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风险识别.ppt
HSE风险识别,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危险、有害因素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掌握关联图分析法。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过程。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概念。理解评价单元的划分依据。根据专业需要,了解钻井作业风险识别内容。能独立对给定工作环境进行较为系统的风险识别。重点: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风险识别方法和过程难点:风险识别过程,评价单元划分,第一节 风险识别基础,风险识别即危害辨识。有助于危害辨识的三个问题:是否存在危害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如何发生?对于所具有的伤害潜能明显可以忽略的危害,毋须用文件记录或予以进一步考虑。,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区别: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危险、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一、危险、有害因素,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并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转换为事故的根本原因。,2、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2、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在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大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四大类: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安全管理缺陷:安全管理的缺陷可参考以下分类:(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4)用人单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6)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此外,一些客观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换气、色彩等也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是导致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的间接因素。,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简要介绍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3、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分(GB/T 13816-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人的因素,心理和生理性的危险有害因素(6项)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的危险有害因素(4项)指挥错误 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物的因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5项)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0项)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粉坐与气溶胶 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项)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环境因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5项)室内地面滑 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 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 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8项)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变通设施湿滑 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9项)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璧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 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环境因素,其他作业环境不良(3项)强迫体位 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 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管理因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来落实 操作规程不规范 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培训制度不完善 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其他管理因素缺陷,2)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人、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3)按职业健康分类,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7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有害因素等,4)按环境影响因素分类,环境污染有各种类型: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生产污染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污染、电磁波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一般在工业活动中进行环境危害辨识,主要按污染物的形态分类识别。根据HSE管理体系的要求,有关环境的危害因素可分为以下六类: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4、危险源的分类,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两类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3)能量载体;(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5)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等;(6)危险物质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可能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的内容,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人为失误(包括决策失误,人机学和过负荷);物的故障(材料缺陷、设备故障);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噪声、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1、危害辨识的方法,直观经验法:适合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先例的新系统中。对照、经验法 类比方法,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系统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该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和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事件树(ETA)事故树(FTA),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辨识方法,应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选用。,HSE关键任务,操 作,维修和保养,工程活动,HSE关键任务,危害,可预见的事故,预防措施,后果,应急措施,领结图分析,屏障设置树状图,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程的特征,并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厂址:从厂址的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2)厂区平面布局: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置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3)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检修)通道等。(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交通及失控状态。,工艺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5)生产设备、装置群,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6)作业环境 注意识别存在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及其他有害因素作业部位。(7)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四、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是指由自然活动或人类活动的叠加引起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对人类与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综合。环境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环境风险分布广泛,复杂多样。按其成因可分为化学风险、物理风险和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对于环境风险的识别,一般按环境因素的分类进行识别,如: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同时还应考虑到对社区性环境问题进行识别。,五、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危险物质指能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触电等危险的一种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1、重大危险源分类,一般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重大危险源分为如下7类: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如火药、弹药库,毒性物质库,易燃、易爆物品库;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5)压力管道,包括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长输管道;6)锅炉,包括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7)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也可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i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Qi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3、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统一标准,规范运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申报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的规定,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类型如下:储罐区(储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石油行业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压力容器(群):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2)压力管道:输送甲、乙类可燃气体,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的工业管道。,(1)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等几个方面,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列表登记,综合归纳。(2)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依据。(3)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注意的问题,建筑工地,厨房,办公室,实验室,1、评价单元定义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若干个有限的、确定范围而分别进行评价的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六、评价单元的划分,2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意义简化评价工作、避免遗漏;由于能够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危害性的比较概念,避免了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危害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危害性,夸大整个系统的危险危害性,从而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降低了采取对策措施的安全投资费用。,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为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由于评价目标不同,各评价方法均有自身特点,只要达到评价的目的,评价单元划分并不要求绝对一致。,3、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评价单元划分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如下: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1)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系统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2)将具有共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2)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2)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3)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评价单元。(5)根据以往事故资料,3)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划分 如ICI公司蒙德火灾、爆炸、毒性危险指数法需结合物质系数以及操作过程、环境或装置采取措施前后的火灾、爆炸、毒性和整体危险性指数等划分评价单元;故障假设分析方法则按问题分门别类,例如按照电气安全、消防、人员安全等问题分类划分评价单元;模糊综合评价法需要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划分评价单元,再根据每个单元中多个制约因素对事物作综合评价,建立各评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