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与养生文化概论.ppt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养生文化,赵 冰,教材:自己选定教法:学生为主进度:参考周历考核:平时40%,期末60%,课程简介,绪论,“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生活要素,“衣”字当先,更体现了“衣”的重要性。王充在论衡中说:“夫衣与食俱辅人体,食辅其内,衣卫其外。”说明了衣和食一样,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人穿上各种衣物后,就会形成各种着装状态,这些着装状态是根据不同的生活所需而出现的,因此在各种生活环境中有效地发挥着各自的社会作用。这样的着装状态决定了着装者在社会角色中的心理状态。所以一个人经常把自己装扮成什么样的形象,久之自己就会有该形象的行为趋向和心理状态。从中医的病因学来讲,情志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人的长期的心理状态也决定了生理状态。,不仅如此,服饰的款式、色彩、面料和穿着方式等均对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和间接影响。款式的大小、松紧、露体程度、露体部位,面料的厚薄、吸湿透气性能和人们的穿衣方式等将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常穿露背装则五脏俞穴和肩背易受风邪袭击,易伤五脏和人体阳气;常穿短小上衣低腰裤,易使腰股受风寒,内经金匮真言论云:“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说明腰股受风寒之邪易伤肾且患腰痛之疾;常穿紧身衣易阻滞气机运行,使气滞不行或患血瘀之疾。,服饰与皮肤直接接触,面料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皮肤的健康。在中医生理中,肺主皮毛,皮毛的生理健康也将影响肺的功能,进而波及五脏。色彩的冷暖、色调的明暗、色彩的软硬轻重、服饰的美丑等将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进而作用于生理健康。,在色彩疗法中,红色刺激交感神经使人兴奋,因此红色治疗寒证,升高血压。白色和蓝色有降血压的疗效,黄色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在色彩的五行属性中,红色属火,其气入心,以补心阳,使人兴奋温暖。白色属金,其气入肺,肺主肃降,利于气机的内收。黄色入脾,脾主运化,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黑色属水,其性润下,利于气机下行。蓝色入肝,利于肝气的生发条达。,关于“中国传统服饰”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中国衣经中有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中国传统服饰一般分两大类,即冠服和民服。冠服主要指古代的宫廷服饰。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一套非常详细的冠服制度。其本质是体现封建礼仪和政治权威。民服主要指古代老百姓穿着的服饰。”根据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比照服饰的定义,“中国传统服饰”可以定义为:指冠服制度形成之初至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冠服制度结束这段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中国人的穿戴、装扮自身的一种生活行为。”,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养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刘占文在中医养生学中写道:“养生是指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心,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强身益寿活动。”很明显这是狭义的养生。广义的养生是指在生命健康观的思想指导下,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明白生命的价值和人生意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同时达到人的身心平衡,人体的整体机能和部分机能平衡,人的阴阳气血平衡等。,因此,养生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平衡,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人体内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体整体与局部组织功能的和谐。,广义的养生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养生要达到天人合一、游刃有余、逍遥自在、道法自然,这是养生达到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是中国古人、圣人、儒道各家所推崇的境界。第二层面是养生的社会目标,是达到人的智商、情商和健商三商合一。第三层面是养生的自我层面:享受生活、幸福安康。本课题研究“中国传统服饰的养生内涵”也正是取养生的广义范围。,第一章 服饰文化与养生文化概论,关于中国传统服饰的养生思想前人还未做系统研究,但中国传统服饰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实实在在的贯穿着养生的理念和实践着养形的功能,而中医养生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继续着服饰与健康的理论研究。因此,我们首先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以及养生学的发展做一时间上的对览概述。,第一节 中国服饰与养生学发展对览,一、先秦时期-理论初成,实践全面 先秦时期理论上没有明确提出服饰养生的概念,服饰养生的理论初具雏形,但利用服饰养生的实践已很盛行,尤其是在上层社会。当时有关服饰养生的思想没有专题论述,其只言片语主要包含在彭祖、老子、扁鹊、吕不韦及其宾客的养生思想中。,彭祖的服饰养生思想也是其修慎思想的体现,彭祖对衣食起居和行为都很注重调摄规范,无过无不及。对衣着随气候的变化而更换,顺乎自然,淡泊而安,彭祖主张“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常乐,其服饰养生思想亦主张顺应自然,不求华丽。其告诫人们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一思想在黄帝内经中也有阐释。,孔子的服饰养生思想体现在其个人生活中,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冬则狐貉之厚以居”,说明孔子在暑热之季衣着粗布细葛布,让阳气表泄于外,冬季,孔子便穿厚实的狐貉,以便阳气的封藏。,吕氏春秋载:“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禅热,禅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可见吕氏注重衣食住的养生。黄帝内经的服饰养生思想主要为四时养生、体质养生和根据当时章服制度穿衣养生。,先秦时期的服饰养生实践主要体现天人相应的养生思想,当时服饰的款式结构、图案都与四时节气、天和地相应。虞书益稷中载:“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里所说的也就是将天地间万物的形态、色彩概括地、象征地施之于服饰上。,先秦时期,每个朝代祟尚的服饰色彩与五行的生克有关。黄帝之时,尚黄;禹之时,尚青;汤之时,尚白;文王之时,尚赤;综观各种色彩的演变过程,总是前一朝代色彩的五行属性被其后一朝代色彩的五行属性所克。这也是各朝尚天的表现。在图腾世界和巫术活动中,服饰也成了载道的工具。人们通过服饰装扮沟通人与神、人与自然,并通过这种方式把人们的虔诚的心意和祈求福佑的愿望传达给神灵和上帝。,在服饰款式中以长衣及膝、宽衣博带、大襟服式为主。而当时的服饰材料和色彩染料都是天然产物,面料有葛、麻、蚕丝,服饰染料多为中草药,如栀子、茜草、紫草、槐花等。服饰材料和染料的天然性也决定了服饰入药的药物功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服饰实践中从服饰的款式结构、图案和色彩讲求天人相应,是自觉的服饰养生实践;服饰的材料和染料都是天然面料和天然中草药,而这些正是服饰可以入药的决定因素之一。也许这些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可以归为非自觉的服饰养生实践,但从中医养生角度讲,这样的服饰利于人体的健康。,前秦服饰概览,原始社会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先秦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均在此期间逐步走向成熟。,前秦服饰概览,.服装PPT中国服装史起源和先秦服饰jianhua.ppt,不难看出,先秦时期,服饰养生的理论初具雏形,对于服饰养生的论述包含在养生家的思想之中,较少有专门的大篇幅的服饰养生的论述。但其自觉和非自觉的服饰养生实践已经很全面了,后世各个时期服饰制度的制定都以此时期的服饰制度为依据。,二、汉唐时期-理论和实践同步发展,汉唐时期未明确地提出服饰养生的概念,但对服饰养生有专题论述,虽然论述文字较少,但已说明当时医家已非常重视服饰养生。当时论述服饰养生的代表医家主要有孙思邈和葛洪,其有关服饰养生的思想涵盖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真人卫生歌和抱朴子中,孙思邈主张不宜着汗衣,大汗不宜偏脱衣,春天不可薄衣,并论述了小儿的衣着养生。葛洪主张“先寒而衣,先热而解”,“寒不欲极温,热不欲穷凉”。,汉唐时期的服饰养生仍体现天人合一这一基本思想。从款式、面料和色彩都有所发展,出现了保护肩背的披帛、半臂,当时流行出行时戴幂篱、帷帽、风帽、破后帽等保护头颈部,防风沙和遮挡太阳。内衣主要款式有以保护腰腹部为目的的帕腹、抱腹、心衣、抱腰等。鞋子主要通过加高鞋底、加长鞋筒等手段预防地之寒湿暑热之气从脚侵入人体。面料多用麻布类和丝绸等天然材料。,但此时期的服饰款式也有其不足之处,此时期女性上衣出现了露肩背的款式,虽然有披帛的保护,但肩部仍不可避免地被风寒所侵袭。,袒领半臂及襦裙,汉唐时已开始利用保健服饰防治疾病。如汉代装入芳香药物防治疾病的香袋,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四个绣花香囊。华佗的中藏经记有用绛囊盛安息香丸佩戴在衣服上以辟邪毒。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和唐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也都记有大量利用中药制作保健服饰的方法。总的来讲,汉唐时期服饰养生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有深层的发展和进步。,汉唐服饰概览,(一)、.服装PPT秦汉服装简化.ppt(二)、.服装PPT魏晋南北朝服装简化.ppt(三)、.服装PPT隋唐五代服装简化.ppt,三、宋元明清时期-花开两枝,各有峥嵘,宋元明清时期中医学对服饰养生的研究较为全面,保生要录、摄生要录、老老恒言已有论衣服门,有很多养生著作已涉及服饰养生的思想,如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养生四要、高濂的遵生八笺、尤乘的寿世青编、寿世传真、理虚元鉴等都有关于服饰养生思想的论述,但多为前时期观点的归纳综合。,宋元明清时期,服饰养生实践仍遵循天人合一这一基本思想,服饰的款式、色彩、面料、花纹和图案也已显示全面的繁荣。新的具有养生功能的服饰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且由官方引领养生时尚潮流。宋代依照前代的制度,按季节颁赐各官服饰,所赐的衣服有袍、袄、抱肚等。当时的男女都穿抱肚,抱肚是用作裹腰肚的。宋代有种朝服方心曲领,以应天圆地方。宋元明清时期,出现了防风护额的抹额、暖额,风帽,保护肩背的领衣、披领等。,这一时期药物保健服饰广泛使用。保健服饰的种类有药衣、药肚兜、药袜和香囊等,保健服饰所防治的病已延伸至内外妇儿各科。记载药物保健服饰的文献主要有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明朝的作品主要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胡濙的卫生易简方、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清代主要有赵学敏的串雅外编、鲍相敖的验方新编、邹存淦的外治寿世方、陆晋笙的梦溪外治方选、程鹏程的急救广生集、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宋元明清时期,药物服饰也成为常用中药,头饰、衣饰、足饰和布帛皆可入药治疗疾病,对服饰药物的功效也已有全面的研究。,服饰学科和中医学科各循本学科的轨迹前进,形成了花开两枝的现象,但中医服饰养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在两个学科里各有发展,且都有较全面的发展,可谓各有峥嵘。清时期的老老恒言已开始理论结合服饰实例论述服饰养生。,宋元明清服饰概览,(一).服装PPT宋辽金元服装简化.ppt(二)、.服装PPT明代服装简化.ppt(三)、.服装PPT清代服装简化.ppt,四、现代研究-理论全面,实践退步,民国时期以来,在服饰文献中,有关服饰与人体健康的学科称作服装卫生学,华梅教授则把其分而论述,内容涉及服饰社会学、服饰生理学和服饰心理学。有关服饰卫生学的专著有姜怀的常用特殊服装功能构成、评价与展望,王坤、左砚芩的服装服饰与保健,但都没有系统地涉及中医养生理论的指导。,现代中医养生文献中很多都论及了服饰养生。如王玉川的中医养生学论述了服饰的适体和适时更换;张湖德的四季养生要诀论述了四季服饰养生;李援朝的养生保健长寿概述了腰带、泳衣、内衣和服饰色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陈旸的中国民间养生秘传和中国民间养生要诀千条概述了民间服饰养生的谚语及其理论;樊正伦的24节气养生论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四季和节气利用服饰养生。,总之,以上有关服饰养生的论述,都意识到服饰养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但系统的研究不够,而且较少结合服饰的发展史和服饰具体的款式色彩要素论述。,在服饰养生的实践方面,从民国时期至今,我国的服饰经历了一个色彩款式单一的时代,又跨入了一个时尚为主的时期,日常服饰的养生理念已被忽略,服装愈来愈短,愈来愈紧,愈来愈露,时尚引导了服饰的发展趋势;正如服饰的流行预测所言:裙子的下摆与股票的涨落呈负相关。,不过以服饰为载体的养生保健服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服饰养生保健产品也如雨后春笋,屡屡问世,有衣冠穿戴品,有敷脐保健品等,有的还畅销于世界各地,造福于人类。但是这些保健服饰价格昂贵,偏离了人们的普通生活。相对于古代服饰的药用来讲,现代服饰几乎不再入药用,而且随着现代服饰材料和染料的化学化,现代服饰是否仍有古代文献记载的药物功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近现代中国服饰概览,(一)、.服装PPT世纪前半叶服装简化.ppt(二)、.服装PPT世纪后半叶服装简化.ppt(三)、.服装PPT第十一章 21世纪初期服装.ppt,纵观历代研究,中医服饰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不是同步前进的,其理论的发展从纵向来看是前进的,而其实践从纵向来看是随着经济的进步呈现倒退趋势。从横向来看,中医服饰养生学的理论发展滞后于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中医养生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飞快的前进,其中饮食养生、四季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等都自成体系与中医养生学科同步发展,而中医服饰养生的理论发展较缓慢。至今,在中医与服饰养生方面仍没有较系统、完整的理论专著。,在服饰养生实践方面,古人比今人更注重服饰的实用和养生功能,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人们更多的着装需求掩盖了养生保健的需求,日常养生服饰实践在社会的发展中呈现倒退的趋势。而且从服饰学科和中医学科的发展过程来看,两个学科自始至终都没有完整的融合。,小结,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服饰的养生理念完备,实践全面,中医服饰养生理论初具雏形。汉唐时期,中国传统服饰养生实践和中医服饰养生理论都有深层的发展。宋元明清时期传统服饰的养生实践已全面发展,这个时期保健服饰和药物服饰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清末以来,随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人们心目中一步步退居次要地位,受哲学思想影响的服饰文化和养生理念渐不如前,服饰的时尚需求占居了主要地位。而从时间上与之对览,养生学自始至终都处于全面发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