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及其任务.ppt
第三章 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及其任务,基本职能教育督导的任务,第一节 基本职能,监督和指导监督:观察、检查、调查、访问、监察、考核、督促指导:指示、引导、辅导、帮助、鼓励、启发,一、作为行政监督的职能,教育督导活动的本质是行政监督(狭义)。包括:其一,行政机构内部由指导部门建立的监督系统;其二,上级行政机关、领导对下属组织及其人员的监督(行政机构内部的监督)。,职能包括,防治和纠正法规、政策的实施不当;防止权力滥用;保证行政管理的正常进行;教育督导制度的职能活动。,备注:,广义行政监督 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的所有形式,包括法律监督、政党监督、群众监督等。特点 监督者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二、作为管理过程要素的职能,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控制相当于行政监督行为,控制的实现(目标导向),反馈和指令反馈 重视以反馈信息为目的的检查、监察、调查;重视双向信息反馈。指令 采取指导性命令或强制性要求使个体行为服从计划(或目标)的要求。,注记:关于教育督导职能的争议,观点1:将教育督导职能概括为:预防性功能、补救性功能、完善性功能、评价性功能、沟通性功能、反馈性功能;刘问岫主编普通教育行政概论观点2:教育视导的职能为沟通评价职能、检查督促职能、指导推广职能等;孙锦涛编著教育行政概论观点3:就教育督导职能活动的内容而言,主要的就是监督与指导。刘淑兰,教育督导制度的两个基本职能,参考文献,孙玉洁.国外教育督导职能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82-86.,第二节 教育督导的任务,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 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督导暂行规定(1991年4月2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第15号令发布),一、任务(教育督导职能角度的理解),1.监督和检查 执行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情况。目的 使下属能够迅速、准确、有效、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及各项政策,完成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任务。,2.评价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行政部门管理水平综合评价;办学水平综合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学习质量评价。目的 改进和完善自我。,备注:,这时的评价主体和价值主体是同一的,是教育系统进行的自我评价。也可以理解为教育系统通过反思自己采取决策。,指导和帮助 指导和帮助下级工作。反映意见与要求,提出意见与建议 反映下级意见与要求,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与建议。鼓励、探索 鼓励并协助下级部门对问题进行合作性调查与研究,寻求问题解法和改革的依据。,二、督政与督学,1.督政 督导政府部门设置的教育行政机构。是我国的特色。,国情认识,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属于从属制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干预是现代、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地方化,由地方负责管理各级政府对教育工作认识和教育管理水平,对办好教育具有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实现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与综合国力增长(人口负担人力资源),2督学,督学 就是监督学校,主要是监督中小学的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督导追求的终极目的;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如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师在职研修。,三、任务特点,内容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 工作整体;质量整体。对象具有广泛性 政府、校长、教师、学生、(涉及家长)目的具有研究性找问题,提新思路和新措施;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新建议。,“任务”备注:教育督导条例(征求意见稿,2008年2月28日),第六条 国家教育督导团负责拟订全国教育督导工作规划,制定教育督导与评估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组织实施全国教育督导工作,监测评估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就重大教育问题负责向国务院报告、提出建议,定期向社会发布国家教育督导报告。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负责实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的督导,业务上接受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指导。,第九条 地方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负责拟订本地教育督导工作规划,制定地方教育督导与评估政策、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地方教育督导工作,就当地重大教育问题向所属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告、提出建议。,具体任务,第十条 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一)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二)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情况;(三)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均衡发展状况;(四)普通高级中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情况;(五)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秩序、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六)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和使用效果;(七)学校办学标准的执行情况;(八)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质量情况;(九)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配备和使用情况;(十)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及条件保障情况;(十一)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教育督导机构要求开展的有关教育督导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对教育督导的要求,讨论题,从教育督导的角度,讨论下列说法的科学性。材料1:我国“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主要目标的提法是否科学: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接近100%;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争取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人数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取得阶段性进展。,讨论2:怎样监督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节录),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以上目标需要努力才能实现吗?,讨论题3,“应试教育”盛行,教育督导应该负多大责任?,观点:遏制唯应试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唯应试教育是应试教育的极端发展,它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宗旨,导致学校教育的异化。唯应试教育是多方利益驱动的结果。政府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利益,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希望,因此,在遏制唯应试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行动中,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潘洪建,邹双武.遏制唯应试教育:政府的责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04-108.,观点:教育政策制度的“权利”分配公正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伦理诉求与价值追求,教育政策的执行实际上是对教育资源与利益的分配过程;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价值追求就是追求教育政策这一制度对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沈有禄.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分析与价值分析兼论“两免一补”政策及其改进J.教育科学研究.2008(1):9-13.,观点:影响教育政策“执行力”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大体可归结为政策活动主体、政策环境条件、决策质量和技术操作4个类别。它们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制约着政策“执行力”的发挥。如: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对待政策的立场、利益、态度和情感不一致;决策者和执行者对政策目标达成的期望值不一致;决策者和执行者对政策目标价值取向的认同不一致;政策执行者遭遇来自政策受体的阻力;等等.,谢少华.提高教育政策执行力必须超越“执行”的视域局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9-9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