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第四讲.ppt
第四章 城市规模,没有必要仅关注城市规模。艾萨克 牛顿要比河马小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他的价值 伯特兰 拉塞尔,第四章 城市规模,表4-1 城市规模分布,人口等级 城区数量,超过1000万 2 500万1000万 4 100万500万 43 10万100万 324 少于10万 549,第四章 城市规模,效用与城市规模城市系统专业化与综合性城市城市规模的差异城市规模的分布,一、效用与城市规模,城市规模(人口)的增长是如何影响典型工人的效用的?大城市的成本收益城市内部的区位均衡、土地租金与效用,1、大城市的成本与收益,假设城市生产在一个孤立的点进行,工人从住宅区乘交通工具到达这个生产中心。我们先分析收益,再分析成本表4-2 效用与城市规模,工人总数(百万)工资 劳动收入 通勤成本 效用 1 8 64 5 59 2 10 80 10 70 4 11 88 22 66,1、大城市的成本与收益,图4-1 效用与城市规模,2、城市内部的区位均衡、土地租金与效用,表4-3 城市内部的区位均衡、土地租金与效用 A B C D E F 通勤距离 通勤成本 土地租金支出 劳动收入 租金收入 效用(英里)(美元)(美元)(美元)(美元)(美元),0 0 25 80 15 70 5 10 15 80 15 70 10 20 5 80 15 70,二、城市系统,我们可以用效用曲线来揭示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是如何在不同城市间进行分布的,然而,问题是一个地区是否有大量的小城市或者的大城市存在,或者在两个极端之间。如果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总数是600万人,他们有三种可能的分配模式。(1)6个城市,每个城市拥有100万劳动力(2)3个城市,每个城市拥有200万劳动力(3)2个城市,每个城市拥有300万劳动力,1、城市规模不能极小化,图4-2城市规模可以过大但不能过小,2、城市规模可以极大化,图4-2城市规模可以过大但不能过小,三、专业化与综合城市,典型的的区域内不仅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其中不仅包括高度专业化的城市,也包括高度综合性的城市。地方化经济促进了专业化城市的发展,而城市化经济的存在促进了综合化城市的发展。专业化城市和综合性城市具有互补性,在市场经济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综合性城市鼓励创新,而专业化城市则更容易提高生产效率。,1、实验室模型,杜兰顿和普伽发展一个模型探讨城市在创新和生产中的角色首先考虑企业在综合城市进行试验,当发现理想的生产流程后在转向专业化城市的可能性假设有6个潜在的生产流程,企业家会发现在综合型城市有很多企业正在使用这些生产流程,一旦新产品原型被生产出来,企业将意识到,他已经发现了理想的生产流程。这个过程可能是1年也可能是6年,但是一般来说,平均需要3年的时间,1、实验室模型,图4-3 企业在综合性城市获得利润的时间路径,1、实验室模型,其次,在区域性的专业化城市需求理想的生产流程有利的信息:较低的产品原型成本不利的信息,较高的迁移成本,1、实验室模型,这个试验模型显示综合性城市和专业化城市在产品生产周期中所扮演的角色综合性城市有种类繁多的产品和生产流程,为新思想的创造提供了沃土,这些思想可以指导新产品的生产一旦企业发现了理想的生产流程,其在综合性城市内获得的利润就会减少,因此企业开始向专业化城市迁移,2、案例:纽约的无线电通信产业,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通信产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此时它严重依赖于外部经济、发展速度和人们之间的交往该产业使用的技术不成熟,而且处在迅速变革种;产品的生产方法并没有经过测试;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这一时期,生产者的规模和流动性普遍很低,次级承包商和供给者的信誉度也很低。产业的失败率很高,2、案例:纽约的无线电通信产业,然而在10年或者20年后,生产方法已经被标准化,生产设备开始长期运转。而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要比产品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更严峻,因此逐渐迁移到城市中心的低档区位。,2、案例:纽约的无线电通信产业,分析:纽约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可以提供种类繁多的中间投入品和大量的专业化劳动力,还可以提供一些生产方面的知识包含在多种生产流程中,实践证明这些知识促进了无线电通信产业的发展。当一种产品达到成熟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流程都基本保持稳定,生产者不需要在综合城市获得更多的知识时,他们可以将企业迁往生产成本较低的专业城市,因为在这种类型的城市中存在着地方化经济,较低的工资水平和较低的土地租金。,3、试验室城市的实践,杜兰顿和普伽:产业创新过程中综合城市可以被看做室企业的实验室。7/10的企业从综合城市迁移到专业化城市。大多数创新型产业具有很高的区位波动性,企业厂址一般是从综合性城市迁移到专业化城市。93%的企业属于研究和开发型产业,88%企业属于制药和化妆品产业,82%的企业属于信息技术企业。其他迁移频率较高的产业还包括商业服务业、印刷业、出版业、航空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向专业化城市迁移频率不高的产业:家具业、食品行业饮料业、服装业和皮革业。,四、城市规模的差异,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的差异本地产品与城市规模本地就业与城市间的差距,1、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的差异,图4-4从聚集经济角度分析城市规模的差异,1 3 6工人(百万),每个工人的效用,U*,S:较小的地方化经济,s,m,b,M:较大的地方化经济,B:较大的城市化经济,2、本地产品与城市规模,对不同产业的就业规模进行区分,分为将自己生产的产品输出到其他城市,供其他城市居民使用;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在本市销售,以供本市居民使用一个城市的就业规模等于产品输出部门的就业量与为本地区服务的经济部门的就业量之和。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本地区生产的一些产品在这些城市都可以买到,如果产品的人均需求量与生产该产品的规模经济有很大关系,即使小城市也能够产生足够的需求,支撑该产业的发展,2、本地产品与城市规模,一些地方性产品只有在大城市才能获得,如果产品的人均需求量与生产该产品的规模经济没有显著相关性,那么他将导致大城市产生足够的需求,以支撑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发展例如,歌剧院的人均需求相对较小,因此大城市有,小城市没有 大城市有种类丰富的消费品,在大城市可以购买到小城市出售的产品,也可以购买到小城市买不到的产品,3、本地就业与城市间的差距,图4-5 本地产品的引入扩大了城市间的差距,五、城市规模分布,等级-规模法则城市巨人:大城市难题,1、等级-规模法则,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城市等级乘以人口数量是一个常数尼歇尔(2005)等级=C/Nb其中C是常数,代表人口,指数可以从等级和人口的数据进行估计。如果b=1,可以理解为等级规模法则。尼歇尔估计的b值2/3为,2、城市巨人:大城市难题,图4-4 大城市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 都市区 人口 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东京 19037361 17.76墨西哥城 16465487 20.97圣保罗 15538682 11.46布宜诺斯艾利斯 10759291 35.47智利的圣地亚哥 4227049 34.87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 1157450 39.36,小结,效用曲线显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人口增长的权衡:集聚经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但是规模不经济将增加通勤成本,进而降低劳动者的效用水平城市规模不能太小,因为此规模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在逐渐衰落的城市,其劳动生产率将下降,由此迁移行为产生一种自我强化效应,小结,城市规模可以过大,这一因为该城市规模是一个稳定的均衡:城市规模的缩小将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城市规模的扩张将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因为此时的迁移行为会产生自我调节效应本地型就业增大了城市间在就业和人口数量方面的差距,小结,综合性城市有利于企业进行试验,并导致产品设计和生产上的创新城市等级-规模法则要求城市规模分布具有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