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十一章).ppt
重点知识小问答(六),判断国际收支平衡表实质上是一种会计报表我国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即以人民币为基准货币,以外币为标价货币欧洲美元指在欧洲流通的美元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说能解释汇率短期的变化,但只偏重金融资产的影响解决一国开放经济中内外均衡目标冲突问题不能依赖单一的政策“蜜月效应”和“离婚效应”发生在固定汇率制下,选择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人为账户是A.经常账户 B.资本与金融账户C.综合账户 D.错误与遗漏账户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包括A.购买力平价说 B.资产市场说C.利率平价说 D.国际收支说根据MundellFleming model,如果一国实行 浮动汇率制,则在资金完全流动时 A.财政政策完全有效B.财政政策完全无效C.货币政策完全有效D.货币政策完全无效,三个引例,例关于课堂教学秩序的一般平衡分析课堂教学秩序的调节:自动平衡机制道义劝说?例江汉路步行街上“高价”收购美元、黄金的中年妇女例出口企业和个人对所收外汇的处理?,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概述(掌握)货币自由兑换问题(理解)复汇率制问题(了解),第一节 直接管制政策概述一、政府采用直接管制政策的原因和形式二、直接管制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重点),一、政府采用直接管制政策的原因和形式 政府采用直接管制政策的原因(1)短期冲击因素。(2)宏观政策因素。(3)微观经济因素。(4)国际交往因素。,短期冲击因素,冲击包括实际性冲击、货币性冲击和投机冲击冲击使经济难以及时调整至新的均衡位置,产生调整滞后或调整过度现象,从而使经济出现失衡、混乱甚至动荡调整滞后:J曲线效应,产生可维持性问题。调整过度:短期投机资金冲击导致的汇率和利率的过度波动,“超调”和货币危机。,宏观政策因素,为了保证原有政策能够发挥预期效力 财政政策无效有效?(实行浮动汇率制时)货币政策中公开市场业务(利率、汇率)政府不合理的政策导致被迫采用直接管制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巨额财政赤字国内信贷扩张 超额货币供给购买国外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货币危机,微观经济因素,价格体系不合理,存在各种扭曲因素微观经济实体缺乏活力,对价格信号反应迟钝企业产品质量低下缺乏竞争力(“亏本”处理)资源流动存在障碍,国际经济交往,一国经济的开放性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相 对封闭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 例如: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承诺到2006年底 中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 QFII的引进,直接管制政策的形式(1)价格管制(进口商品价格及数量配给限制)(2)金融市场管制(利率及贷款的限制)(3)贸易管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4)外汇管制 货币兑换管制(核心,第二节)汇率管制(复汇率制,第三节)外汇资金收入和运用管制(回答问题3),二、直接管制政策的经济效力分析(解决问题2)直接管制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收益: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成本:造成经济不同程度的扭曲下面以外汇兑换管制为例,主要分析这一管制的社会成本,如图11-1所示:,外汇数量,汇率,O,H,I,A,B,SS,DD,E,F,C,G,rent,dwl,图11-1 外汇兑换管制的经济效应分析,维持汇率,维持交易量,超额需求,关键词,外汇黑市官方市场经济租金(rent)寻租行为(rent seeking)腐败无谓损失(dead weight losses),外汇兑换管制消极效应,导致一系列非法活动,这都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腐败现象外汇黑市高低报进出口额对一国国内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较大不利影响本币定值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影响经济发展本币定值高进口产品价格急需设备技术本币定值高保护低效进口替代工业资源配置贸易战汇率战(CA)全球资本配置(K),第二节 货币自由兑换问题一、货币自由兑换的基本概念 二、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三、货币自由兑换后经济面临的新问题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一、货币自由兑换的基本概念 货币自由兑换: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用本国货币购买(兑换)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换)本国货币。如果货币可以完全自由兑换,则国际收支账户中所记录的各种国际交易产生的本币与外币间的兑换需求均可在外汇市场上不受限制的得到满足,不同含义的货币自由兑换:(一)按产生货币兑换需要的国际间经济交易的 性质分,货币自由兑换可分为经常账户下的自由兑换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自由兑换。经常账户下自由兑换:指对经常账户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实行无限制的兑换。实现了经常账户下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又称为“第八条款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可兑换:指解除对资本与金融账户交易施加的货币兑换管制、对外支付和交易的各种限制,基本上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注:达到资本与金融账户可兑换的要求比经常账户可兑换难得多,在实行资本与金融账户可兑换的国家中,一般为工业化国家。,(二)根据进行货币兑换的主体,可分为企业用汇的自由兑换和个人用汇的自由兑换 一国货币实现完全可兑换性,经历的阶段是:经常账户有条件兑换经常账户自由兑换经常账户自由兑换金融账户有条件兑换经常账户自由兑换金融账户自由兑换,二、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 第一,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通胀,失业,财政赤字,不良贷款第二,有效的经济自发调节机制。市场机制,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价格机制 第三,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运用条件,丰富经验技巧,政府信誉,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 一般企业:制度合理、技术高 银行:经营状况好,资本充足,不良贷款低合理的经济开放状态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 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充足的国际储备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三、货币自由兑换后经济面临的新的问题 资本逃避问题 所谓资本逃避(capital flight),是指由于恐惧、怀疑或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他国家的异常流动。(1)境内外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的差异是形成资本逃逸的主要原因。,(2)资本逃避可以通过种种合法和非法途径进行 合法:发生在资本与金融账户可自由兑换后 非法:国际贸易中伪造发票,高报进口,低报出口。(3)资本逃避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短期:带来经济混乱和动荡 长期:降低本国可利用资本数量,减少政府从国内资产中获得的税收收入。,货币替代问题 货币替代(currency substitution)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内对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良币驱逐劣币,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高度集中控制时期(1979年以前)向市场化过渡时期(1979-1993年)1979年,外汇留成额度制,形成外汇调剂市场 一部分外汇需求可以在外汇调剂市场满足 经常账户用汇仍有部分需审批,多重汇率,经常账户下有条件自由兑换时期(1994-1996年)1994年1月1日,外汇体制改革,主要内容:(1)汇率并轨,取消汇率官价,汇率由银行间市场决定外汇。(2)实行结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制,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3)实行银行售汇制,取消经常账呼下审批,经常账户下完全自由兑换时期(1996年12月1日至今)1996年11月27日,戴相龙正式宣布中国自1996年12月1日起,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全部义务,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货币制度,这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经常账户下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目前,中国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范围和可兑换程度已经较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的资料,截止到2003年底,对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资本项下43个交易项目,中国完全可兑换和基本可兑换(经登记或核准)的有12项,占28;有限制的有16项,占37;暂时禁止的有15项,占35。,第三节 复汇率制问题 一、复汇率制的概念 二、复汇率制的利弊 三、中国外汇管理中的复汇率问题,一、复汇率制的概念 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s)制,是指一国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的制度。复汇率制按其表现形式有公开的和隐蔽的两种。公开的复汇率制就是政府明确公布针对不同交易所适用的不同汇率。隐蔽的复汇率制表现形式有多种。,二、复汇率制的利弊 复汇率制在达到和维持内外均衡的政策目标上有以下作用:第一,维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第二,隔绝来源于外国的冲击。第三,达到商业政策目的。第四,实现财政目的。,复汇率制对经济也有很大损害,主要体现在:第一,管理成本较高。第二,扭曲价格。第三,不公平竞争。,三、中国外汇管理中的复汇率问题复汇率制问题的形成 调剂价与官价并存,形成双重汇率 外汇留存比例的多样化,形成多重汇率 外汇调剂市场是外汇留存制的直接后果,1993年底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1993年12月30日公布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新方案,主要特征是四大取代:以结汇制取代留成制 以银行间外汇市场取代调剂市场 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代双重汇率制 以单一货币(人民币)流通取代多货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