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ppt

    • 资源ID:5957401       资源大小:670.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ppt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孔子的生平,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孟子的生平,孟子(前385年?-前304年?)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一、人性论二、“民本”思想三、义利观四、理想人格对“圣人”的看法五、孝道,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述说:,一、人性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孔子对人性的阐述。“孔子这里所说的性与习,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是他对人性的普遍性的认识,人性即人类所具有的共指人固有的也即是所谓“性。析言之,性人的自然属性;习是后天的具体行为实践,也就所谓的人的社会属性。他认为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相近,即基本相同人类的社会属性是相远,即迥然有别。孟子在孔子人性理论的基上提出了的“性善论”,“他沿着孔子指出的性相近方向,继承孔子关于仁的有关论点,在承认人具有大致相同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进而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质属性。孟子在孔子人性理论的基上提出了的“性善论”,“他沿着孔子指出的性相近方向,继承孔子关于仁的有关论点,在承认人具有大致相同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进而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质属性。,二、“民本”思想,孔子与孟子都有重民的思想,孔子是周礼的倡导者与维护者,他接受了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的思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孔子对统治者的告诫,“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亦惠而不费乎?”。这都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孟子在继承古代“民本”思相的基础上,其观点比孔子更进了一步。“不仅着重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爱民,而且论述得也更为深刻。孟子一书中,约有将近200处提到民。孟子对历史的和现实的统治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光辉命题,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孔子的重民,是完全从统治者的角度而言的,他强调在役使人民时要“用民以时”。孟子的宣布则要大胆了许多,“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明“民心的向背决定统治者的政治基础,从某种意义让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拥有天下。他要求统治者效法先王”。孟子看来,“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要素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三、义利观,在孔子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与利是孔子区分君子与小子的标准,孔子重义而轻利。孔子认为义高于利,要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利,只是要求以义帅利取之以道。孟子在孔子所奠定的义利观的基础上予以拓展,将之推到了“贵义贱利”的颠峰。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认为,生命价值与道义相比,后者是高于前者的。不单单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生命与义二者不可兼得时,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放弃的。当然孟子承认了人的生理欲望,也承认了功名利禄等利益,“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侠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他只是强调以义来决定利益的取舍。,四、理想人格对“圣人”的看法,“理想人格具有一种典范作用。孔子眼中的理想人格有君子、仁人、贤人、圣人。圣人在孔子看来是人格的极致,人们难以达到,即便尧舜也未完全臻乎于此。至于孔子更是不以圣人自许,甚或是以仁人自许,曾说若圣与仁,则我安敢?”。在孔子看来,圣人是其最高理想之人格。在孟子看来,圣人与凡人有着同样的善心、善性,凡人只要善于修心养性,同样可以超凡入圣,所发他大胆宣布: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显然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并且也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不过,孟子也承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圣人与凡人之间存在着差别,圣人是人类中的佼佼者,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杰出人物”。,五、孝道,孔子将“孝”纳入了仁的体系,“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这里孝是仁的根本,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尊敬自己的兄长。孝是仁伦理价值的体现。就像之前我们说到的,孔子的爱是有亲疏远近的,孝也是孔子仁爱的体现。关于孝如何实施,孔子是这样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首先肯定了奉养父母是孝道,奉养父母便成为了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孔子肯定了能养是孝的表现。孔子认为经济上奉养父母要提高到孝道的高度上认识既使父母无衣食之忧,又使父母真正在精神上有享受之乐”。对父母的孝不能只是停留于物质上的满足,还要尊敬父母。孟子对孔子的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此孟子作出了论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孟子的仁的观念是紧密相连的,仁爱是一种本能,没有亲疏远近之分。所以,“孟子认为别人的父母也就是自己的父母,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四种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

    注意事项

    本文(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