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实施办法及操作规程解读PPT.ppt
绩效评价实施办法及操作规程解读,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第二部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第四部分:评价操作流程及方案制订第五部分:中介机构和专家参与评价,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公共财政框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预算监督体系组成,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建立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预算监督体系 随着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预算监督的重点逐步转向对支出绩效的监督。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目标的完成以及结果的有效性,目的是通过评价促进财政资金高效安全使用,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其内容包括:制定明确的公共支出绩效目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其效果进行评价,并把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1.概念:绩效评价是指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设置、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全过程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2.要素:主体、客体、内容、依据、方法、指标、标准,核心要素是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主体:绩效评价的主体是部门和单位,而不仅仅是财政部门。部门和单位是使用财政资金的主体,因而也是绩效评价的主体。客体:各项财政资金,即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及其他资金。内容:财政支出全过程及其实施效果。依据:绩效目标等。方法、指标、标准:将在后面详述。评价结果:评价报告是评价结果的集中体现。,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3.绩效的内涵:经济性:最低的成本获得某一公共服务(产品);效率性:单位产出成本-完成类似任务的比较;有效性:达到预期目标或效果的程度。4.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质:就是政府资金投入与支出效果的比较,通过评价,提高财政资金安排和使用的绩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第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5、绩效评价必要性及作用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财政框架:以部门预算为龙头的预算编制体系+以国库集中支付为龙头的预算执行体系+以绩效评价为龙头的监督体系。绩效评价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 政府各部门将大量资金用于各项建设,这些资金到底使用情况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客观上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来衡量;财政支出就是国家投资,与个人投资一样,必须讲究绩效。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绩效评价是推动财政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建立绩效预算是公共财政的长远目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为绩效预算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部分:我省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1.背景及开展情况:2004年5月,吕祖善省长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从下半年起,财政厅要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试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的实质是把专项资金支出和产出挂起钩,专项资金不能白给,必须拿出对等的效益。”。当年,省财政厅在科技、卫生、农业、教育四部门进行试点。2005年5月,省财政厅组建绩效评价处,对一轮治太骨干工程和省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两个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部分市县财政部门逐步开展评价工作。,第二部分:我省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2006年,各市县财政部门陆续组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着手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全省共对413个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涉及科技、教育、卫生、农业、水利、劳动保障等部门。2007年,全省各市县财政部门均成立了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全省共对1493个项目实施了绩效评价,其中:财政部门评价325个,主管部门评价220个,项目单位自评948个。2008年,全省绩效评价工作稳步推进。截止2008年底,全省累计已对4221个项目实施了评价,涉及资金773.54亿元,其中:省级371个支出项目,涉及资金158.49亿元;各市县3850个支出项目,涉及资金615.05亿元。,第二部分:我省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2.财政部门内部分工 绩效评价处(科)负责牵头组织、指导和检查本地绩效评价工作,各有关业务处(科)负责归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3.绩效评价信息库建设 为加强交流与宣传,我厅在省财政厅门户网站()设立了“绩效评价”专题,将绩效评价有关政策制度、评价信息、中介机构库、专家库等内容进行汇总与归类,并及时公告,供各地借鉴。返回,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0591号)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运行体系: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检查工作;各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做好绩效评价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财政部门要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建立支出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对绩效评价的范围、内容、方法、指标与标准、组织实施、工作程序、结果应用等内容予以明确。,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2、省财政厅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浙财绩效字20095号)实施原则: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客观公正、科学规范 评价类型:预算申报(事前)评价、实施过程(事中)评价和完成结果(事后)评价 评价方式:部门(单位)绩效自评、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绩效目标:评价指标与标准:评价程序:前期准备、实施评价、撰写报告、结果应用 评价结果应用:,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实施办法与原实施意见比较 1、增加评价类型 2、明确绩效目标 3、完善评价指标 4、规范评价程序 5、确定评价机构 6、简化评价方式 7、调整评价等次 8、统一评价报告 9、修改上报时间 10、强调结果应用,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一、实施办法增加了“事前评价”类型:绩效评价按实施阶段的不同,可分为预算申报(事前)评价、实施过程(事中)评价和完成结果(事后)评价三种类型。预算申报(事前)评价是指对项目资金申报情况的评价;实施过程(事中)评价是指对项目支出实施过程执行情况的评价;完成结果(事后)评价是指项目支出完成后的总体评价。,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二、实施办法明确提出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是部门(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是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一般以量化的数值或比率表示。部门(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明确项目绩效目标,并尽量予以细化。绩效目标的主要内容:1、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 2、项目支出预期效果 绩效目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方向明确 2、细化量化 3、科学合理,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三、实施办法对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整内容 1、增加“项目实施效益”二级指标,将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可持续性影响”四个二级指标调整为三级指标,并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2、将原财务指标中的“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状况”两个二级指标合并为“财务管理状况”二级指标,并对三级指标进行相应调整。,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四、实施办法对评价程序作进一步规范 对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中的评价程序进行完善 1、增加结果应用阶段,由三个阶段调整为四个阶段,涵盖绩效评价工作全过程;2、前期准备阶段中增加2个程序:确定评价机构、制订评价方案;3、实施评价阶段第1个程序改为“资料收集与审核”;4、撰写报告阶段删去“归档存查”程序;,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五、实施办法对评价机构进行了确定 评价机构可以是受托的中介机构,也可以是评价工作组。具体包括:1、中介机构 2、部门(单位)评价组 3、财政评价组 原实施意见评价机构: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由项目单位、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组织的专家组;由项目单位或主管部门内部人员组成的评价组。为什么取消专家组?评价报告应以机构名义出具,评价机构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评价专家主要负责咨询与建议。,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六、实施办法规定了两种评价组织方式:1、部门(单位)绩效自评 2、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原实施意见规定的3种评价组织方式:1、项目单位自评 2、主管部门组织评价 3、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变化:将项目单位自评和主管部门评价统一为部门(单位)绩效自评,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七、实施办法对评价等次标准进行了调整 评价等次:按照综合得分(S)的分值确定相应的评价等次。评价等次分为优秀(S95)、良好(95S85)、合格(85S60)、不合格(S60)4个评价等次。,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八、实施办法对评价报告格式进行统一 评价报告不分财政部门评价、主管部门评价或项目单位自评,全部采用统一格式,要求明确评价指标与标准,并撰写评价报告文字部分。内容变化:1、封面调整:2、增加项目支出明细情况:按支出内容(经济科目)填写,分别填写计划支出数与实际支出数,以供对比。3、增加项目绩效情况:主要反映项目绩效目标及实施计划完成情况,分别填写预期及实际情况,以供对比。规范评价报告文字部分内容:将问题和建议分开表述。,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九、实施办法对相关资料上报时间作了修改 一、省级部门:每年2月底前填写年度项目评价计划表报省财政厅;每年8月底前填写年度项目评价完成情况表报省财政厅;二、市县财政部门:各市财政局于每年1月底前填写上年度项目评价完成情况表报省财政厅;各市财政局于每年3月底前填写本年度项目评价计划表报省财政厅;注:各市县部门(单位)绩效自评范围、评价计划表及完成情况表报送时间,由各地自行确定。,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十、实施办法强调结果应用:一、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在项目申报和预算编制中的有效应用;二、建立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三、建立评价信息报告制度。,第三部分: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3、省财政厅浙江省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暂行办法(浙财绩效字20056号)4、省财政厅浙江省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浙财绩效字20089号)5、省财政厅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专家管理暂行办法(浙财绩效字20064号)6、省财政厅关于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意见(浙财预字200812号)7、省财政厅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浙财绩效字20063号),第四部分:绩效评价具体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阶段 1.确定评价对象 2.成立评价工作组 3.确定评价机构 4.制订评价方案 5.下达评价通知(二)实施评价阶段 6.资料收集与审核 7.现场和非现场评价 8.综合评价(三)撰写报告阶段 9.撰写报告 10.提交报告(四)结果应用阶段 11.结果反馈 12.预算应用 注:根据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返回),一、确定评价对象,评价对象:部门(单位)财政支出由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组成,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按编制与定额安排,项目支出是用于各项事业发展的支出。目前,主要侧重于项目(专项)支出的绩效评价,并积极探索对部门(单位)整体财政支出开展评价。项目支出评价范围:1.省级:部门(单位)自评:根据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规定,对300万元以上项目组织自评,在自评基础上,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抽查。财政部门组织评价:一是支出重点领域,特别是民生项目;二是支出情况复杂的项目;三是相关文件明确要评价的项目。2.各地:有关县(市、区)绩效评价实施范围(返回流程),二、成立评价工作组,1.成立评价工作组:确定评价对象后,应成立评价工作组。评价工作组成员应紧紧围绕评价项目选取。2.评价工作组职责:负责整个评价工作的组织指导:确定评价机构、制订或审定评价方案、审核评价报告等。(返回),三、确定评价机构,评价机构三种形式:1.中介机构:具有相应资质并在全省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中或按规定应通过招投标入围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也可组织专家组开展评价。2.部门(单位)评价组:由部门、单位内部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价组。3.财政评价组:由财政部门内部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价组。(返回),四、制订评价方案(总),前提:充分了解评价项目有关情况,做好方案设计准备工作:1、收集查阅与评价项目有关的政策,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听取部门和项目单位情况介绍 3、深入项目单位实地了解项目实施具体情况制订评价方案:由评价机构拟定具体评价方案,主要内容有: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工作时间安排等。方案设计后,需征求评价工作组意见,并根据意见完善评价方案。设计评价方案主要内容:(一)评价依据(六)组织实施:(二)评价方法(七)时间安排*(三)评价指标(八)相关附表:资金使用情况表 目标完成情况表*(四)评价标准(五)权重设置(返回流程图),制订评价方案-评价依据,评价依据:1.与评价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项目立项申报有关资料,如项目预算申报书、可研报告、验收报告等。2.绩效目标:是部门(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是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一般以量化的数值或比率表示。(返回),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方法(1),评价方法:在具体实施财政支出评价过程中应该采用的具体工具和方法,实施评价的过程是各种方法的交叉、综合使用的过程。1.目标比较法:指通过对财政支出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目标的比较,分析完成目标或未完成目标的原因,从而评价绩效的方法。是我们目前采用的最主要方法之一。2.成本效益法:又称投入产出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与付出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评价绩效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财政支出评价,一般情况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方法(2),3.历史比较法:指将相同或类似的财政支出在不同时期的支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绩效的评价方法。通过将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既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也可以了解各种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进而分析其效益差异的成因及改进方向。4.横向比较法:指通过对相同或类似的财政支出在不同地区或不同部门、单位间的支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绩效的评价方法。,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方法(3),5.专家评议法:指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议,得出评价结果的方法。对专业性强,难以直接用量化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项目,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参与评价;专家在通过实地勘察、查看项目资料,充分了解掌握项目情况后,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给相应的指标计分。6.问卷调查法:又称公众评判法,指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调查问卷,在一定范围内发放,收集、分析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和判断的方法。具有民主性、公开性的特点,在一些公共服务、公共投资项目上可设置目标群体满意度或公众满意度指标来评价绩效。(返回),*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的直接反映,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载体,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量化手段。设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评价指标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本节主要内容:1.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具体评价时指标设置需考虑的相关因素;(返回),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内容,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实施办法规定):1.绩效目标的设定与完成程度;2.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水平;3.项目实施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4.项目支出合法合规性,包括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与使用情况等;绩效评价指标是评价内容的具体体现,评价内容是指标设置的基本依据。它体现了评价主体的评价目的,体现了评价主体对绩效的追求,同时对评价客体行为产生影响.(返回),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各类项目评价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一方面,针对项目支出的共同点,对绩效评价基本内容中的共性指标进行了细化和分设,形成了“浙江省项目支出评价指标一览表”;另一方面,针对项目支出的不同点,各类支出项目的实施绩效存在较大差异,将基本内容中的项目实施效益指标作为个性指标。在具体评价项目时,可对共性指标进一步细化或选择,与个性指标相结合,共同构成某一项目评价的具体指标。(返回),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动态的、可扩充的:财政部门可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不断完善基本指标,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评价组织者和评价机构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具体指标,来充实和完善指标体系。91号文件的相关要求(具体项目评价时需考虑因素):1.系统性: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注意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内容。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并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2),2.重要性:根据绩效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设置最具有代表性和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对于重要的指标,应进行适当细化和分设,并在分值(权重)上加以考虑。3.相关性:绩效评价指标应与该项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密切相关,与绩效的基本内容密切相关。4.可比性:对相同或类似的评价对象设置共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便于评价结果的相互比较与运用。5.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既要能够准确反映绩效的内涵,同时又要考虑现实条件与可操作性,特别是要考虑指标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及其成本。,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3),6.全面性和简明性相结合:评价指标要全面反映资金使用情况,不能缺少一块内容,同时应筛选出最重要的关键的绩效要素,指标体系应简单明了,避免指标间的重复.这就要求指标在满足评价目标的前提下要尽量精简,减少指标之间的重复。如目标完成程度和效益指标之间,设置指标时就应注意重复的问题。设置指标时就需考虑:数据来源、收集方法、谁来收集、收集难度、如何使用。每个指标都应建立这样的信息,所有确定指标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设置多少指标最适合:能够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科学合理地获得评价结果的最少指标。,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指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4),评价实践:根据近年实践,在指标的选择上除了上述的原则外,还应坚持以下几项:首先,所选指标在评价内容的度量上要具有精确性,不能模棱两可,能量化的指标应尽量予以量化;其次,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对项目实施后的满意度,应设置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广泛征求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再次,选出的指标应具有可监控性,即指标应具有独立性,减少人为因素对指标的修饰。最后,在设计指标时应当多征求多方意见。(返回指标设置),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标准(1),评价标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对每项评价指标如何进行评分的标准,是评价工作的基本准绳和标尺,是最后进行评价计分的依据,它决定了评价目标能否实现以及评价结果是否公平准确。评价标准的基本类型:目前财政支出的评价标准一般有行业标准、计划标准、历史标准、经验标准四种。在利用这些标准时,有的是定量标准,有的是定性标准。实际评价中具体选用哪种标准,主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对象的特点、评价的环境、信息采集、技术标准的适应范围等条件来确定。,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标准(2),1.计划标准:是以事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预计数据作为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标准。2.行业标准:是以一定行业许多群体的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和制定出的该行业评价标准。建立在基础数据较为完备的前提下。3.历史标准:是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或同类部门、单位、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运用一定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出各类指标的平均历史水平作为评价的标准。4.经验标准:是根据长期的财政经济活动发展规律的管理实践,由在财政管理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在经过严密分析研究后得出的有关指标标准。,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标准(3),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1.定量标准:通常是建立在数据资料及有关统计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标准值进行测定。目前使用中更多的定量标准是计划数。2.定性标准:是定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客观参照,在绩效评价中,许多指标,尤其是许多效果指标都难以量化,所以定性指标和标准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3.没有标准怎么办?要根据具体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在目前实践中,标准的主要来源有:一是有关政策规定和预定绩效目标;二是将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由专家直接判断;三是对相关数据汇总后计算平均值,均值以上为优秀或良好;均值以下为合格或不合格。(返回),制订评价方案-指标权重和标准分值设置,一、指标权重设置:自上而下按指标层次分步确定权重,即先明确一级指标的权重,再明确二级指标的权重,后明确三级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设置依据:1、评价指标对项目评价的重要程度 2、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需要 3、业务和财务指标可各分设100分,一般为60%和40%二、标准分值设置:对每个指标不同标准分值的确定,一般可分为四档或五档,分值逐级递减,对应于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并明确相应的分值。返回,五、下达评价通知,评价通知:是评价工作组(委托人)出具的行政文书,也是评价对象接受评价的依据。评价通知主要内容有:评价项目、评价实施、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时间安排和有关要求等事项。评价通知是评价方案的集中体现。评价通知是前期准备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实施评价的一个基本依据,后面的评价工作要按照评价通知来实施。评价通知除下达评价指标、标准外,还要下发相关的统计表,包括目标完成情况表和资金使用情况表,以及绩效满意度调查表等。(返回),六、资料收集与审核,收集基础资料: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工作要求,到项目现场采取勘查、问询、复核等多种方式收集基础资料,包括项目实施基本情况、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等各项数据资料。关键在于要始终围绕评价指标来收集资料,以利于评价打分。具体收集资料方式有:1.听取介绍:听取被评价单位对评价项目的目标设定及完成程度、组织管理情况、资金落实及使用、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与使用、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情况的汇报。评价人员对有关疑难问题作进一步明确和核实。,六、资料收集与审核,2.实地勘察:评价机构深入被评价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建设情况、管理制度建立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实地检查和和核实。这是确保评价结果真实的前提。3.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是确保有关定性指标真实、准确的基础,由评价人员亲自发放和收回,不得经由评价客体内部人员间接发放或收回。问卷调查表的发放范围和数量由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问卷调查要求(1)分值(应考虑适当的分值);(2)问题的数量;(3)样本数量;(4)方式方法。评价机构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核实确认基础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指标口径的一致性。(返回),七、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现场评价是指评价人员到项目现场采取勘察、询查、复核等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对所掌握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提出评价意见。非现场评价是指评价人员在对被评价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意见。(返回),八、综合评价,评价机构在现场与非现场评价的基础上,对照评价指标与标准,对项目绩效情况进行综合性评判。评价资料分析:通过分析相关评价资料,使所有评价人员充分了解项目绩效情况,并掌握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人员打分:评价人员对照评价指标和标准进行评分,每位评价人员对评价结果要签名,以明确责任,确保评价结果的独立、客观和公正。形成评价结论:评价结论主要体现在评价等次和问题与建议两方面。根据每位评价人员的打分,利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评价综合得分,得出评价等次。同时对评价人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评价等次:按照综合得分(S)的分值确定相应的评价等次。评价等次分为优秀(S95)、良好(95S85)、合格(85S60)、不合格(S60)4个评价等次。(返回),九、撰写报告,在撰写评价报告以前,评价工作组要对评价程序、评价资料、评价人员打分、评价结论、问题与建议等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1.报告格式:浙江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见实施办法)2.评价报告填列要求:(1)按照规范格式撰写。(2)依据充分、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客观公正,单位负责人、评价机构组长必须签字或盖章。(3)评价结论需详细说明评价对象实施所取得的绩效、揭示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绩效提出可行性建议。,十、提交报告,提交报告:评价报告撰写后,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并在规定时间内报评价工作组,同时附评价有关资料,包括目标完成情况表和资金使用情况表等附表。评价机构应妥善保管工作底稿和有关资料,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评价工作档案并及时归档,以备存查。(返回),十一、评价结果应用(1),结果应用:是评价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保证,也是确保该项工作持续、深入发展的基本前提。1.目前应用方向:预算安排:作为预算安排重要依据。将评价结果反馈给预算编制部门,并根据绩效的好坏来安排预算。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将评价结果作为编报年度部门预算的依据;财政部门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部门预算的依据。反馈整改:建立反馈整改机制。评价结果反馈被评价单位,项目单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以不断提高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2),公众监督:建立评价信息报告制度。评价结果可向同级人大或政府报告,也可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公开,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使公众了解有关公共项目支出的实际绩效水平,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政府问责: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对政府有关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可将评价结果与政府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相联系。(返回),第五部分:中介机构和专家参与评价,一、委托中介机构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介机构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 中介机构具备较好的客观公正性 中介机构具有一定的专业队伍和业务技能二、全省参与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 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资格经各地财政部门初审后,由我厅统一审核认定,并在省财政厅门户网站()公告。目前,全省参与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已达292家。未加入该库的中介机构不具有参与绩效评价业务的条件。我厅将不定期对中介机构进行业务培训。,三、中介机构评价费用核定 费用核定:参考财政部有关标准及我省审计、评估等收费标准制定,实际评价费用由委托方与受托方商定:差额计费法和工作量法。差额计费法:按照委托评价金额大小划分费率档次,分别计算付费额,各档付费额累计之和为付费总额。工作量法:按照中介机构实施评价工作的实际天数和人数,根据一定的标准计算评价费用。,第五部分:中介机构和专家参与评价,第五部分:中介机构和专家参与评价,四、中介机构评价操作流程 接受委托 方案设计 实施评价 撰写报告 提交审核 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操作流程图,第五部分:中介机构和专家参与评价,五、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底稿1.评价实施方案设计2.评价指标和标准设置3.实地评价通知4.听取介绍5.实地勘查6.评价数据收集7.问卷调查情况8.评价人员座谈情况9.评价人员(专家)评分表10.评价人员(专家)评分汇总表11.评价报告撰写12.评价报告提交审核,附1-1:评价实施方案设计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填写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附1-2:评价指标和标准设置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填写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附1-3:实地评价通知:受 委托,根据(文件)规定,我单位于(时间)委派 等 人到你单位对(项目)实施具体评价工作,请予以支持,敬请提供下列资料,多谢合作。联系人:,联系电话:。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 2.项目预算申报书 3.项目有关政策 4.项目资金筹集、到位和实际使用情况 5.项目验收情况 6.评价机构(盖章)年 月 日,附1-4:听取介绍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填写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附1-5:实地勘查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填写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附1-6:评价数据收集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填写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附1-7:问卷调查情况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填写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附1-8:评价人员座谈情况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填写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附1-9:评价人员(专家)评分表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附1-10:评价人员(专家)评分汇总表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附1-11:评价报告撰写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填写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附1-12:评价报告提交审核被评价项目 索 引 号,填写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第五部分:中介机构和专家参与评价,六、专家参与绩效评价 省级于2006年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部分市县也已经建立专家库,要充分发挥评价专家的作用。专家参与绩效评价主要内容:1、前期准备阶段:审核评价方案2、实施评价阶段:参与实地评价3、撰写报告阶段:评价打分、总结问题、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