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CJJT91-2017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docx

    • 资源ID:5963436       资源大小:149.20KB        全文页数:9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CJJT91-2017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docx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91-2017备案号J217-2017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StandardforbasicterminologyOflandscapearchitecture2017-01-10 发布2017-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1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的公告现批准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91-2017,自2017年7月1Fl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同时废止。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月10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通用术语;3.风景名胜区;4.城市绿地系统:5.风景园林史;6.风景园林设计:7.园林工程;8.管理。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调整标准名称;2.调整标准的章节体系;3.扩充和删减术语词条;4.调整、补充和修订部分原术语的定义;5.调整部分原术语的英文翻译;6.修订部分词条的定义说明。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邮编:100120)。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易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金路朱婕妤赵彩君刘晓明周向频唐艳红林广勋安友丰王玉杰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张树林杨贲丽王磐岩徐波贾建中朱虹李炜民徐佳付彦荣目次1总则12通用术语23风景名胜区43. 1风景名胜区43.2风景名胜区规划44城市绿地系统64. 1城市绿地65.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85风景园林史116. 1古典园林115.2传统园林理法126风景园林设计137. 1总体设计137.2 地形设计137.3 种植设计147.4 园路及铺装设计167.5 园林建筑设计176. 6小品及设施设计186.7 水景设计186.8 设计成果197园林工程207. 1假山工程207.2水体工程217.3植物材料217.4种植工程228管理248. 1综合管理248 .2工程管理249 .3养护管理25附录A中文索引27附录B英文索引37本标准用词说明47附:条文说明49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 GeneralTerms23 ScenicandHistoricAreas43.1 ScenicandHistoricAreas43.2 ScenicandHistoricAreasPlanning44 UrbanGreenSpace64 .1UrbanGreenSpace65 .2UrbanGreenSpacePlanning85 GardenHistoryH5.1 ClassicalGardenH6 DesignMethodofTraditionalGarden127 1.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137.1 GeneralDesign137.2 1.andformDesign137.3 PlantingDesign147.4 4GardenPathandPavementDesign167.5 5GardenBuildingDesign177.6 SmallGardenOrnamentsandSiteFurnitureDesign187.7 WaterscapeDesign188 8DesignAchievement199 1.andscapeConstructionEngineering209.1 1Rockwork209.2 WaterSystem219.3 PlantMaterial219.4 Planting2210 Management2410.1 IntegratedManagement2410.2 ProjectManagement2410.3 Maintenance25Appendix A ChineseIndex27Appendix B EnglishIndex3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47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491总则1.0.11.0.2管理、为了统一和规范风景园林行业基本术语,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风景园林行业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科研、教学及其他相关领域。1.0.3风景园林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通用术语2.0.1风景园林IandSCaPearchitecture通过保护和利用人文与自然环境资源保留和创造出的各种优美境域的统称。2.0.2风景园林学IandSCaPearchitecture研究风景园林及其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的学科。2.0.3园林gardenandpark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2.0.4世界遗产worldheritage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全球突出价值的文物古迹、自然景观或自然生境。2.0.5风景名胜区scenicandhistoricareas依法设立和管理的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2.0.6城市绿地Urbangreenspace城市中以植被为主要形态且具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一类用地。2.0.7城市绿地系统urbangreenspacesystem城市中各种类型、级别和规模的绿地组合而成并能行使各项功能的有机整体。2.0.8公园park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科普宣教及防灾等作用的场所。2.0.9国家公园nationalpark国家依法设立和管理的,以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为基础,自然与文化相融合,具有科研、审美、教育、游憩功能,体现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的保护区域。2.0.10园林工程IandSCaPeconstructionengineering园林中除建筑工程以外的室外工程。3风景名胜区3.1 风景名胜区3.1.1 风景名胜famousscenery,famousscenicsite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3.1.2 风景资源scenicresource能引起审美与鉴赏活动,可用于风景保护和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3.1.3 景观IandSCape可引起良好视觉感受的景象。3.1.4 景物landscapefeature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3.1.5 景点scenicspot由一个或若干景物构成,具有独立审美特征的境域。3.1.6 景区sceniczone,landscapezone风景名胜区中根据风景资源的景观特征或游人观赏需求划分的次级区域。3.1.7 核心景区coresceniczone,corelandscapezone风景名胜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集中、价值最突出,生态环境最敏感,实行严格禁止建设的区域。3.1.8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scenicandhistoricareasofChina经国务院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3.2 风景名胜区规划3.2.1 风景名胜区规划scenicandhistoricareasplanning保护培育、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风景名胜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3.2.2 风景名胜区体系scenicandhistoricareassystem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不同类型和等级的风景名胜区组成的,主要用于保护、利用、管理并能同意协调发展的风景名胜资源的空间系统。3.2.3 风景资源评价landscapeevaluation对风景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估的活动。3.2.4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socialregulationplanningforresidents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点、居民人口等实施控制、调整、引导,协调风景名胜区与居民社会发展关系的具体安排。3.2.5 游览线touringroute为游人安排的游览、欣赏风景的路线。3.2.6 智慧景区smartscenicandhistoricareas在数字景区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收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城市海量信息,构建智能化的景区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实现业务协同和工作联动,提升景区综合承我能力,实现系统管理的景区。4城市绿地系统4.1 城市绿地4.1.1 公园绿地publicpark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科普宣教及防灾避险等作用,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城市绿地。4.1.2 综合公园comprehensivepark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4.1.3 专类公园specializedpark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4.1.4 社区公园residentialpark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4.1.5 儿童公园childrenpark单独设置的,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化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公园。4.1.6 动物园zoologicalgarden,zoo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4.1.7 植物园botanicalgarden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4.1.8 岩石园rockgarden模拟自然界岩石及岩生植物景观,附属于公园内或独立设置的专类公园。4.1.9 盆景园penjinggarden,miniaturelandscape以盆景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专类公园。4.1.10 墓园cemeterygarden园林化的墓地。4.1.11 盲人公园parkfortheblind以盲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配备以安全设施和服务设施,可以进行触觉感知、听觉感知和嗅觉感知等活动的公园。4.1.12 花园garden以植物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小型绿地。4.1.13 历史名园historicalgarden,historicalpark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4.1.14 纪念公园memorialpark以纪念历史事件、缅怀名人和革命烈士为主题的公园。4.1.15 遗址公园archaeologicalandsitepark以重要遗址遗迹及其背景环境为主形成的,在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公园。4.1.16 游乐公园amusementpark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4.1.17 带状公园Iinearpark沿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4.1.18 街旁绿地roadsidegreenspace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4.1.19 生产绿地nursery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4.1.20 防护绿地protectedgreenbuffer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4.1.21 附属绿地attachedgreenspace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4.1.22 居住绿地greenspaceattachedtohousingestate,residentialgreenspace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4.1.23 道路绿地greenspaceattachedtourbanroad城市道路用地内的绿地。4.1.24 郊野公园countrypark位于城市郊区,规模较大,以野趣景观为主,可开展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活动,具备简要设施的公园。4.1.25 城市湿地公园Urbanwetlandpark利用城市中的天然湿地,进行合理地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4.1.26 风景林地scenicforestland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对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起改善作用,但尚没有完善的游览、休息、娱乐等设施的林地。4.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4.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urbangreenspacesystemplanning对一定时期内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最佳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4.2.2 绿化覆盖面积landscapecoveragearea,greencoveragearea城市中所有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4.2.3 绿化覆盖率greencoverageratio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4.2.4 绿地率greenspaceratio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城市用地而积的百分比。4.2.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parklandpercapita一定城市用地留围内,常住人口的人均公园绿地占有量。4.2.6 城市绿化隔离带Urbangreenbuffer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改善环境和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4.2.7 楔形绿地greenwedge从城市外围楔入城市内部的绿地,因反映在城市总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4.2.8 城市绿线urbangreenspaceboundaryline,urbangreenline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4.2.9 城市蓝线urbanwaterbodyboundaryline,urbanblueline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4.2.10 绿道greenway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4.2.11 生态廊道ecologicalcorridor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的,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线型空间。4.2.12 生态敏感区ecologicalsensitivearea对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大型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4.2.13 生态修复ecologicalrestoration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活动。4.2.14 城市生物多样性urbanbiodiversity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4.2.15 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effect城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5风景园林史5.1 古典园林5.1.1 古典园林classicalgarden对古代园林和具有典型古代园林风格的园林作品的统称。5.1.2 传统园林traditionalgarden根据历史、文化和习俗而建的园林。5.1.3 囿yougarden,huntinggarden中国占代早期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类型。5.1.4 苑yuangarden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5.1.5 皇家园林imperialgarden,royalgarden古代皇帝或皇室享用的,以游乐、狩猎、休闲为主,兼有执政、居住等功能的园林。5.1.6 私家园林privategarden古代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拥有的庭院式园林。5.1.7 寺庙园林templegarden寺庙、宫观和祠院等宗教建筑的附属花园。5.1.8 文人园林literatigarden中国古代文人为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追求诗情画意所建或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5.1.9 苏州园林Suzhougardens泛指中国苏州地区古代建造的或者承传了当地典型造园技法的园林。5.2 传统BI林理法5.2.1 相地siteinvestigation,siteassessment泛指对园址场地条件的勘察、体察、分析和利用。5.2.2 园林意境meaningoflandscape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感,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5.2.3 造景IandSCaPing使环境具有观赏价值或更高观赏价值的活动。5.2.4 借景borrowinglandscape对景观自身条件加以利用或借用外部景观从而完善园林自身的方法。5.2.5 对景correspondingviews让景物产生呼应关系的造景手法。5.2.6 隙景obstacleview,viewbarrier遮住破坏景观的事物或者通过设置屏障遮住主景物从而增加空间层次的造景手法。5.2.7 抑景arrangedhiddenscene用次景遮挡主景的造景手法。5.2.8 夹景scenicvista在视景线两侧用建筑物、地形、树木等加以屏障、引导视线的造景方法。5.2.9 漏景leakscene通过园墙或园廊上的漏窗间隙看到窗外景物的造景手法。5.2.10 一池三山yi-chi-san-shan,oneplandthreemountains古代园林中隐喻道教三仙山思想的造景手法。5.2.11 盆景penjing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花木景观的艺术缩制品。6风景园林设计6.1 总体设计6.1.1 园林布局IandSCaPelayout对构成园林的各种重要因素之间的位置和相互关系进行的统筹安排。6.1.2 风景园林设计I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通过各种虚拟手段,利用造景元素创造宜人环境的创作过程。6.1.3 场地设计siteplanning为满足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6.1.4 竖向设计verticaldesign,landscapesectionandelevations以场地现状地形条件为基础,以控制场地中各设计要素标高为重点的垂直空间安排。6.1.5 雨洪管理设计drainagedesignandstormwatermanagement引导、收集、利用、排放雨水及地表径流为目的的综合安排。6.1.6 透景线VieWcorridor在树木或其他物体中间保留的可透视远方景物的线性空间。6.1.7 公园游人容量ViSitOrScapacity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公园范围内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游人数量。6.2 地形设计6.2.1 地形设计Iandformdesign,gradingdesign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工程结构和艺术造型改造的设计。6.2.2 土石方平衡earthworkbalance场地内挖方量和填方量基本一致的状态。6.2.3 微地形nannorelief园林景观中依照天然地貌或人为造出的像微小的丘陵似的地形。6.2.4 缓坡草坪mild-lawn在坡度较小地形上栽种的草坪。6.2.5 挡土墙retainingwall指防止土体变形失稳的墙体构造物。6.2.6 台地花园mesaterracegarden利用台阶状地形修建而成的花园。6.2.7 坡比值sloperatio两点之间垂宜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6.2.8 土壤安息角angleofreposeofsoil堆积土壤的坡面与水平地面间所形成的最大稳定角度。6.3 种植设计6.3.1 种植设计plantingdesign按植物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功能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的综合安排。6.3.2 立体绿化verticalgreening平面绿化以外的其他所有绿化方式。6.3.3 屋顶绿化roofgreening在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顶面的绿化。6.3.4 孤植specimenplanting,isolatedplanting单株树木或同种几株紧密地种在一起,作为独立观赏焦点的栽植方式。6.3.5 对植symmetricalplanting,coupledplanting两株或两丛相似树木按一定轴线关系相对应、对称的植物配植方式。6.3.6 列植linearplanting沿直线或曲线以等株距或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配植方式。6.3.7 群植massplanting由多株树木混合成丛、成群的植物配植方式。6.3.8 丛植groupplanting将一株以上树木配置成一个整体的植物配植方式。6.3.9 种植密度plantingdensity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植株数量。6.3.10 郁闭度crowndensity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6.3.11 乔灌比theplantingratiooftreesandshrubs乔木与灌木种植数量的比例。6.3.12 人工植物群落simulatedplantcommunity一定区域内,人工模仿自然植物群落栽植并符合植物生态习性的植物群体。6.3.13 自然植物群落naturalplantcommunity一定区域内,自然形成的植物群体。说明中注明互惠竞争关系。6.3.14 疏林草地OPenforestandgrassland具有稀疏上层乔木、以草本植被为主的植物景观。6.3.15 花境flowerborder多种花卉自然式交错混合并带状种植的栽植形式。6.3.16 绿篱hedge由木本植物成行密植而形成的植物墙篱。6.3.17 行道树avenuetree,streettree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为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树。6.3.18 树阵treearray阵列式规则种植的乔木栽植方式。6.3.19 种植池(钵)planter用以栽种植物的空间或器物。6.3.20 植物季相seasonalappearanceofplant植物因季节变化表现出的外观。6.3.21 适地适树matchingspecieswiththesite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的种植方法。6.3.22 林冠线canopylineoftheplants树冠与天空的交际线。6.3.23 林缘线forestedge树林或树丛,花木边缘上树冠垂直投影于地面的连接线。6.4 园路及铺装设计6.4.1 平曲线planecurve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6.4.2 竖曲线VertiCaIcurve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坡点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6.4.3 汀步steppingstone按照一定间距设置的微露水面的踏步。6.4.4 园桥IandSCaPebridge园林中架空并用于联系水陆交通的人造设施。6.4.5 栈道plankroadbuiltalongacliff原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或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6.4.6 蹬道stonestair与山体结合的有踏级的道路。6.4.7 花街铺地featurepavement园林中拼学而成的,具有装饰图案的道路和广场。6.4.8 石子画pebblepainting在园林中运用石子及砖、瓦等碎料拼合而成的图案。6.4.9 无障碍坡道easeaccessforthedisabled适宜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坡道。6.5 园林建筑设计6.5.1 园林建筑gardenstructure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统称。6.5.2 游客服务中心visitorcenter为游客提供综合游览服务的专门场所。6.5.3 温室greenhouse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6.5.4 亭pavilion供人休息和赏景的有顶开敞性建筑。6.5.5 台platform人工建造的祭祀或登高览胜的高平的构筑物。6.5.6 楼storiedbuilding两层以上的建筑物。6.5.7 阁pavilion泛指两层以上架空的点式建筑物。6.5.8 厅堂hall用于聚会、待客等的宽敞房间。6.5.9 廊corridor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6.5.10 榭waterfrontpavilion建在高土台或临水而设的木屋。6.5.11 肪boathouse临水而建的一种船形建筑物。6.5.12 云墙cloudwall墙头呈云状弧形起伏的墙体。6.5.13 照壁screenwall庭院外设置的具有风水作用的墙体。6.5.14 牌坊memorialarch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6.5.15 塔tower佛教特有的高耸、多层点状建筑物。6.5.16 洞门holegate开在园墙上形状多样的装饰性门洞。6.5.17 漏窗glasslesswindows开在园墙上的装饰性透空窗。6.6 小品及设施设计6.6.1 园林小品smallgardenornamentsandsitefumiture园林中供人使用和装饰的小型建筑物和构筑物。6.6.2 花架pergola,trellis供植物攀附的格架。6.6.3 景墙featurewall园林中具有观赏价值的墙体。6.6.4 园林楹联coupletwrittenonscroll,coupletonpillar悬挂或张贴在园林建筑壁柱上的竖排联句。6.6.5 园林匾额bian'eingarden挂在厅堂或亭榭等园林建筑上的题字横牌。6.6.6 标识牌SignbOard用于指示景点及服务设施、科普解说的牌子。6.7 水景设计6.7.1 园林理水watersystemlayoutingarden园林中的各类水体的梳理和布局。6.7.2 驳岸revetmentingarden保护园林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6.7.3 护坡slopeprotection为防止边坡变形,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绿化与工程措施的统称。6.7.4 喷泉fountain经加压后形成的人工喷水设备。6.7.5 瀑布water-fall垂直跌落的高落差水流。6.7.6 跌水drop垂直跌落的较小落差的水流。6.7.7 叠水cascading连续台阶状平流并跌落的水流。6.7.8 水帘nappe从高处落下如帘幕的水体。6.8 设计成果6.8.1 方案设计schematicdesign立足场地现状,针对设计目标及问题所制定的整体安排。6.8.2 扩初设计designdevelopment扩展深化方案设计,明确园林绿地中各要素的具体形态及结构,用以指导施工图阶段的设计活动。6.8.3 施工图设计constructiondesign,workingdrawing在扩初设计的基础上,明确园林绿地中各要素的工程做法的设计活动。7园林工程7.1 假山工程7.1.1 假山man-maderockery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园林土山或石山。7.1.2 掇山piledhill,hillmaking用自然山石掇叠成假山的活动。7.1.3 塑山artificialrockery用艺术手法将人工材料模拟建造自然山体的活动。7.1.4 置石stonearrangement,stonesetting以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7.1.5 景石landscapestone园林景观中起到点缀、美化景观作用的自身具有一定美感的石头。7.1.6 太湖石taihurock原产于太湖一带,具有水蚀特征的观赏石。7.1.7 特置specialsetting独立而特殊布置形成景致的山石。7.1.8 踏跺tap-stampstep园林建筑出入口的自然山石台阶。7.1.9 蹲配squattingsiderock石级两端的梯形基座。7.1.10 抱角comerrapstone环抱于墙体外角的砌石。7.1.11 镶隅cornerfillingset镶嵌于墙体内角的砌石。7.1.12 云梯aerialladders室外以山石掇成的楼梯。7.1.13 压顶capping砌筑物顶部用以增强结构整体性的覆盖层。7.1.14 拉底euphrates,footing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7.1.15 收顶topend假山最顶层的山石处理。7.1.16 掇山"十字诀"ten-wordpithyformula总结假山工艺中山石结体的基本形式的十余字口诀。7.2 水体工程7.2.1 溢水口overfallgap在水景容器高位处,为避免容器内水面过高而设置的溢流口。7.2.2 泄水口drainopening水体或渠道的出水口。7.2.3 滚水坝OVerfIOWdam一种具有溢流功能的拦水构筑物。7.3 植物材料7.3.1 园林植物IandSCaPeplant适用于园林中栽植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7.3.2 观赏植物ornamentalplant专门培植,用以供人欣赏的植物。7.3.3 乡土植物nativespecie原产于本地或通过长期引种驯化适应本地生长的植物。7.3.4 宿根花卉perennialflower植株地下部分可以宿存于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7.3.5 地被植物groundcoverplant用于覆盖地面的密集、低矮、无主枝干的植物。7.3.6 攀缘植物tendrilclimberplant是指能缠绕或依靠附属器官攀附他物向上生长的植物。7.3.7 草坪Iawn园林中用人工铺植草皮或播种草子培养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7.3.8 古树名木historicaltreeandfamoustree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珍贵稀有的树木,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等树木的统称。7.3.9 古树后续资源historicaltreepotentialresources树龄接近百年的树木。7.3.10 易地保护placeotherthanone'sownhometownallop-atry,exsituconservation将原栖息地物种迁移到其他地区,进行引种驯化并恢复种群的措施。7.4 种植工程7.4.1 基础种植foundationplanting紧靠建筑立面与地面的交接处的植物种植。7.4.2 整地Iandpreparation工程施工前对场地进行的一系列整理措施的总称。7.4.3 客±borrowedsoil非种植区原生、由别处移来用于置换原生土的外部土壤。7.4.4 种植土plantingsoil理化性状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7.4.5 号苗choosingseedlings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并做标记的活动。7.4.6 裸根苗木bare-rootseedling根部不带土或仅带护心土的苗木。7.4.7 容器苗plantsofcontainer利用各种容器培育的苗木。7.4.8 大树移植bigtreetransplanting胸径大于20Cm的落叶乔木和胸径大于15CIn的常绿乔木移栽到异地的活动。7.4.9 带土球移植transplantingwithsoilball树木移植时随带根系周围原生长处土壤,并将其捆扎成土球的移植方式。7.4.10 定植fieldplanting苗木按照一定的株行距进行栽植的过程。7.4.11 定根水settingrootwater新植苗木后的浇灌水。7.4.12 假植heelingin,temporaryplanting苗木不能及时栽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做临时性填埋的绿化工程措施。7.4.13 浸穴pre-wateringplantinghole种植树木前对树穴进行灌水的活动。7.4.14 种植穴(槽)plantholeandtrough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为圆形或长方形称种植穴,长条形的称种植槽。7.4.15 种植成活率plantssurvivalrate种植植物的成活数量占种植植物总量的百分比。7.4.16 喷灌sprinklerirrigation利用喷头等专用设备把有压水喷洒到空中,形成水滴落到植物表面的灌溉方法。7.4.17 胸径diameteroftrunk乔木主干距离地表面1.3In处的直径。7.4.18 分枝点branchpoint乔木主干距地面最近的分枝部位。8管理8.1 综合管理8.1.1 园林城市gardencity根据国家主管部门评选出的城市绿地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8.1.2 生态园林城市ecologicalgardencity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是人们在目前生态环境恶劣、城市景观特色不突出的状况下,渴望实现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模式。8.1.3 生态补偿eco-compensation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8.1

    注意事项

    本文(CJJT91-2017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