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ppt

    • 资源ID:6012406       资源大小:1.42M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ppt

    ,第二章 管理的昨天和今天,本章主要内容:,1、科学管理2、一般行政管理理论3、管理的数量方法4、理解组织的行为5、当前的趋势和问题,多年以来,管理人员通过应用不同的管理哲学,使汽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1900年以前,工人组成生产小组相互协作,把各种零部件用手工的方式组装成汽车。这种小批量生产是非常昂贵的:,引例:汽车生产方式的改变,组装一辆汽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人们一天只能够生产很少量的汽车。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销量,早期汽车厂的管理者需要具有较高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技能。1913年,亨利福特(Henry Ford)使整个汽车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他在底特律开办了“高地公园汽车厂”,生产T型车。,福特与他的生产管理团队开创了大批量生产系统,使得小批量生产系统在一夜之间变得陈旧过时。在大批量生产系统下,传送带将汽车传送到工人面前,流水线旁的每个工人负责完成一项特定的工作任务。,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CEO艾尔弗雷德 斯隆(Alfred Sloan)、沃尔特 克莱斯勒(Walter Chrysler)没有简单地模仿福特的方法,而是采取了一种新的战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范围广泛的选择空间。,汽车生产的第二次革命发生在日本,而不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大野耐一一位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工程师在参观了美国三家汽车生产厂家后,开创了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方式,成为管理思想的一大变革。,准时制生产背后的管理哲学,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连续地寻找、发现能够提高效率的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汽车装配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管理者已成功高效地应用了这种新的生产系统,与美国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生产的汽车质量更高、成本更低。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已称雄世界汽车市场。,为了与日本同行竞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管理者访问了日本以学习准时制生产方法。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成为学习应用这一新的生产哲学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最为成功者。,事实上,到1995年,它们的生产成本已经与日本汽车企业基本持平。尤其是福特公司,还极大地提高了其汽车质量。但是,尽管取得了进步,美国企业在质量方面还是不能与丰田汽车公司()相比。【讨论题】1.全球汽车生产方式是如何变化的?2.全球汽车生产方式的演变说明了什么问题?,全球汽车生产发展简史表明,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是在人们探寻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方法的过程中产生的。管理理论发展演化背后的动力在于如何更好的利用组织资源的方式的探索。,在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找到了管理组织资源的更好方法时,管理理论就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本章我们来探讨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以及影响这一演变的中心问题。介绍目前管理者面对的若干重要趋势和问题。经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将了解管理理论发展演进的方式和过程。,“五十岁的律师完全可以坐下来沉迷于他们所拥有的基础知识,因为他知道,知识更新只是偶尔发生的事件。但管理者就不能享受这样的奢侈。五十岁的管理者也可以回顾过去,沉湎于过去的知识。但如果这样做的话,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将失去工作。管理需要变革和持续的改进。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逃避这样的变革。知识更新是永远不变的要求。”丹尼尔.A.雷恩 管理思想的演变,主要管理理论的发展,HistoricalBackground,ScientificManagement,GeneralAdministrativeTheorists,QuantitativeApproach,Management Theories,IndustrialRevolution,Adam Smith,Early Advocates,Hawthorne Studies,OrganizationalBehavior,Prentice Hall,2002,2-14,Early Examplesof Management,第一节 历史背景 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认清现实;只有研究和认识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才能理解当代管理理论所具有的时代精神。管理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总结,系统化,早期的管理实践,中国的万里长城威尼斯兵工厂,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当首推亚当 斯密(Adam Smith)。,有“经济学之父”称号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Adam Smith)一七二三年生於苏格兰一个约有一千五百人居住、叫做Kirkcaldy的小镇。斯密四岁时,曾经被一队路过的吉卜赛人拐走。他的叔父发觉後,死命地追赶那些吉卜赛人,吉卜赛人大概嫌麻烦,终於把他弃在路旁。,否则,这个长大後使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巨人,命运很可能会改写,变成一个四处漂泊的典型吉卜赛人!,他在十四岁时考进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亦是跟他长期有关的一所大学;三年後,他获得牛津大学的奖学金,便前往这所後来成为人所共知的学术界圣殿的大学。,那时候的牛津,并不是多年後学术气氛浓厚的牛津,求知欲极强的亚当密斯,唯有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自修上,在完全没有得到指导下,随意阅读他自己认为值得读的书,沉迷於各种典籍。他爱读书的习惯一直不变,他曾经说过:除书以外,别无所爱。,亚当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77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经济人”观点和“劳动分工”的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如下:,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机器的发明使一个人能作多个人的工作。,“经济人”观点是他的另一大贡献,他认为,经济现象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产生的,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他的这一观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应,对资本主义管理的实践和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前对管理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机械力代替了人力,使得在工厂中制造商品更加经济。机械力的引入加上劳动分工,使得在大型的高效率的工厂中采用动力驱动的设备进行高效率的生产成为可能。,机械力的出现,大量生产,促进了大公司的发展。约翰D 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建立了垄断性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安德鲁 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控制了钢铁工业的2/3,类似的企业家们建立了其他大型企业,这些企业需要正规化的管理,对于规范的管理理论的需求也应运而生。,然而,直到20世纪初期,建立正式管理理论的尝试才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第二节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1、理论创始人: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是最先突破传统经验管理格局的先锋人物,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站在基层管理者角度来研究磨洋工、劳资冲突,(1856-1915)美国人从哈佛大学辍学8年内升了六级升级的原因:与效率低下的现象作不懈的斗争 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既有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的才能,又有从事社会活动和领导工作的才能。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泰勒的生铁装运试验:试验:弯膝与直膝、步速、握位、程序、方法、工具 日产量12.5吨上升到48吨,日工资从1.15美元上升到1.85美元:近4倍与60%之比 铁锨试验:不管铲运何物,都用一样的铁锹?最佳铁锨装21磅,搬运铁块12.5吨/日升到50吨,泰勒的金属切削实验,定了人动时间,也应该定机动时间进行了26年切削了80万吨钢铁进行了三万次实验发明了高速钢,获得了专利用专利的收入宣传科学管理,返回,对泰勒的评价,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实践精神令人感动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把人当经济人局限于基层管理,下一页,列宁对泰勒的评价,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它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等等.,2、泰勒的主张:1911年他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他总结出了四条基本的科学管理原理:(见下页),(1)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法对工人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观察分析,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用来规范工人的工作活动和工作定额。(2)细致的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工作法进行操作,提高生产劳动的效率。(3)真诚地与工人们合作,以确保劳资双方都能从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得到好处,建议实行“差别工资制”(4)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实现管理工作与操作工作的分工,并进而对管理工作也按具体的职能不同进行细分,实行职能制组织设计,并贯彻例外管理原则。,科学管理(续),3、意义 泰罗的主张被认为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劳资双方关注的焦点从盈余的分配比例转到了如何设法通过共同努力把盈余的绝对量做大,从而使盈余分配比例的争论成为不必要。(从蛋糕按什么比例分转到如何共同将蛋糕做大),如何切?,做多大?,亨利甘特(HenryGantt)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and Lilian Gilbreth),4、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吉尔布雷斯夫妇的砌砖动作研究和家庭管理:率先采用动作摄影:记录1/2000秒 砌砖动作:外墙:18个动作减为4个动作内墙:18个动作减为2个动作 17年生了12个孩子:孩子的洗澡动作,第三节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一、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创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先河。在其正被传播之时,欧洲也出现了一批古典管理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法国),站在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1、法约尔生平 法约尔出生在法国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860年毕业于法国国立矿治学院(在圣艾蒂安)他担任过工程师、总经理,晚年担任过大学的管理教授。1880年,46岁的法约尔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了一家矿业公司的总经理(叫富香博公司),他对公司进行大改组。,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法国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生日 1841/29/7,“管理的过程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亨利法约尔,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把公司从破产边缘拯救过来。现在这个公司仍然是法国中部最大的采矿和冶金集团的一部分。退休后他创办了一个“管理学研究中心”,专门推动他的管理学方面的研究。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他一生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总结。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与贡献,企业经营活动有六项不同活动,称为六大经营职能。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最早提出管理的五要素即五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系统地总结了企业管理的14项原则重视对组织理论的研究重视管理者的素质与训练,2、管理主张,1916年法约尔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1)管理五大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十四条原则 a 劳动分工 b 权责对等(有多大权力就要担负多大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c 纪律严明d 统一指挥e 统一领导f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理念:除非大家都赢,否则没人会赢)g 报酬公平合理h.集权(从决策角度来讲。是民主的还是集权的。没有绝对的民主也没有绝对的集权。),i 等级链j 秩序恰当的时候处于恰当的位置做恰当的事k 公平l 人员稳定m 首创性n 团结精神系统效应3、意义 奠定了以后20世纪50年代兴盛起来的管理过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1、理论创始人 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2、主张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性组织应当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不是以个人或世袭地位为基础。合理合法权力是一种按职位等级合理分配,经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并有能力胜任其职的人,依靠合法手段而行使的权力,统称为职权。以这种权力作为基础,韦伯设计出了具有以下特征的组织系统:,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的特征,Prentice Hall,2002,2-49,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然后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成员的工资及升迁。按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3、意义 提出所谓的“理想的”行政性组织,为20世纪初的欧洲企业从不正规的业主式管理向正规化的职业性管理过渡提供了一种纯理性化的组织模型,对当时新兴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完善起了化时代的作用。,第四节、行为科学理论,一、早期的研究,二、霍桑试验(Hawthorne Experiment)背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劳资矛盾加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霍桑试验:1924-1932年,美国国家委员会与美国西方电器公司合作,在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试验。主要参加者: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心理学家。试验分四个阶段:1、工场照明试验 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3、访谈 4、电话线圈装配试验,照明实验,实验假定:随着照明强度增加,产量应增加.实验设计:实验组VS对照组实验结果实验组:照明增加,产量增加,照明下降,产量也增加对照组:照明不变,产量也在增加实验结果无法被解释,继电器装配实验(女工实验),哈佛大学的梅奥(Mayo)来进行这项实验挑选了六名女工改变各种工作条件,休息条件和奖励办法产量不断地增加什么原因?,原因分析(女工的回答),我们有一种实验的紧张感实验中没有人监视我们,说闲话没有人叱责你们对我们的健康很关心,我们有一种满足感什么事都同我们商量,我们象也参与了实验,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方法:问卷和访谈时间:1929-1932对象:两万多个西方电器公司的工人结论:不是工作环境,是人际关系影响人的生产效率,接线实验(男工实验),14人自动组成两个非正式小组不能工作太多不能工作太少不能向领导打小报告不得打官腔,定额为7312个焊点,工人只干6000-6600工人偷懒害怕失业小组的监督保护落后工人,霍桑试验的结论: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 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由霍桑试验,创建了“人际关系学说(Human Relations)”。,补充:关于人性的假设 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谢恩(Edgar H.Schein)归纳分类了人性的四种假设:(1)“理性的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的假设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2)“社会人(social man)”的假设 认为:社会需求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人们。(3)“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 man)”的假设 认为: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4)“复杂人(complex man)”的假设 于 60-70年代提出。认为:人是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本身在不同年龄、地点、时期也会有不同表现。,梅奥等人的开创性研究之后,西方从事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大量涌现。1949年在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理论研讨会上,“行为科学”正式定名。50年代以后,行为科学才真正发展起来,成为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三、行为科学的创建,50年代之后兴起的行为科学,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甚至医学等多种学科融入管理理论之中。半个多世纪的时期内,行为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研究涉及众多领域,内容丰富,在管理科学领域独树一帜,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第五节、管理科学理论,强调应用定量和数学工具来解决管理问题。1、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因国防需要,组织了一支科研队伍,集中解决一些高度技术性问题,产生了“运筹学”,有关成果被用于管理,这样,另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即数量管理理论,或管理科学理论就应运而生了。,2、数量方法的核心 是把运筹学、统计学和电子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通过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研究复杂的管理问题,可以帮助组织确定正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行动方案。例如,线性规划法使管理者改进资源分配方案;关键路线法使工作进度计划更为有效;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辅助企业决定应维持的最佳库存水平等。3、问题 量化的困境,古典管理理论的总结和思考:四大分支:1、科学管理的透视性 2、组织理论的一般性 3、行为科学的人性化 4、管理科学的数量化 类似于“盲人摸象”。,第六节、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12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加以分类,认为存在“管理理论的丛林”。该论文的发表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反响。,他把当时不同的管理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对管理的性质和内容所作的不同解释,概括出六个有代表性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和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理学派。这些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一个思想、理论和意见百家争鸣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据孔茨的研究,至80年代,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由6个增加到11个,为此,孔茨又写了一篇名为“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的论文,在论文中他概要地叙述并分析了11个学派:经验和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管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第七节 当前的趋势和问题,1、全球化 例:福特汽车公司的“维多利亚皇冠”牌轿车的零件来自世界各地,墨西哥的座椅、风挡玻璃和油箱,日本的减震器,西班牙的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德国的反锁刹车系统,还有英格兰的关键轴类零件。,2、劳动力多元化 员工队伍在性别、种族、民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更加多样化(老龄化问题)3、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包括三个重要的主题:对机会的追求创新追求增长,4、在电子企业领域中进行管理,E-Commerce,Prentice Hall,2002,2-73,4、在电子企业领域中进行管理,Prentice Hall,2002,2-74,5、对创新与弹性的需要 影响组织的战略、组织的设计和职位的设计6、质量管理 爱德华.戴明和约瑟夫.朱兰 TQM的特点:高度关注顾客、坚持持续改进、关注过程、改进组织工作的质量、精确测量、向雇员授权。,7、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的风靡(圣吉杜邦、英特尔)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圣吉的观点员工五项修炼:(1)锻炼系统思考能力(2)追求自我超越(3)改善心智模式(4)建立共同远景目标(5)开展团队学习,7、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续),学习型组织创建六大行为准则(美国学者瓦特金斯和马席克提出)(1)创造不断学习的机会管理者是教练;(2)促进探讨和对话交换知识;(3)鼓励共同合作和团队学习交流能力;(4)建立学习及学习共享系统“(5)促使成员迈向共同愿景“诱发因子”;(6)使组织与环境相结合依存共生*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组织协作学习、持续学习、创新学习),7、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续),学习性组织的特点(7C)以7个C表示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即:持续不断的学习(Continuous)亲密合作的关系(Collaborative)彼此联系的网络(Connected)集体共享的观念(Collective)创新发展的精神(Creative)系统存取的方法(Captured and Codified)建立能力的目的(Capacity building)这7个C,成为学习型组织是否建成的检查体系。,8、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精神境界:,寺 庙,工作场所,工作场所精神境界:不是一种有组织的宗教活动,而是一种对生命内在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培育了团体环境下的工作意义,同时也受到后者的滋养。,【案例应用】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的科学管理,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用了15万名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宗旨是: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者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让我们看一下他们的工作情况。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了时间研究,对每种送货、取货和暂停活动设立了工作标准。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工作中的详细时间标准。,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守工程师们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倒一挡上,为送货完毕后的启动离开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极为严格。,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钟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联邦捷运公司每人每天取运80件包裹,而UPS公司却是130件。高的效率为UPS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思考题】,1你如何认识UPS公司的工作程序?2科学管理距今已百余年,你认为在今天的企业中仍然有效吗?3UPS公司这种刻板的工作时间表为什么能带来效率呢?,心智启迪:机会的得与失,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注意事项

    本文(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