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ppt

    • 资源ID:5976551       资源大小:6.46MB        全文页数:12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ppt

    心血管系统,2,心血管系统,简介不断地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组织代谢产物运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3,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4,心血管系统,Heart 心血液流动动力 由四个腔构成 Artery 动脉 a.从心脏出发的血管 Veins 静脉 v.回到心脏的血管Capillary 毛细血管 血液和组织交换场所,5,血液循环,定义血液在血管中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两个循环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肺动脉及分支 右心室肺循环,6,7,8,主要内容contents,心的位置和形态 心腔的结构 心壁的结构 心的传导系统 心的血管 心包心的泵血功能血管血管生理心血管调节,9,心脏 The Heart,位置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其2/3在身体正中矢状切面的左侧,1/3在右侧。外形心象倒置的圆锥体,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10,11,外形:心尖、心底、两个面、三个缘、三条沟心尖:朝向左前下方,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心尖搏动的位置)心底:朝向后上方,由大血管出入.两个面:胸肋面:前面靠近胸骨和肋骨的面膈面:下面与膈相邻的面三个缘右缘:由右心房构成左缘:由左心室和左心耳构成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三条沟冠状沟:为心房和心室的表面分界线前室间沟:心的胸肋面有一纵形的浅沟后室间沟:心的膈面有一纵形的浅沟,12,心脏外形,心尖(cardiac apex):指向左前下方,圆钝、游离,由左心室构成。左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心底(cardiac base):朝向右后上方,大部分由左房、小部分由右房构成。上、下腔静脉注入右房,左、右肺上、下静脉注入左房。,13,心脏外形,膈面:朝向下方,大部分由左室、小部分由右室构成。,胸肋面:朝向前上方,大部分由右房、右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耳、左室构成。,两个面,14,心脏外形,右缘(由右房构成),左缘(大部分由左室、小部分由左心耳构成),下缘(由右室、心尖构成),三个缘,15,后室间沟,前室间沟,冠状沟,三条沟,16,心腔结构心共有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房与房有房间隔,室与室有室间隔,同侧室房相通,,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17,右心房入口: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窦口出口:右房室口右心室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口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左心房入口: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左心室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18,冠状窦口,右房室口,右心房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出口:右房室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19,右心室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口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右房室口,腱索,乳头肌,肺动脉口,肺动脉瓣,20,左心房入口: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肺静脉口,左房室口,二尖瓣,腱索,乳头肌,21,左心室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左房室口,二尖瓣,腱索,乳头肌,主动脉口,22,主动脉瓣,23,24,25,心脏 The Heart,心壁心内膜薄而光滑的内皮细胞心肌层 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续,室肌发达心外膜,26,室间隔膜部(先心病好发部位),室间隔肌部,27,心脏 The Heart,心的传导系统 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织构成,位于心壁内;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兴奋冲动,维持心搏的正常节律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博点,28,6.Conduction system of the heart.,29,心脏 The Heart,心的血管Arterial supply营养心壁的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发自主动脉起始部心静脉大部分汇集到冠状窦,30,31,右心房,主动脉,心壁毛细血管,冠状动脉,心壁各级静脉,冠状静脉窦,心,心脏的血管,32,心脏 The Heart,心包PericardiumFibrous pericardium 纤维心包Serous pericardium 浆膜心包Pericardial cavity 心包腔作用:减少心脏搏动的摩擦,33,心脏生理,34,心动周期,(1)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所经历的时间(2)决定因素:心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成人安静时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75次/min 心动周期=60s/75=0.8s,35,(3)特点,0 0.4 0.8,心房,*心室,2.房、室先后收缩3.左右同步舒张4.房、室的收缩期舒张期,1.房、室均有各自的心动周期,全心舒张期,36,心脏的泵血过程,心通过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将血液射入主动脉的过程。瓣膜的启闭则在血液定向流动方面起关键作用,保证血液单向流动。,37,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心输出量:是评价心泵血功能的指标。每搏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每分输出量:是指每一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左右基本相等,38,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一)影响博出量的因素1、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大 心肌的初长度大 收缩力大 博出量大 2、后负荷:动脉血压高 后负荷大 心肌收缩幅度减少 博出量少 3、心肌的收缩能力:兴奋收缩耦联、NE等(二)心率:心率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输出量都会减少(心率快时,心脏舒张期缩短,回心血量减少,博出量减少;但过慢时,回心血量也不会无限增加。),39,三、心音,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引起的振动所产生 S1,S2,40,特 点产生原因产生时间听诊部位,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低而长,高而短,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心室收缩初标志心室收缩开始,心室舒张初标志心室舒张开始,心尖部,心底部,41,二尖瓣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42,(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类型1.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特点:具有收缩功能,有兴奋性和传导性,无自律性。2.自律细胞(形成心传导系统)特点:自律性;有兴奋性和传导性,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但收缩功能基本丧失,43,静息电位(Rp)-90mV K+外流 K+平衡电位,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44,图 静息电位的记录,45,概念,极化状态: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呈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除极过程:当细胞受到刺激时,使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呈现内正外负的状态,称为除极状态复极过程:细胞发生除极化后,细胞膜又逐渐复原到极化状态,这种恢复过程称为复极过程.,46,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心肌细胞,静息状态,刺激,除极过程,除极完毕,复极过程,静息状态,动作电位,静息电位,47,动作电位(Ap)Ap的波形,除极过程:复极过程:,0,1,2,3,4,0期,1期(快速复极初期),2期(平台期),3期(快速复极末期),4期(静息期),48,Ap的形成机制,0期:Na+快速内流,Na+,1期:K+外流,K+,2期:Ca2+内流 K+外流,达平衡,K+,Ca2+,3期:K+外流,K+,4期:Ca2+-Na+交换 Na+-K+交换,49,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特点:1、没有静息电位,只有最大复极电位2、0期除极慢3、4期不稳定,能自动除极形成机制:0期 Ca2+内流3期 K+外流4期:自动起搏的机制 a、递减性的钾离子外流。b、递增性的钠离子内流。C、非特异性缓慢内向电流。,50,51,自律性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四性),(二)、心肌的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机械特性,52,1、自律性:心肌自动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的能力 产生基础:4期自动去极化,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自动兴奋频率 窦房结:100次/min 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 房室交界:50次/min 浦肯野纤维:25次/min,53,概念,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称之为正常起搏点潜在起搏点:除窦房结部位之外的自律组织并不表现出它们自身的自动节律性,只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故称之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在某种异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也可以自动发生兴奋,而心房或心室则依从当时情况下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而跳动,这些异常的起搏部位称异位起搏点。,54,2、兴奋性,有效不应期 0期-60mv 绝对不应期 0期-55mv 0 Na+通道失活局部反应期-55-60mv 极低 少数Na通道恢复相对不应期-60-80 mv 低 部分Na+通道恢复超常期-80-90mv 高 大部分Na+通道恢复,时间 兴奋性 原因,1)定义?2)分期和周期性变化,55,56,3)、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意义: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充盈和泵血。,57,3、传导性,组织发生的兴奋能向周围扩散的特性,房室交界(0.02 m/s),优势传导通路,窦房结(+),左右束支,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网(4.0 m/s),心房肌,心室肌(内外),58,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的特点,59,传导特点:,1房室交界速度最慢称房室延搁 意义:保证房室先后收缩,可避免房室收缩出现重叠;但容易产生传导阻滞2 浦肯野细胞传导快 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有利射血。,60,4、心肌的收缩性,特点:1、对细胞外Ca2+依赖性大 2、不发生强直收缩 3、同步收缩,61,(四)体表心电图(ECG),1.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正常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包含P、QRS和T三个波形,P-R、Q-T两个间期,有时在T波后还可出现一个小的U波。,62,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63,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电压和时间的改变,反映心室除极过程电压和时间的改变,反映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晚期心室复极过程电位改变,代表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反映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全部时间,64,心电图的基本波形代表的含义,P波: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电压和时间的改变 QRS波:反映心室电极过程电压和时间的改变。S-T段:反映心室缓慢复极过程T波:反映晚期心室复极过程电位改变 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Q-T间期:反映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全部时间,65,心电图的测量,1、实验名称:人体安静时心电图测量与评价2、实验目的:学会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3、原理方法:人体是一个容积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4、器材药品:心电图机,酒精棉球,66,5、步骤: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min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连线: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四肢连接方式:右手接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胸导联有V1-V6六个电极(联接部位见图)。3).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是否平稳,有无肌电等干扰后,一切正常后即可打印。4).测量分析心电图:正确辨认P波,QRS波群,T波。观察有无窦性心率过缓,不齐以及早搏 现象。,67,68,右手,左腿,左手,V1:胸骨右缘第4肋间隙,V2: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V3:V2与V4间,V4: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外,V5:左腋前线同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同V4同一水平,心电图电极连接导连线,69,正常心电图,R,R,R-R段,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70,窦性心率过缓和不齐,71,窦性心率过速,血管,73,74,动脉Artery,引导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结构内膜: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薄而光滑中膜:管壁环形平滑肌和弹性膜,有弹性和收缩性外膜:结缔组织 分类:大动脉:中膜厚,主要由弹性膜构成,又称弹性动脉中动脉:中膜由平滑肌构成,又称肌性动脉小动脉:中膜为14层环形平滑肌组成,又称外周阻力动脉,75,静脉The Veins,静脉:引导血液流向心脏的血管特点:管壁薄,管腔较大,有静脉瓣,静脉瓣:半月状的向心脏的小袋,防止血液倒流静脉体系: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76,77,主动脉弓,颈动脉,左锁骨动脉,肱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左髂总动脉,股动脉,胫骨前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测心率,测血压,78,79,80,81,82,毛细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管径细(12细胞)、管壁薄、有较高的通透性,83,血管生理,1、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的概念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血流阻力。与血管口径呈反比、与血液黏滞度呈正血压(BP):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千帕(kPa),mmHgA血压、Cap血压、V血压,84,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动脉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正常值:1.收缩压(Sp):100140 mmHg2.舒张压(Dp):6090 mmHg3.脉压差:3040 mmHg测量 肱A血压主A血压生理变异:年龄:大高 性别:男女 生理状态,85,A血压的形成,1.前提: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2.动力:心脏射血3.必要条件:外周阻力4.缓冲因素: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基本条件,86,87,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 收缩压,血流速快 舒张压升高不多脉压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心率 心率快,舒张期短流出少,心舒末期 大A内存血舒张压(收缩压虽也,但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88,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向外周流速变慢舒张末 期动脉内存血多舒张压脉压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弹性贮器 作用):A硬化,顺应性小脉压 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维持一定的脉压,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89,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二者相适应,产生体循环平均充盈压,维持正常血压,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90,静脉血压 1.中心V压(CVP):412 cmH2O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心脏射血能力反变 静脉回心血量正变 判断心功能的指标之一 2.外周V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91,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92,93,组成:动脉微血管系统、毛细血管、静脉微血管系统。微循环的三类通路:直捷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能承受较大的血流压力,血流线速度较快,物质交换功能有限,骨骼肌中较多。真毛细血管网:后微动脉横向分出许多毛细血管,他们彼此联通成网状,穿插于个细胞间隙,是真正的交换血管,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充分,是营养血管。动-静脉吻合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直接通联的一种短路血管,内忧平滑肌纤维。平滑肌收缩时,吻合支关闭;平滑肌松弛时,吻合支开放。调解体温。,94,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1)生成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滤过的力量(+),重吸收的力量(),95,A,V,A,V,96,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意义:组织液是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中介。组织水肿:某些因素下组织液生成较多或回流障碍,组织间隙内有过多的组织液积聚,导致组织水肿,97,心血管活动的调节,98,概述,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两种神经调节心和血管主要受植物神经的支配,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来完成调节功能 体液调节某些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器官,影响心血管活动。这些物质主要有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加压素,99,一、神经调节,(一)心脏的N支配心交感N N末梢NE受体心率(正性变时)收缩力(正性变力)房室传导(正性变传导)心迷走N N末梢AchM受体心率(负性变时)收缩力(负性变力)房室传导(负性变传导),100,(二)血管的N支配,受体血管收缩*受体血管舒张,1.(交感)缩血管N纤维NE,血管平滑肌,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单一神经支配,101,2.舒血管N纤维 交感舒血管N纤维:骨骼肌血管 N末梢Ach血管M受体血管舒张 特点:平时无紧张性,应激时(+)副交感舒血管N 纤维脑膜、唾液腺、胃肠道的外分泌腺等 N末梢Ach血管M受体血管舒张 特点:调节器官局部血流,102,(三)心血管中枢,1.延髓心血管中枢 基本中枢: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心迷走中枢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分布在脑干、小脑、大脑中,功能:对心血管活动和机体其他功能之间进行整合,103,(四)、心血管反射1.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减压)反射生理意义:快速调节血压变化,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2.颈A体和主A体 化学感受性反射生理意义:在缺氧、窒息或失血时起作用,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104,传入N,传出N,主,主A弓,颈A窦,105,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减压)反射,血压,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传导冲动,传入神经,延髓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心迷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心脏:心搏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少,血压,106,2.颈A体和主A体 化学感受性反射,主A体,颈A体,107,颈A体、主A体(+),PO2,H,PCO2,呼吸中枢,呼吸深、快,BP,反射过程,心率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效应主要是呼吸加深加快,间接地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108,二、体液调节,(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09,血管紧张素原(肝),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I,肾近球细胞 肾素,转换酶(肺),肾血流量,失血,血管紧张素酶A,110,血管紧张素II作用 直接微A收缩(+)醛固酮分泌,保钠保水排钾,BP,111,(二)肾上腺素(E)与 NE,1.产生 肾上腺髓质(E:80%;NE:20%)2.作用,112,E 与,受体结合都强,强心药,受体 缩血管(皮肤、内脏),2受体 舒血管(骨骼肌、肝),113,NE 与,1受体结合强,与2受体结合弱,升压药,114,(三)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1.产生: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垂体后叶释放入血,2.作用:抗利尿正常剂量 缩血管,升BP大剂量,115,四、器官循环,116,一、冠脉循环,血流特点 1.血流量大 2.血压高 3.舒张期血流量大,117,二、肺循环,(二)肺循环特点 1.阻力小、血压低。2.血容量变动大。3.肺泡膜与Cap壁紧贴。,(一)功能 肺泡与肺Cap血液进行气体交换。,118,三、脑循环,(一)特点 1.血流量大但变化小 2.存在血脑屏障,缺血耐受性低,119,小结,1、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在哪?2、微循环有哪三条通路?3、心肌的工作细胞主要是指哪些细胞?4、心输出量是指什么?5、减压反射的主要感受器是什么?6、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哪里?7、维持正常血压的心血管神经反射调节过程?(减压反射过程)8、何谓血压?简述影响血压的因素。,120,Thanks for your clever and quiet,

    注意事项

    本文(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