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新肿瘤登记报告与随访.ppt
肿瘤登记报告与随访,济宁市疾控中心2016年6月12日,目 录,肿瘤早诊早治,一、报告病种,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所规定的全部恶性肿瘤(C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和(D42 D43.9),所有发病和死亡个案均为登记报告对象。,二、报告对象,1.凡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X线、CT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补报,并需核对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需分别填报。,三、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为肿瘤报告责任单位,包括省部属医院、教学医院、部队医院、专科医院(肿瘤、结核、传染、妇幼、儿童医院)、企业职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接受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的业务指导、培训、督导和考核。,四、网络直报,门诊和住院医生对确诊的肿瘤病例,需要填报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和肿瘤发病登记册;每个肿瘤病例来本单位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由本单位作出确诊,均需填报,若系统中本病例已填报,应在肿瘤登记册和报告卡中备注注明(*单位已报,把报告卡的信息补充完善),可以在本系统中不再报告。对已报出的病例,应在其门诊或住院病历首页加盖“新病例已报”或“更正诊断已报”印章。报告卡的填写字迹要清楚,内容填写要完整,不得缺项,漏项。,县级、乡镇级医疗机构及其社区服务机构,门诊和住院医生对确诊的肿瘤病例,需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和肿瘤发病登记册;医技科室(包括病理、CT/MRI、放射、B超/彩超、内窥镜、血检中心)和病案室等部门均应设立肿瘤发病登记册,及时记录所在部门肿瘤病例的诊疗相关信息。肿瘤报告负责人负责及时收集本单位门诊和住院医生填报的肿瘤报告卡,并在收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上报。,县级、乡镇级医疗机构及其社区服务机构续,每月月底与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病案室填报的肿瘤发病登记册进行自查,对上报的肿瘤卡进行补充、完善、整理和剔重。,监测工作要求-医院信息平台,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如HIS系统等)的医院,可由医院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负责人在负责医院信息平台管理科室的协助下定期进行发病死亡信息的收集工作。根据ICD编码及疾病诊断关键字,对符合上报条件的门、急诊(留观)及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汇总,定期以电子版(EXCEL文件格式)形式导出、保存月底核对有无漏报。,注:慢性病管理是在医生写电子病历时下出院诊断中进行上报。,2、安装HIS系统的医疗机构,又安装了慢性病监测上报信息系统(医院客户端),病例可以直接通过中转端进行推送病例。,慢性病监测上报信息系统应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按以上要求填报肿瘤卡和登记册外,还需每月收集所辖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上报的肿瘤卡,由专人进行信息核实、补充、整理和剔重后填入本院或本中心登记册中,并在收到卡片7日内审核并通过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上报。,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每月应主动收集确认本村或社区中新发或已死亡的肿瘤病例,并负责填写肿瘤报告卡 和肿瘤登记册,于每月5日前(国定假日顺延)上报上级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肿瘤病例随访调查由县级疾控机构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在当年第四季度或次年第一季度进行,数据上报须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五、肿瘤病例随访,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各乡镇(街道)肿瘤监测数据库中登记的所有病例信息,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人员及村医进行病例结局随访,如死亡,应在肿瘤登记册记录死亡日期与死亡原因,将随访结果填入肿瘤登记结局随访调查表。随访中发现的错误信息需在随访表中填写改正的信息,随访结束后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到慢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中,并同时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录入死亡网络报告系统。为减少工作量,各县市区在入村入户随访之前可以先通过与死因登记系统比对补充死亡及发病信息。,肿瘤病例随访(续),肿瘤病例随访(续),六、质量控制的要求,1、要求肿瘤登记资料完整。即指项目完整、数量完整,杜绝漏报。漏报调查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2、要求基本项目齐全不漏。除了各项基本的填报项目应齐全不漏外,对更正诊断病例要及时体现更正诊断及依据;死亡病例须及时填报死亡日期等信息。,质量控制的要求(续),3、要求肿瘤登记信息准确。要注意避免重报、多报、误报。不马虎潦草,也不弄虚作假。4、要求肿瘤登记报告、审核及时。要求各报告单位肿瘤医生填报肿瘤病例报告卡7日内网络上报,上报后7日内审核。每年在3月底前将上年度内的肿瘤发生(死亡)病例全部报出,以进行汇总、分析。,质量控制的指标,1、各类诊断依据所占百分比,尤其是病理组织学诊断所占比例(66%):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性最高(包括血骨髓片、细胞学检查),其次是实验室诊断、放射学诊断(X线、CT、B超等),单纯的临床诊断是很少的。2、各类诊断单位所占百分比:分乡(镇)、区、县市级、地区级、省级,省级医院诊断的比例越高,可靠性越好(删重,要保留上级报告的卡片)。,质量控制的指标,3、由死亡补发病的病例数(DCO)与登记的总发病数比例(DCO%15%,说明登记报告的全面性很差。4、同期登记的死亡与发病数之比(M/I:0.6-0.8):除非某一 部位肿瘤发病率迅速下降,一般来说,在县市级水平上,同地、同期登记的肿瘤新发病数不应低于肿瘤死亡数。5、部位不明所占百分比(5%):如果这一百分比高,说明登记资料质量差,反映病人可能未得到良好的诊治或填写报告草率,等等。,七、肿瘤早诊早治,重点肿瘤(根据当地情况优先选择),肺癌 乳腺癌 胃癌 宫颈癌肝癌 鼻咽癌食管癌 大肠癌,七、肿瘤早诊早治,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七、肿瘤早诊早治,早诊率 早诊率=某重点癌症筛查出的早期病例数/筛查出的病例总数100%早诊率75%治疗率90%筛查人数 1000人以上,七、肿瘤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参考中国癌症基金会的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七、肿瘤早诊早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