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介绍.ppt
1,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介绍,2,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简介(一),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坐落在深圳市的东部,离香港直线距离45公里。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安装两台984MW压水堆机组,由法英两国提供主要设备,年发电量超过140亿度电。2002年工业总产值75.9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6.419亿美元,实现利税28.98亿元人民币同样规模和设备的岭澳核电站(距离大亚湾核电站1.2公里)已于2002年5月和2003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并且创造当年投产发电46亿度,3,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简介(二),二个电站不仅从法、英两国和其它国家引进设备和技术,还引进了全套的生产管理方法,并经过近10年的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形成了大亚湾独特的企业文化:“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二个电站采用相同的生产管理运行模式,统一的生产运行、维修和技术支持系统,即:“群堆管理下的运营模式”,4,大亚湾核电站业务需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设计方案实施MAXIMO的过程和内容COMIS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OMIS系统应用的效果经验总结与分享下一步工作的思考,目录,5,1.大亚湾核电站的业务需求(一),核电站作为一个“特殊”的发电单位,使它的运行安全问题异常敏感,涉及到政治和社会各方面。安全性、经济性是核电站最为重要的两组指标体系,其两者之间又有紧密的关系。与常规电力相比,核电工艺具有更高的系统性、关联性和复杂性,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和领域的系统工程。核电站有运行、维修、技术支持、核安全监督、辐射防护、质量保证以及财务、人力资源、行政支持等十几个职能部门,要有一套完善的、高效的管理机制和体系,1.1 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6,1.大亚湾核电站的业务需求(二),计划、组织和控制是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计划 不仅包括发电计划、维修计划、大修计划,还包括质量计划、管理计划和改进计划。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解决生产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衔接。劳动过程组织-解决人与人之间、部门之间、人与工具、设备之间的关系。控制 围绕完成计划所进行的各种检查监督、调整等工作。有生产作业前的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和对工具、备件、消耗材料、库存和资金的控制,1.2 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7,1.大亚湾核电站的业务需求(三),根据上述核电站生产管理的业务需求,以及大亚湾核电站追求卓越、赶超世界先进核电站的发展目标,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建立以下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 以业绩为中心的质量管理 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成本管理,8,2.大亚湾核电站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方案,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科学、实用、高效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和改善两个核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统一,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与世界先进核电站同步。,2.1 目标,9,2.大亚湾核电站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方案,目标优化:决策过程科学化结构优化:工作流程科学化知识优化:员工行为科学化,2.2 具体目标,10,2.大亚湾核电站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方案,2.3 建设方案,IT基础架构(TA),企业门户 EP,决策支持 DS,ERP(企业资源规划),电子商务 eC,OA办公自动化,KM知识管理,PDM产品设计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11,2.大亚湾核电站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方案,2.4 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从总体上讲,大亚湾核电站信息化建设共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基础建设阶段(88年90年)主机终端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阶段(91年95年)主机到网络的技术转型阶段(96年97年)以网络为核心的系统规模优化阶段(98年现在),12,主干千兆 Nortel 以太网6台千兆 Nortel Passport 8600交换机桌面 100/10Mbps两个核电站 3500 节点,3000 台桌面PC服务器近40台两个核电站员工2000多人,建筑物56座,两个核电站千兆以太网覆盖,2.大亚湾核电站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方案,2.5 网络和应用开发环境,13,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Internet,防火墙,1.2公里,千兆以太网,14,中广核集团广域网物理互联连接示意图,15,2.6 两个电站管理信息系统 支持电站的运行和管理,根据大亚湾核电站的业务需求和企业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将核电站的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二大类:电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PMIS)着眼于核电站生产运行、业务流程的管理与优化 核心系统是COMIS企业事务管理信息系统(EMIS)着眼于核电站管理优化与决策支持系统 核心系统是CIS,二大类系统相互呼应和补充,实现了从物资供应与采购到机组生产运行与维修;从技术创新改造与人员培训到全过程的电站生产运作与管理的优化,16,3.实施MAXIMO的过程和内容,在1997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现状与公司生产维修管理发展 需求相比较,存在以下不足:缺少统一的设备管理系统各系统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各系统标准不统一系统集成性较差大部分系统存在Y2K问题,3.1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需求(一),17,2.建立适应一址多堆的完整、统一、科学、实用的计 算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和工作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优化过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科学、完善的基础数据库体系,保证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交流,为管理、分析、决策提供依据;,3.1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需求(二),18,3.2 MAXIMO实施的设想与原则,通过引入世界最先进的资产维护管理软件平台(MAXIMO),结合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维修和设备管理的经验,集成其它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出一套适合广东核电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COMIS),来提升大亚湾核电站的设备管理、生产维修、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向世界先进核电站迈进通过MAXIMO的实施,来提高我们实施大型国外软件的经验,培养人才,锻炼自己的IT队伍通过实施,同MRO和其它公司结成长期合作的关系,共同提高国内企业生产维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19,实施策略的确定,通过:对自行开发方案与引进成熟商业软件包方案的 优劣进行综合比较 充分调研、咨询和经验反馈确定采用成熟商业软件包和进行二次开发的实施策略,3.3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改进方案论证(一),20,经过一年的技术论证和评价,从不同层次、方面、角度充分比较,选择合适的产品和系统集成商。1、对三个品牌或三个产品以上的备选对象进行了多角度评估、论证,3.3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改进方案论证(二),21,2、技术分析通过对性能价格比、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择MRO公司的MAXIMO产品作为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主要依据:全球近6000个用户,质量上口碑较好;可作10%左右的客户化修改,便于适应现有管理机制;供应商在中国设有子公司,并可获得来自美国、澳洲、香港公司的技术支持。,3.3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改进方案论证(三),22,3、在三个层面进行调查研究,3.3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改进方案论证(四),对系统集成商从质保、资信、履约能力、实施技术能力和在电力行业上的经验等方面综合考核和评价,23,3.4 COMIS(MAXIMO)项目实施步骤,1.初步用户需求分析2.现场评价3.差异分析4.系统设计5.程序客户化与开发6.单元测试7.联调测试8.离线试运行9.并轨运行10.全面投入运行,COMIS(Company Oper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24,3.5 COMIS项目实施的主要功能模块,设备管理 工作过程管理 定期试验管理 日常预防性维修管理 大修中长期计划管理 标准工作包管理 工具管理 库存管理 采购管理 合同管理,COMIS是以设备管理为中心,应用于电站生产、维修管理的核心软件,包括以下主要模块:,25,3.6 COMIS与其它相关系统的关系,COMIS已经实现与其它应用系统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系统如下:电站计算机辅助隔离系统(CBA)财务管理系统(FIS)仪表校验单处理系统(ICM)经验反馈系统(EFS)COMIS还将实现与下列应用系统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 文档管理系统(DAMI)可靠性数据库(RDS)概率风险分析(PRA)工业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KIT),26,财务/预算/资金,经验反馈系统,技术/设备不同点管理系统,可靠性维修管理,设备可靠性数据库,电站运行数据库,概率风险分析,计算机辅助隔离系统,文档管理信息系统,文档数据库,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培训与授权管理系统,电站能量统计系统,振动分析系统,仪表校验管理系统,现场巡视系统,化学运行管理系统,辐射防护管理系统,备品备件,采购/合同,仓库管理,设备管理,工作过程管理,工具管理,定期维修,大修,预防性维修,定期试验,资料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运行支持系统,系统隔离,财务系统,技术支持系统,COMIS 系统,电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组织,27,3.7 COMIS的实施进度,分为二个阶段:1999.2-2000.5 实施MAXIMO 4.01,在迪斯公司、MRO的大力协助下,基本功能全部实现,成功上线。2002.5-2002.8 在MRO公司配合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MAXIMO 4.11,并且解决了多个原来实施的遗留问题,开发了与PROJECT 2000的接口,成功应用ANALYZER的统计分析功能,提高程序运行的速度和稳定性。,28,4.COMIS的结构与功能,COMIS系统由九个功能模块组成,以资产、设备为基础,以工作票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以设备缺陷处理、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等几种模式,将采购管理、仓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有机地集成为一体,结构关系如下:,4.1 COMIS的系统结构,29,维修工作过程管理(即上图“工作票”模块):全过程模拟核电站设备维修实际工作流程,包括工作申请的产生、工作申请的审批与分发、工作票准备及校核、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及审查、工作票状态跟踪、查询与统计等。预防性维修管理:预防性维修的定义与跟踪、预防性维修计划的优化等。设备管理:建立设备台帐、系统/位置基本数据库、设备技术参数数据库、设备运行历史数据库、设备维修历史数据库、设备变更跟踪、设备定值管理等。,4.2 COMIS的主要模块功能(一),30,仓储管理:定义库存备件、定义仓库、定义重购准则、定义备件的技术参数、执行库存管理的业务操作(发料、退料等)、查看交易历史、执行供应商分析、仓储管理与财务系统接口等。采购管理:采购申请管理、采购询价管理、采购订单管理、货物接收管理、与财务系统接口等。标准工作包管理:建立标准设备维修作业的标准工作指令、标准风险分析、标准隔离指令、标准风险和安全措施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接口关系。,4.2 COMIS的主要模块功能(二),31,人员工种管理:维修人力资源定义与管理、工种的定义与管理、专业与子专业的定义与管理,并且和公司的人力资源系统进行连接,做到资源共享。工作日历管理:定义电站运行部门的工作日历与班次、定义其他工作日历资源管理:服务合同管理、专用工具与通用工具管理。工具管理:对通用和专用工具进行编码、登记、借还、检测、鉴定、报废等管理,4.2 COMIS的主要模块功能(三),32,4.3 COMIS系统的工作过程管理,33,授权用户:2,600设备功能:功能位置数据:396,000(两个电站)备品备件:108,000(两个电站)仓库各种单证(验收单、验收单、退料单):72,162工具:12,000标准工作包:44584;标准风险分析:26416;质量计划:3360预防性维修、定期试验项目:19687已处理工作票:42,000(2002)采购申请单:36875 询价单:11444 订单及合同:33016,5.COMIS系统的使用情况,34,成功地经历了第、二次大修的考验,目前第次大修正在全面开展,大修的准备和计划安排全部通过COMIS系统进行。其中大亚湾2号机大修创造32天的历史最好记录。通过COMIS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换料大修文件准备的工作量加强了对设备维修的作业风险管理和维修质量控制,对近3年来未再出现人因跳机跳堆事件有着显著的贡献 丰富了生产管理手段,通过信息的普遍共享,各级干部和员工可以很方便地查询机组上待处理的设备缺陷情况 采用标准工作包体系后,将标准化的工作直接生成工作票,使维修的工作文件准备量大幅度减少,使整个维修工作质量和进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5.COMIS系统的应用效果,35,维修成本的统计分析使整个维修活动成本得以有效的控制有效地优化了库存管理。通过利用数据储备和动态需求,可以确定备件的科学库存量和经济采购量,可以对供应商实施定量评估,可以规范生产物料的领用。就2001年与2000年大亚湾核电站库存(只包括常用物资和战略备件)方面进行比较,物资消耗从1448.62万美元降到1071.12万美元;平均库存从10301.46万美元降到10271.0万美元;换料大修成本从1400万美元降到1390万美元岭澳核电站基础数据准备和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有了高的起点两个核电站实现了人力资源、工具、库存资源的共享,5.COMIS系统的应用效果,36,6.经验总结和分享,6.1 如何成功地进行生产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良好的IT基础和用户基础软件引进地认真评估与严格论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推动选择好的产品供应商和实施开发商合适的组织形式成功的项目管理IT部门的强力介入参与者良好的敬业精神、主人翁精神和团队意识,37,6.2 COMIS项目实施组织机构,38,2000.5上线后,成立专职管理机构(COMIS管理组)来统一管理、维护和运转COMIS系统加强用户的培训,将COMIS培训作为员工授权培训的一部分对系统管理设定考核评估指标(系统可用率、故障次数、干预次数等)建立系统管理日志制度,做好经验反馈由专职小组来负责统一程序修改的评估和测试严格管理系统授权完善基础数据(设备、备件、标准工作指令、标准风险包、人员基础数据),保证数据的正确和完备制定系统设备、仓库、工具和工作票各项管理的程序,对各种授权和职责进行明确规定,使之制度化、程序化,6.经验总结和分享,6.3 强化系统投产后的应用管理,39,2002.8系统进行了升级,从MAXIMO 4.01升级到4.11,同时对大部分客户端升级到Windows 2000/XP针对投产初期系统运行较慢的情况,通过优化ORACLE数据库、提高PC机的档次,解决程序的BUG,使系统速度和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开发COMIS系统与PROJECT 2000的接口,用于生产计划和大修计划,并和COMIS集成在一起在原来工具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电站离线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使COMIS系统能涵盖电站所有的资产,并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开发MAXIMO的ANALYZER功能,对前2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正在评估分析的结果,6.经验总结和分享,6.4 优化系统的功能,40,如何充分挖掘发挥MAXIMO的功能?如何从EAM系统向ERP系统过度?预测性维修(PdM)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如何有机地同MAXIMO集成下一步大亚湾核电站要引进P3E计划软件,同COMIS系统的集成也是一个面临的难题财务系统的改造,更新也面临如何同生产业务系统的接口问题,7.下一步工作的思考,41,敬请指教!,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