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材料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解读.ppt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一、标准的基本线索:回归生活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三、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四、评价建议 五、课程实施建议,一、标准的基本线索:回归生活,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们这门课在原有课程(包括品德课、社会课等)基础上所作出的改革,最主要的表现在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所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等教育。,我们大家都知道,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随着课程门类的增多,人类每一方面的生活,都成为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分门别类,彼此孤立地进行教与学。每一门课程往往都是以各自的学科逻辑来安排它的体系,如历史:中外历史、古今历史;地理:中国世界地理;品德:把原本根源于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分列了品德课的体系。学习的过程就是跟列入课程内容的抽象要领体系、文字、符号打交道,把它们的字义弄明白了,背诵出来了,就通过考试了,这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过程可以是毫不关联的,这些就是专门化学校教育内在隐含着的脱离生活的危机。,“回归生活”是我们课程追寻的理念,什么 是“回归生活”?它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即本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回归生活”也就是回到这个本源中去。正是基于这种从生活为本的基本理念,我们的课程标准是按照生活的逻辑来建构的,改变了过去学科的逻辑体系。,2、课程是为了生活的。,在课程标准中作了如下的表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是为了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设置的课程,这是它们所要承担的特殊任务。,道德产生于生活 最初道德表现为与生活融合一体的风俗习惯,在风俗习惯中人们感受到好的生活应当是什么样的。最初的道德教育也是以生活来示人以德,以生活自身来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道德的说教,灌输道德的戒律。道德内在于(社会)生活 道德与生活不是“两张皮”。可以说,道德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构成要素,是“生活的构成性规则”。道德是生活中的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的需要。应当说没有道德就构成不了人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可能有美好生活的追求。,道德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道德产生于、内在于(社会)生活。人们是为了(社会)生活而构建、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绝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绝离不开道德和道德的学习。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基本理念,所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的学习;道德学习的过程必定内在于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之中。品德与生活综合为一门课的主要根据也在于此。,3、通过生活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标准所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从而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我们的课程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体验道德。如,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们(1)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2)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3)摹拟某种生活情景、如扮演、编故事等等,在这种“准生活”摹拟中学习。如:,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背景分析 二、课程性质分析 三、基本理念诠释 四、设计思路说明 五、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 六、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背景分析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课程结构:倡导课程综合化 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课程实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善于合作 课程评价:推行发展性评价 课程管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二、相关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1、课程设置状况 品德课程与社会课程、科学课程与生活课程在内容上分别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复 生活教育不被重视,致使生活课程很少开设或形同虚设2、课程实施状况 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强调学生对教条式内容的识记,忽视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三、小学低年级教育的任务1、实现儿童由学前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的顺利过渡 学习方式的衔接 学习内容的衔接2、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初步的品德意识3、引导儿童热爱并适应学校生活,课程性质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一)为什么要综合?,1、从课改背景看,自20世纪8090 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向儿童的生活回归,与儿童的需要接轨,学科融合的方向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也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2、儿童生活本身是综合的。要引导儿童遵循生活的逻辑来学习,避免脱离实际生活的空泛性,以综合的、统整的学习,为儿童营造一个与其生活本身一致的、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课程形态。,(一)为什么要综合?,(一)为什么要综合?,3、综合化趋势,也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体现。综合课程更容易反映科技发展新成果,更容易理理解实际生活中面临的诸如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问题。,(一)为什么要综合?,4、解决实际存在的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常识、生活等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提高学习效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二)综合了什么?,1、本课程目标不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目标和分目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要求,力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达到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统一发展。,(二)综合了什么?,2、本课程将原有的思想品德、常识、生活、手工、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课程整合。既不是谁把谁“吃掉”,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而是强调以儿童的生活经验、社会需要为核心,以活动模式进行课程整合。,(三)综合了什么?,3、是多重价值的综合。本课程由于学科综合,既含有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的内在综合,也含有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使其兼具了思想品德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简单劳动技术教育等多重价值。,(三)怎样综合的?,1、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以总目标和分目标分述的方式,呈现“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综合发展的要求,(三)怎样综合的?,2、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不同层面设计课程框架,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性表述。,(三)怎样综合的?,3、课程实施中,强调以一个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开展儿童自主性活动,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四)综合有什么意义?,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产生影响,提高关注知识的联系、整体认识和理解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综合有什么意义?,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儿童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五)活动型是什么意思,1、从课程开发模式看,综合课程有各种具体的开发模式。本课程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活动的方式设计并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五)活动型是什么意思?,2、从课程内容主体看,本课程内容强调从儿童生活中来,将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儿童可以自主活动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主体,这样便于将活动形式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五)活动型是什么意思?,3、从教与学的方法看。本课程实施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引导儿童在活动 中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并逐步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本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1、以儿童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的生活是本课程重要的理念支撑,原于生活是一体的,人要生活就要与环境、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有联系就会有交往,有交往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需要有道德。而道德生活中的道德,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为抽象条文,无的放矢也就无所谓道德。因而不论是社会道德的发展,还是个人道德水准的提高,都必须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实现。否则道德教育了抽象化,理想化,这方面我们是有过不少教训的。,生活性,2.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用三条轴线和九个方面组成基本框架。,3.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 体。,4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能听之任之。,(二)开放性,1、整体视野的开放。以往分科教学中的视野比较关注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本课程提出“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看起来似乎有点抽象,但毕竟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课程全方位开放的体现.如可以从家人的爱扩展到爱同学老师他人,引导学生的 博爱,开放性,2.课程内容的开放。即不仅限于教科书所反映的内容,可以由此而扩展到所胡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问题,在课程内容标准中扼要的要求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提倡从儿童生活中敏感地捕捉儿童感兴趣的,有教育课题,提倡把社会发展中新的信息、科技新成果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使教材相对稳定性与时代性统一,普遍性与针对性统一。如课前各种渠道的生活体验,开放性,3、授课空间的拓宽。自古以来,课堂即教室。现在观念更新,避免以教室为中心,提倡课堂从教室拓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对低年级儿童可能有些困难,但我们可以校园、在家庭,或有组织有指导地在适宜低幼儿童活动的场所进行活动,拓宽学生 学习空间。,开放性,4、授课时间的弹性延展,5、评价关注点及评价方式的开放。,(三)活动性,课程呈现形态为主体参与性活动。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作用突出指导儿童活动 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三、本课程目标与以往相比有什么显著不同,1、简明、平实2、突出基础性 3、重视过程与方法,四、为什么对“内容标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体现新理念1.突出了学生生活的特点。做到从儿童现实生活情境出发,贴近儿童生活。2.突出综合的特点,不仅将多科内容较好的进行了整合,而且也较好的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生硬、不割裂。3.突出了实践活动内容,强化了学生的参与。4.突出了积极引导发展的特点。对内容要求的表述,方向性明确,体现用正确价值观引导。等等。,五、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要注意些什么,要把“内容标准”放到整个课程标准中去学习理解要正确理解“综合”和新课型的建构对“内容标准”几个方面不要割裂地学习和使用 力图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的整合 在“细化”过程中,注意把握程度 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加强对学生 学习评价的研究,一、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分科课程是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原本为一体的知识内容进行分割,使这些内容条理化、结构化,以便于专门研究和学习的课程类型。但是,分科课程却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它将有机统一的知识和观念人为地割裂开来,从而使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变得片面、狭隘、不完整。,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程,其中,品德与生活课程它兼具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品德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价值。,二、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生活以活动为主的课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因而被称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在活动开展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但切忌将这种指导变作包办或控制。我长大了,三、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的维度开发的,其主旨在于使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活动,获得关于自然、自我和社会的直接经验,并形成初步的品德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模拟化的儿童的真实生活。,基本理念诠释一、生活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径 思想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教条,而是对与儿童生活密切相联的各种情境和事件的浓缩和概括。这些情境和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在生活中,儿童将逐步形成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价值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自觉的道德行为。以生活为途径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没有淡化或消弱德育的功能,反而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如我爱我的家人通过生活回顾感受体验家人的爱,二、品德与生活是儿童的课程,而非成人的课程 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社会教育、生活教育,都首先需要使儿童形成强烈的对规则或规范的情感认同,在此前提下儿童才能真正地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任何的规则与规范不经儿童的情感认同都不可能真正地转化为儿童内在的素养。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设计上坚持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尊重儿童权利,使课程对于儿童自身具有意义等原则,构建了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课程。,本课程努力体现以下理念: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内在统一 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设计思路说明1、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 任何关于人的哲学研究都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展开;每一个人都在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互动中谋求成长和发展;自我、自然和社会在每一个人身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三对关系。,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三对关系的交织点或核心是儿童。品德与生活的课程设计以儿童为核心,深入把握了三对关系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充分贯彻了为儿童设计课程的理念。三对关系中的每一对关系都有机地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儿童与自我:身体发育、良好习惯、生活能力等;儿童与自然:环境意识、生命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的能力等;儿童与社会:伦理观念、道德观念、集体意识、社会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等。三对关系并非课程设计的虚线,而是实线。,二、四个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层面的生活分别对儿童的生活内容和方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对儿童个体成长和发育的基本要求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对儿童个体生活态度的基本要求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参与集体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态度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儿童进行个体生活、参与集体生活和亲近自然活动的主要方式,四个层面的生活分别有侧重地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 健康安全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愉快积极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生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社会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二、分目标(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1健康、安全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这部分共11条内容,分别用3个小标题显示内容归类和教育目的的方向性(其他三个部分中,小标题作用均同于此)。,内容标准,2愉快、积极地生活(共9条)“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设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这里值得提示的是此部分内容整体上更加强调情感投入,强调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发展儿童健康心理,形成愉快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因而也就更强调实践性、活动性,只有在活动中,在儿童自主参与的活动中,才能有所体验和感受。,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共10条)“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设计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儿童逐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具有“五爱”良好品德的公民奠定基础。,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共11条)“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旨在发展儿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三、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教师角色,首先,它们具有共同的基础和前提尊重儿童、了解儿童,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实现着自己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和指导。其次,教师的这三种角色是在与儿童的互动中综合、动态实现的。此外,教师实现这些不同角色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提高与儿童互动的质量,帮助儿童把活动深入、延续,通过活动体验生活、体验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和指导。,四、评价建议,1、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2、评价方法,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同时,自评、互评综合运用。,五、课程实施建议1、把握课标精神,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2、实践课程标准,探索品德生活教育的优良途径和课堂教学策略3、优化课程资源,注重实践与体验,提高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4、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促进经验交流与共享,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要注意些什么,要把“内容标准”放到整个课程标准中去学习理解要正确理解“综合”和新课型的建构对“内容标准”几个方面不要割裂地学习和使用 力图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的整合 在“细化”过程中,注意把握程度 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加强对学生 学习评价的研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