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设施与管理饲料与营养.ppt
,实验动物设施与管理实验动物的饲料与营养,第一节 实验动物设施,四要素:建筑物、设备、运行、管理。实验动物设施及环境硬件条件是影响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实验动物设施及环境运行管理是实验动物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简要介绍实验动物设施及环境相关基础知识、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概要。,一、实验动物设施分类(一)根据功能、使用目的分类:1.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用于动物生产的建筑物、设备、运行管理的总称。包括:动物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辅助区。2.动物实验设施:进行动物实验的建筑物、设备、运行管理的总称。包括:动物实验区、辅助实验区、辅助区。(二)按照空气净化的控制程度,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GB149252001),分三类:1、普通环境:传染因子不完全控制,普通级动物。2、屏障环境:严格控制传染因子,SPF级动物。3、隔离环境:绝对隔离传染因子,悉生及无菌动物。,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分类(国标GB50447-2008),二、环境和实验动物的关系1.温度:环境温度高,动物食欲减退,摄食量减少,雄性动物精子生成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睾丸萎缩,繁殖功能下;环境温度低导致动物冻伤、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2.湿度:高温、高湿表现闷热;低温、高湿动物的感觉是阴冷(兔的腹泻等);低湿时空气过分干燥,动物表现为躁动不安及反常现象(哺乳母鼠不让仔鼠哺乳,甚至吃鼠;大小鼠表现有环尾病特征性症);北方加湿南方减湿。3.噪声:噪声可妨碍动物的怀孕、受精卵的着床,或者导致流产,甚至出现食仔现象,泌乳量减少,离乳率下降,动物间的咬杀率升高;强噪声可100引起DBA/2小鼠的听源性癫痫,ICR小鼠也有6880的发作率,SD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KM小鼠胸腺重量明显减轻,脾脏重量明显增加,抗体形成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均显著降低。,4.氨:和环境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后会诱发动物呼吸器官疾病如肺水肿、肺炎等(250mg/L下豚鼠49d,死亡率达80%,25250mg/L的氨环境中4周6周时,可发生严重鼻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支原体性肺炎);5.照度:影响动物的发情、繁殖以及视网膜障碍等。大鼠在15Lx条件下,不发情个体增加。产仔数在250Lx条件下最多,白化大鼠在20000Lx下12h后就出现视网膜障碍;在200Lx时,雌鼠阴道开口比30Lx时要早3d。小鼠的发情周期在20Lx的光照下有规律地呈4d周期,比在5Lx或200Lx条件下稳定)。6.动物在IVC环境:生长发育优于开放环境,昆明种小鼠、近交系BALB/c小鼠、SD大鼠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生长发育曲线也表明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在IVC的生长发育明显优于开放环境;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炎症程度明显减轻),三、我国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设施标准,(一)设施建筑要求1.选址:避开自然疫源地,选择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远离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及工厂,贮仓等污染,噪声干扰的区域;如不能远离,则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与生活区保持50m的距离。2.建筑卫生要求:材料应无毒,无放射性;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墙面采用不易脱落,耐腐蚀、无反光、耐冲击的材料;阴阳角均为圆弧形,易于清洗、消毒;地面应防滑、耐磨、无渗漏;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3.建筑设施要求:门窗良好的密封性走廊宽度不小于1.5m,门宽度不小于1m通风空调系统合理的设置电源应备有应急电源,(二)设施区域设置要求,1.前区设置:办公室 维修室库房饲料间外走廊(参观、通道)2.饲育区辅助区设置:仓库 洗刷间废气物品存放处理间动物尸体冷藏存放间(冰箱)机械设备室(机房)沐浴间 更衣,休息室等,2.饲育区设置:,(三)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环境国家标准,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GB149252001)该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要求。2.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GB50447-2008 该规范是解决如何建设实验动物设施,以满足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要求,包括建筑、结构、空调净化、消防、给排水、电气、工程检测与验收等。,繁殖、生产实验动物设施国标规定指标(生产许可证),动物实验设施国标规定指标(使用许可证),每平方米动物饲养密度,屏障级设施和普通级设施 生科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设施2004年取得使用许可证,SPF级饲养员罗秀兰(8年),普通级设施2004年取得使用许可证,SPF级饲养员宗国巧(18年),生科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动物设施人员流动路线,生科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动物设施物品流动路线,生科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设施动物流动路线,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的运行管理,动物设施正常运行离不开管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管人、管物、管设备管理的方式是: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SOP)管理效果验证:环境检测结果(动物质量检测)管理的理想模式:员工道德价值观的建立,一、人员配置及管理设施负责人:负责、协调、跟踪、落实后勤保障人:设施、设备运行、记录、维护。一般由设施内、外辅助人员担任。质量监督人:设施内外操作、记录监督。,罗秀兰实验动物技术培训资格证,二、屏障设施、设备运行维护重点新设施运行前准备:调试、检测、入设备、卫生、消毒、再检测配电系统:备用电源,电管家空调系统:温湿度。专业公司,定期维护。备用空调风机、风管:风量。报警,检漏。备用风机过滤器:定期更换灭菌器:安检,持证上岗。净化水设备:设施内外:环境卫生,维持性消毒。渡槽液更换环境监测:定期,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设施设备运行、使用、维护方面。如:空调、电、水、风机、灭菌炉、传递窗、渡槽等。2.过滤器安装、使用、清洁、更换。3.设施内外卫生、维持性消毒。4.人员、物品、动物的管理及进出设施的管理。5.设施内饲养人员和实验人员操作及管理。6.安全值班检查7.环境检测,举例实验动物编号标记标准操作规程(SG-016),1目的:为了规范实验动物编号标记方法,对分组后的实验动物进行标记编号,制定本程序。2范围:适用于实验动物编号标记的活动。3职责:所有实验人员应遵守本规程,动物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和管理。4工作程序:4.1良好的标记方法应满足标号清晰、耐久,简便、适用、无明显损伤、无毒和易辨认等要求。常用的标记方法有染色法、耳缘剪孔法、烙印法、挂号牌法、挂环法等。4.2染色法:染色法是用化学剂在动物身体明显部位如被毛、四肢等处进行涂染,或用不同颜色等代表一定的编号,来区别各组动物,是实验室最常用、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常用染色剂:黄色:35苦味酸溶液 红色:0.5中性红或碱性品红溶液 咖啡色:2硝酸银溶液(涂后需光照10分钟)黑色:煤焦油的酒精溶液,4.2.2 编号的原则:如动物数在10只以下,在左前腿上为 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前腿为7,右腰部为8,右后腿为9。如果动物编号超过10,需要编10100号码时,可采用在上述动物的不同部位,再涂染另一种涂染剂(如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斑点,即表示相应的十位数,即左前腿上为10,左腰部为20。如在左前腿上标记红色和黄色斑点,表示为11,如果红色标记在左前腿上,而黄色标记在左腰部,是12,以此类推。如图。本设施大小鼠采用染色法编号标记。,4.3 烙印法:用刺数钳在动物耳上刺上号码,然后用棉签蘸着溶在酒精中的墨黑在刺号上加以涂抹,烙印前最好对烙印部位预先用酒精消毒。4.4 号牌法:用金属制号牌固定于实验动物的耳上或系颈上。本设施狗采用此法编号标记。,4.5鼠尾标记编号 用苦味酸溶液涂擦在鼠尾部(图)。4.6 孔法或剪口法:耳孔法是用打孔机直接在实验动物的耳朵上打孔编号,根据打在动物耳朵上的部位和孔的多少,来区分实验动物的方法。用打孔机在耳朵打孔后,必须用消毒过的滑石粉抹在打孔局部,以免伤口愈合过程中将耳孔闭合。耳孔法可标记三位数之内的号码。另一种耳孔法是用剪刀在实验动物的耳边上剪缺口的方法,作为区分实验动物的标记。本设施内裸鼠采用剪耳法进行编号标记。,四.近年来中山大学和生科院的新规定等1.中山大学:生物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颁布 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2.生命科学学院:伦理委员会 动物福利与伦理审查表 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3.生科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动物实验流程图,2007年12月12日通过中山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08年12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处理中心集中上门收集动物尸体和其他废弃物。操作是实验处死的动物先低温冷冻保存,待冰箱填满后通知中心前来收取。,动物实验流程图,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生产许可证单位提供),动物实验设施使用证明(使用许可证单位提供),第三节 特殊要求的动物实验室,一.生物危险因素设施(Bio-hazard)1.实验动物所产生的危害:抓伤/咬伤;吸入气溶胶;动物尸体污染。2.以脊椎动物为媒介和宿主的微生物病等病原体危害: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生态变异和免疫学特征;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难度;疾病的生态分布。3.转基因、克隆、重组基因等的危害:由DNA载体的不同,特别应重视因致病性、产生毒素的能力、寄生性、定着性、致癌性、耐药性、产生变态反应、产生扰乱物质代谢和扰乱生态体系等,造成生物危害。二.放(辐)射污染设施(Radio-hazard)1.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和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2.GB11928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贮存规定3.GB14925-200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三.生物危害程度分级级:不会致病的危害(枯草杆菌、丝状虫类)级:个体危害不严重、群体传播风险及危害有限(流行性感冒等)级:个体危害严重、群体传播风险及危害低等(霍乱、结核等)级:个体危害严重、群体传播风险及危害高等(出血热等)四.生物危害程度分级 生物安全水平分级:对应相应的生物危害程度分为4级;实验室:BSL-1 BSL-2 BSL-3 BSL-4 动物实验室:ABSL-1 ABSL-2 ABSL-3 ABSL-4,BSL-1 实验室可从事一般具有活性但对健康成人不致病、对人员和环境可能有微弱伤害的微生物;建筑防护:无需特殊选址;防止节肢和啮齿动物进入;每个实验室应 设洗手池;台面防水、耐磨蚀;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等;人员防护:穿实验室外衣;手皮肤破损需要戴乳胶手套操作;必要时 佩戴眼睛或防护面罩;培养物、菌种管等抛弃前进行适当 消毒;BSL-2 实验室适合从事某些带有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但在标准操作时对工作人员不构成伤害的微生物工作;建筑防护:满足BSL-1的要求;建筑内应配备有高压蒸气灭菌器;配备生 物安全柜;配备应急喷淋及洗眼设备;可以使用自然通风等;人员防护:感染危险(免疫力下降、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措施)人员不准 进入;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易产生气溶胶等的实验);高度警惕锐器伤及动物咬伤;穿防护衣、佩戴目镜、口罩等;处理感染动物戴双层手套等;,BSL-3 实验室适用于或类危害,使之对人或环境不产生危害;建筑防护:满足BSL-2的要求;独立建筑物或单元;要有淋浴;进出实验 室要有气锁门;负压通风,保证气流从外进入,不倒流不能 在实验室内部循环;至少经一道HEPE过滤方可排放;安全柜 必须一年检定一次;实验室出口处设置脚动、肘动或自动洗 手池;8级抗震设计;设立压力报警装置;人员防护:满足BSL-2的要求;实验室里必须穿背开衣或连裤衣;不能在 安全柜操作时严格佩戴防护面具;有感染动物实验时戴防毒 面具更安全;BSL-4 实验室从事对工作人员有极大危害和产生烈性传染病流行的微生物工作;不同于BSL-3的特点是次级防护性能更加严密;防止传染因子外溢环境更加可靠;建筑防护:满足BSL-3的要求;独立建筑或完全隔离区域;设置双屝高压 灭菌器;两级污水排放消毒池;2次以上高压过滤排出;配 备3级生物安全柜、正压服;设置观察室;人员防护:满足BSL-3的要求;进入离开均需淋浴;所有进入器材均经双 屝高压灭菌器或熏蒸消毒柜或气锁传入,传入时两门不能同 时开启;传出的活体或材料经2级包装、表面消毒,能高压 的均需高压灭菌传出;每次实验完成后均彻底消毒、检察和维护;,第二部分,实验动物饲料与营养,主 要 内 容,实验动物所需的营养素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实验动物饲料的分类及配制,水 分,无氮浸出 物,饲料中营养成分组成,饲料,干物质,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有机物,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无氮化合物,乙醚浸出物(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第一节 实验动物营养需要与营养标准,营养素(nutrition)指生物体为了维持生命而从外界以食物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实验动物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知动物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达5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可划归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作为能量来源: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作为身体构成成分:蛋白质、矿物质;调节身体功能:维生素、矿物质。合理搭配这6类50余种营养物质,可以满足实验动物的各种生理需要。,一、实验动物所需营养素的种类,附:本设施配合维持饲料成品常规营养成分指标表1 常规营养成分指标,(一)蛋白质(Protein)1、营养学作用:是动物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构成体组织、体细胞的基本原料(如肌肉、神经、内脏器官、皮肤、血液等);维持动物生命、生长、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质(新陈代谢);组成生命活性物质的原料(如酶、部分激素和抗体等)。一般来讲,实验动物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518。蛋白质缺乏可导致动物消化机能减退、生长发育受阻、繁殖性能下降等现象。因此,在设计动物饲料配方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蛋白质的供给量。,2、消化与吸收:,3、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饲料中的蛋白质必须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氨基酸又分为以下2种: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满足不了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称之为essential amino acid。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够合成,不依赖饲料供给的氨基酸,称之nonessential amino acid。4、氨基酸平衡与氨基酸失衡氨基酸平衡:是指日粮氨基酸组分之间的相对含量与动物机体氨基酸需要量之间比值较为一致的相互关系,其利用率越高,营养价值也越高。氨基酸失衡: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过多或过少,相互间的比例与动物的需要不一致,从而造成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迟缓、繁殖力下降的现象。,5、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的氨基酸成分,表2 氨酸酸指标,(二)脂类(Lipids)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1、脂肪:是动物体内的储备脂类,又称甘油三酯,是由1分子脂肪酸3分子甘油结合而成。构成脂肪的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以碳-碳单键相连。如猪、羊、奶油等动物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常温下多为固态。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碳链中部分碳原子互相以双键相连,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又称必需脂肪酸:动物不能合成,但又是生长必需的)。如植物油脂中的芝麻、花生、菜籽油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常温下多为液态。必需脂肪酸缺乏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停止、生殖能力下降、泌乳量减少、脱毛。有研究认为:饱和脂肪酸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动物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植物油脂)。,2.类脂:为动物体内的组织脂类,由脂肪酸甘油其它含氮化合物结合而成,它包括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等,是细胞膜和神经等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3.脂肪的利用(1)营养学作用:是动物体内能量储存和供应的主要形式,饲料中脂肪含量越高,动物体内所含能值也越高。是构成动物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神经、肌肉及血液等组织中均含有脂肪。作为饲料中脂溶性V的溶剂,促进脂溶性VA、VD、VE、VK的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还有保温,以及缓冲外力的保护作用。,(2)消化与吸收:小肠,(3)必需脂肪酸缺乏症:EFA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饲料,如果饲料中EFA缺乏,可导致幼年动物生长受阻、繁殖性能低下、死亡,以及脂溶性V缺乏等。Rat:脱毛、尾坏死、生长停滞、死亡。其他动物:生殖机能下降、泌乳量降低、脱毛等。,(三)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1.概念:是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它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包括: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无氮浸出物:包括淀粉和糖类,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粗纤维是饲料中最难消化的物质。但它对兔、豚鼠等草食性动物却是必不可少的,如粗纤维含量不足,可造成消化机能紊乱,产生消化道疾病等。2.粗纤维的营养功能:(1)粗纤维容积大,吸水量大,且较难消化,可填充胃肠,使动物有饱胀感;(2)粗纤维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促进胃肠的蠕动和粪便的排泄。,3.无氮浸出物的营养作用:是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供能:被消化吸收的葡萄糖大部分氧化分解产生热能,以维持动物能量所需;贮能:葡萄糖另一部分则形成肝糖元和肌糖元贮存以备急需所用。参与体内生理功能调节(如体内氧化)。是动物形成体脂肪和组织、器官的重要原料。4.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在口/胃/小肠经酶水解,由长链短链双糖单糖由小肠吸收入血肝脏代谢或被其它器官利用。,(四)矿物质(mineral)在动物体内含量很少(占BW3-5%),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根据矿物质在动物体内含量不同分为:常量元素:包括Ca、P、Na、Cl、S等(0.01)微量元素:包括Fe、Cu、I、Mn、Se等(0.01)1.营养学作用:在动物体内既不能合成也不能在代谢中消失,只能排泄于体外;含量少但对动物的生命活动却很重要。构成体组织、细胞的成分(如80%90%以上的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等;,2.对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如铁参与血液对氧的运送过程;钙参与对血液和组织液的调节;钾和镁参与糖和蛋白质的代谢);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钾、钠、氯参与细胞内外渗透压及机体酸碱平衡;钠大量存在于肌肉中,使肌肉兴奋性加强);构成各种酶、激素、Vitamin、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等(如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主要成分)。3、缺乏症:长期缺乏会导致各种缺乏症,食用过多又会有害。缺Ca:幼畜佝偻病 缺Fe:缺铁性贫血 缺I:甲状腺肿大 缺Na:动物发育迟缓,4.矿物质元素在体内的动态平衡,5.本设施配合维持饲料成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指标 表4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指标,(五)维生素(vitamin)1.概念: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营养作用和生理功能各异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2.作用:维生素在体内既不参与机体组成,也不提供热能,主要作为代谢过程的激活剂,调节控制机体的代谢活动。3.分类:维生素分为2类:脂溶性Vitamin:VA、VD、VE、VK,可溶于脂肪和脂肪溶剂,不溶于水。水溶性Vitamin:主要是VB、VC族,体内不大量储存,短时间缺乏或不足均会引起体内某些酶活性的改变。4.豚鼠和猴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须由饲料供给。,5.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来源,6.本设施配合维持饲料成品维生素指标 表3 维生素指标,水 是 生 命 之 源,(六)水(water),1.水的重要性仅次于氧气,没有水的存在,任何生命活动都无法进行;水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之一(5580),随年龄的增长和体脂肪的沉积而下降。2.营养学作用:它参与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和体温调节;它是体内运送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载体;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水是一种润滑剂。3.动物体内水分的来源和排出动物所需水分的来源:外源水(饮水、饲料水);内源水(代谢水)。动物体内水分的排出途径:肾脏(尿)、肺(呼吸)、皮肤(蒸发)、消化道(粪便)、乳腺(乳汁)。,水的平衡示意图,4.实验动物的饮水,实验动物的饮用水应符合卫生部门颁发的人饮用水的质量和卫生指标;实验动物饮用水应由新鲜、纯净的水源直接提供;微生物质量等级不同的动物应供应与其级别相适应的饮用水,这些饮用水通常都采用高压、过滤、酸化等灭菌处理措施;清洁级及以上级别的实验动物,其饮用水必须经过灭菌处理,亦可应用酸化水()。,各种动物每日的饮水需要量,二、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一)营养需要(nutrient requirement):为满足动物维持正常生长和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根据动物的品种、年龄及生理状态将其营养需要分为生产、繁殖和维持三种。(1)生长期营养需要:指饲料中能够满足动物生长、妊娠、泌乳、产肉(蛋)等生产活动和体内同化过程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动物生长:机体通过通过同化将摄入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从而进行物质积累、细胞数量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进而导致动物整体及其重量增加。不同生长时期,动物各部生长强度是不一样的。(2)繁殖期营养需要:指满足动物母体自身和为胎儿生长发育与哺乳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3)维持期营养需要:指维持动物正常体温、呼吸、心跳和基础代谢等各项基本生命活动及动物随意活动的需要量,即体内合成与分解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二)常用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1、小鼠营养需要特点小鼠饲料中含有18%的蛋白质、5-8%粗脂肪即可满足需要;小鼠喜食含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特别需要日粮来源的亚油酸;对维生素A和D的需求量较高,但维生素A过量可以导致小鼠繁殖紊乱和胚胎畸形。添加0.47%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可提高小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2、大鼠营养需要特点18-20%的蛋白质可满足大鼠生长、繁殖的需要;生长期的大鼠易发生脂肪酸缺乏,一般饲料中应保证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总能量的1.3%,亚油酸不低于0.3%;大鼠不需要补充维生素K,但要补充维生素A;大鼠对钙、磷的缺乏耐受力较强,但对镁需要量较多,应注意补充;添加0.4%的蛋氨酸和0.48%的赖氨 酸,可提高大鼠的生长速度。,3、豚鼠营养需要特点豚鼠对精AA需要量很高;豚鼠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强,要求饲料中含有1214%的粗纤维,若粗纤维不足,可发生排粪障碍和脱毛现象;豚鼠对维生素C缺乏特别敏感,缺乏时可致坏血病、生殖机能下降等症状,甚至造成死亡。必须在饲料中补充VC(1030mg/只/日)或饲喂青饲料。,4、地鼠营养需要特点地鼠像反刍动物一样能有效地利用非蛋白氮,饲料中71%的尿素氮可以被沉积。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要求达到18-24%,特别是饲料中的动物性蛋白应有一定比例;如蛋白质不足,成年地鼠将出现性功能减退,幼鼠则生长发育迟缓。,5、家兔营养需要特点精氨酸对兔特别重要,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成年兔可以耐受高水平的钙,在初生时有很大的铁储备,因而不易贫血;兔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VK和大部分VB族,但对繁殖兔仍需补充VK;家兔盲肠发达,对粗纤维的消化能 力较强,饲料中的粗纤维应保证 在10%15%以上,缺乏时可导致 消化性腹泻,因此必须补喂青饲料。,6、犬的营养需要特点犬为肉食性动物,必须供给犬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饲料中动物性蛋白应占全部蛋白质食物的1/3,22%的粗蛋白可满足生长和繁殖需要;犬能耐受高脂肪日粮,且要求日粮要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等);犬对VA的需要量较大,亦需补充VB12;肠道内微生物虽可合成VB族,但仍需要补充VB。,7、猫的营养需要特点猫也为肉食性动物,对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成年猫日粮中蛋白质含量22%,幼猫33%;初生猫要求高脂肪日粮;猫不能利用-胡箩卜素(VA原)转化为VA,因此应在饲料中补充VA;对维生素E的需求量也较高。,8、猴的营养需要特点 猴的日粮能量的50%以上来自糖代谢;16%25%的蛋白质可满足猴的生长和繁殖需要,脂肪含量控制在3%6%为宜;其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由日粮提供,同时要注意日粮的适口性;除主食外,每天应供给一 定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1、营养成分标准:依据实验动物的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和生理阶段等特点,结合能量与其他各种营养代谢实验和饲养实验结果,科学地规定每只动物每天应给予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这种规定称之。2、实验动物饲料的营养标准:1994年我国有关部门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并颁布了我国实验动物饲料标准,2001年对其进行了修订。,三、实验动物饲料的营养标准,一、实验动物饲料的分类(一)按营养成分分类:1、全价配合饲料:营养均衡全面,可直接饲喂;2、混合饲料:由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等饲料按比例配合而成,可直接饲喂,但营养不全面,饲喂效果不佳;3、浓缩饲料:以蛋白质饲料为主,混以矿物质和添加剂预混料混合而成,不可直接饲喂,需按比列添加;4、添加剂预混料:由营养物质添加剂(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载体配制而成,不可直接饲喂,需按比列添加;5、代乳饲料:为用以替代自然乳的全价配合饲料,专为待哺乳的幼年动物设计。,第二节 实验动物饲料及质量控制,(二)按饲料加工的理化性状分类:粉状饲料、颗粒饲料、膨化饲料、液体饲料四种。,大、小鼠配合颗粒饲料,(三)按动物种类及生理阶段分类:按动物种类分类:小鼠、大鼠、豚鼠、兔、猪、犬饲料等;按生理阶段分类:育成、繁殖、维持饲料。(四)按饲料原料来源分类:可分为 植物性饲料:豆粕、玉米、麦麸等;动物性饲料:鱼粉、蛋粉、骨粉等。,二、实验动物饲料的选择 为了适应不同的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化的配合饲料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极为重要。1、天然原料饲料:即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配合而成,优点:易于获得、价格便宜,缺点:营养成分难以标准化;2、纯合饲料:使用精制原料配合而成,主要营养素有精确的计量标识。优点:饲料营养成分清楚、结果可靠,缺点:适口性差;3、化学纯合饲料:由高纯度化学原料配合而成,优点:饲料营养成分可靠,缺点:价格昂贵。,(一)实验动物饲料的配制 任何单一的饲料都不能满足动物对营养的需要。因此,需要选取若干种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制定出营养价值全面的饲料配方,使其含有全面而均衡的各种营养素,以满足动物生长繁殖或特殊实验的需要。全价饲料配制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国家标准(GB149242001)。配制方法通常采用动物饲料分析软件进行。,三、实验动物饲料的配制、生产加工、贮存与管理,设计配合饲料时应考虑:必需参考各类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并根据饲养实践经验加以应用;尽可能选用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本地区来源较充足的原料;要注意饲料的适口性;要考虑动物的生理特点选用适宜的饲料。,(二)饲料的加工、消毒和贮存,1、饲料的生产加工:要根据不同动物、不同实验目的加工成适合动物采食习性的饲料。如颗粒(鼠)、膨化(猫和犬)等形状。生产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各种原料的充分粉碎、混匀等工艺,尤其要注意比例较小的原料的混匀,以“倍比稀释”为佳。2、饲料的消毒:便于贮存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干热法:80100烘烤,营养成分损失多;高温高压法:121/1.0Kg/cm2/15min,营养成分损失少,但Vitamin破坏多;60Co照射法:营养成分损失少,费用高。,3、饲料的贮存:通风、干燥、凉爽,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原料贮存36个月、粉状饲料12个月、动物性饲料13个月、颗粒料不超过3个月。同时还应考虑饲料中所含水分、环境的温湿度、季节等因素;防止野鼠、昆虫及有毒物质的污染;分类堆放,标志清楚,严防与原料混贮等。,(一)原料采购质量控制:(二)原料贮存质量控制:(三)加工、成品贮存质量控制:,四、实验动物饲料质量控制,Thanks a 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