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转换与衔接提纲.ppt
新旧准则转换与衔接安徽行政学院 光娅,会计改革新动态,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修订后的基本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内容,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会计理念创新新会计准则实施下会计科目设置的变化新会计准则实施下财务报表格式和内容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实施下会计政策的变化及新旧转换与衔接新会计准则实施下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32个应用指南三个部分组成。基本准则是纲,起统驭的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注:财政部还会发布一些解释公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3号,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会计理念创新,会计目标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会计政策允许企业有限的自主选择信息披露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更高计量方法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报表观念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会计目标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着眼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注: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由 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会计政策允许企业有限的自主选择,原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的规定非常具体,企业要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会计处理,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小。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提出一些原则性要求,给予了企业相对灵活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会计政策的选取要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这种选择权是一种有限的选择权。,会计政策允许企业有限的自主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的选择固定资产的判断标准和折旧方法的选择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量基础的选择金融资产划分的判断标准,信息披露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更高,美国大法官路易斯的名言“公开是救治现代化社会及工业弊病的最佳良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描述了信息披露对于完善资本市场机制的重要性。着眼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计量方法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新会计准则着眼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价值相关的信息,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基本会计准则会计计量,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按新准则,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事项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等,报表观念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新会计准则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利润表观这种观点认为收益是成本与收入配比的结果,资产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收益计量的原则是实现原则。在利润表观下,利润表在报表体系中一直居于显要地位,利润成为考核管理层业绩的首要指标。资产负债表观这种观点认为收益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只有当企业资产的价值增加或负债减少时才会产生收益。在资产负债表观中,报表体系的核心是资产负债表,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企业收益既包括已实现的,也包括未实现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利润最大化(1)没有考虑货币的 时间价值(2)没有考虑风险价值(3)利润容易受到会计 方法的操纵(4)利润容易诱发管理者 的短期行为,2、企业价值最大化(1)既考虑了货币的时间 价值,又考虑了风险价值(2)反映了对企业资本 保值增值的要求(3)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 片面性和短期行为(4)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 配置,新准则中常用科目的变动情况,新准则中的会计科目新增94个(其中特殊行业专用69个),取消10个,合并6个,分拆、更名、降级9个。,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10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11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12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13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14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5“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16“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17新准则中设置的“预计负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18“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19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20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21“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变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2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变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23“营业费用”科目变为“销售费用”科目。24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25“所得税”科目变为“所得税费用”科目。26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单位负责人的法定职责,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并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会计法,规范的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1、会计报表(数字部分)2、文字报告部分,规范的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1、会计报表(数字部分)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文字报告部分(1)会计报表附注(2)其他需要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阅读资产负债表 摸清企业的“家底”,1、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及其平衡关系(1)构成要素: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2)平衡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资产(资金的用途),负债+所有者权益(资金的来源),阅读资产负债表 摸清企业的“家底”,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1)结构表首 正表(2)内容,阅读资产负债表 摸清企业的“家底”,3、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了解三要素总额及其构成情况;评价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考察资本的保全和增值情况;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财务安全程度。分析财务结构的优劣和负债经营的合理程度;,资产负债表,1、列示原则一般企业: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分别列示2、增加/变化的主要项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3、已出租的建筑物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1、自用房地产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成本模式:同一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相同,计提折旧或摊销。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期末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的涵义和范围 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构成工资总额的各组成部分:与国家统计局口径一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和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如以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补偿:辞退福利,阅读利润表 了解利润的来龙去脉,1、利润表的构成要素及其平衡关系(1)构成要素:收入 费用 利润(2)平衡关系: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阅读利润表 了解利润的来龙去脉,2、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1)结构表首 正表(2)内容,阅读利润表 了解利润的来龙去脉,3、利润表的作用(1)了解和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2)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3)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利润表,增加/变化的主要项目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列示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作为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在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之前单独列示基本/稀释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准则,新会计准则实施下会计政策的变化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开发费用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1)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2)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无形资产)。,新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五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资产减值准则适用范围:主要是长期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联营、合营的投资)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探明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无形资产(包括资本化的开发支出)商誉,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外部信息来源:例如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环境、利率变化等内部信息来源:例如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过时或实体已经损坏,闲置、终止使用、绩效降低等,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内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新会计准则实施下会计政策的变化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债务重组中,允许债务人确认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原定义:债务重组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2001年)原会计处理规定:1、债务重组中债务豁免计入“资本公积”;2、债务重组中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3、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按账面价值计量。,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新定义,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前提条件: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指因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者经营陷入困境等,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的情况。基本特征:债权人作出让步: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新规定,1、债务重组中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2、债务重组中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3、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一定得到债务重组收益;4、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按公允价值计量。,阅读现金流量表 透视企业的血液流动,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1)结构表首 正表 补充资料(2)内容,阅读现金流量表 透视企业的血液流动,正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流量净额,阅读现金流量表 透视企业的血液流动,2、现金流量表的作用(1)披示作用:披露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披露企业真实的获利能力;披露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2)预警作用企业现金的来源渠道;企业现金使用的主要方向。,现金流量表格式和内容的变化,1、增加了现金流量表列报内容2、列示了不同类型企业现金流量表3、调整了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财务报告分析,经营现金流反映了企业营业利润质量的真实性,因此被誉为现金流量表的灵魂。如果一绩优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长期为负或者很低,其收益质量就值得关注,但随着投资者对经营现金流的日益关注,部分公司在经营现金流上也进行装饰包装,蓝田股份、锦州港、东方电子等无一不具有着良好的经营现金流指标。如蓝田股份通过虚增投资性现金流出的方法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其1998-2000 年三年间累计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77734 万元,但同期投资性净流出187981 万元,即通过虚增投资方式将虚增现金流转化为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而东方电子则通过将投资流入转换为经营性现金流,即将股票利得计入主营所得,与蓝田股份并无真实的经营流入及投资流出不同的是,东方电子是将真实的投资流入误计为经营流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及结构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体现了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界定所有者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体现企业综合收益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全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附 注 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一)企业的基本情况(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七)其他需要简明的重要事项,合并财务报表格式和内容的变化,1、调整了合并范围2、改变了少数股东权益和少说股东损益的列示3、取消了“合并价差”项目4、资不抵债子公司超额亏损主要有母公司承担,存货新旧准则比较与衔接,1、新旧比较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商业企业的采购费用计入采购成本;某些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存货跌价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存货新旧准则比较与衔接,2、新旧衔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存货的确认和计量上,因新旧准则之间的差异而对有关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金额在首次执行日均不再追溯调整。即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存货余额不应进行追溯调整,应将首次执行日的各项存货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存货成本。在首次执行日后,企业的存货余额及新取得的存货应当按照存货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计量的变化;取消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有变化;权益法下,损益的计量有变化;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处理有变化。,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的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的衔接,(一)企业在首次执行日以前已经持有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视同该子公司自取得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其原账面核算的成本、原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按照权益法确认的损益调整及股权投资准备等进行追溯调整。首次执行日之前持有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的衔接,(二)首次执行日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即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应当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对于该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执行新准则后计算确认投资收益时,应当在享有或分担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基础上,扣除按原股权投资差额的剩余摊销年限直线摊销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应冲销贷方差额,调整留存收益,并以冲销贷方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的衔接,(三)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在首次执行日按照新准则进行重新分类,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属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的,应当以首次执行日的账面余额作为其认定成本。,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新旧比较与衔接,新旧比较投资性房地产单独核算和反映引入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新旧衔接在首次执行日,应当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对资产进行重新分类,凡是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应当归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将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按照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固定资产新旧准则的比较,固定资产定义有变化;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有变化;规定了弃置费的会计处理;改变了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修改了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的会计处理;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转回;规定了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处理;规定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变更处理方法(会计估计变更未来适用法)。,固定资产新旧准则的衔接,在首次执行日,对于满足预计负债条件且该日之前尚未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当增加该项固定资产的成本,并确认相应负债,同时,将应补提的折旧调整留存收益。在首次执行日之前分期付款购买的固定资产,在首次执行日之前计提的折旧,不再追溯调整。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以尚未支付的款项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未确认融资费用。首次执行日后,企业应当以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认定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计提折旧,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剩余付款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消。,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比较,修正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分期付款购入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有变化;对研究开发费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修订;改变了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改变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增加有关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取消了无形资产减值转回。,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衔接,(一)首次执行日处于开发阶段的内部开发项目,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费用化的开发支出,不应追溯调整;首次执行日及以后发生的开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二)首次执行日之前已计入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土地使用权,符合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应当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首次执行日应当进行重分类,将归属于土地使用权的部分从原资产账面价值中分离,作为土地使用权的认定成本,按照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处理。,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衔接,(三)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应当以首次执行日的摊余价值作为认定成本,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在剩余使用寿命内根据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继续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以摊余价值为基础,在首次执行日后应当停止摊销,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衔接,(四)首次执行日之前购买的无形资产在超过正常信用条件的期限内延期付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首次执行日之前已计提的摊销额,不再追溯调整。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以尚未支付的款项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首次执行日后,企业应当从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认定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摊销或减值测试,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剩余付款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首次执行日之后,企业应当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衔接,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1,570家上市公司中,有3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商标权(46%)、特许经营权(27%)、非专利技术(17%)。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未发生减值。1,570家上市公司中,有137家上市公司发生了开发支出,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医药及电子信息业,占1,570家的8.73;85%的公司披露了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的比较,(一)引入了“商业实质”的概念及其判断标准原准则没有规定此项内容。新准则引入了“商业实质”的概念,并明确了不同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商业实质的判断标准。(二)对于对于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原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新准则规定对于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求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否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的比较,(三)简化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原准则规定,当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涉及补价时,收到补价方将收到的补价与盈利过程已经完成的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和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不包括应交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之间的差额,作为非货币性交易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涉及支付补价方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均不确认损益。新准则规定,凡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的衔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首次执行日之前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追溯调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首次执行日之后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新准则规定进行处理。,资产减值新旧准则的比较,(一)改变了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 原准则要求企业对各项资产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新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对于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二)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 原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销售净价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较高者确定。,资产减值新旧准则的比较,(三)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 原准则要求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但在实务中,有时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新旧准则的比较,(四)规定了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处理 原准则对于企业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测试及其处理并不明确,新准则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总部资产应当结合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商誉也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五)对于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作了禁止性规定 原准则规定,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如果在以后会计期间恢复的,按照恢复的金额,在不超过已确认减值损失金额的范围内,予以转回,计入当前损益。新准则对此作了禁止性规定,对于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资产减值新旧准则的衔接,对于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确认的商誉,应当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进行减值测试,发生减值的,应当以计提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确认,并调整留存收益。除该资产外,其他资产按照新准则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与按原准则计提的减值准备存在差异的,均不作追溯调整。在首次执行日后,企业应当按照新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确定资产减值金额,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对于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在首次执行日及其之后也均不得转回。,职工薪酬新旧规定的比较,1、界定了完整的企业人工成本的概念和范围 2、将非货币性福利均作为职工薪酬 3、规定了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职工薪酬新旧衔接,1、对于首次执行日存在的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计划,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职工薪酬新旧衔接,2、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首次执行日之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按照职工薪酬准则规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3、除此之外,采用未来适用法,债务重组新旧准则的比较与衔接,新旧比较修改了债务重组定义及范围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改变了债务重组利得(债务豁免)确认方法新旧衔接未来适用法,或有事项新旧准则比较,变化一:对预计负债的确认增加了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企业承担的重组义务变化二:计量预计负债时应当考虑重大的货币时间价值;变化三:由法定义务扩展到推定义务。,或有事项新旧准则衔接,在首次执行日,将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确认为负债,并调整留存收益。其他,不追溯调整。,收入新旧准则比较,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的表述上略有差别,但实质内容未改变;改变了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时点和计量方法;新准则增加了“交易的区分”条款。,收入新旧准则衔接,对于分期收款发出的商品,如果销售商品的价款延期收取具有融资性质,其实质是企业向购货方提供信贷时,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确认的收入和结转的成本不再追溯调整。首次执行日之后的第一个会计期间,企业应当将尚未收取的价款确认为长期应收款,将尚未收取价款的公允价值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两者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尚未结转的商品成本确认为主营业务成本;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剩余收款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冲减当期财务费用。其他变化采用未来适用法。,建造合同新旧准则比较与衔接,新旧准则比较新旧准则无实质性差异新旧准则衔接未来适用法,政府补助新旧规定比较与衔接,新旧规定比较 1、统一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2、明确了政府补助的概念和分类。新旧规定衔接未来适用法,借款费用新旧准则的比较与衔接,新旧准则的比较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了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有变化。新旧准则的衔接在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上,因新旧准则之间的差异而对有关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金额在首次执行日不再追溯调整。,所得税新旧规定比较,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引入“计税基础”的概念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区别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不同,所得税新旧规定衔接,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首次执行日,应首先调整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然后计算确定计税基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同时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得税新旧衔接,例:某企业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万元):,所得税新旧衔接,假定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10提取盈余公积,则: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00 盈余公积 20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0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00000,租赁新旧准则比较与衔接,新旧准则比较承租人融资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引入了公允价值;修改了融资租赁下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完善了租赁内含利率的定义;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均应采用实际利率法;完善了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新旧准则衔接未来适用法,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新旧比较,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重新分类按照重新分类后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别进行确认和计量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新旧衔接,(一)关于金融资产分类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将所持有的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1、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当在首次执行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2、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应当自首次执行日起改按实际利率法,在随后的会计期间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并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二)关于交易性金融负债 对于在首次执行日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应当在首次执行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确认和计量基本要求采用追溯调整法的部分事项采用未来适用法的部分事项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表列报小结,首次执行日确认和计量基本要求,按照新准则规定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作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起点。除准则规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的项目外,其他会计政策变更均采用未来适用法;采用追溯调整法的项目,应当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采用追溯调整法的部分事项,要求采用追溯调整法的事项(准则5-19条)涉及采用公允价值的资产或负债项目: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涉及预计负债项目:资产弃置义务、辞退福利义务、重组义务长期投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其他:所得税、股份支付等,采用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一)长期股权投资 1、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贷方余额,追溯调整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贷:盈余公积 年初未分配利润,采用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一)长期股权投资2、对首次执行日以前已经持有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首次执行日进行追溯调整,视同该子公司自最初即采用成本法核算。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应当按照子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应分得的部分,确认投资收益。(或反方向)追溯调整会计分录: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损益调整部分)盈余公积(损益调整部分)资本公积(除净利润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贷:长期股权投资,采用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二)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按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或反方向)贷:盈余公积 年初未分配利润(三)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按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作如下会计分录:(或反方向)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贷:盈余公积 年初未分配利润,采用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四)首次执行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追溯调整会计分录:借:盈余公积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预计负债,采用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五)首次执行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且该日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追溯调整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贷:预计负债 按应补提的累计折旧:借:盈余公积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累计折旧,采用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六)所得税首次执行日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追溯调整会计分录:(或反方向)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盈余公积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表列报,(一)首份年度财务报表比较信息的列报 至少应当包括按照新准则列报的上一年度全部比较信息按照新准则规定列报比较信息的,首次执行日是在首份年度财务报表中按照新准则列报全部比较信息最早期间的期初。如,在提供一年按照新准则列报的全部比较信息的情况下,首次执行日为2009年1月1日。,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表列报,(二)母子公司执行新准则时间不同的处理 1.如果母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子公司按规定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2.如果子公司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母公司按规定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子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直接合并,不需要调整。,小结,关注:首次执行日是在首份年度财务报表中按准则列报全部比较信息的最早期间期初。在首次执行日企业要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作为按新准则进行处理的起点。除15项需要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本准则5-19条)的项目外,其他在首次执行时的会计政策变更,全部采用未来适用法。在首份中报(5)和年报(3)中必须提供按新准则编制的比较信息,附注要详细披露相关数据的调节过程。,新会计准则实施给企业带来的机遇,1、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实现。2、有利于国外筹资上市。3、有利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新会计准则实施给企业带来的挑战,会计计量方面存在的难题公允价值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性明显加剧。,新会计准则实施下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一)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面临新的挑战(二)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三)对贯彻执行新准则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面临新的挑战,1、提高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研究2、提高对决策层意图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3、提高对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全面了解4、提高职业判断水平,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1、预算管理要求更高2、考核体系面临挑战3、对信息化的依赖性更强4、决策和控制程序更加严格5、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完善,对贯彻执行新准则提出更高的要求,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2、做好新准则的培训工作3、做好转轨衔接准备工作(1)清理企业户数(2)做好账务调整,完成科目余额转换,顺利实现账务衔接(3)及时调整、调试财务信息系统,确保新旧账套的平稳过渡(4)完善相关内部制度4、为决算、预算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