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ppt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指标释义-1,考核情况概述区域绩效考核指标(4)机构绩效考核指标(14)指标相关资料内容示例,报告内容,一、考核情况概述,考核情况概述-1,区域指标中3个类别4个指标、机构指标中3个类别14个指标的基本数据收集、备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核查工作内容共涉及9个中心部所、3个中心外部防保机构卫生部专家考核组现场考核12个指标,表1 负责指标及收集渠道,表1 负责指标及收集渠道-续,二、区域绩效考核指标(4),区域、机构指标体系比较,机构绩效评估侧重于机构本身的工作过程、数量质量、能力水平和工作效果,同时兼顾辖区为机构履行职能提供的社会环境和资源投入等。分为省、市、县三级,区域绩效评估侧重于社会环境和工作基础,同时兼顾各类机构提供的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过程和结果指标。适应不同层次区域,表2 区域考核指标汇总,指标介绍步骤,指标界定指标依据计算方法数值的计算公式指标要求基本数据表、评估量表表中数据的释义资料来源,1.2 传染病总发病率-1,指标界定: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 指标依据:依据国家相关疾病控制规划或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计算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年末订正报告的病例数,通过传染病漏报率校正年总发病率。传染病年总发病率(1/10万)=校正报告传染病病例 数/当年统计人口数100 000,1.2 传染病总发病率-2,传染病报告率:指被调查医疗卫生机构(辖区城乡被调查居民),在某一时期内传染病(死亡)报告病例数占调查出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报告率报告传染病(死亡)病例数/查出传染病(死亡)病例数100计算校正报告传染病病例数 校正报告传染病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报告率(%)当年统计人口数:辖区统计部门公布的同期常住人口数,指标要求:与自身前五年发病率作纵向比较,上下波动5%以内为持平;有上升的,须说明上升的原因。考核年度有新发病例,可不纳入与自身前五年发病情况比较,1.2 传染病总发病率-3,省(市/县)级督导零缺报单位数: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自在考核年度实际督导的零缺报医疗卫生机构数。省级对辖区零缺报县,每年不少于1次督导;市级对辖区零缺报县全部进行督导,每年不少于2次;县级对网络直报单位进行督导,每月1次,1.2 传染病总发病率-4,传染病漏报率:来源于各市、县、区上报的漏报调查情况或者采用专题调查资料。其中,居民漏报率来源于疾病监测点的数据,医疗机构漏报率来源于医疗机构疫情漏报调查。,资料来源:卫生统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疫情管理、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等相关部门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网络直报资料。,指标界定: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情况。指标依据: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有关规定 计算方法: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时间为准,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报告后2小时内完成信息核实的为及时,计算及时率。事件生成时间-接到报告时间2小时 报告及时率=按规定时限报告的各级事件总数/同期报告事件总数100%,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1,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2,量化数据表:,级别定义:级、级、级、级、未定级(信息),收集方法:查阅评估年度报告的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查报告时间是否符合自事件确认后到系统生成的时间间隔。自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最早接到信息并可初步判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为起点,可从电话记录、初次报告等获取。疫情信息可按照网络直报达到分级标准数量的最后一例的系统生成时间为起点。无确切时间记录视为不合格。,资料来源:以考核年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内报告的所有信息为准,包括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未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来源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卫生行政卫生应急、卫生监督、疾控管理、医疗救助等相关部门有关登记、报表、信息管理系统。,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3,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指标界定: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范处置情况 指标依据: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有关规定 计算方法:按照考核量表考核得分计算每起事件的分值和平均分值。包括定级、未定级事件。规范处置指数=抽取事件量表评分之和/抽取事件总数 机构指标-2.3.1 规范处置指数,指标界定:评价辖区内信息网络直报用户的网络运行情况。能够按规定报告数据的,视为正常运行 指标依据: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相关规定 计算方法: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辖区内正常运行的信息网络直报用户数/辖区信息网络直报用户总数100%,6.5 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1,6.5 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2,基本数据表:,资料来源:查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信息网络统计等相关资料,评价正常运行情况。查阅卫生行政部门所辖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设备装备等相关部门档案、登记、报表。,资料质量:好、较好、中、较差、差。一是资料完整性,品种齐全、填报无缺项;二是准确性,定义准确、无逻辑错误;三是规范性,分类归档成册、编码统一标准、数据备份存储。,三、机构绩效考核指标(14),表3 省、市、县三级机构考核指标,指标介绍步骤,指标界定指标依据计算方法数值的计算公式指标要求基本数据表、评估量表表中数据的释义资料来源,机构指标介绍内容,1-疾病预防与控制:1.1 传染病预防控制1.1.1 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1.1.2 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1.1.3 传染病监测完成率1.1.4 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 2-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信息管理,1.1.1 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1,指标界定: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本辖区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指标依据:依据国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质量评价结果 计算方法:采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的自动生成的 数据 综合评价指数=(零缺报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 审核率+重卡率)/4,1.1.1 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2,基本数据表:,位次:是上级疾控机构根据年度结果的的顺位排序 网络直报单位数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数量+乡镇卫生院+其它医疗机构,指标要求: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与上年持平或有下降 平均水平是本区域内同级疾控机构的年度算术平均值。省级指标要求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市、县要求各省自定。与上一年度比较持平是与上一年度相比相差5%以内。相差大于5为上升或下降。资料来源: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按月将考核年度和上一年度的月疫情报告综合指数的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导出,将各月各项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加,计算出每个备检单位的年度结果,并根据结果排序。,1.1.1 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3,1.1.2 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1,指标界定:评价本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 计算方法: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查出传染病病例数-报 告传染病病例数)/查出传染病病例数100%督导覆盖率=督导单位数/辖区单位总数100%,指标要求:在督导工作完成的情况下进行。有督导方案、督导报告。根据零缺报单位数量计算督导覆盖率。省级零缺报县督导覆盖所辖零缺报县的50%以上,少于10个零缺报县的全部督导,省级有文字记录自行或委托下级进行督导的视为督导;市级对零缺报县全部进行督导,每年不少于2次;县级对零缺报网络直报单位进行督导,每月1次。,1.1.2 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2,对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每月一次的督导或检查,内容中有漏报调查结果的,漏报结果可以纳入评估。与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可以同时考核,综合考虑。查阅上级和本级的漏报调查方案,对计划应该开展的漏报调查单位数、实际开展的漏报调查单位数相符,并且对方案中要求各质控指标合格的视为开展,计算漏报率。省、市两级可以用下级疾控机构的汇总结果。督导完成,并且漏报率低于同级平均水平,较上年度有下降视为达到指标要求。,1.1.2 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3,1.1.2 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4,基本数据表:,督导县数:省、市考核要求填报督导的零缺报县数,县级考核要求填报督导的零缺报单位数,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导出考核年度的疫情报告零缺报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漏报调查方案、有关计划中应开展与实际开展的漏报调查单位数,各质控指标,1.1.3 传染病监测完成率-1,指标界定:评价本辖区传染病监测任务完成情况 计算方法:传染病监测完成率=开展监测传染病病种数/国 家、省级监测方案要求监测的病种数100%,被考核单位要把国家和上级监测方案规定的监测病种病种列入考核范围。提供监测任务病种清单、上级要求的质控指标和工作总结。并对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包括监测指标完成情况,合格监测人数、质控指标等)是否达到国家或上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预评估。,1.1.3 传染病监测完成率-2,国家监测方案把监测工作任务分为:各疾控机构全部开展的工作任务(如乙肝、AFP等)全部开展工作任务和监测点工作任务相结合仅监测点开展工作的任务在抽查时要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抽查3个全面开展工作任务,全面开展和监测点工作任务相结合和仅监测点开展工作的各1个,共抽查5种。如果不具备三种情况,考核组作适当调整。,1.1.3 传染病监测完成率-3,国家监测方案:目前包括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麻疹、HIV、血吸虫病、疟疾、鼠疫、人间布鲁氏菌病、炭疽、肾综合征、登革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不明原因肺炎、流感人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麻风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性病等省级监测方案:甲肝、乙肝、流腮等,1.1.3 传染病监测完成率-4,1.1.3 传染病监测完成率-4,基本数据表:,实际监测病种数:按照方案要求,按质按量达到要求的病种数(质控指标和工作目标)。如果本省有监测方案,并且指标要求高于国家要求的,按照本省方案执行。根据方案要求完成了病例调查或报告、样本采集并有检测结果数等都达到工作指标或质控指标视为监测开展。,1.1.3 传染病监测完成率-5,资料来源:传染病监测工作完成情况一览表,按病种分别填写,国家和上级监测方案规定的监测病种清单、质控指标、工作记录、报表和总结,1.1.4 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1,指标界定:评价本辖区暴发疫情处置完成情况 计算方法: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抽取疫情规范处置指 数评分之和/同期辖区抽取疫情起数,暴发:国家监测方案有标准明确标准定义的疾病,按照国家标准判定;无明确标准的参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标准进行。如:监测方案中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定义:在局部地区或单位(比如在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居委会、或一个单位团体),两周内出现5例或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相关信息报告标准中丙类传染病在一个集体单位或村一周内出现10例以上病例。,1.1.4 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2,规范处置评估量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分级管理的原则或卫生行政部门指派必须到达现场的暴发为本级应处置的暴发。主要对本级参与现场处置的事件进行评估。随机抽取5起按照评估量表评估,如果不足5起全查,最终得分为按照评估量表评估事件的算术平均数。,1.1.4 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3,基本数据表:,1.1.4 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4,处置起数:本级参与或组织处理的起数,资料来源:对照暴发的定义确定本辖区符合暴发定义的事件,收集考核年度暴发疫情相关的调查方案、记录和总结报告等相关资料,并按照暴发处置评估量表内容进行自评。评估量表中调查方案是针对本起暴发制定的调查方案,仅进行个案调查而没有调查方案视为无调查方案。如果有暴发调查总体方案并且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工作的视为有方案。,1.1.4 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5,机构指标介绍内容,1-疾病预防与控制 2-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2.1 应急预案2.1.1 预案体系完整率2.2 应急准备2.2.1 模拟演练指数2.3 应急处置规范处置指数事件原因查明率 3-信息管理,2.1.1 预案体系完整率-1,计算方法:预案体系完整率=正式行文的预案或技术方案数/应制定的各类预案和技术方案总数100%分子:包括上级和本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本单位制定下发的预案、技术方案数 分母:指截至考核年度内,应具备的预案和技术方案数,至少应包括:,应包括:国家下发的有关预案:国家总体预案、卫生部印发的有关单病和专项应急预案;省级制定的有关应急预案:包括对照国家下发、结合本省实际制定的应急预案,以及本省根据需要自行制定的有关应急预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应急预案(一般称为技术预案或技术方案):指对照本省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有关单病和专项应急预案要求,本单位制定的有关技术方案或技术预案;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应包括同级制定的有关应急预案以及本单位制定的相应技术方案或技术预案。,2.1.1 预案体系完整率-2,2.1.1 预案体系完整率-3,表4 疾控机构应具备的国家级预案,注:血吸虫病、疟疾可根据不同省份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必需具备。,2.1.1 预案体系完整率-4,表5 目前我省下发的部分预案,2.1.1 预案体系完整率-5,基本数据表:,预案涉及事件类别数:按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其它中毒、环境因素、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预防接种或服药、医源性感染、意外辐射照射、高温中暑、流感样病例暴发、其它公共卫生事件等12类别统计,资料来源:评价单位的预案体系文本,以正式下发执行、现实有效为准。文本应建档集中存放,或装订成册。数据主要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综合业务管理或相关科室。,2.1.1 预案体系完整率-6,2.2.1 模拟演练指数-1,指标界定: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本单位自己按计划组织的、或配合卫生行政部门按计划组织的模拟演练项目。单纯被动参与的演练不计入内。演练可为单病种演练、专项演练(如救灾防病、活动保障等)或综合演练(如多病种或多部门等),桌面演练不计入内,2.2.1 模拟演练指数-2,计算方法:按照模拟演练评估量表计算每次模拟演练的指数分值。评价单病种或专项演练时,评估量表有些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标化。模拟演练指数=抽取演练指数之和/抽取演练数 基本数据表:,资料来源:数据主要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或综合业务管理科室的演练计划、方案、脚本、记录、总结等相关资料。,2.2.1 模拟演练指数-3,2.3.1 规范处置指数-1,指标界定: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范处置情况 计算方法: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评估量表考核得分计算每起事件的分值和平均分值。规范处置指数=抽取事件规范处置指数之和/抽取事件总数 同区域指标-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评价的是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本年度无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评价报告的未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如备查事件中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其他事件的,应平衡纳入抽查范围。评价非传染病事件时,评估量表有些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标化。评价不同级别的事件时,评估量表有些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标化。,2.3.1 规范处置指数-2,2.3.1 规范处置指数-3,基本数据表:,处置事件数:处置过的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未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处置指本级现场参与的处置事件,即只要本级现场参与处置的事件都可纳入考核范围。如果没有现场参与的事件,就评价本级对事件处置进行过指导的事件,资料来源:数据主要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管理科室、疫情信息室、相关业务科室等流调报告(初次、进程、结案等)、报表、流调记录、处置记录、检测报告和记录、评估材料等资料。,2.3.1 规范处置指数-4,2.3.2 事件原因查明率-1,计算方法:事件原因查明率=原因查明数/处置事件总数 基本数据表:,有明确实验室检测结果数:指处置事件中有明确的理化、微生物等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的事件数量。通过临床明确诊断数:指处置事件中病人病因已通过临床明确诊断的事件数。流行病学调查明确数:指处置事件中通过流行病调查已明确传染源、传播机制和高危人群等因素,并在控制疫情中取得效果的事件数(如新发传染病病原不明时),或通过调查已明确事故原因的事件数(如职业中毒)如一个事件两种或三种原因全明确,可重复按不同原因统计。由于一个事件可能两种或三种原因全明确,所以三种不同原因明确事件数之和有时会大于原因查明事件总数,2.3.2 事件原因查明率-2,原因查明事件数:指处置事件中,实验室、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任何一种结果明确的事件数。有时一个事件有两种或三种原因全明确,但只能按一个事件计算。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管理科室、疫情信息室、相关业务科室等。处置情况主要根据处置相关证明材料如流调报告(初次、进程、结案等)、报表、流调记录、处置记录、检测报告和记录、评估材料等进行评价。现场考核时可通过抽查的方式计算和核实事件原因查明率。,2.3.2 事件原因查明率-3,机构指标介绍内容,1-疾病预防与控制 2-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信息管理3.1 硬件基础建设3.1.1 网络建设评价指数3.2 信息收集3.2.1 数据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评价指数3.2.2 国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评价指数3.3 信息分析3.3.1 数据分析评价指数3.4 信息利用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3.4.2 信息利用率,3.1.1 网络建设评价指数-1,计算方法:按照网络建设评估量表评分 量表中市县两级可根据网络建设情况调整权重对 此项目考核。指导下级部分项只考核省级,市级考核项。,3.1.1 网络建设评价指数-2,基本数据表:,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管理、疫情信息管理等相关业务科室等建设方案、台帐、档案等资料,和填写网络建设评估量表获得数据,3.2.1 数据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评价指数-1,计算方法:按照数据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评估量表评分,种类齐全、报告及时、报告完整、备份要求 种类齐全:纳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管理的所有网络直报项目,按国家要求开展工作。没有工作任务的部分项目不考核(如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中仅部分市县有工作任务,霍乱、鼠疫系统等)。救灾防病系统不纳入考核。,3.2.1 数据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评价指数-2,报告及时、报告完整仅考核基本信息报告系统备份要求中所有数据都有备份,并有备份记录和实物并存放在机房外的其他工作场所基本数据表:,3.2.1 数据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评价指数-3,表6 数据系统应用情况统计表(2009年),应报告种次数:是根据国家、省级有关工作报告制度,本单位应按时报告的各类信息、报表的总次数。如年报、月报、季报、周报等实报告种次数:是本单位已按时报告的各类信息、报表的总次数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管理及相关业务科室等有关必须向上级业务机构上报的报表、信息系统等资料,3.2.1 数据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评价指数-4,3.2.2 国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评价指数-1,计算方法: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收集、整理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重大事件和业务的重要信息,以及国内外有关疾病控制的最新动态等医学情报信息,以简报形式发送按照国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评估量表评分,检索范围:每日检索是指对网络媒体官方网站的检索,主要是利用关键词及时发现有关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省级要对突发事件信息媒体检索并有记录或信息通报;并利用期刊、文献检索数据库等实现业务人员可上网检索。市、县开展对突发事件信息媒体检索并有记录或信息通报;或可通过省级文献检索路径进行期刊检索。检索频次:是指学术期刊检索平均每月1次,可通过网络记录或管理记录获得。媒体信息,网站定期检索每月4次,并有记录。在发生突发或重大事件时,追加对论坛、贴吧等的检索,了解公众的反应。检索结果:是指定期编制专报或情况通报向内部或有关部门报告或反馈(08年手足口、09年甲流感),3.2.2 国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评价指数-2,3.2.2 国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评价指数-3,基本数据表:,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管理等相关业务科室等方案、记录、报告、总结等资料。,3.3.1 数据分析评价指数-1,计算方法: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按照数据分析评估量表评分,包括方案制定、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结果利用,3.3.1 数据分析评价指数-2,基本数据表:,应分析类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类别应分析次数: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应进行趋势分析、预测预报和综合各专业的信息进行横向分析的次数,原则上按年度计算,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1,计算方法:按照发病趋势预测评估量表评分,包括预测病种、预测的完整性、科学性、预测类型、结果应用,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2,基本数据表:,应长期预测病种数:发病率前十位的甲乙类传染病纳入预测范围。重点控制的疾病和发病前十位的传染病可以重复。省卫生厅文件规定的重点传染病、但发病率未在前十位的也包括在内。,应适时预测病种数:是指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疫情态势应该做出预测的病种数 周、月分析预测病种数:是指周、月报告中发出预警和需要重点关注疾病信息的病种数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管理等相关业务科室和办公室综合管理部门等方案、档案、记录、报告、总结等资料,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3,3.4.2 信息利用率-1,计算方法:信息利用率向政府报告或媒体报道信息数/分析预 测研究报告的信息总数100%分母:同3.4.1 发病趋势预测分析报告数,3.4.2 信息利用率-2,基本数据表:,已预测类别数:是指长期预测、年分析预测或短期预测、专题分析报告等类别 应及时报告次数:是指各类分析、预测等报告的总份数,周、月分析每期计作1份 政府媒体采纳次数:是指分析结果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或通过媒体报道的份数。如果媒体报道和向政府报告属于同一份计作1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管理、疫情信息管理等相关业务科室等评估年度相关的年鉴、信息简报、疾病分析和预测报告、记录、总结等资料,及信息利用的相关证据(如呈报文、发送记录、汇编、媒体报道等)。,3.4.2 信息利用率-3,四、指标相关资料内容示例,指标资料构成,指标说明指标完成情况概述、数据资料来源、自评分值基本数据表根据操作手册要求,完整填写基本数据表,填报数据真实有效、来源明确评估量表根据量表内容,自评得出分值资料目录收集与指标数据来源相关的支持性资料,列出目录备查资料资料标号、归档,指标举例说明,区域指标-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 机构指标-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步骤雷同、触类旁通,举例-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1,指标说明:本年度我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起,其中省本级疾控机构参与现场处置3起,分别为汶上县康驿镇胡庄村食物中毒(级事件)、临沂苍山县首例输入性基孔肯亚热事件(级事件)、日照莒县首例输入性基孔肯亚热事件(级事件),3起事件应急响应迅速、现场处置规范、防控措施有效、总结评估及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评估量表项目要求,3起事件规范处置指数分别为0.96、0.92、0.93,综合指数为0.94,事件相关的各项资料质量良好。根据评分原则,我省规范处置指数为0.94,高于0.85的满分要求,本项指标获得满分87分。,举例-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2,基本数据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评估量表,资料目录,备查资料:查阅档案,举例-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1,指标说明:2009年度,我省及时开展重点传染病发病趋势预测工作,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专家,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等11种辖区发病率前十位的甲乙类传染病和当地重点控制的传染病,进行了科学的流行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撰写分析报告10篇。报告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数据准确、表达规范,对重点传染病的流行趋势预测结果准确,与预测时间内的总体发病趋势一致,及时用于相关卫生决策的研究和制定。作为09济南全运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我省适时开展了多病种的分析预测,组织专家撰写2009传染病疫情趋势预测报告、第十一届全运会公共卫生风险因素评估报告,对全运会期间可能出现的呼吸道、肠道、血源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等4类传染病进行了详细科学的疫情分析和发病趋势预测。,指标说明: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l流感流行期间,适时开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研判,累计编辑手足口疫情研判报告21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简报110期、甲型H1N1流感疫情研判报告9期、扩大流感监测/甲型H1N1流感防控简报22期,及时用于疫情控制措施的决策和应用。我省出现1例禽流感死亡病例后,适时开展人禽流感疫情分析,编辑人禽流感防控简报6期。我省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周、每月分析报告,对重点传染病进行疫情态势分析,及时发出预测预警信息。,举例-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2,指标说明:本年度预测分析报告已及时与卫生行政部门、上下级专业机构和有关部门交流共享,用于预防控制方案和卫生决策的研究制定。根据发病趋势预测评估量表自评得分为94分,评价指数为0.94。根据评分原则,我省数据分析评价指数为0.94,高于0.90的满分要求,本项指标获得满分14分。,举例-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3,举例-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4,基本数据表:,山东省2009年发病率前十位甲乙类传染病及当地重点控制传染病病种详单:,举例-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5,发病趋势预测评估量表:,资料目录:,备查资料:查阅档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