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西方心理学史-后现代心理学.ppt

    • 资源ID:6022959       资源大小:306.61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心理学史-后现代心理学.ppt

    西方心理学史,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吕小康,后现代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 建构主义是一个松散、驳杂的思想体系,尽管对其“家族相似性”有过不少抽象讨论,但作为现实存在着的却是各种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建构主义。目前较为常见的分类法是将建构主义划分为六种类型,与心理学联系密切的社会建构论是其中一种。,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社会背景,饱和社会(saturated society)的出现技术饱和新理论、新技术如基因密码的破解、生物克隆技术、数字化的信息传输、智能机器的开发和应用、航空航天技术的层出不穷使得社会各领域日趋饱和。知识饱和与信息饱和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员的流动性,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更使知识和信息的交流超越时空,互联网向人们提供了巨大无比的信息源。生活在饱和社会当中,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被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信息所堆积、填满,很难找到剩余的空间。,关系饱和在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家庭、邻居、同事等很小的范围内。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那种小圈子里的生活已成为历史。随着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角色的人走马灯一样闪现,人们所介入的关系无论是数量还是形态都急剧增长,最终淹没在后现代社会关系的海洋中;这种海量社会关系发展到极端的情形就是关系饱和。,被殖入的自我,饱和社会将人们暴露在众多他人的面前,在与大量不同文化、职业、年龄、性别、阅历背景的人的交往过程中,人们不仅获得了关于各种不同文化个体迥异价值理念和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观摩了大量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日常习惯。人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出现,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时,往往表现出明显不同、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人格特点。自我经历的这种变化和矛盾正是后现代社会技术饱和、信息饱和、知识饱和、关系饱和带来的“自我殖入”(populated self)的结果,表现为人在不同的话语情境中会遵从不同的游戏规则行事,不再恪守单一话语背景下的自我认同。,后现代的“多重心灵”,“人们在喧闹的当代生活中发现了新的感觉或意识丛,或者说新的自我意识集。这种多重感觉、意识并存的状态可称为多重心灵,是使个体产生多重认同的各种自我侧面(Gergen,1991:7374)。”,“多重心灵”的特征,现代理性的退隐随着关系自我的不断扩充,后现代人很难再找到现代意义上“真实”自我的感觉,因为在某一种关系情境中被视为理性的东西,换一种关系情境就会遭到质疑或感觉荒谬;在其他文化当中追求原有文化中的理性或旧有的自我认同,原本“好的理性”有可能会被斥为无知、虚假或谬误。原有自我的断裂或迷失由于每一种关系都在丰富和发展着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一个拥有多重心灵的人对于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会怀有多种期待。在纷繁多样的生存方式中不断地做出选择成为了后现代社会中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1985年,格根在美国心理学家所发表的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Gergen,1985),标志着社会建构论研究范式的正式形成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体系开始建立。,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我们借以理解这一世界的术语并非由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本身所规定。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不是归纳的产物,也不是建构和检验基本假设的产物。我们用以理解这个世界的术语植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因而是社会的人造物,也是历史的产物。从建构主义者的立场看,理解过程不是为自然力量所自发驱动的结果,而是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们积极主动共同合作的事业。,某种特定的理解方式被人们接受、认可或支持的程度,从根本上说,并不取决于其观点的经验有效性,而取决于社会过程(如沟通、协商、冲突、修辞等)的变迁。经由协商产生的理解方式对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与许多人们参与其中的其他活动之间存在固有的联系;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本身构成了社会行为,从而与人类的一切活动相纠结(Gergen,1985)。,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自我理论,1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现代自我的批判现代自我的假设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知者”与“被知”分离、对立,假设客观世界“存在于那里”,而主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概念与内心世界的关系:人说话或写作是对其内心世界的表达;人的语言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词的意义构成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表征。,现代文化的基础信念如果我们对世界的知觉是准确的,并能用准确的语词或概念表达我们的知觉,别人将通过我们的表达获得知识;科学家的职业就是向社会提供知识;与诗歌、艺术等相比,科学知识更为可信;以上信念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民主政体、道德法律等社会体制中根深蒂固,几乎从未受到质疑。,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主观与客观的分离与对立既然哲学家无法证明真实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分离,无法证明独立于经验之外的真实世界的存在,就应该允许别人做出另类的假设,后现代建构主义、关系主义的自我观由此成为议题。社会建构论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消解主客体的界限,去除“世界”和“心灵”的本质假定,将视点移向日常生活、社会互动或话语实践。,言语或行为能够如实地表达内心世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不仅不知道我们真实的思想、感觉和愿望,而且事实上,我们甚至不能确定我们拥有这样一些精神事件。我们甚至不能真诚地说我爱你,因为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是否拥有爱(Gergen,1999:12)。”现代心理学研究主要是通过人的行为反应和言语表达反推人的心理,纸笔测验、口头报告等研究方法都基于言语与内心世界统一的前提假定。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质疑使人们认识到言语未必能够准确地表征内心世界,进而质疑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合法性。,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描画吗?,德里达:不是我们在用语言,而是语言在用我们;不是我们说“话”,而是“话”说我们,是话语通过我们、借我们的口在言说。当我们作为记者、目击证人、科学家或普通人给予某个事实以“准确的”、“真实的”描述时,我们不是按照“它其实是什么”来描述,而是按照特定的游戏规则,根据“真理应该是什么”来描述,或者换句话说,根据群体对于“什么是真理”的约定来描述。,心理二重区域(李强,2000),人们的心理存在两个区域,一个是可以对外公开的区域,另一个是不对外公开的、保守秘密的区域。这样,就存在两重自我,一重是可以对外公开的自我,另一重是不对外公开的自我。其实,两个心理区域的现象在人类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总有个人的隐私要保守秘密。对于喜欢直来直去的民族来说,往往第一个区域比较大,第二个区域比较小。相比较而言,中国人的心理二重区域现象显得更为突出。其突出性在于,两个心理区域常常有重大差异,有时甚至处于完全互相对立的状态,比如有意识地说假话。,问卷法遇到的问题,第一,掩盖事实欺骗对方在调查对方的收入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常遇到的情况:“装穷”、“藏富”说穷不惹事,说富招是非“显富”生活上并不富裕,但是却总在别人面前显示富裕、富有,究其原因,除了一般好面子外,还有经营上的原因。一个人越显得富有,则人家越会认为他有较强的偿还能力,从而愿意将钱借给他,反之则借不到钱。当你询问他们的收入时,明明收入较低却回答收入较高。所以,要想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中国居民的收入情况是异常困难的。,第二,两套话语体系。,一套是在公开场合、会上讲的;另一套是在私人场合、会下讲的。入户问卷调查,是在家庭里进行的,似乎人们应该用的是私人的话语体系。但在回答一些有政治色彩的、有关形势判断的、有关政府政策的问题时,人们还是习惯于使用标准的会议语言话语体系。有时候,被访者也使用私人的话语体系,但是家里其他人常常会提醒他,说:“喂,你这样说不行呀,要和国家政策一致嘛!”,第三,内外有别。这里的“内”是指国内人,“外”是指外国人。第四,失去自我。一个人长期处于冲突的心理二重区域的状态下,久而久之,内在区域会越隐越深,外在区域会形成一种本能反应。在回答任何问题时,都会先用外在区域作应付。在做问卷调查时,被访者完全是在用一套“官方说法”在回答你的问题。这样的被访者,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自己的观点。他们自己已经完全忽略掉了自己的观点,完全失去了自我,他们认为自己内心深处的意愿是没有用处的,还是“官方说法”管用,所以就用官方说法回答问题。,第五,“个体本位”与“集体本位”态度测量就是建立在这种个体本位基础之上的,它的前提是每一个个人的态度都有差异,把每一个个人的态度累积起来形成群体的一般态度。然而,中国大陆社会更倾向于是一种集体本位的社会,每一个个体都更注重于以集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在某一调查场合有同村的或同单位的A、B、C、D同时在场,当你询问抽样抽中的被调查者A时,A会频繁地征询B、C、D的意见,A认为B、C、D的观点就是他的观点,B、C、D也常常会代替A回答,他们认为他们的观点当然是一致的。,第六,两套记录体系。很多村子和基层单位都有两本账,两本账上所记载的有关产值、利润等基本数据是不一样的。一本是应付上级领导的,另一本是留给自己看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自我观,建构的自我内在心理结构的存在只是一种推测。能够被我们观察到的只有人的行为,“心理结构”、“自我”、“人格”都是为了说明、解释人的行为而构想出来的并对人的行为反过来起制约作用的概念。就像早期的“黑洞”概念一样,人的“自我”正是这样一种“可能的存在”。“爱”及“关心”等概念就经历了由外在行为向内在心理的位移,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或人格特征,既然内在本质的自我不是一个已被证明的存在,就应该将视点由人的内心结构转向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作用过程。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的自我;内在心灵是一个流动的舞台,人的自我是被社会所建构的,而且永远处在被建构的“途中”。,建构的自我的两个面向,由社会建构的自我单个人的“自我”是在社会过程中建构出来的,这并不等同于“社会文化决定了人的自我”。建构的内涵在于,对于某一个体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见解;而一旦在共同体内达成某种“共识”,这种“共识”就会成为贴在个体身上的“标签”而产生“标签效应”,换言之,“共识”成为了一种自我实现预言。,“作为建构者的自我”社会性知识如何经过个体的个性化重构,内化成个人的知识;以及经过个体创新之后的个体性知识如何再次进入社会过程,最终转化为社会性知识。人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或“建构者”。如前所述,“建构”不同于“决定”,而是一种创造。现代心理学中人的“创造性”是需要培养的,而且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创造是内在于人的本性的基本方面,也是人生活的意义所在。,关系的自我,人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时,往往表现出迥然相异甚至完全矛盾的人格特点。比如人在出席朋友聚会时的随意举止与公司开会时的严肃谨慎的言行仿佛判若两人。我们无法在多样化的人格表现之间做出判断,确定哪一种是“真实的你”,因为它们都同样真实。“每一版本的你都是你与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反映,每一个你都是被社会建构的,存在于最终构成你与周围关系的某种际遇之中”一切所谓“对内部心理状态的描述”,诸如“我爱”、“我恨”、“我烦”都不是我们从前所理解的那种“对内在事实的描述”,而是对某种外部社会关系的反映。,在当今社会中,现实生活就是随时准备好“一张脸”,去面对那些你将要见到的脸,至于你应该准备怎样一张脸,则取决于你将要面对的是怎样一张脸,也就是说,你具有怎样一个自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面对的是怎样一些人。在被你“做”出来的无数张脸中,哪一张代表了“真实的你”?回答是:它们全都是“真实的”,又都不是现代文化意义上的“真实”;这种“真实”只是在特定的关系当中有其意义。,对话的自我,人成长于由对话所产生的意义当中,生活中的“意义”是在长期的对话过程中生成的。任何种意义都存在于对话过程中,存在于对话者的关系中。例如,“Nice to meet you.”必须取决于话语情境和对话者双方的关系才能具有意义,并达成相应的共识。既然意义并非来自“反映”,而是取决于对话过程,那么参与者就必须停止“独白”,加入对话,成为平等的“对话者”。“对话”不仅仅是一种人文精神或社会理想,而是人自身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生活方式。人以对话的方式生活,没有对话就没有人。,话语(discourse)理论,内容型话语理论针对话语本身做文本分析,将话语理解为反映惯习、常识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文本,其中潜藏着大量“隐喻”和“叙事”,正是这些隐喻、叙事形塑了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定义。研究通常以人们日常谈话或写作中的隐喻和叙事为解析重点,旨在表明日常和科学话语背后的“潜台词”。过程型话语理论“宏大社会建构论”,强调语言不仅限制了我们的所思、所言,而且形塑了我们能够做什么,或者对我们而言“什么事情能做”。换言之,话语不仅建构了人的思想,而且建构了人的行动。,话语和话语分析,什么是话语?一种参考框架或概念背景,我们的言谈凭借它得到解释。“话语”作为建构某个对象的陈述系统,包含了一系列的意义、隐喻、表征、影像、故事等。任何可以从中读出“意义”的东西,例如服装、建筑、广告等,都可以作为一种或多种话语的显现,并因此被称为“文本”。作为建构事物或现实的“一套意义、表征或陈述系统”,“话语”的功能类似于库恩的“范式”;一个社会的主流话语可被看做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共识”。,话语分析,作为研究立场的话语分析 反对传统心理学将人的行为控制点内置于“心理过程”或“精神实体”,而是强调语言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情境性或“定位”作用。话语分析以谈话和行动(即文本)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研究兴趣一方面在于关注各种社会实践产生的根源,即人的心理和行为如何为某种特定话语所建构,如“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则关注“说话者”如何利用话语策略,建构某种主导社会实践的描述,或为自己建构某种特殊身份,并使之合法化,例如对种族主义的话语分析。,作为研究方法的话语分析,(a)、选题(research questions)。话语分析所关注的是文本自身,即其中所隐藏的话语的建构性、建构方式和建构过程;(b)、取样(sample selection)。话语分析更倾向于选择少量典型的文本做深度研究;样本的数量最终取决于研究的问题;(c)、录音与文本的收集(collection of record and documents)。原始录音和文本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研究对象的话语实践,同时展现对于同一事物的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建构方式;(d)、访谈(interview)。在话语分析研究中,访谈对象言语和行为反应中的矛盾、变异同样具有研究价值;访谈对象的反应比较不受限制,更具开放性;研究者同时也是谈话的积极参与者,访谈结果是访谈者与受访者共同参与建构的产物,“意义”在二者互动中生成;,(e)、转录(transcription)。转录者不仅需要仔细辨别每个词、每句话,还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等细微特征;(f)、编码(coding)。编码的目的在于将一个原始的话语文本整理成若干便于操作处理的片断的过程;(g)、分析。话语分析要求研究者在不断反省自身文化预设或偏见的同时反复阅读文本,尽可能在研究对象的情境中解释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过程;,(h)、论证(validation)。话语分析研究结果的论证需要经过解释的内在一致性检验、参与者检验和解释的成效性检验;(i)、报告(report)。话语分析的研究进程通常呈循环结构,研究报告要呈现的内容较多,在专业刊物发表时常常必须对某些内容进行摘要处理;(j)、应用(application)。成功的话语分析不仅能促使人们意识到话语的建构性,还能够进一步引导人们关注不同话语和意义系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积极作为建构者促进不同话语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隐喻研究,什么是隐喻(metaphor)“metaphor”来自希腊语的“metaphora”。前缀“meta”原意为“across”即“跨越”的意思,而词根“phor”或“pherein”的意思是“carry”,意即“传送”。“metaphor”的原意是一种由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运动,引申为“由此及彼”的转换。“隐喻”的基本词义就是把某个对象的诸方面“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去,把第二个对象(喻体)在某种意义上“说成”是第一个对象(本体)。,狭义的隐喻仅仅是指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形式;广义的隐喻则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思维方式。作为语言现象,隐喻是意义的一种表达方式,赋予一个词它本来不具有的含义,或者用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含义,是对常规逻辑语言的背离。作为文化现象,隐喻是人们心灵感受和意象的直接表达,传达了语词概念内涵以外的文化信息,是一种体验实在的方式和思考与生活的方式,也是对于真理的一种想象性的体现。隐喻与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有关,与人们精神世界的直接表达有关,与独特意义的呈现有关。它的使用是以一定的文化背景为前提的,只有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听众和读者才能够理解它。因此,解读隐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解读文化的过程。,隐喻研究的特征,了解话语的意义不仅研究话语的表达层,还要深入到语言的意义层和行为层(action),考察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隐喻研究的结论是开放性的不存在一个终极的或惟一确切的结论,也从不自诩是对研究对象的反映、描述或图示,而自认是“用语言反思语言”,“用话语反思话语”。隐喻研究同样是对某种“可能性”的研究。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谈话(或“做事情”)的方式的深入解析,揭示话语背后所隐含着的“未曾言明”的意义,以及它们对于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方式,以此加深对人的行为和现存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的认识或理解,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求新的可替代性的建构方式。,自我的隐喻,“自我”的考古隐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较多体现在心理治疗领域。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深入挖掘人的潜意识、释放这种本能的欲望,或帮助病人将其上升为意识并自主地驾御它们。对精神分析治疗而言,潜意识的线索只能通过对梦的解析寻找,或者在口误和某些独特的词语组合中发现。弗洛伊德的理论与许多心理治疗的实践都是导源于这样一种特殊的心灵概念。,精神分析“考古”,考古学们家研究距今遥远的古代生活,由于这些过去了的事件不可能通过直接观察知晓,只能通过大量的地下考古挖掘,借助于文物(如陶瓷碎片、化石、遗骨等)来推测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弗洛伊德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可以与这类文物考古相联系:“潜意识”是尘封在人的心灵深处的珍宝,具有不可观察性,必须通过深度挖掘,以挖掘出的少量的信息为线索和中介,间接地推测和判断潜意识的庐山真面目。这里的心理学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考古学家,其专业成就取决于对“尘封于心灵深处的珍宝(即潜意识)”的挖掘和揭露。,“自我”的机器隐喻,机器隐喻来自实证主义,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真理源于方法”便是来自机器生产的启发。只有设备性能可靠,生产方式对路,每一道生产程序都处于严格的监控之下,才有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反过来说就是,要想获得到合格的产品,就得选择好的设备和经过精确设计的生产方式,也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理,要想得出可靠的研究结论,就得事先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受这一原则的支配,现代的科学研究成了“知识制造”,生产知识就犹如同食品厂生产饼干、罐头一般。,机器崇拜是现代文化最突显的特征之一。在现代人眼里,几乎一切都成了机器:学校是加工人才的机器;科研机构是知识生产的机器;现代认知心理学更是直接将人脑比作计算机,视心理活动为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加工、提取等一系列内部操作的过程,人成为单纯的信息加工机器。与此同时,还按照对机器的要求评价它们: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既要讲“数量”,也要讲“质量”;科研立项要讲求“效益”;通过人脑“加工”出来的信息应该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实心理产品的标准。,在各种物质当中,机器显然是最复杂、最理想的构造物,因此,便有了人与机器的类比。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许多名词,如心理“结构(structure)”、认知“机制(mechanism)”、记忆“功能(function)”、联想“系统(system)”、习惯“印刻(stamping in)”等,都内涵着某种机器的隐喻,只是“机器”的性质在不同的学者那里有不同的理解而已。行为主义将人比做工厂里加工原料的机器;认知心理学则将人比拟为更精巧的加工信息的计算机,视人脑为一种精密的“计算装置”,并致力于去研究和模拟它的各种“算法”。,“情感生活的塑造在人的早年是很容易的。我可以打一个简单的比方:铁匠将烧红了的铁块放在砧板上,根据自己的需要锻造它,有时候用重锤,有时候用轻锤,有时候重击,有时候只是轻轻地敲打。我们对我们孩子早期的情感生活塑造同样如此。铁匠(对于产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他敲击得过重或技巧拙劣,就会毁掉他的作品。铁器可以重新回炉,而对一个孩子来讲,不可能重新开始。每一次敲打,不管对还是错,都会产生影响。”(Watson,1928:46-47),心理测量也内藏机器隐喻。一套通过了信效度检验的心理量表被认为是良好的度量和预测工具,通过对一个人心理的检测,可以确定这台“机器”的类型和性能,据此,心理学家可以更进一步预见和推测该“机器”未来的表现和成就。机器隐喻同样渗透到了心理治疗领域,譬如,在行为主义的“行为修正技术”中,恐惧、抑郁、同性恋等等被认为是由于“机器”的不良性能导致的,而心理治疗则更像是恢复“机器“的功能或对“机器”坏损的部位加以维修。,“自我”的镜子、图画、容器隐喻,镜子隐喻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经验过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在这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当中,人脑像“镜子”一样映射着外面的世界,心理是这面“镜子”功能的体现,是关于外界的影像。,“图画隐喻”“心理是关于世界的图画”。心理作为对外在世界的临摹或表征,其与之所摹写、表征的外在世界之间具有对应或一致性的关系。“容器隐喻”将心理视为某种形式的容器,犹如个体过去经历和体验的“储藏库”,如“在他的内心(或情感)深处”,“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在他的人格结构中”等等。在心理这个特殊的“容器”中,情感、记忆、需求、感觉等在里边,它们所指向的对象在外边,外边的事物不能直接放进里边,而需要经过某种转换,两个世界,“镜子”、“图画”、“容器”隐喻视同一类,是因为它们都暗示或影射了“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是对象的世界,存在于“镜子”、“图画”和“容器”之外(out there),它是客观的、物质的、被图示的、被反映的世界;另一个是心理的世界,作为反映的结果存在于“镜子”、“图画”和“容器”之中(in here),是内在的、主观的、语词的、表征的世界。,“自我”的有机体隐喻,“花朵隐喻”出现在儿童心理或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中,如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以皮亚杰为例,他认为人的心理或智慧是生物进化赋予人的适应环境的一种机能,他所使用的概念如“适应”、“同化”、“顺应”、“平衡”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痕迹,他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都是预定的,如同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样,会按照时间的先后自动地展开。这显然是在人的心理发展与植物的生长、有机体的发育之间做了类比。,“动物隐喻“出现在强调本能作用如麦独孤、弗洛伊德以及詹姆斯等人的理论中,如麦独孤、弗洛伊德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皆出于本能,麦氏的社会心理学、弗氏的精神分析理论都建立在本能学说基础之上。行为主义虽不强调本能的作用,但是华生把行为分解为刺激和反应,反应又被分解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以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来解释人的行为,也内隐一种动物隐喻。在人们日常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中,也常常将自己与动物联系起来,如人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表述:“他愤怒得直吼”,“她被痛苦击倒”,或“他中了爱情之箭”。,个案分析:话语分析下的态度研究,来源波特、韦斯雷尔(2006:4151)对新西兰白人中产阶级对待波利尼西亚移民的话语分析(一)厘清话语的语境话语分析的第一步,并不是回答传统态度问卷中给出的简短孤立的话语,而是处理长时段中的谈话序列。,片断1 回答者1:你知道,我绝不是要反对他们。似乎应当是同情态度。完整对话,就会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片断2):片断2 回答者1:你知道,我绝不是要反对他们,我,如果他们愿意他们成为我们这样;但是,如果他们只是过来,只是为了能够享受我们的社会福利和服务,那他们为什么不待在自己的地方呢?回答者的“同情”是有条件:取决于移民是否愿意“和我们一样”。,在片断2的陈述中,回答者还体现出了说服他人的倾向,并使用了“极端个案”(extreme case)的描述方式:“如果他们只是过来,只是为了能够享受我们的社会福利和服务”。“只是”一词的反复出现,意在表明这些人来新西兰的唯一动机就是谋取社会福利,这一自私的动机是可耻的,因此对他们的批评也就变得合理了。由此可见,片断1中的“我绝不是要反对他们”只是一个“免责声明”,是用来避开可能出现的令人不快的归类的语言手段。事实上,回答者意识到他接下来要说的话有点像是种族主义者的话,所以事先做出这样的声明,以避免被归为种族主义者之嫌。,(二)挖掘陈述中的变异,话语分析者并不认为陈述反应了潜在的立场或态度,因而也不期待人们的话语会前后一致。与之相反,他们关注的是话语本身:它如何被组织,它要做什么。,比较,片断3 回答者2:我愿意看到的,当然,让他们来新西兰,没错,尽力培训他们掌握一门技能,然后鼓励他们再回去。片断4 回答者3:我想,如果我们鼓励更多的波利尼西亚人和毛利人成为有技能的人,他们会愿意留存这里,毕竟他们不是,嗯,像新西兰人一样,嗯,喜欢流浪(哈哈)所以,我想这会更好。在这两个片断中,两个回答者之间的态度冲突是很明显的。,片断5,访谈者:你(是否)认为,就是,我们是否应该给予太平洋岛屿上的移民更多的空间?目前的限制是非常严厉的。回答者2:没错。嗯,我认为如果过度鼓励,这会产生一些问题。他们来到这里,对我们的生活一无所知,我想,让他们知道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我,我愿意看到的,当然,让他们来新西兰,没错,尽力培训他们掌握一门技能,然后鼓励他们再回去,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对我们的依赖。我是说,如果回去的人,要依赖于这里的人赚钱再寄回去,我是说,这是非常非常不好的处理方法。人们理应尽力而为,他们首先应当尽力帮助自己的国家。,片断6,访谈者:你(是否)认为,就是,我们是否应该给予太平洋岛屿上的移民更多的空间?目前的限制是非常严厉的。访谈者3:波利尼西亚人,他们在干白人不愿意干的工作。因此,社会或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嗯,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会不知所措,我想。嗯,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加大努力,培训他们掌握技能,胜任技术性的工作,因为我们缺少技术人员,许多我们的技术人员,白人,都离开国家去了别的地方。我想,如果我们鼓励更多的波利尼西亚人和毛利人成为有技能的人,他们会愿意留存这里,毕竟他们不是,嗯,像新西兰人一样,嗯,喜欢流浪(哈哈)所以,我想这会更好。,有了更多的语境后就可以发现,回答者认为波利尼西亚人是否要回去,在两个片断中与不同的主题相关。在片断5中,回去与否与“依赖”有关;在片断6中,回去与否与“劳动力问题”有关。每个回答者都提供了符合自身语境的回答,而是非常符合逻辑和自然而然的。但如果采用去语境化的态度量表,这种选择背后的合理性因素就被抽空了,但这与被试的“真实”心理状态其实相去甚远。,(三)关注陈述的建构,在陈述过程,思考的对象并不是已然存在的既有实体,而是在话语中被塑造和建构出来的。回答者4:对,这又是他们的种族融合问题。他们现在来到这里,成为一个很大的少数种族群体,因此他们应该习惯这里的生活方式,嗯,也许强奸在萨摩亚和波利尼西亚会被接受,但奥克兰不会。他们必须学会这一点。问题还有,来到这里的人许多是有精神疾病的,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在那些岛屿上,近亲通婚是很普遍的。这就是导致痴呆的迅速增长,那么来到这里的人也许就是痴呆的,于是他们/访谈者:/这就产生了这些问题?回答者4:这是很普遍的,我知道。,在这一段话语中,回答者不仅给出了他对“波利尼西亚移民”的看法,也塑造了这些移民的特有性质他不是对某一对象进行中立描述,尔后报告自己的感觉;相反,他是在建构该对象的特殊版本,这一版本中的对象不是中立的,而是带着他的评价的。波利尼西亚移民被夸张地描述为涉嫌强奸且带有“精神疾病”的人,在自身的文化中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但为了融入新西兰的生活,他们必须学会这一点。同时,这位回答者不仅停留于对现象的描述,还提供了对现象的解释,即用粗浅的遗传学知识来解释精神疾病的广泛存在,说成是近亲结婚的后果,从而将描述、评价和宽泛的解释混杂在一起。,当考察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话语时,其思考的对象并不是完全客观的、既存的。另外,同样的遣词造句并不必然意味着回答者对同一思考对象做出了同样的反应。不同的回答者可以塑造出不同的波利尼西亚移民的形象,甚至同一位回答者也可以在不同情境下塑造出不同的波利尼西亚移民的形象。因此,如果研究者想要研究种族主义问题,就必须考察描述与解释如何混淆,以及不同的解释如何对不同的事物做出假设,即如何建构这一世界。,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心理学史-后现代心理学.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