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ppt

    • 资源ID:5949216       资源大小:477KB        全文页数:9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ppt

    国际贸易学,第五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第五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学习目的:学习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其所起的重要作用,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认识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掌握经济增长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概念:经济增长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增加已经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数量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导致国民产值的增长。表示: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表示,经济增长会使一国的生产的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相关理论:关于对外贸易是“剩余产品的出路”学说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需求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收入乘数效应:净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长的效应。,贸易乘数理论的思想基础,贸易乘数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该理论将贸易看成是解决经济萧条、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途径。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从贸易角度来看,政府可以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来增加净出口,提高有效需求。凯恩斯并非认为贸易顺差越大越好,它只是将贸易顺差作为克服经济萧条的手段。,贸易乘数理论 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进口倾向 出口的增加将带来产出的增加,其增加的规模将成倍于增加的出口。进口的增加将导致产出减少,其减少的规模将大于进口增加的规模。,评价,贸易乘数理论是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的产物,它将贸易保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贸易盈余作为解决本国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外部手段。如果各国都以此理论指导其贸易行为的话,那必将导致贸易规模的缩小和贸易利益的损失,不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第二节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小国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大国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课中思考,经济增长产生的生产效果、消费效果和贸易效果分别有什么类型及特点?为什么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一、小国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生产的贸易效应消费的贸易效应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的综合分析小国条件下的要素供给增加及贸易与福利,(一)生产的贸易效应,经济增长通过改变生产方面的变量对一国贸易产生直接的影响e*:进口供给的收入弹性:经济增长使国民收入增加,这种增加会使可进口产品的国内产值有何变化 Y/Y NI/NI,e*=,Chapter 4,生产效应,增长后,新生产点在:OA 线上:中性贸易生产效应;I区域内:顺贸易生产效应;II区域:超顺贸易生产效应;III区域:逆贸易生产效应;IV区域:超逆贸易生产效应.,Chapter 4,e*:进口供给的收入弹性,生产效应,(二)消费的贸易效应,经济增长通过改变消费需求对一国贸易产生间接影响:本国可进口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经济增长使国民收入增加,这种增加会使可进口产品的消费量发生什么变化 Y/Y NI/NI,=,消费效应,增长后,新的消费均衡点:OB线上:中性贸易消费效应;I区域:逆贸易消费效应;II区域:超逆贸易消费效应;III区域:顺贸易消费效应;IV区域:超顺贸易消费效应.,Chapter 4,*: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消费效应,(三)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的综合分析,经济增长的贸易效果一国的可进口产品与可出口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随经济增长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本国的对外贸易的增长,进而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各种经济增长型态的贸易效果:见下表,Chapter 4,经济增长效应(P74),顺贸易生产效应 和中性贸易消费效应导致贸易扩张超过经济增长,即,超经济增长。,例子:顺贸易生产效应+中性贸易消费效应,Chapter 4,0,X,Y,R,A,B,A,B,R,顺贸易生产效应+顺贸易消费效应导致贸易扩张超过经济增长,即,超经济增长。,例子:顺贸易生产效应+顺贸易消费效应,例子:超逆贸易生产效应+超逆贸易消费效应,超逆贸易生产效应 和 超逆贸易消费效应导致贸易和经济增长下降,即,逆经济增长。,(四)小国条件下的要素供给增加及贸易与福利,经济增长在生产方面对贸易的影响。分“进口替代型增长”和“出口扩张型增长”,再根据“大国”和“小国”两种类型进行分析。“不平衡增长”,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都属于不平衡增长。,进口替代型增长指进口行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得比较快,从而使得国内生产增加,一部分原来进口的商品被国内的产品替代了。出口扩张型增长指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进口替代型增长的重要原因是进口产品所需要的主要资源(生产要素)的增加。小国与大国,1.进口替代型增长,如果生产要素的增长不是同时按相同比例变化,情况就比生产要素中性增长要复杂一些。那就要看这个变化了的要素属于哪个国家,它用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是用来生产替代进口的商品呢,还是用来生产出口商品?情况不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不同。,进口替代型增长,先假设增长的生产要素是用来生产替代进口商品的。假设某国可生产钢铁和大米。相对大米而言,钢铁的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现在假设该国资本数量增长,而生产大米的生产要素没有增长。,进口替代型增长,资本增长以后,由于资本供给增多,所以资本的价格即利率会降低。由于资本这一要素比原来便宜,会导致更多的厂商使用资本,因此,该国的钢铁相对于大米来说会增加,进口量就会减少。结论:用于生产替代进口商品生产要素的增长,将会导致进口数量的减少。下面用几何图形来说明这一问题。,对小国的影响小国生产的任何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不会有任何影响,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都不会改变,贸易条件也不会变化。该国的相对价格曲线只是平行地向外移动。,进口替代型增长,图5-4”小国”的进口替代型增长,罗布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结论:进口替代型产品生产扩大,进口减少;资源丰裕产品生产下降带来出口能力降低,整个贸易量因此减少。,2.出口扩张型增长,即生产可出口商品生产要素增长的情形。关于这一点的分析与第二点正好是反过来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在横轴上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横轴上的截距。分析过程请大家结合第二类情况进行。,出口扩张型增长,对小国的影响不影响国际价格,贸易条件也不会改变。同样符合罗布津斯基定理。,图5.5”小国”的出口扩张型增长,结论:资源丰裕部门生产增加,出口扩大;资源稀缺部门生产减少,进口扩大。贸易三角比增长前扩大。经济福利水平增强。,对小国的影响,重要结论:生产可进口商品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使其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而生产出口商品所需的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增加出口商品的供给,从而导致其贸易条件恶化。关于这一点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在增加出口的同时,更要关注可能对贸易条件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做到趋利避害。,二、大国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大国的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贫困化增长,(一)大国的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进口替代型增长对大国的影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会受到大国生产和贸易变动的影响国际生产价格会由于大国需求的减少而下跌。进口替代产品钢铁国际价格的下降,会影响大国的贸易条件。进口产品钢铁价格的降低,使得出口产品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大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图5.6”大国”的进口替代型增长,A产品会扩大生产(资本增加,成本相对降低);B产品也会扩大生产(相对价格上升)。整个社会的最终选择取决于国际市场A产品和B产品的价格比率的变化程度。两种可能:A产品生产增大,B产品生产仍然减少;两种产品生产都增加。对于生产影响的不确定也造成对贸易量影响的不确定。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两种商品的生产都增加,既会减少进口又有可能增加出口。大国的经济福利水平会比小国更大。原因是,大国不仅得到了本国经济增长的好处,而且还得到国际贸易条件改善的好处。,进口替代型增长,国际市场A产品供给量增加,国际价格下跌。大国贸易条件恶化。一方面,A产品生产增加(生产要素增加),出口增加;另一方面,国际价格下跌,会抑制出口的增长。B产品的情况同样。一般而言,A 产品生产增加,B产品生产减少;但也可能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增加。,出口扩张型增长对大国的影响,图5.7”大国”的出口扩张型增长,结论:对贸易量的影响也不确定:A产品出口增加;但是贸易条件恶化会减少对B产品的进口。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大国福利的增加小于小国。,对大国的影响,2.“福利恶化型增长”与“荷兰病”,一般说来,经济增长是个好事情,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即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时候,经济增长可能对一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都是经济不平衡增长造成的怪现象。,“荷兰病”(the Dutch disease)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源自荷兰,因此得名。其他国家也出现过相同的现象。福利恶化型增长,又叫贫困化增长和巴格沃蒂效应。即出口商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对贸易条件和国内经济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巴格沃蒂效应的主要原因:贸易条件的恶化。如果经济增长后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社会福利下降超过了经济增长本身带来的利益,就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咖啡生产和出口大国巴西的例子见下图:,增长前:出口咖啡gb,进口制成品cg贸易条件:cg/gb增长后:出口咖啡gb,进口制成品cg贸易条件:cg/gb,由于:cg/gb cg/gb结论:贸易条件恶化,出现贫困化增长比较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效用越小。咖啡出口越多,总的消费和社会福利越下降,这就是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的假设前提:第一,该国的商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第二,该国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出口商品生产部门;第三,国际市场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战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战略,普莱维什的“中心外围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中心体系由发达国家构成,外围体系由发展中国家构成,两个体系的技术结构根本不同。产业结构也不同。在国际分工中,中心体系处于独立的、主宰的地位,而外围体系处于依赖的、从属的地位。平衡发展策略传统出口增长策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农业中的收益(如出口初级产品获得的收入)发展过去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要的部分工业品的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内向型的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于19501960s提出并首先在拉美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实施,随后,南亚、中东欧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到1960s后期,进口替代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贸易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两个阶段:初级进口替代:建立和发展一般消费品工业为主次级进口替代:建立和发展炼钢轧钢、石油提炼、机械设备制造等工业,这种发展战略要求以更多的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资本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属高资本密集型产业,它遵从规模经济,而有效的企业规模通常又超出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需求。,典型案例:巴西,1940s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1940s1960s中期为第一阶段:严格的进口限制、外汇拍卖和国家配置、高关税、通过许可证体系给予资本品和农业机械进口优先19491964年,进口替代带来制造业25%的需求增长,制造业产品进口部分从1949年的14%下降到1964年的6%1970s进入第二阶段,资本品进口开始限制,对资本品的进口优惠开始撤销,实施进口替代的贸易保护措施,1.国家在技术、资本、劳动、价格、收益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2.实行关税保护3.实行进口配额,对进口替代战略的评价,第一,政府部门过多地保护国内企业免受竞争,造成进口替代工业产业生产的高成本,运行效率低下。第二,造成利润分配使用不当,加强了收入分配不均。第三,阻碍了传统初级产品的进口,使经济越来越内向化。,出口替代战略,历史背景主要意图出口替代战略的两阶段主要政策手段典型案例:韩国,历史背景,1950s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是国际贸易环境最为有利的时期,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和需求也随之增长,同时发达国家普遍奉行贸易自由主义政策,且需求结构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构相适应,由此给发展中国带来了极好的出口扩张机会。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内部市场比较狭小)抓住机遇,采取了出口促进战略,增加出口至市场水平之上。,主要意图,利用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促进工业化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维持和扩大与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联系,引进资本和技术使企业家超越国内市场的约束,通过国内和国际双重压力,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出口替代战略的两阶段,第一阶段:初级出口替代阶段第二阶段:次级出口替代阶段,初级出口替代阶段,初级出口替代阶段是指扩大非耐用消费品的出口,即以劳动型密集产品的出口替代原来的初级产品的出口,一些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都曾采取过这种战略。该阶段主要以发展加工业、一般消费品为主。,次级出口替代阶段,次级出口替代阶段是指在国内工业部门可以向国内市场提供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同时,开始向国外出口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如机器设备、机床、电子仪器等高技术产品。,主要政策手段,关税进口配额优惠政策汇率政策,典型案例:韩国,韩国的出口促进战略取得骄人业绩*相关政策包括:给予出口企业种种优惠、对出口目标每日监测、奖励先进、惩罚后进、支持大型财团等*韩国的出口促进战略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1960s水泥、石油和石油化工,1960s1970s钢铁、石化,1970s造船、耐用消费品、化工,1980s电子,1990s 信息产业,对出口替代战略的评价,其在很大程度了弥补了近口替代战略的缺憾,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1.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需求在逐渐变小。2.由于发达国家对国内工业的保护,发展中国家工业品的出口也不容乐观。,进口替代向出口替代战略转移是总的趋势,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970s末开始遭遇困难实施出口替代战略的国家的成功榜样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的相继性,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970s末开始遭遇困难,进口替代战略加剧了这些国家在国际收支和外债方面的困难和危机,原因:高保护率导致低效率*不利于发展出口*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加剧社会不均衡*产业带动作用也不大*,实施出口替代战略的国家的成功榜样,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等实施出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效也给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的相继性,在经济起飞阶段,为保护幼稚产业,实行进口替代是必要的。事实上,日本等国家1940s1950s实施的进口替代战略为以后出口促进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但进口替代战略实施到一定的阶段,积累了相当的生产能力,就必须相机实施出口促进战略,以本国比较优势为基础,发展出口,进入竞争,带动经济增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促进已成为大势所趋。从1970s末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战略调整,先是拉丁美洲,然后是非洲,1990s初最后一个大国印度也开始转向出口促进战略,表5-1 有关国家GDP年均增长率比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一九八一,第四节 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及类型二、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及类型,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理论有:技术差距原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里要讨论的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生产能力提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希克斯对技术进步的分类:,中性技术进步: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以相同的比例提高,从而在相对价格不变(工资率/利率)的基础上,生产同样数量的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力以相同比例下降,K/L不变。,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生产率的提高大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相对价格(工资率/利率)不变的基础上,生产中的一部分劳动力被资本所替代,K/L随之增加。生产要素减少了,但不是等比例减少。劳动用的更少一些,资本用的相对多一些,或者说,对于每单位劳动来说,现在使用更多的资本。这就是节约劳动的本意。,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于资本生产率的提高。在相对价格(工资率/利率)不变的基础上,生产中的一部分资本被劳动力所替代,K/L随之减少。生产要素减少了,但不是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劳动用的相对多一些,或者说,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技术进步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二、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进步影响到国际贸易产品的结构和贸易的格局。贸易出口国基本上是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而初级产品生产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要看技术进步使何种生产要素发生了改变。1中性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进步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中:产品增加。生产进口产品,则进口量减少。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之中:产品增加。生产出口产品,则出口量大增;生产进口产品,则进口量减少。,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进步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与中性技术进步相同。,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1)资本密集度高,劳动节约程度也很高:该产业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增长,进出口量也不会有大的改变。(2)资本密集度和劳动节约程度都不高:该产业产量会有较大增长,进出口量也会有较大改变。,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与中性技术进步结果相同。技术进步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根据劳动要素的密集程度和资本节约的程度而定。,补充:经济增长与贸易效果的实验分析,国际贸易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日益恶化,表5-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阶段世界生产和贸易量年均增长率,转引自李琮主编:世界经济学新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表5-6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国际贸易和发展统计手册1991年,本章作业,教学重点及解释,本章重点:在小国情况下,要素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理解罗布津斯基定理;在大国情况下,会发生“贫困化增长”。要理解“贫困化增长”要有严格的假定条件,现实世界一般不会发生,但经常存在“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和趋势。理论联系实际,理解我国劳动力增长对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和无序出口可能影响我国贸易条件恶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防止“贫困化增长”的对策和措施。,教学难点及解释,难点是理解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特别是不同生产要素的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生产要素中性增长,改变的是贸易的数量,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各国的消费结构都没有变,因此国际贸易的格局也没有变。,如果生产要素的增长不是同时按相同比例变化,情况就比第一种要复杂一些。那就要看这个变化了的要素属于哪个国家,它用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是用来生产替代进口的商品呢,还是用来生产出口商品?情况不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不同。,案例学习,改善贸易条件,避免出口贫困化国内一份研究表明,1993-2002年间,中国贸易条件恶化了13。具体来说,中国对发达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完全是进口价格单方面上涨过猛所导致的,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则是出口价格下降起了更大的负面作用。,这一不良局面是由我国多年来贸易发展中的累积效应造成的。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却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大量的中间产品,换句话说,我国产业链未能形成有效的连接。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区域贸易集团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一旦区域组织建立以后,来自区域组织外国家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一般会出现下降。西班牙加入欧盟、巴西加入南方共同市场后,其他区域集团外国家的出口产品价格普遍下降,贸易条件恶化。,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区域一体化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的贸易条件效应。如澳大利亚外贸部委托国内经济研究中心(CIE)作的一份报告称,美-澳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存在着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中国出口澳大利亚市场将减少1.04亿美元,仅次于欧盟(4.47亿美元)和日本(2.97亿美元)。发生贸易转移的具体产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类,其中纺织品、服装和鞋类所受的损失最大,占一半以上。总体来看,美-澳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将使我国的贸易条件恶化1。,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伴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就陷入了贫困化增长的陷阱,这一点对经济增长十分不利。阅读完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如何避免贫困化增长?,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