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课文学习6、北京的春节.ppt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你熟悉这段童谣吗?一起来读一读。,6、北京的春节,作者简介,词语积累,课文学习,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返回,腊月 初旬 熬成 展览 蒜瓣翡翠 饺子 杂拌 榛子 栗子爆竹 风筝 预备 彩排 鞭炮截然 寺院 彩绘 香醋 麦芽糖 逛庙会 走马灯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近义词,充足 间断 娴熟 照常 万象更新,反义词,充足 间断 娴熟 照常 万象更新,充裕终止熟练照旧焕然一新,缺乏继续生疏反常依然如故,返回,3、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2、课文分别写了哪些时间?每一个时间里有哪些习俗?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1、读课文,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吗?,4、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这篇课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返回,腊月初旬至二十三,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买杂拌、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除 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正月初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元 宵,张灯结彩、挂花灯、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残灯末庙、春节结束,返回,按时间顺序,腊八,文中划红线的句子是一句,形象说明了。,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比喻),谚语,北京冬天的寒冷,除夕,除夕热闹表现在哪里?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喜庆、团圆),你能说说这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吗?,初一,文中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悠闲、快乐),作者列举了哪些人的活动?这样好在哪里?,返回,元宵,你能说说元宵节的特点吗?,红火、美丽,作者列举了男人、女人和小孩的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全面的描写出北京人热热闹闹过年的情景,也可以让读者更好的体会北京的民俗风情。,返回,作者采用的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段落结构则是按总分总的写作方法。这样写使文章衔接自然,结构完整,浑然一体;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返回,空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