥情况等。2土壤对园艺作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不同土壤状况,如:厚度、质地、结构、湿度、养分、通透性、酸碱度等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直接影响。种植在不同性质的土壤上植物,都具有不同的植物景观。水上植物和丘陵山地上的植物,其树势及生长状态都有较大差异,具有不同的植物景观。,空气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和物质条件,在植物栽培中若能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大大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但空气中如果二氧化硫和氟化氢含量过高时,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在选地时应考虑工业污染源问题;风是空气流动形成,适当的风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授粉和传播种子;但台风、海潮风、冬春的旱风和高山强劲大风等对植物均构成伤害。在沿海地区建园应重视防风林带的规划。,光照 根据园艺植物对光照的要求,把植物分为:阳性、阴性和耐阴性等生态类型。阳性植物:要求较强的光照,不耐荫蔽,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70%以上。阴性植物:要求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强光条件下生长良好,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5%-20%。耐阴性植物:一般需光度在阴性和耐阴性植物之间,在全日照下生长良好,也可忍受适当的荫蔽。,三、产地环境优化选择 根据现代商品化园艺生产的要求,其产地环境优化选择应具备以下的条件:根据各种园艺经济栽培生态指标选择产地环境,以红壤土、砂壤土、黄壤土、冲积土为好,地下水位1m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坡度在20以下,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产地环境区域3Km以内无“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源,园地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源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安全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四、园地类型及特点1平地 优点:地势较为平坦;地形变化较小,土层较深厚,土壤肥力较高,水土流失较少,有机质含量较多,灌溉水源较充足,交通便利,建园和水土保持投资较少。缺点:地下水位较高,通风透光、排水等条件较差,产品质量及耐贮性较丘陵、山地差。因此,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地区建园。,2丘陵地 坡度在10以下,丘陵地是介于平地与山地之间的过渡性地形。优点:山丘较矮小,地形连绵起伏,坡度较缓,地形变化不大,土层较深厚,地下水位较低,开园及水土保持较容易,交通较方便,是发展水果生产较为理想的园地。缺点:植被较稀疏,土壤有机质较缺乏,酸性较大,水土易流失,常缺乏自然灌溉水。,3山地坡度在10以上。优点:环境较阴凉,植被多而密,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缺点:坡度较大,地形变化复杂,交通不便,地下水位低,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较丘陵地少,整片开园及水土保持较困难,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故果园水土保持和灌溉设备的投资较高。,因此,山地建园宜选择20以下的缓坡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大于20以上的山地不宜建园。从目前观光园的效果来看,利用丘陵、山地开发旅游观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丘陵、山地地形比较复杂,在园地选择时,必须考虑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问题。,五、园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1.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约0.6;降雨量:海拔高度增加100 m,降雨量递增3050;海拔越高,光照越强,紫外光放射的强度也随着增加。在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种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其果实成熟期有较大的差异。如:马贵荔在海拔300米种植,8月中旬成熟;在海拔600米种植,9月中下旬成熟。,2.坡度 坡度划分为四个等级:5为缓坡地;620为斜坡;2145为陡坡;46以上为峻坡。坡度越大,梯田面宽越窄,土地可利用率就越低,开园的费用就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根据果树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520的缓斜坡地建立观光园较好,尤以35的缓坡地最为理想。,3.坡向 丘陵山地建园,一般多选择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其次是东坡和西坡;利用较少的是西北坡和北坡。在同样的地理条件下,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接受光照时间较长,日照充足,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量较大,土壤湿度较低;而北坡和西北坡则相反,光照较少、气温较低,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