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2统计数据的搜集.ppt
单元二 统计数据的搜集,单元二 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内容任务一:统计数据的来源任务二: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案任务三:统计问卷调查任务四: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统计数据搜集的概念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直接的调查或观察科学实验 调查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别人调查或科学实验的数据,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30%,60%,80%,60%,一、统计数据搜集的概念统计资料搜集的主要形式是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对象中各调查单位的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统计资料的活动过程。,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案例:企业生存取决于市场。对企业来说,生产什么?售价多少?何地销售?如何推广?产品市场份额多大?产品发展潜力多深?竞争对手会有什么应对策略?等等,一系列问题均要通过市场调查。,英国22.9,美国16.5,日本8,中国0.1,单位:美元,各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全年投资于每个消费者的平均调查费,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1.准确2.及时3.全面注:统计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是对统计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缺一不可。,基本要求,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二、统计数据搜集的种类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的连续性不同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一普”:时,601,938,035人;“二普”:时,723,070,269人;“三普”:1982.7.1.零时,1031,882,551人;“四普”:1990.7.1.零时,1130,510,638人;“五普”:2000.11.1.零时,129533万人。“六普”将会在今年进行,零时。为何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统计报表1.含义: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按一定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2.资料来源: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3.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内容我国统计报表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报表目录(2)报表表式(3)填表说明,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专门调查 1.含义:是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搜集资料的统计调查方式。专门调查属于一次性调查。2.分类:分为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普查为全面调查,后三者为非全面调查,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调查范围,调查时间,组织形式,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统计报表,专门调查,(全面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统计调查,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调查分类,(出勤率、原材料投放、动力消耗),(固定资产总额、生产设备数量),三、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1直接观察法它是指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点数和计量。2报告法(通讯法)报告法一般是由统计工作机构将调查表格分发或电传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则根据填报的要求将填好的调查表格寄回。3采访法采访法是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搜集统计资料,这种方法又可分为口头询问法和被调查者自填法两种,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4登记法 登记法是由有关的组织机构发出通告,规定当事人在某事发生后到该机构进行登记,填写所需登记的材料。如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的统计及流动人口的统计就是采用规定当事人到公安机构登记的方法。5实验设计调查法 实验设计调查法是用于搜集测试某一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方法使用效果的资料的方法。另外,还有网络调查、电话调查、座谈会、个别深度访谈等方法。,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来源,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原则:实用性原则时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弹性原则,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一、确定调查目的明确统计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它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所回答的是“为什么调查”。写作应简明扼要。,例: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目的为准确地查清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地区分布、构成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统一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资料。,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解决“向谁调查”的问题。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它是由许多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在整个统计研究中称为统计总体。例如,我国人口普查,调查对象是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要调查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品产量,调查对象就是全部国有工业企业;而要了解某企业产品质量状况,该企业的全部产品就是调查对象。,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调查单位,指组成调查对象的个体,是调查时要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练习:要了解湖南省高校2010年招收新生的情况,则调查对象及调查单位是什么?(调查对象湖南省所有高校;调查单位湖南省每一所高校)谁是填报单位?思考: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否完全一致呢?,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三、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 解决“调查什么”。调查项目:是向调查单位进行登记的各项具体标志,是由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共同构成的标志体系,是一份在调查过程中想要也应该要获得答案的各种问题的清单。调查表:就是将调查项目按照合理的顺序排列而成的表格,可以是一览表,也可以是单一表,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外附加三部分组成。,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拟订调查项目时要注意几个原则:,-调查项目要少而精;-调查项目含义要明确;-尽可能做到各个调查项目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调查表分为:,把许多调查单位和相应的项目按次序登记在一张表格里。这便于汇总,但缺点是分不开,故调查深度不够;,将一个调查单位的项目登记在一份表或一种卡片上。这便于容纳较多的项目,且便于整理、分类,缺点是繁琐。,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叫客观时间。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调查时间就是资料所反映的起讫日期;例如调查2002年第二季度的零售商品销售额,则调查时间是从4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调查时间就是规定的统一标准时点。这里的标准时点,是指全体调查者在对调查现象进行登记时所依据的统一时点。例如,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调查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调查期限,是规定调查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时间,也叫主观时间。例“五普”调查时间:2000年11月1日零时 调查期限:2000年11月1日至10日,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五、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在调查方案中还应有一个周密的组织实施计划,这是使统计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调查机构;明确调查人员、调查地点、调查方法;明确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宣传教育、人员培训、文件印刷、经费预算、调查程序与进度);确定调查质量控制与结果检验的程度和方法;确定公布调查成果的时间等等。,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制订调查的组织计划,任务二 统计资料搜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