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ppt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杨玉中 博士后、副教授联系方式:E-MAIL:,主要内容,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和任务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和任务,安全生产现状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我国安全生产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我国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安全生产现状,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初步建立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逐步健全完善 安全生产政策体系趋于形成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总体趋于好转,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初步建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以“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为内容的安全工作基本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初步建立,依法治安、重典治乱的安全法制建设方略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建立包括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安全生产参与监督机制,安全生产法律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200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7)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2006),安全生产法律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规定和条例相比,可概括总结为:一个明确、二个界定、三个增加、四个提高。,规定与条例的区别,一个明确:即明确了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方面的职责和具体工作要求。二个界定:一是界定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适用范围:是指各类煤矿(包括与煤炭生产直接相关的煤矿地面生产系统、附属场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规定与条例的区别,二是界定了重伤、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含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2)善后处理费用,含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赔偿费用;(3)财产损失价值,含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规定与条例的区别,三个增加:一是针对当前瞒报事故多发而条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对瞒报事故调查进行了补充增加。在规定第二十六条增加了“隐瞒事故的,应当查明隐瞒过程和事故真相”以及第二十九条“瞒报事故的调查时限从查实之日起计算”等内容。,规定与条例的区别,二是增加了事故调查组组长的职责。对事故调查组组长必须履行的职责从五个方面做了规定。(一)主持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二)明确事故调查组各小组的职责,确定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分工;(三)协调决定事故调查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四)批准发布事故有关信息;(五)审核事故涉嫌犯罪事实证据材料,批准将有关材料或者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规定与条例的区别,三是增加了事故报告的细化内容、有关事故续报以及事故等级变化等具体规定。规定第十三条新增了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全称、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生产能力、证照情况等)、事故类别(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水害、火灾、其他)等内容,使报告更加完整和规范。规定第十四条增加了续报内容,强调了事故发生后,不但出现重大新情况要及时补报,而且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续报。规定第八条、第九条增加了由于伤亡人员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变化而引起事故等级变化的内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更具有针对性。,规定与条例的区别,四个提高一是提高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层级规定。即一般事故要报至省局、较大事故以上等级事故均要报至报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要上报至国务院。二是提高了事故调查组的工作要求。三是提高了事故调查组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四是提高了有资质技术鉴定单位和专家的责任意识。,安全生产政策体系趋于形成,2005年底,鉴于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种种历史和现实问题,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提出了安全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宏观调控、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考核、企业主体责任、事故责任追究、社会监督参与、监管和应急体制等十二项政策。,20012010年死亡事故人数分布图,20002010年死亡事故分布图,20012010年百万吨死亡率,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存在层层衰减问题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安全生产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事故总量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下降 2006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12822人,2007年死亡101480人,2008年死亡91172人,2009年死亡83196人,2010年死亡79552人。反映事故死亡人数与经济活动关系的一些相对性指标持续下降特别重大事故发生频率呈增加态势,我国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07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我国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第二阶段:到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完成之际,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我国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第三阶段: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十万人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项行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932号)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简称“三项行动”),“三项行动”的主要目标,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二是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素质。,三项行动,执法行动。对下列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小煤矿应关未关或关闭计划不落实的;私采滥挖、超层越界开采、尾矿库违规排放的;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建设的;,三项行动,执法行动。瞒报事故的;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三项行动,治理行动。对以下行为进行严格治理: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率不达标及不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的;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三项行动,治理行动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有关地区、行业(领域)和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许可制度执行不严格的;有关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行业(领域)及企业、单位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的。,三项行动,宣传教育行动。着力开展以下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法制意识;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建设;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制度,公布生产安全事故企业“黑名单”、事故查处情况,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三项行动,宣传教育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全生产科技周”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改革企业相关招用工制度,推广实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大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工作力度;严格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加强师资力量、培训装备建设,提高培训质量;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抓好新进人员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三项行动深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2010年2月15日)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深化“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促进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继续下降,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三项行动深化,突出预防为主,着力做好事故防范 完善事故防范制度 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推进煤矿瓦斯防治和整顿关闭 突出加强监管,继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加强监督检查 加大执法力度,三项行动深化,突出落实责任,严格安全问责制度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严格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安全监管责任 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职责 严格安全目标责任考核 加强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提高人员安全素质 继续开展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安全宣传工作 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三项行动深化,加强安全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加大安全投入 坚持“科技兴安”战略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加强组织协作,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 完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2011.3.2)总体要求 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督,深化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和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确保“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三深化、三推进),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一、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和追究,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二、深化依法监管,持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明确打击重点加大惩治力度加强跟踪监管强化社会监督,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三、深化专项整治,狠抓隐患排查治理继续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突出加强煤矿安全治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扎实推进职业危害防治,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大力推进安全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加快建设高效实用的应急救援体系,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五、推进安全达标,强化安全基层基础有序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升级加快推进班组安全建设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防范体系编制实施安全生产规划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经济政策继续加强安全法制建设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通知出台的背景()进一步巩固发展安全生产形势重点解决当前安全生产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通知需要把握的精神内涵,一要牢牢把握通知提出的“三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证的基础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等方面,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集中整治非法违法行为,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通知需要把握的精神内涵,二要紧紧抓住重特大事故多发的8个重点行业领域。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8个行业领域。,通知需要把握的精神内涵,三要施以更加严格严厉的综合治理措施。通知的每一项规定都集中体现了这一要求。,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一是重大隐患治理和重大事故查处督办制度。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实行逐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对事故查处实行层层挂牌督办,重大事故查处由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二是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要求企业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其中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对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的,要严肃处理。,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三是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强制推行制度。对安全生产起到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规定推广应用到位的时限要求,其中煤矿“六大系统”(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要在3年之内完成。逾期未安装的,要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四是安全生产长期投入制度。规定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落实地方和企业对国家投入的配套资金,研究提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下限标准并适当扩大范围,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求助基金制度建设,积极稳妥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等。,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五是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挂钩联动制度。规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分级评价结果,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考核依据;对发生重特大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事故的,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六是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制度。规定先期建设7个(山西大同、河北开滦、黑龙江鹤岗、安徽淮南、河南平顶山、四川芙蓉、甘肃靖远)国家矿山救援队,配备性能先进、机动性强的装备和设备;明确进一步推进6个行业领域的国家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七是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八是高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核准制度。规定加快制定修订各行业的生产、安全技术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要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要求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严把安全准入关。,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九是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制度。规定提高赔偿标准,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工亡补助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为19109元)的20倍计算。,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十是企业负责人职业资格否决制度。规定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一是强化隐患整改效果,要求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行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强调企业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建立预警机制。二是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做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并强调通过严格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推进达标工作。,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三是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和技术装备研发,要求健全机构,配备技术人员,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将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纳入国家科学技术领域支持范围和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推进。四是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管理和司法机关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取缔非法企业。,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五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对当地包括中央和省属企业安全生产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六是积极开展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维护和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七是严格限定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裁量权,规定对企业“三超”(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无企业负责人带班下井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等,要求按有关规定的上限处罚;对以整合技改名义违规组织生产的、拒不执行监管指令的、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和安全培训有关规定的等,要依法加重处罚。,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八是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鼓励进一步扩大采矿、机电、地质、通风、安全等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九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规定要加大重特大事故的考核权重,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要视情节追究地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领导的责任;加大对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以及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强化打击非法生产的地方责任。,通知突出“十个创新、十个强化”,十是强调要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加快推进安全发展、强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加快产业重组步伐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用“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统领安全生产工作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完善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要加大宣传力度,用“安全发展”凝聚共识,动员全党全社会继续高度关注、积极支持、广泛参与、共同监督安全生产工作要认真实施安全发展规划,抓紧落实规划已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推动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落实到位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强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实行问责要加强对各级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完善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建立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继续抓好立法修法,实施严刑峻法,严密罗织安全法网在法律的贯彻执行上动真从严,维护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和完善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把安全标准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用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安全发展加快安全科技重大项目、重点课题研究攻关研发集成先进技术装备,为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发展教育、加强培训,化解安全专业人才危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推进安全生产源头治本、政策治本,抓紧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高危行业安全费用提取、安全风险抵押等政策要用好国债资金扶持重点煤矿安全技术改造的政策要加快煤炭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等试点要探索采取更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社会监督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强制性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发挥工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安全生产的立法详尽完备事故赔偿高昂、处罚严厉政府对安全生产投入巨大对安全生产的监管有力 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中介作用,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规范用高新技术保证生产安全重视职工的安全培训 营造安全文化通过保险体系实施经济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