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模块10讲稿总结提高.ppt

    • 资源ID:5992305       资源大小:238.13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模块10讲稿总结提高.ppt

    本模块概述,本模块是一个反思型模块,在教学中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1.对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要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获得思想、观念上的提高。2.对信息时代的道德和信息技术潜在的负面影响进行反思,在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方面获得提高。3.增强教师积极应用的意识,既要能够正确认识到现有条件可能存在各种限制的客观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困难中的有利因素以及选择恰当的应对策略的能力。帮助他们根据现有条件来制定教育技术应用的计划,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深化教育技术的应用。4.对培训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尤其是对培训的理论、方法、信息技术如何有效用于教学等进行讨论,获得理论、方法上的提高。,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头脑风暴:你如何理解建构主义?,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它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建构主义的理解,下面介绍何克抗教授对“建构主义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的反思的主要观点。,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60分钟)活动2:师生互动联系实际思考教育改革与建构主义的关系(20+10分钟)活动3:建立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观(30分钟)活动4:制订后续学习计划(25+10分钟)活动5:评价培训的实施过程和效果(55分钟),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建构主义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论从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还是从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出发,都应当对建构主义理论有较为全面、正确的理解与掌握,否则将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求。为此,我们利用这次培训的最后一个模块“总结提高”,对建构主义理论作一扼要的介绍,并结合当前的教改实践对建构主义做一番认真的反思。下面我们分四个方面进行介绍:,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60分钟),1.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概况(15分钟)2.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10分钟)3.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20分钟)4.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15分钟),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1.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概况(15分钟)建构主义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既是一种新的理论又是一种旧的理论。说它是一种旧的理论是因为:它的核心内容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就已被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奠定(他的“同化”“顺应”理论是个体建构的理论基础),后来又被前苏联的维果茨基等人(维列鲁学派)所发展维果茨基等人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强调活动对高级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奠定社会建构的基础,并成为支持当代“协作学习”的理论支柱。后来该学派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活动学习理论”。,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1.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概况 说它是一种新的理论是因为:建构主义真正走出“象牙塔”(摆脱纯理论研究范畴)开始进入广大中小学课堂,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特别是因特网)逐渐普及以后才出现的事情。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这种学习环境真正得以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中实现;而建构主义则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也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论指导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主要优点(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交互性、共享性、探究性、协作性、自主性,而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基于情景、基于资源、基于协作、基于探究、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建构理论正好能使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上述优势得到最全面的体现和最充分的发挥。所以自九十年代初以来,国际上一般都认为建构主义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全新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1.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概况 也正因为如此,从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即从建构主义开始兴起到它达到鼎盛时期,西方学者(包括国内部分学者)对建构主义通常都是积极倡导,广泛赞扬与大力支持。应该说,这种态度并没有错,因为建构主义理论确实是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随着国际教育技术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Blending Learning新含义的认同,在西方(尤其在美国)教育界,近年来从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层主管到一般学者乃至教师中间发出了关于建构主义的不和谐之音(而在此之前,对于建构主义,我们从西方,尤其是从美国听到的往往都是一片溢美之词)开始时是有些不同意见或颇有微词,以后则发展成愈来愈尖锐的批评。,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1.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概况 西方对建构主义从开始时的一片赞扬,到现在上上下下均有所批评。到底应当如何来正确看待与运用建构主义呢?尤其是我们国家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也特别强调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那么,现在是否还应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呢?在国际教育界思想观念正发生重大改变的新形势下,更应清醒地认识这一问题,否则我们将会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所以,“到底应当如何正确看待与运用建构主义”的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至少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 主要理论基础?,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2.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10分钟)西方的建构主义者历来强调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主导主体相结合”则是我们中国人对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独到见解,这种观点既体现出我们中国人对建构主义的科学理解,也反映出我们对自己国情的深刻认识并与当前国际上的 Blending Learning 思想不谋而合。那么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呢?如前所述,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是“以学为主”(也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它包括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分属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个是自主学习策略的选择与设计。环境的设计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自主学习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是内因。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抓住内因和外因这两部分,这两部分中的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2.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先看教学环境设计 比如学习诗词,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内涵、意境,这就需要创设和该诗词相关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这样的情境靠谁创设?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创设,得由老师来完成。信息资源的提供也是这样,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垃圾也很多,反动的黄色的都有。老师如果不事先去仔细挑选,不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那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有用的东西却没有学到多少。又如合作式学习,如上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很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多种方法,有讨论、有辩论、有角色扮演等等。以讨论为例,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初始问题如何提出,怎样提出后续问题,从而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等等,这也得靠老师去设计,即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于自主学习策略选择与设计(涉及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问题解决式、启发式等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那就更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了。,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2.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可见,尽管西方建构主义者标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但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这正是我们所主张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发挥得够不够,靠什么来检验?就靠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对内容的讲解和启发,而且还要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会体现得越充分;二者不但不会互相对立,而且相辅相成。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3.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20分钟)众所周知,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部心理过程是指认知主体的兴趣、爱好、态度、需要以及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可见,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一个分支,二者的认识论本来应该是一致的,但是西方建构主义者为了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划清界线,以便独树一帜,则明确宣示自己的认识论属于主观主义。例如当代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乔纳森(Jonassen)在1992年曾绘出下面所示的二维图,用来说明各种不同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所赖以支撑的不同学习理论与认识论。,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3.建构主义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建构主义 动作技能学习 认知工具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程序教学 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客观主义 图中的横轴表示学习理论,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则代表学习理论的两个极端(一个强调研究内部心理过程,另一个强调研究外显行为);纵轴表示认识论,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则代表认识论的两个极端:一端是客观主义,那么,与客观主义相对的另一端当然是主观主义了.,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3.建构主义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按照乔纳森的观点,现实(reality)不过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身建构了现实或者至少是按照他自己的经验解释现实;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人们的思维只是一种工具,其基本作用是解释事物和事件,而这些解释则构成认知个体各自不同的知识库。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它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乔纳森认为这就是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它是“向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相对立的方向发展的”。客观主义是哲学认识论中的另一个基本范畴,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有结构的,而且这种结构可以被人们认识,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认识。人类思维的作用就是反映客观现实及其结构,因此而获得的意义(即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存在判断知识真伪的客观标准。正因为如此,知识才有可能通过教师的“讲授”,传递给学生,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而且是知识的传递者,所以客观主义认为教师应处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3.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由前面图中所示的二维图形(建构主义和客观主义处于对立的两端),结合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乔纳森的基本观点是:所谓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就是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之所以说它“纯”是因为它处于和客观主义相对的另一个极端);而且客观主义认识论是所有“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认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即主观主义认识论)则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认识论基础 以乔纳森为代表的、通过图1所示二维图形体现出来的西方建构主义观点,在九十年代初(1992)刚提出来的时候,在国际上曾经红极一时,在我们国内也有很大影响“以学生为中心”迄今仍是国际、国内教育界最先进、最时尚的口号就是明证。由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应牵着学生鼻子走,而应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没有错。但是从图1所示的二维图形以及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以乔纳森为代表的西方建构主义者,他们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并非上述含义。,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3.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如上所述,他们的以学生为中心是建立在纯主观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即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它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由于这种主观主义认识论完全否认知识的客观性,否认知识的可传授性,因而也就完全否定了教师的作用不仅否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甚至连最基本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也否定了。但是,诚如上一小节所论证的,就连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教学设计(也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本身,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否则这种教学设计将变得毫无意义),就更 不用说“传道、授业、解惑”这类最基本的教学职能了。,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3.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建构主义本来就是认知主义的一个分支,它的哲学基础与认知主义应该是相同的都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结合,即“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论(这是又一种Blending)。这里所说的主观或客观,如前所述,并不是指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是主观的),而是指在学习者大脑中所建构的知识(即以认知结构形式存储在学习者大脑中的知识与经验系统)。内部心理加工和原有认知结构固然因人而异,但存在决定意识,毕竟外部刺激是知识的源泉,离开客观事物的纯主观建构将陷入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泥坑。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当然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心理加工方式上:认知主义强调“信息加工”方式将认知过程与电脑的信息加工过程相类比,但并不忽视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建构主义则强调“意义建构”方式更多地强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客观事物意义的理解(即个人的知识)尽管与个人的经验及原有认知结构有关,即有主观性,但事物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个人的知识必然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抛弃纯主观主义,坚持以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作为自身理论的哲学基础,这才是建构主义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4.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15分钟)进行教育改革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而教育理论涉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心理、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教育传播、教学设计等许多方面。当然,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不过,就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而言也有各种不同的流派,而且各种流派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都有各自适合其应用的领域与范围。在教育科学中目前还找不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十全十美的理论。所以一般说来,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不应当只有一种,而是有多种,即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当多元化而非一元化。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要矛盾。换句话说,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必定针对不同的目标,而为了更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往往要采用与该目标直接相关的理论。由于这个因素的影响,实际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又经常是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的。,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4.是否应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除了不同时期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同以外,即使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国家教育领域的问题也不一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肯定各不相同,而且解决的方式也不可能一样同一种理论在此一国家非常有效,到彼一国家就可能行不通。这就说明,在将教育理论用于指导教改实践时,既要考虑各国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更要考虑因不同国情而引起的差异,即既要考虑共性,也要考虑个性或特殊性。可见,“是否应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当前教育界引起颇大争议的焦点问题),实质上涉及对以下两种关系的正确理解即: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既是多元的又是一元的(即应多元与一元结合)。运用建构主义指导教改实践时,既要考虑不同国家的共同性,又要考虑特殊性(即应共性与个性结合)。,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对于第一种关系的处理,如上所述,应考虑不同历史时期教育领域存在不同的主要矛盾。就我国当前的历史阶段而言,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或根本问题是:多年来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批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这种状况与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矛盾。不创新,国家就不能发展,甚至无法生存。正是因为面对这样尖锐的矛盾,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才形成了关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全新指导方针:“要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由于在众多教育理论中,只有建构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包含新的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因此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其他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传统教育理论)虽然也有许多宝贵特点,但大多侧重于如何对系统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当然,这类教育理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目标,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正以很大力度在推动的新课程改革)在鼓励运用多种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的同时,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即体现多元与一元的结合),这也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这样做并不说明建构主义是目前最完美、最理想的教育理论,而仅仅说明它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具有针对性。,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对于第二种关系的处理,如上所述,应考虑不同国家的国情(特别是不同国家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以美国为例,他们的教育思想历来倾向“以学生为中心”从20世纪初开始,杜威就大力提倡“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布鲁纳大力推动“发现式学习”,其核心思想也是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美国教育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从美国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比较喜欢围成一圈,师生平等讨论,自由发表意见,鼓励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也可看出这一特点。这种教育思想与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由发展空间,无疑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不足之处是,美国历来不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他们的观念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二者似乎是矛盾的主张后者就必须抛弃前者。对教师主导作用忽视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削弱。加上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以乔纳森为代表的、鼓吹以主观主义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的极端建构主义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大行其是,在削弱甚至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鼓吹以学生为中心,这就使原来“重学轻教”倾向更加强化,并走向极端。其后果就是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实现的条件下,美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活动1: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反思,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我们的教育思想历来倾向以教师为中心,“为人师表”,“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既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良好师德,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真实写照。这种教育思想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总之,这种教育思想,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对于全面打好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这正是我国当前教育的症结所在;而建构主义正是医治这一弊病的良方。可见,由于国情不同,美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不应过多强调建构主义(相反应多强调一些传统教育理论);而中国则相反,针对我国的现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提倡建构主义还是必要的但是应当注意,我们要倡导的不是乔纳森鼓吹的那种建立在主观主义认识论和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极端建构主义,而是建立在“主客观统一”认识论和“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型建构主义。,活动2:师生互动联系实际思考教育改革与建构主义的关系,围绕下列问题展开全班讨论:(20+10分钟)(1)对“以学生为中心(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提法,你持何种态度?(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二者有无矛盾,为什么?(3)你认为新课程改革是否应当把建构主义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或主要的指导思想之一)?(4)你认为西方极端建构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活动3:建立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观(30分钟),1.了解网络道德规范(15分钟)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网络在让人类享受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有些负面影响还相当严重(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所以,怎样发挥网络的正面效能而避免其负面作用?这是每一位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时必须严肃认真地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可能从技术本身找到答案,而应超越技术层面,从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去观察、去分析,并建立起新的网络道德规范才能解决。(1)自主阅读177页的“理论导学”和“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10阅读资料网络伦理问题及网络道德规范”这两部分的资料,并在176页的表中记录阅读体会。(2)请认真思考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您是否规范了自己的网络道德行为?,活动3:建立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观(30分钟),2.讨论信息技术的潜在负面影响及对策(15分钟)(1)自主阅读178-180页的“理论导学”和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10“案例”“信息技术负面影响案例”这两部分的资料。(2)在阅读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在本项培训中的亲身感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就178页表中所提问题及对策发表您的看法,并记入个人文件夹的“学习记录”中。,活动4:制订后续学习计划(25+10分钟),1.了解现代教师素质构成和终身学习的意义(10分钟)(1)自主阅读182页的“理论导学”和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10阅读资料“信息时代的教师素质和终身学习”这两部分的资料,并在181表中记录你们的阅读心得。(2)对于各种教师素质之间的联系。可以进一步参看“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10阅读资料更多参考资料信息时代的教师素质和终身学习”中的“论网络时代教师新的能力结构”一文。,活动4:制订后续学习计划(25+10分钟),2.制订今后教育技术应用的计划及后续学习计划(15+10分钟)(1)保存模板 从“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10活动模板”部分所提供的“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和“学习计划”模板中选出所需模板,将其分别以“教育技术应用计划.doc”和“学习计划.doc”为名保存到作业文件夹的“学习记录”文件夹中。(2)编写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和学习计划 分别打开本地机作业文件夹的“学习记录”文件夹中的“教育技术应用计划.doc”和“学习计划.doc”文件,然后按照模板上的要求,认真填写其中每一部分的内容。(3)分享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和学习计划 在小组内,将您所拟订的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和学习计划与学习伙伴分享,听取并在184页表中记下他们的建议。,活动5:评价培训的实施过程和效果(55分钟),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会从培训的效果、培训的内容和资源、培训的活动等方面,征求您对这一轮培训的意见,希望您能积极反馈。(1)填写培训评价表(15分钟)登录网络平台,点击“培训问卷调查”按钮,进入培训评价表,认真填写各调查项目。(2)全班交流(40分钟)要求学员将自己对这一轮培训的最主要的意见和建议,带到全班交流会上发表。,模块10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网络道德规范,教师专业素质,终身学习。(2)举例说明网络技术对中小学生的潜在负面影响及其预防措施。(3)自拟一份调查表,对本校或本班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4)如何拟订本校的信息道德规范?(5)查阅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存在误区的文章或案例,分析其原因并找出对策。(6)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7)谈谈你对建构主义的认识。(8)西方极端建构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9)对“以学生为中心(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提法,你持何种态度?(10)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二者有无矛盾,为什么?(11)你认为是否应将建构主义作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为什么?(12)终身学习对你自身的发展有什么意义?(13)请撰写出本次“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反思报告(从个人和培训班这两个方面,去分析这次培训的成绩与不足),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模块10讲稿总结提高.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