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诊断及检测技术.ppt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Inspection and Diagnosis of Automobile,张东峰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题 目:第2节 汽车传动系统检测与诊断授课类型:讲 授 课 时 数:3教学目的:掌握汽车传动系统检测与诊断方 法。重点难点: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汽车传动 系统的诊断。,第二节 汽车传动系统检测与诊断,传动系技术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而且对汽车的操纵方便性和燃料经济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一、传动系的检测(一)传动系传动效率的检测设底盘测功机测试效率为c,驱动轮输出功率为Pk,汽车传动系损失功率及底盘测功机测试损失功率为Pr,则传动效率T的计算式为T=(Pe-PT)/Pe=Pk/(Pk+Pr).c底盘测功机正常时,c可取0.80-0.85,Pk由测功机测得,而Pr可利用底盘测功机对传动系统进行同转速的反拖试验测出。,(二)汽车滑行距离的检测汽车滑行距离是指汽车加速至某一预定车速后挂空档,利用汽车具有的动能来行驶的距离。汽车滑行距离的长短可反映汽车传动系统阻力的大小,据此可判断汽车传动系统的总体技术状况。滑行距离检测可用路试法或底盘测功机检测。1.用路试法检测滑行距离路试时,用汽车五轮仪作为检测仪器。汽车通常以30km/h或50km/h的车速进入良好的水平路面后摘档滑行,同时起动测试仪器,测出汽车滑行距离。为获高检测精度,实测时,一是要确保试验的初始车速为规定车速,二是在试验路段需往返各进行一次滑行距离的检测,取两次检测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滑行距离的检测标准,与摘档滑行的初始车速、汽车整备质量及汽车的驱动轴数有关。GB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中规定:汽车空载、轮胎气压符合规定值时以初速30km/h摘档滑行,其滑行距离应满足表3-2的要求。,2.用底盘测功机检测滑行距离在惯性式底盘测功机上可以进行滑行距离的检测。汽车检测前应运行至正常工作温度,检测时,汽车驱动轮带动滚筒及其飞轮旋转,当驱动车轮达到预定车速时,摘档滑行,则贮存在底盘测功机旋转质量中的动能、驱动轮及传动系旋转部件的动能释放出来,使汽车驱动轮及传动系旋转部件继续旋转,直至滑行的驱动轮停转。测功机滚筒滚过的圆周长即为汽车的滑行距离,它可通过底盘测功机的测距装置测出。底盘测功机测出的滑行距离的精度,取决于底盘测功机旋转部件及汽车驱动轮的旋转动能是否与路试时汽车在相应车速下的动能相一致。,底盘测功机应具有相应转动惯量的飞轮来模拟行驶汽车的动能。根据行驶汽车的动能与底盘测功机检测时旋转部件动能相等的原则推出的飞轮转动惯量为:J=(mV2+Jkk2-J002-Jnn2)/2当检测不同车型时,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飞轮或飞轮组合来改变底盘测功机旋转质量的动能,使其符合要求。按GB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定:当轮胎气压符合标准、传动系润滑油油温不低于50,底盘测功机飞轮转动惯量与被检车辆相适应时,用底盘测功机检测滑行距离,以初速30km/h摘档滑行,其滑行距离应满足表3-2的要求。,(三)传动系游动角度的检测传动系游动角度是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的游动间隙之和。它能表明整个传动系统的磨损和调整情况,传动系游动角度可作为诊断参数来评价汽车传动系统的技术状况。游动角度可分段检测,可用总成部件规定的游动角度对传动系有关部件的技术状况进行诊断。游动角度检测仪有指针式、数字式两种,利用传动系游动角度检测仪可对各传动部分的游度角度进行检测。,1.用数字式游动角度检测仪检测(1)检测原理数字式角间隙检测仪由用导线相联的倾角传感器和测量仪构成。倾角传感器的作用是将传感器感受到的倾角变化转变为线圈电感量的变化,从而改变检测仪电路的振荡频率。传感器外壳是一个上部带有V形缺口,并配有带卡扣尼龙带的长方形壳体,固定在传动轴上,可随传动轴摆动;传感器内部结构是一个中心插有弧形磁棒的线圈。,弧形磁棒由摆杆和心轴支承在外壳中夹板的两盘轴承上。在重心作用下,摆杆始终偏离垂线某一固定角度。弧形线圈则固定在外壳中的夹板上,当外壳随传动轴摆动时,线圈也随之摆动,因而线圈与磁棒的相互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线圈电感值,电感的变化量则反映了传动轴的摆动量。,测量仪实际上是一台专用的数字式频率计,可直接显示传感器测出的倾角。测量仪采用数字集成电路,由传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经计数门进入主计数器,在置成的补数基础上累计脉冲数。计数结束后,在锁存器接收脉冲作用下,将主计数器的结果送入寄存器,并由荧光数码管将结果显示出来。使用时,把角间隙两个极端位置的倾角相减,其差值即为角间隙值。,(2)检测方法先将其传感器固定在被测轴上,再左、右转动被测轴至两极限位置,使传感器检测出被测轴游动角度的信号,然后通过测量仪记下传感器在极限位置的倾斜角度,则两角度之差即为被测轴的游动角度。传动系游动角度的检测,常采用分段检测方法。1)万向传动装置游动角度的检测。将传动轴置于驱动桥游动范围的中间或将驱动桥支起,进行驻车制动,左、右转动传动轴至极限位置,测量仪显示出两极限位置时传感器的倾斜角度,其两角度之差即为万向传动装置的游动角度。该角度不包括传动轴与驱动桥之间万向联轴器的游动角度。,2)离合器和变速器各档位游动角度的检测。放松驻车制动,变速器挂入选定档位,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传动轴位于驱动桥游动范围的中间,左、右转动传动轴至极限位置,测量仪显示的两角度之差再减去已测得的万向传动装置的游动角度,即为离合器与变速器在选定档位下的游动角度之和。3)驱动桥游动角度的检测。变速器挂入空档,放松驻车制动,踩下制动踏板,左、右转动传动轴至极限位置,测量仪上显示的两角度之差即为驱动桥游动角与传动轴至驱动桥之间万向节的游动角度之和。显然,上述三段游动角度之和即为检测的传动系游动角度。,2.用指针式游动角度检测仪检测指针式角间隙检测仪由指针、测力扳手和刻度盘构成。,指针固定在主传动器主动轴上,而刻度盘固定在主传动器壳体上,如图示。测力扳手钳口可卡在传动轴万向节上,扳手上带有刻度盘和指针,以便指示出测力扳手所施加的力矩。测量角间隙时,测力扳手应从一个极限位置转至另一个极限位置,施加力矩不应小于30Nm。传动系统角间隙的检测可分段进行。(1)驱动桥角间隙包括主传动器、差速器和半轴轴花键处的角间隙。测试时,车轮处于制动状态,变速器挂空档,测力扳手卡在主传动器主动轴的万向节上,使其从一个极限位置转至另一个极限位置,从刻度盘上读取角间隙值。,(2)万向传动装置的角间隙将测力扳手卡在变速器后端万向节主动叉处,左、右转至极限位置可测出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角间隙,减去驱动桥角间隙后即可得万向传动装置角间隙。(3)离合器和变速器各档位的角间隙放松制动,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测力扳手仍作用于变速器后端万向节主动叉上,即可测得不同档位下从离合器至变速器输出轴的角间隙。(4)以上三段角间隙之和即为传动系统的总角间隙。,3.检测结果分析传动系游动角度是传动系各传动副间隙的总体反映,这些间隙主要是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中的齿轮啮合间隙,变速器输入轴、传动轴、半轴的花键连接间隙,十字轴颈与滚针轴承的间隙以及滚针轴承与万向联轴器间的间隙。因长期的动力传递及传动副的相对滑移而逐渐增加。传动系总的游动角度随汽车行驶程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当传动系游动角度过大时,传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将会恶化,将加速零件的磨损并增大传动的噪声,使传动系传动效率降低。,通常中型载货汽车传动系游动角度及各分段的游动角度应不大于表3-3所列数据。,二、传动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一)离合器故障诊断常见故障:离合器打滑、分离不彻底、发响和抖动。1.离合器打滑(1)现象离合器打滑是指离合器接合传力时,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在压盘与飞轮之间滑动的现象。故障表现:汽车起步困难;汽车在行驶中车速不能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提高,感到行驶无力;上坡满载行驶时深感动力不足,嗅到离合器摩擦片的焦味。,(2)原因原因:压盘不能牢固地压在从动盘摩擦片上,或摩擦摩擦系数过小,使离合器摩擦力矩严重不足。1)离合器操纵系统调整不当,导致离合器踏板无自由行程。2)从动盘摩擦片磨损逾限或压盘、飞轮的工作面磨损过甚,导致分离轴承压在分离杠杆上,使离合器踏板无自由行程。3)从动盘摩擦片烧损、硬化、铆钉外露或有油污,使离合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过小。4)压紧弹簧变形、损坏,使弹力不足。5)压盘、飞轮、从动盘变形,导致传递转矩下降。6)分离轴承运动发卡而不能回位。,(3)诊断汽车静止时,分离离合器,起动发动机,拉紧驻车制动器,把变速器换入一档,缓抬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逐渐接合,同时加大油门,发动机无负荷感,汽车不能起步,发动机又不熄火,说明离合器打滑;汽车在行驶中,当加大油门后,若发动机转速提高而车速不变,则表明离合器打滑。采用离合器打滑测定仪可对离合器打滑的故障进行诊断,该仪器由闪光灯、高压电极、电容、电阻等构成,如图3-7所示。,按下述方法诊断故障的具体原因:1)检查离合器踏板有无自由行程,若无自由行程,则应检查离合器操纵系统是否调整不当、踏板回位弹簧是否疲劳或折断、踏板操纵杆系是否卡滞、分离轴承是否不能回位、分离杠杆内端是否调整过高。2)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正常,则应拆下离合器壳底盖,检查从动盘摩擦片是否有烧损、硬化、铆钉外露或油污等现象。3)若从动盘摩擦片完好,则应检查压紧弹簧是否变形损坏或弹力不足,检查压盘、飞轮、从动盘是否变形,以确定故障部位。,2.离合器分离不彻底(1)现象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是指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时,离合器处于半接合状态,从动盘没有完全与主动盘分离的现象。表现在发动机怠速运转踩下离合器踏板换档困难;甚至挂低速档时,离合器踏板尚未完全放松,而汽车就有起步或发动机熄火的现象。(2)原因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时,其压盘离开从动盘的移动量过小,或离合器主从动件变形导致压盘与从动盘摩擦片有所接触不能分离。,具体原因:1)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2)离合器分离杠杆弯曲变形或调整不当,使其内端面不在同一平面。3)从动盘翘曲、铆钉松脱、摩擦衬片松动。4)压盘受热变形,翘曲超限。5)双片离合器中间压盘支撑弹簧弹力不均或个别弹簧折断、中间压盘调整不当。6)从动盘毂花键槽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齿卡滞。7)离合器操纵机构中传动部分紧固螺栓松动或紧固螺栓失效。8)离合器操纵机构卡滞,其踏板踩不到底。9)液压传动离合器的液压系统漏油、有空气或液压不足。,(3)诊断先将变速器处于空档位,使发动机运转,再踩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器挂倒档或一档,看是否能平稳接合。若各齿轮能平稳啮合,则判定其工作状态良好,若换档困难并伴有齿轮撞击声,强行挂入档位后汽车前冲,发动机熄火,则说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当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时,可按下述方法诊断故障的具体原因:1)检查离合器操纵机构是否卡滞,传动是否失效,保证其工作正常。2)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标准。,3)检查分离杠杆内端是否在同一面。用手扳动分离拨叉,使分离轴承前端轻轻靠在分离杠杆内端面。转动离合一周,察看它们的接触情况。若只有部分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接触,则离合器分离时其压盘会失去对于飞轮的平行状态,从而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4)若分离杠杆内端处在同一平面,则应检查分离杠杆内端高度是否太低。若将各分离杠杆内端调出同样高度后,离合器分离彻底,则说明分离杠杆内端高度调整不当或磨损过甚。5)对于双片式离合器,还应检查中间压盘的分离情况。,若中间压盘及其从动盘在离合器分离过程中无轴向活动量,说明故障在此,可重新调整。调整后若还分离不彻底,可能是中间压盘支撑弹簧折断、过软或中间压盘本身轴向移动卡滞所造成。6)经上述检查和调整后,若离合器仍分离不彻底,则可能是从动盘翘曲变形严重、从动盘铆钉松脱、摩擦片松动、从动盘摩擦片过厚、从动盘花键滑动卡滞所致。7)对于液压传动离合器,在消除漏油、排除空气和添足液压油后,如果离合器变得分离彻底,则故障在其原液压系统有空气或液压不足。,3.离合器发抖(1)现象离合器发抖是指汽车在起步过程中,缓抬离合器踏板,轻踏加速踏板,离合器接合时出现的振抖现象。表现是汽车不能平顺起步,起步伴有轻微冲撞,严重时车身明显抖动。(2)原因根本原因是从动盘摩擦片表面与压盘表面、飞轮接触表面之间正压力分布不均,在同一平面内接触时间不同,使得主、从动盘接触不平顺引起发抖。,具体原因如下:1)分离杠杆变形或调整不当,各分离杠杆内端不处在同一平面。2)压盘、从动盘翘曲变形严重,飞轮工作端面的端面圆跳动超标。3)压紧弹簧弹力不均匀,个别弹簧弹力减弱或折断。4)从动盘摩擦片厚度不均、衬片破裂、表面不平、铆钉外露或松动。5)从动盘毂花键槽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齿磨损过甚、间隙过大。6)从动盘摩擦片减振弹簧失效或折断,缓冲片破损。7)发动机支架、变速器与飞轮壳、飞轮与离合器盖的紧固螺栓松动。,(3)诊断让发动机怠速运转,挂上低速档,缓缓放松离合器踏板并加大油门,使汽车起步,有振动感即为离合器发抖。当离合器发抖时,可按下述方法诊断故障的具体原因:1)检查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的间隙是否一致。2)检查发动机前后支架、变速器与飞轮壳、飞轮与离合器盖的紧固螺栓是否松动。3)若上述情况良好,则应分解离合器,检查压盘及从动盘是否翘曲,摩擦是否破裂、厚度不均、表面不平、铆钉松动,压紧弹簧或膜片弹簧是否断裂,减振弹簧是否失效,从动盘毂花键槽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齿配合是否松旷。,4.离合器异响(1)现象离合器异响是指离合器在分离或接合时发出的不正常响声。表现是离合器变工况时出现连续或间断的比较清晰的响声。(2)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离合器部分零件严重磨损及主、从动件传力部位松旷。具体原因:1)分离轴承磨损严重、缺油或损坏。2)离合器踏板回位弹簧与分离轴承回位弹簧过软、折断或脱落。,3)双片式离合器中间压盘的传动销与销孔磨损松旷。4)从动盘毂花键槽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齿磨损松旷。5)从动盘毂铆钉松动、钢片断裂、减振弹簧折断或失效。(3)诊断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挂入空档,控制离合器踏板,利用离合器分离与接合时发出的声音诊断其故障所在。具体诊断方法如下:,1)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少许,使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接触。听到有“沙沙”的响声,则为分离轴承响;若加油后仍然发响,则说明轴承磨松旷;若再踏下离合器踏板少许,并略提高发动机转速,如响声增大,则说明分离轴承损坏。2)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时,出现金属敲击声,且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加重,在中速稳定运转时声响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在松开踏板或在踏下踏板的过程中无异响。对于单片式离合器,其异响多为离合器压盘与盖配合松旷所致。3)踩下、松开离合器踏板,在离合器刚分离或刚接触的瞬间有异响,多系摩擦片铆钉松动或铆钉头外露所致。,4)松开离合器踏板,即可听到连续的摩擦声,可先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若自由行程正常,但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发出间断的金属撞击声或摩擦声,则说明离合器分离套筒回位弹簧过软、折断或脱落。5)汽车起步时发出金属摩擦声并伴有发抖现象,说明从动盘与花键毂的铆钉松动或钢片破裂;若起步时发出撞击声,一般可判断为从动盘毂花键槽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齿配合松旷。若从动盘带有减振器,则可能是减振器弹簧折断。,(二)手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常见故障:跳档、换档困难和异响等。1变速器跳档(1)现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杆自动跳回空档位置,换档啮合副自动脱离啮合状态。(2)原因根本原因是换档啮合副在动力传递时,产生较大的轴向作用力,使其啮合副脱离啮合位置;或变速器挂档时,啮合副未能全齿长啮合,当汽车振动或变负荷行驶时,导致跳档。,具体原因:1)变速器自锁装置失效。2)换档拨叉及其叉轴磨损严重,换档拨叉与叉槽配合间隙过大。3)换档拨叉及其叉轴弯曲变形严重。4)换档齿轮、齿圈或齿套,在啮合部位沿齿长方向磨损形成锥形。5)变速器轴、轴承严重磨损松旷、壳体变形,啮合齿轮的轴线不平行或一、二轴不平行。6)滑动齿轮与轴的花键磨损严重,配合间隙过大。7)变速器轴轴向间隙过大。,(3)诊断汽车在中、高速行驶时,采用突然加、减速的方法,逐档进行路试,若变速杆在某档自动跳回空档,即诊断该档跳档。1)用手扳动变速杆作挂、退档的手感检查,若感觉阻力很小,甚至无钢球落入凹槽的感觉,则故障在自锁装置,如拨叉轴凹槽、钢球磨损严重或自锁弹簧疲劳、折断等。2)若手感正常,则将变速杆重新挂入该档,然后拆下变速器盖察看换档齿轮的啮合情况。若齿轮未完全啮合,用手推动跳档的齿轮或齿套能正确啮合,则故障为换档拨叉弯曲或磨损过大、换档拨叉固定螺栓松动所致。,3)若换档齿轮啮合良好,则将换档滑动齿轮或齿套退回空档位置,检查其啮合部位是否磨成锥形。4)若啮合部位正常,则应检查该档相啮合齿轮的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隙是否大。若间隙过大,则故障在此。5)若上述均正常,则故障多为变速器轴与轴承严重磨损松旷、壳体变形、轴线不平行所致。,2.变速器换档困难(1)现象变速器不能顺利地挂入档位,挂档时往往伴有齿轮撞击声。(2)原因变速器换档困难的根本原因是汽车换档时待啮合齿的圆周速度不相等,或档拨叉轴移动时的阻力过大。具体原因:1)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或离合器调整不当。2)变速杆弯曲变形及操纵机构调整不当。3)换档拨叉轴弯曲变形,换档拨叉轴与其导向孔配合过紧或缺油严重锈蚀。,4)换档拨叉弯扭变形与叉轴不垂直。5)锁止装置弹簧的弹力过大,其锁止钢球或锁销损坏。6)同步器损坏。(3)诊断在确定离合器工作正常的情况下,起动发动机进行汽车起步和路试的换档试验:由低速档顺序换到高速档位,由高速档顺序换至低速档位。若某档位不能挂入或勉强挂入后又难以退出,或换档过程中有齿轮撞击声,则说明该档位换档困难。当变速器换档困难时,可按述方法诊断故障的具体原因。,1)检查变速杆是否弯曲变形、其操纵机构调整是否合适。2)拆下变速器盖,检查变速叉轴的运动情况,以确定其叉轴是否弯曲变形、缺油锈蚀、与导向孔配合过紧。3)检查自锁与互锁钢球是否损坏,其锁止弹簧是否弹力过大。4)检查换档拨叉是否弯扭变形,换档拨叉与其叉轴是否垂直。5)如上述检查正常,对于装有同步器的变速器,应检查同步器是否损坏。对锁环式同步器检查的主要项目是:同步器是否散架,同步器锁环内锥螺旋槽、锁环的环齿、锁环的缺口是否磨损过度,同步器滑块是否磨损超标,同步器弹簧弹力是否过弱。,3.变速器异响(1)现象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发出不正常的响声,如“呼隆、呼隆”声及尖锐、清脆的金属撞击声。(2)原因根本原因是由于轴承磨损松旷和齿轮啮合失常或润滑不良所致。具体原因:1)啮合齿轮的轮齿磨损严重,啮合间隙过大;齿轮内孔表面磨损严重,配合松旷;个别轮齿折断或齿面剥落、脱层及缺损;齿轮端面圆跳动或径向圆跳动超标。,2)轴承磨损严重,轴承内(外)座圈与轴颈(孔)配合松动;轴承弹子碎裂、滚道损坏。3)变速器第一轴、第二轴及中间轴产生弯曲变形或其轴承松旷引起齿轮啮合间隙不当。4)齿轮或轴上的配合花键过度磨损。5)同步器磨损严重或损坏。6)变速器自锁装置损坏。7)变速器缺少专用润滑油或油质不符合要求。,(3)诊断要根据响声特征、异响出现的时机,来正确地判断、分析异响发出的部位及产生异响的原因。1)检查变速器内的专用润滑油,当油量不足或油质不符合要求时,换油再试,若异响消除,则故障为润润滑不良所致。2)汽车在行驶时,若挂入任何档位,变速器均发出一种无节奏的“呼隆、呼隆”的响声,且车速越快,响声越大。汽车空档,离合器接合时,响声不减,而踏下离合器踏板,响声消失,则可诊断为第一轴轴承响。3)汽车在行驶时,若将变速杆挂入任何档位都发出“呼隆、呼隆”的响声,而挂入空档时不响,则可诊断为第二轴或中间轴轴承响。,4)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将变速器置于空档,若变速器发出尖锐、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则多为常啮合齿轮响。若空档不响,挂入任何档位都发响,则为换档齿轮发响,挂入哪个档响即为哪个档的换档齿轮发响。5)汽车路试时,若齿轮的异响均匀而过大,则多为齿面磨损过甚、啮合间隙过大或花键配合间隙太大所致;若异响过大而不均匀,则多为齿面损伤、齿面变形、轮齿折断或齿轮轴变形所致。6)若汽车路试挂档时,经常发出齿轮的撞击声,则多为同步器损坏而丧失无冲击的换档功能所致;或为变速器自锁装置中换档拨叉轴凹槽、钢球磨损严重及自锁弹簧疲劳、折断造成挂档时越位所致。,(三)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故障诊断1.万向传动装置异响(1)现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异常声响不断,且响声特征与汽车行驶的工况具有密切的变化关系。(2)原因万向传动装置异响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万向传动装置的连接处磨损松旷、装配不当,以及传动轴弯曲和动平衡破坏,使其工作条件恶化,而当传递巨大的转矩和剧烈的冲击载荷时,产生异响。具体原因:,1)万向联轴器处引起异响的原因如下。万向联轴器轴承磨损松旷。万向联轴器凸缘盘连接螺栓松动。伸缩节花键齿磨损松旷。万向联轴器装配过紧转动不灵活。传动轴两端的万向联轴器滑动拨叉未装在同一平面。2)传动轴处引起异响的原因如下。传动轴弯曲或装配不当。传动轴上的平衡片脱落或轴管损伤有凹陷。传动轴轴管两端焊接时,位置歪斜,动不平衡。传动轴万向联轴器滑动叉花键配合松旷。3)中间支承处引起异响的原因如下。中间支承轴承磨损过甚或润滑不良。中间支承支架安装偏斜,使橡胶垫环损坏。中间支承支架固定螺栓松动。,(3)诊断可根据汽车不同的运行工况及异响特征诊断万向传动装置的异响故障。1)汽车起步或突然改变车速时,总有“刚当”一声金属敲击声,而当车速稳定时,响声较轻微,多是个别凸缘或万向联轴器十字轴轴承磨损松旷所致。2)汽车起步和变速时,撞击声明显,低速行驶比高速明显,多是中间轴承内座圈配合松动所致。3)起步或行驶时,始终有明显“喀啦、喀啦”异响,并伴有振抖现象,多是中间轴承支架固定螺栓严重松动引起。4)低速行驶时出现清脆而有节奏的金属撞击声,脱档滑行时声响依存,多是万向联轴器轴承盖压紧过甚使之转动不灵活引起。,5)提高车速响声增大,空档滑行,尤为明显,直至停车,响声消失,多为中间轴承响。若响声杂乱,时而出现不规则的撞击声,则应检查传动轴万向节滑动叉的等速安装情况。6)高速时传动轴有异响,脱档滑行也不消失,则应检查中间轴承座圈表面是否有损伤以及中间支承支架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7)超过中速出现异响,车速越高响声越大,达一定车速时车身振抖,此时若脱档滑行,则振抖更烈。当异响呈周期性时,其故障多为传动轴动不平衡、传动轴弯曲、平衡块脱落及万向节滑动叉花键配合松旷所致;当异响呈连续性时,其故障多为中间轴承支架垫环径向间隙过大、中间轴承松旷、中间支架固定螺栓松动所致。,2.驱动桥异响(1)现象汽车行驶时,驱动桥内出现较大噪声,尤其在急剧改变车速时响声明显,且车速愈高,响声愈大。(2)原因根本原因是驱动桥的传动部件磨损松旷、调整不当或润滑不良。具体原因:1)齿轮或轴承由于磨损使配合间隙过大,产生松旷。2)主、从动齿轮啮合不良。3)主、从动齿轮或轴承间隙调整不当。,4)差速器行星齿轮、半轴齿轮与垫片磨损严重,轮齿折断,半轴齿轮键槽与半轴键齿磨损松旷。5)差速器壳连接螺栓松动。6)主减速器内准双曲面齿轮油油量不足或油质不符合要求。(3)诊断可根据汽车路试的行驶工况、驱动桥声响的特征及其变化情况诊断故障部位。1)汽车行驶,在急剧变化车速的瞬间或车速不稳定时,驱动桥发出明显的金属敲击声,多为主减速器齿轮啮合间隙过大所致。,2)汽车挂档行驶有响声而脱档滑行时响声减弱或消失,表明主减速器锥齿轮的正面磨损严重、齿面损伤或啮合印痕调整不当,而轮齿的背面技术状况尚好。3)汽车挂档行驶时,驱动桥发出一种杂乱的“哗啦、哗啦”噪声,而车速越高,响声越大;而当汽车脱档滑行时噪声减小或消失,多为主减速器轴承磨损松旷所致。若加减速都响,则主要是轴承预紧度调整不当或轴承缺油引起轴承烧蚀所致。4)汽车转弯行驶时驱动桥发响,而直线行驶时响声减弱或消失,则是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的齿面严重磨损、损伤、轮齿变形或折断所致。5)在行驶中听到驱动桥有突然响声,多为齿轮损坏。,3.驱动桥过热(1)现象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用手触摸驱动桥,有无法忍受的烫手感觉。(2)原因根本原因是驱动桥工作时其摩擦阻力过大。具体原因:1)轴承装配过紧。2)齿轮啮合间隙过小。3)驱动桥内准双曲面齿轮油油量太少、油质太差,准双曲面齿轮油粘度过大或过小。4)油封过紧。,(3)诊断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用手触摸驱动桥壳各个部位,若轴承或油封处局部过热,则故障为轴承装配过紧或油封过紧所致;若驱动桥壳整体过热,则先检查准双曲面齿轮油的油量、质量及准双曲面齿轮油的粘度,当不符合要求时,换油再试。若故障消失,则说明驱动桥润滑不良;若故障依存,说明是齿轮啮合间隙过小。,作业:P241复习思考题3、4题。,End of Chapter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