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应.ppt
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第 四 节 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应,管理心理学,一 教材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考课程本章的地位:重点章节 重要考点本课的地位:承上启下 实践意义,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社会知觉各种效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认识社会知觉各种效应的现象及其影响,增强克服社会认知偏差的自觉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用理智与理性化的认知方式,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各种效应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社会知觉效应的现象。突破关键 实验激趣 案例分析 解决方案,四 教法、学法,学情分析:学生关心;就业需求。,四 教法、学法,教学理念: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三为主的新课改理 念。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实验法 案例分析法 对比法,四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学 法,五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切入点:实验与案例 主 线:各种效应对社会知觉的影响 落脚点:克服认知偏差、形成理智与理性化的认知方式,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应用实践,(一)组织教学和复习导入(3分钟),你对自己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都准确吗?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二)学习新课(27分钟),实验设计:展示三个人物的图片;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与效应(8分钟),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有两个情妇;有多年吸烟史;嗜好马提尼酒。,B: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中午起床;大学期间吸食鸦片;每晚喝一升白兰地。,C:曾经是国家战斗英雄;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偶尔来点啤酒。,-,-,-,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与效应(8分钟),以貌取人,爱屋及乌,文科生与理科生,望梅止渴,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与效应(8分钟),首因效应: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晕轮效应: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心理定势: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象制约现象:根据某个人的品质和心理特征去推论与之 相近的其他人也存在这种品质和个性特征。,各种效应的影响(19分钟),新官上任三把火情人眼里出西施山东人豪爽,江浙人精明近朱者赤,恶人先告状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种族偏见脾气温和的人耳根子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现象有:,问:上述材料分别对应的是哪种效应,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这些效应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各种效应的影响(19分钟),新官上任三把火正的首因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正的晕轮效应山东人豪爽,江浙人精明正的心理定势近朱者赤正的制约现象,各种效应的影响(19分钟),恶人先告状负的首因效应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负的晕轮效应种族偏见负的心理定势脾气温和的人耳根子软负的制约现象,(三)教学评价(8分钟),方式1、列举出学校生活中发生的社会知觉偏差现象并加以分析,如:,追星,并肩散步,一定恋爱,(三)教学评价(8分钟),方式2、走进真题,1.【10-10单】人们谈到教授,总认为是文质彬彬、白发苍苍;一说到工人,总想到身强力壮、性格豪爽的形象。这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C)A、制约现象 B、优先效应 C、心理定势 D、晕轮效应2.【11-1单】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社会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属于社会知觉效应中的(C)A、优先效应 B、晕轮效应 C、心理定势 D、第一印象,(三)教学评价(8分钟),方式2、走进真题,3【12-10单】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管印象,称为社会知觉中的(B)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制约现象 D、心理定势现象4【13-1单】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常受以往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知不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是社会知觉的(D)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心理定势现象,(四)课堂小结(4分钟),(五)课后作业(3分钟),作业设计1、真题再演练案例分析:为什么漂亮的人赚钱多?,作业设计2、情境模拟:假设你将参加一个招聘面试,你该如何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自己脱颖而出?,(五)课后作业(3分钟),六 板书设计,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应,七 教学反思,经验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了自身成长与发展。经验二:走进真题,提高自考学生的应试水平和通过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学记,七 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单凭一堂课并不能够解决太多问题。改进措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处理好人际关系。,人,有其路,有其惑,有其言,有其性。勿扰之,其必以其命而行之。,谢谢大家!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