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方法提升能力.ppt
聚焦方法 提升能力,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黄 伟,一、一般性解题步骤:,1.审读设问,明确全部指令:转换:对试题不熟悉的设问进行适当转换,使之成为规范设问,以便于分解。分解:对试题较为规范的设问进行条目式分解,基本要求是清晰、完整。分类:对分解后的条目式指令进行分类,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指向材料指令、指向知识指令、指向表述指令等三类。,2.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简洁:能够条目化呈现 完整:完整提炼符合“指向材料指令”的信息准确:符合“指向材料指令”要求,3.回归教材,找准对应考点:,准确:提取符合“指向知识指令”要求的考点完整:完整提取核心知识简洁:能够条目化呈现知识,4.理清思路,规范明确表述:,(1)理清思路:对找出的书本知识,根据一定的逻辑(并列、递进、总分或分总等)或试题中规定的思路进行排列。,(2)规范表述:书写工整,不出方框;多角度的答案应分点表述,注意条理性;答案表述应体现出运用书本知识分析相应 材料。,二、注重审题,理清思路,1.关注设问的重要性:,2.设问的构成及具体要求:,(1)构成:一般可以分为:指向材料的指令、指向知识的指令、指向表述的指令等。,例: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演讲节选中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任务的认识。(2011年),解读结果:1.指向知识要求-运用所学知识2.指向材料整合要求-整合提取有关“演讲节选中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任务”的材料3.指向表述要求-谈谈(分析)认识,(2)具体要求:,指向知识指令的具体要求:A.要弄清知识限定范围;B.要调动核心知识答题;C.要能够准确调动知识;D.要能够全面调动知识;,指向材料指令的具体要求:,例: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演讲节选中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任务的认识。,指向表述指令的具体要求:,A.关于方向的限定,例2:用有关责任的知识,谈谈小笛、小兵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例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上述信息,谈谈如何才能做好自身安全保护?,例1:请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B.关于主体对象的限定,例: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的知识,分析小明感到惭愧的原因。,C.关于角度的限定,例:请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3.如何审题:,例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责任南京成长南京”这一主题的。,例2:请你运用材料二中所蕴含的道理,简要分析小明搜集的素材。,例3: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谈谈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例4:提示:我们要学会运用辨证的方法分析思考问题。也就是:要求能一分为二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积极作用,又看到事物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请运用这一方法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微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三、对南京市中考试题的回顾,(一)限定知识类:(1)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的知识,分析小明感到惭愧的原因。(2005年)(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应如何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2006年)(3)用有关责任的知识,谈谈小笛小兵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2008年)(4)用有关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小笛和小兵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2008年)(5)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既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又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的?(2009年),特别说明:,例:1.如果你是小玉,你将如何帮助表姐,并说明理由。(2007年)2.你如何看待小逸的行为?(2008年),(二)评析类:,1.言行评析类:(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些学生的行为。(2005年)(2)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言行。(2006年)(3)你如何看待小逸的行为?(2008年),答题思路:引用材料+定性+作用意义(正)或危害后果(误)+表态、正确做法,2.事件评析类:(1)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件事?(2006年)(2)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件事的认识。(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2007年)(3)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企业的做法。(2009年),3.劝说类:(1)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女儿劝说母亲。(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2006年)(2)如果你是小玉,你将如何帮助表姐,并说明理由。(2007年)(3)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将如何说服小华参加活动?(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2007年),(三)做法类:,1.请列举两项你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具体行为。(要求:行为应具体、可信)(2006年)2.请列举两项能提升自己幸福感的具体行动。(要求:行动应切实可行)(2007年)3.志愿者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人,你准备为北京奥运或地震灾区做一件什么实事?(要求:列举一项具体、可操作的行动)(2008年)4.践行低碳生活,人人有责。请写出你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行动。(只需写出一项即可)(2010年),(四)观点评析类,1.观点辨析类:(1)面对我国的快速发展有些西方人惊呼:“中国强大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初级阶段了。”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2005年)(2)据此,有人认为“公民可以自由地行使监督权”。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2007年中考),2.观点理解类:“正确对待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2008年中考),解题思路:总述A对B的关系:促进关系、因果关系等材料+点明所反映A观点+(观点A的作用 对观点B的影响)+回归观点B;,(五)关系类,1.双向关系类:(1)“国家统一与青少年成长关系密切”,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注: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2005年)(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2006年),解题思路:,2.单向关系类:(1)“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2005年)(2)“我国积极致力于造福人民,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请简要分析第一小组收集的三则时政要闻是如何反映这一观点的。(2007年)(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橱窗中的南京新举措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的?(2008年中考题),解题策略:,1.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考点内部知识结构或相互关联的几个考点是什么?2.联系:找材料中能体现这几个观点的信息,并一一对应3.疏理、作答:根据观点确定要点的数量。书写时可按照:材料+定性+意义+分观点+总观点的逻辑顺序来作答。表达方式:“材料要义”-体现/符合有利于-分观点-“回归观点”。,(六)理解分析类,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冯艾为何能在艰辛中依然感到快乐?(2005年)2.结合第二小组收集的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上述网民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2007年)3.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镜头,谈谈你对合理发泄法中“合理”二字的理解。(2009年中考题)4.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受到世界赞誉和瞩目的原因。(只需写出四个方面即可)(2010年)5.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演讲节选中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任务的认识。(2011年)6.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上述信息,谈谈如何才能做好自身安全保护?(2011年),(七)显现化能力考查类,1.特定思路类:(1)请你模仿小红解读图A的思路和方法,解读图B。(要求:语言简洁,观点鲜明)(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2009年)(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在运用这一方法探究知识之间的关系时,可从下面的思路去思考: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别和联系,区别是指知识之间的差异,联系包括两者的共同点和相互作用、影响。请学习运用这一思路回答下列的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2011年),2.实践能力类:(1)活动中,需要调查人们对明孝陵的了解程度,请你为调查问卷设计两道问题。(07年)(2)请根据双方一辩的阐述,写出双方辩题:正方辩题:反方辩题:请你作为正方二辩,针对反方一辩写一段话,予以反驳。(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3.阅读、设问能力类:(1)请根据演讲节选中关于亚洲发展的原因的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结构图。(2)同学们准备氛围三组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查,第一组调查“是什么”类问题;第二组调查“为什么”类问题;第三组调查“怎么做”类问题(注:一般来说,是什么类包括事物的含义、特征等;为什么类问题包括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影响等;怎么做类的问题包括对待事物的举措、行动等)。请填写各组应调查问题的序号。第一组调查:第二组调查:第三组调查:,四、经典赏析,例:(4分)请从下列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谈谈对零花钱问题的认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继承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我选择_方面(只写序号),对零花钱问题有这样的认识:(2004年中考),答案样例:选择。父母有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这也是父母的权利,材料一中父母教育子女要节俭是正确的,是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表现,儿子应认真接受。对于零花钱,既不能像材料三中那位同学为了“摆阔”大手大脚,也不能像材料一中的儿子喜欢攀比,而应节俭使用。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作为子女应懂得体贴和照顾父母,为他们分忧解难。材料一中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太好,作为儿子更应该体贴父母,不能要求过多的零花钱。,挑战自我:尝试根据答案拟定一个设问。,答案样例:格言:“一个人的道德文明可以从他在马路上的举止表现出来。”格言评析:人们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人们的法制观念,道德水准提高了,就会自觉地遵纪守法。自己有时骑车走反道,这反映了自己平时不够自律,道德水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也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因此,写上述格言用来提醒自己提高道德素质,增强自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细微之处见品性,针对自身遵纪守法情况写一条自勉格言:请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运用“提高道德水准有助于公民自觉遵纪守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格言。,温馨提示:,读懂设问是关键设问指令要看全分解分类是捷径提升能力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