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ppt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面,当平面经过圆锥面的顶点时,可得到两条相交直线;,当平面与圆锥面的轴垂直时,截线(平面与圆锥面的交线)是一个圆,当改变截面与圆锥面的轴的相对位置时,观察截线的变化情况,并思考:用平面截圆锥面还能得到哪些曲线?这些曲线具有哪些几何特征?,椭圆,双曲线,抛物线,2.1.1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到两个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到定点距离为定值的点的轨迹?,问题1:回答下面的动点的轨迹问题:,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与两个定点连线互相垂直的点的轨迹?,探究:椭圆有什么几何特征?,活动:动手试一试,若取一条长度一定且没有弹性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图形?,1.改变两图钉之间的距离,使其与绳长相等,画出的图形还是椭圆吗?,2绳长能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吗?,1.改变两图钉之间的距离,使其与绳长相等,画出的图形还是椭圆吗?,2绳长能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吗?,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问题2:如何定义椭圆?,结论:绳长记为2a,两定点间的距离记为2c(c0).(1)当2a2c时,轨迹是;(2)当2a=2c时,轨迹是;(3)当2a2c时,;,椭圆,以F1、F2为端点的线段,无轨迹,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问题3:如何求椭圆的方程?,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坐标法,(1)建系设点;,(2)几何条件;,(3)代数方程;,(4)化简方程;,(5)验证。,探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案,方案一,原则:尽可能使方程的形式简单、运算简单;(一般利用对称轴或已有的互相垂直的线段所在的直线作为坐标轴.),(对称、“简洁”),x,设P(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F1F2|=2c(c0),则F1、F2的坐标分别是(c,0)、(c,0).P与F1和F2的距离的和为固定值2a(2a2c),(问题:下面怎样化简?),由椭圆的定义得,限制条件:,由于,得方程,两边除以 得,由椭圆定义可知,整理得,两边再平方,得,移项,再平方,椭圆的标准方程,刚才我们得到了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方程,如何推导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呢?,(问题:下面怎样化简?),由椭圆的定义得,限制条件:,由于,得方程,?,Y,椭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1)椭圆标准方程的形式:左边是两个分式的平方和,右边是1,(2)椭圆的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a、b、c满足a2=b2+c2。,(3)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可以求出三个参数a、b、c的值。,(4)椭圆的标准方程中,x2与y2的分母哪一个大,则焦点在哪一个轴上。,分母哪个大,焦点就在哪个轴上,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再认识!,则a,b;,则a,b;,5,3,4,6,口答:,则a,b;,则a,b,3,例.求下列椭圆的焦点坐标,以及椭圆上每一点到两焦点距离的和。,解:椭圆方程具有形式,其中,因此,两焦点坐标为,椭圆上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如图: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方程,解:椭圆具有标准方程,其中,因此,所求方程为,例4.求出刚才在实验中画出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小结:,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求美意识,求简意识,前瞻意识,分母哪个大,焦点就在哪个轴上,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探索嫦娥奔月,2010年10月8日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现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进入距月球表面近月点高度约210公里,远月点高度约8600公里,且以月球的球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形轨道。已知月球半径约3475公里,试求“嫦娥”二号卫星运行的轨迹方程。,作业:,40习题“学而时习之”第1题,课堂新坐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