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儿歌、儿童.ppt
第四章 儿歌、儿童诗,第一节 儿歌 儿歌(nursery rhyme),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口语化的韵语来叙事表情的一种短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一、中国历史上的儿歌观念 在封建社会里,儿歌的性质往往被扭曲,政治家利用儿歌作为改朝换代的舆论工具,反映乱世社会生活的儿歌多于盛世。同时,古代儿歌的迷信色彩也很浓重,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阴阳五行说把“儿歌”当作“诗妖”现象,儿歌与儿童的生活与情感无关联。儿童被政治家利用,“不假思索、信口而唱、模仿能力强”。,明代,儿歌观念发生大的变化,突破五行迷信的束缚,重视儿歌对儿童的教育意义。1593年出现了由吕坤从各地民间搜集并加以改编的演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集。清代,儿歌观念趋向多元。其中也有神秘主义倾向的出现,把儿歌说成是“天地之妙文”,“纯乎天籁”。但与明代以前的政治色彩和迷信特征有本质区别,而与“童心说”相承连。清人编成了天籁集等优秀儿歌集。(“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李贽(明)童心说),真正从儿童文学意义上形成的儿歌观念则是上世纪的事,有新文化思想的关照,有传统儿歌观念的批判继承,有西方儿歌理论的借鉴,儿歌观念更切近于儿歌实际,且具有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从创作主体看,儿歌的作者有两种人,一是母亲或其他成年人,二是孩子自己。“地下儿歌”“走进光明小学阳光灿烂,走近一看一堆破烂,15个老师14个笨蛋,加上一个国际通缉犯。”“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学习日当午,汗滴脚下土。谁知作业本,字字皆辛苦。”是孩子们对课业负担过重的一种反抗;“窗前太阳光,照得头发烫。举头望老师,低头心发慌。”是对教师授课方式古板、常常体罚学生的一种委婉批评“一年级小偷二年级贼,三年级女孩没人追,四年级帅哥一大堆,五年级情书满天飞,六年级鸳鸯一对对。”“地下儿歌”的出现,起码说明二点:一是学校没有及时开展教育,校园风气不正;二是好儿歌贫乏,孩子们唱儿歌时饥不择食。,二、特点;1.自然合节的音乐性 儿歌的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反映在诗句的停顿而构成的节拍上),使儿歌的语言具有了鲜明的音乐性特征。婴幼儿听觉发展较快,对声音异常敏感,对音乐性强的韵语特别敏感喜爱。而儿歌音乐一样满足低幼儿童听觉上的需要,在各种儿童文体中最早对低幼儿童产生文学影响。如传统儿歌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弟弟睡了留一个,2.天真活泼的稚拙美 一首儿歌往往包含着浅显的、为幼儿能理解的内容,或单纯集中地描摹或叙述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某一普遍道理。优秀的儿歌在浅显单纯之中蕴含着高妙悠远的神韵。如北京传统儿歌丫头丫 丫头丫/打蚂蚱/蚂蚱跳/丫头笑/蚂蚱飞/丫头追 唱出一副小女孩追逐蚂蚱的嬉戏图,“打”、“跳”、“笑”、“飞”、“追”五个动词的运用,使得画面充满稚趣的动感。,如何酿造儿歌活泼的稚拙美?首先是儿歌内容上,描绘低幼儿童所熟悉的生活,并且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一致;其次体现在文学表现上的技巧,譬如说连锁、重迭、反复等手法,使儿歌充满节奏感,此外比兴、夸张、拟人、对话、问答等手段则对儿歌描述情景,刻画人物,表现情趣尤为有效。,3.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对于低幼儿童来说,儿歌不仅是愉悦的,而且是实用的。儿歌的形式往往具有组织游戏的作用,合唱儿歌又能培养儿童自我控制和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如常见的拍手谣、跳绳歌、踢毽歌等等。如跳皮筋时的儿歌:“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儿歌如果不能提供音乐性很强的游戏形式,势必会导致儿歌的变质(如诗化倾向,过于注重审美性),甚至导致儿歌本质上的衰落。举例柯岩的坐火车,坐 火 车小板凳,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我们的火车跑得快,/我当司机把车开./(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抱娃娃的靠窗坐,/牵小熊的往后挪,/皮球积木都摆好,/大家坐稳就开车./(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穿大山,过大河,/火车跑遍全中国./大站小站我都停,/注意车站别下错./(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哎呀呀,怎么啦,你们一个也不下 收票啦,下去啦,快让别人坐坐吧./(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柯 岩,三、几种主要的艺术形式 1.摇篮歌(从内容上分)又称摇篮曲、催眠曲。表达的感情较为朴素,内容一般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和安慰,对孩子命运前途的祝福等。在艺术传达上,具有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等特点,对幼儿所起的作用在“声”而不在“义”,通过柔和舒缓的吟唱给孩子们最早的美的熏陶。2.问答歌 以设问作答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孩子唱诵问答歌,能引起他们的思考、联想,从而得到知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如广西传统儿歌谁会飞 谁会飞?/鸟会飞。/鸟儿怎样飞?/扑扑翅膀去又回。谁会跑?/马会跑。/马儿怎样跑?/四脚离地身不摇。谁会游?/鱼会游。/鱼儿怎样游?/摇摇尾巴调调头。谁会爬?/虫会爬。/虫儿怎样爬?/许多脚儿慢慢爬。3.连锁歌“顶针续麻”是连锁调的修辞特征,即前一诗句尾词作为后一诗句的首词。上下句在内容上没有关联,而靠韵把它们“粘”在一起,同时“中途换韵”是连锁调的韵脚特征,“无意味之意味”是连锁调主题表现的特征,一般不表现一个突出的中心思想,而重于作品形式的特殊性或内容的诙谐幽默。,“三岁的小孩去上学,老师说他年纪小,背起书包往回跑,跑跑跑不了,了了了不起,起起起不来,来来来上学,学学学文化,画画画图画,图图图书馆,管管管理员,原原原子弹,蛋蛋炸死鬼子王八蛋。”如西南地区流传的三国刘备打草鞋便是最能体现连锁调上述特征的作品。,来来来,/三国刘备打草鞋,/草鞋打给苏妲妃。/苏妲妃的脸又红,/一打打到赵子龙。/赵子龙的本领高,/一打打到高老幺。/高老幺的镰刀快,/一杀杀到猪八戒。/猪八戒的嘴嘴长,/揪起两个耳朵晒太阳。作品充盈着游戏精神和喜剧色彩,有很强的幽默意味,在内容表现上显示出明显的跳跃性特点。4.颠倒歌 也称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如河南传统儿歌小槐树。,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拉着大车抬着轿。/绳子踢死驴,/蚂蚁踩踏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中漂。/小鸡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狸猫。/你说好笑不好笑?5.数数歌 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吟唱式的数数,帮助儿童认识数的儿歌。如郭明志的数数歌。“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漂,/“5”像杆钩来卖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菜,/“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0”像鸡蛋做蛋糕。,数数歌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有的仅以简单的序列数字排列,有的则有明显的情节性。(如任溶溶的我给小鸡取名字,有的以介绍知识为特征(如赵术华十条腿),有的反映倍数概念(如四川传统儿歌数蛤蟆),或者是加减计算。我给小鸡起名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妈买了七只鸡。我给小鸡起名字;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鸡一下都走散,一只东来一只西。这下再也认不出:谁是小七,小六,小五,小四,小三,小二,小一,6.物象歌(从内容上分)又称咏物儿歌,是描摹天然物象的儿歌。描摹对象一般是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物。如传统的物象歌小白兔 小白兔,长得好,红眼睛,白皮袄;后腿长,前腿短,走起路来轻轻跳。爱干净,不胡闹,青菜萝卜吃个饱。小猴滚楼梯 薛卫民 猴,猴,借描写猴子形象来反映孩子 生活的物象歌,上高楼,一落脚,踩着球,叽里咕噜滚下楼!小猴爬起嘻嘻笑,它说练练翻跟头。,第二节 儿童诗一、含义 儿童诗是指为儿童和少年创作、切合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欣赏的诗歌。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文学性最强的种类之一。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首先是诗,它是诗的王国中的一员,具有一般诗歌的共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个性。茅盾:“儿童诗是最难写好的,它不是儿歌,而是儿童诗。”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儿童文学体裁样式。,区别:1.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且有“俗味”,而儿童诗造词谴句多一些“稚趣”,注重情感的纯度。2.儿歌讲究韵律节奏,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而儿童诗可以更少拘束,音乐美体现于诗意之中。3.儿歌追求幽默、机警的谐趣,而儿童诗更关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假如,二、儿童诗的艺术 特征 儿童诗表现儿童的情感、性灵和体验,是以儿童为本位的、体现着儿童心理与意识的诗。同时,儿童诗所透出的儿童活泼的天性、不受束缚的幻想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绪,与成人诗复杂、深沉、隐藏、朦胧的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其艺术特征有:1.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在儿童诗中,没有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世态人生,也没有朦胧晦涩的内心情感,只有单纯而富有灵性的儿童生活,有儿童对世界的希望和想象。,2.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和情调 儿童往往用不同于成人的视角和态度看待他们生存的世界,这决定了他们的认知和趣味追求与成人不同。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要任务的儿童诗,必然要体现与儿童审美追求相一致的趣味和情调,以乐观积极的笔调托起童心和童趣。,少年儿童没有成人那样多的人生阅历,那样多的生命体验和社会感受。在通常情况下,少年儿童的心灵总是比较纯真、朴实、明朗和欢快。儿童诗要善于抒写出他们的这种独特的思想情感,才能引起小读者心灵的共鸣。谁想哭鼻子谁哭去吧,我不哭,那玩意儿我不喜欢,我还为爱哭鼻子的小朋友感到可惜哩:因为漾着泪水的眼睛看不到太阳!【捷克】弗 赫鲁宾眼泪,妈妈和太阳 屠再华我闻到了太阳的香气!妈妈晒过的被褥,晚上一打开,就有一股浓浓的太阳香!妈妈洗干净的衣服早晨一打开来就有一股浓浓的太阳香!太阳的香气,香得默默无闻。,3.以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抒发情感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于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更易感知、更易接受。表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上,他们更易于接纳鲜活生动、可视可感的文学形象,而天然地排斥会形象的虚幻、玄妙和朦胧。因而在儿童诗的创作中,诗人总是用炼字之功,用准确、精要的语言来表意抒情,同时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为塑造形象服务,传达直觉感受和体验,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4.用富于音乐性的语言传达诗意 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愈小的儿童,阅读的儿童诗的韵脚应愈整齐。例如,以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小熊过桥(蒋应武),用“ao”韵一韵到底;望安的嘀哩,嘀哩和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激动之余获得美感。,如刘饶民的月亮:“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三、不同年龄儿童对儿童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趣味,1、幼儿期 幼儿喜爱主旨清晰、情节简单、节奏鲜明、韵脚绵密的短材 2、儿童期 儿童既以有趣的情节线索贯穿的而富有情致的叙事诗,又欢迎想象丰富韵味别致的抒情诗 3、少年期 选择抒情性强、内省性强,或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的诗歌。,四、儿童诗的分类,在类别的划分上,儿童诗与一般诗歌大体相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表现手段的运用方面,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从押韵、分行的角度,可分为韵律体诗和散文体诗两大类。但由于儿童诗的涵盖面比较广,常常以诗的外壳包容儿童文学其他样式和内容。因此,可把儿童诗分为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故事诗、讽刺诗、题画诗等等。以下介绍的是儿童诗不同分类中的几种主要形态。,(一)抒情诗,抒情诗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学样式。这种诗一般不凭依人物行动或故事抒发胸臆,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而是抒情主人公心灵的直接坦露,自我色彩明显。少年期的儿童更倾向于这种最富于抒情个性的文学样式。如乔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柯岩的我的爷爷种子的梦、唐奇的小溪流、杨唤的家、高帆的我看见了风等等,都是儿童读者喜爱的抒情诗。,(二)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样式,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郭风的我们来唱白云、银河就是一组精美的散文诗。另外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也写过不少优秀的儿童散文诗,像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等等。,(三)故事诗,故事诗是运用诗歌的语言,通过某一特定的生活场景,表现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联系,创造优美的意境,真实地表现情感的文学样式。故事诗大多依靠情节或人物串缀展开诗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情节结构允许较大的跳动,是带着浓郁的诗情去抒写人和事的。,银色的雨夜 朗朗的一个声音在雨中呼唤 看不清是哪个孩子的面容 在织满了银色雨丝的夜晚 他朗朗地呼唤 呼唤另一个夜雨里的伙伴 走进他那把小小的雨伞 一个多么动听的声音 像划破夜色的歌儿 这声音在雨夜里突然地传来 比歌声还要温暖 看不清两颗心儿是怎样地靠在了一起 两个小小的影子是怎样肩并着肩 沿着泥泞的小路一步步走远 只觉得这个中学生的声音是那么美 像美丽的丁香花 摇曳着开在雨中的春天,(四)童话诗,童话诗是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或传说)故事的作品。它是童话和诗的结合物。通常认为童话诗是儿童诗特有的一种样式。同时它又是颇受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欢迎的文学样式。一位诗人说:“我常常想,让诗中充满童话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让奇幻的童话世界具有诗的意蕴。我爱诗的童话,我也爱童话的诗。”(张秋生语),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吊着紫葡萄。紫葡萄,大又圆,个的个儿,香又甜。狐狸看见往上跳,跳了半天钩不到。靠不到,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五)讽喻诗,讽喻诗是用比喻和夸张等手法对儿童生活中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提示和批评、引导儿童对照自省的幽默诙谐的儿童诗。这种诗,或直写儿童的错误行为及后果,或巧指他们的一两种毛病缺点,或有意夸张叙写他们某种不良习惯及可笑的结局,使儿童在微笑中看到自己,受到启发,引起警觉。如任溶溶的讽刺诗强强穿衣服,以极度的夸张,描绘强强穿衣服动作之慢:早上起床穿衣服,一直穿到晚上。它讽刺嘲笑了某些儿童边做事边玩耍的习惯。儿童讽刺诗和一般讽刺诗有明显的区别。儿童诗中讽刺对象是儿童,所以大都是善意的、委婉温和的讽刺。它不同于一般讽刺诗大都针对社会生活中某种不正常现象、某种人的劣迹或者敌人的那种辛辣尖刻、针砭入木三分,甚至没有回旋余地的讽刺。,五、儿童诗的写法,1.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甲好象乙 直接比喻。,例如: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猴子 猴子像个顽皮的小丑,整天在树上荡来荡去。一会儿拉拉榕树公公的胡子,一会拔掉桃树阿姨的装饰品。,致老鼠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粉红的耳朵。虽然爱做坏事,可我还是喜欢你们。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还要教你们 自己劳动,做事不要偷偷摸摸。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2.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例: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每天早晨叫我起床。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可以把白净的米,变成香喷喷的饭。,3.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 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夏天的树,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秋天的树,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冬天的树,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4.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 例:风 风儿,微笑。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微笑比糖更甜,微笑比花更香。,5.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例: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的笑了。5.小草一高兴就哭了。,汽水 跟你握握手,你就冒气。请你脱脱帽,你就生气。干脆,一口把你喝下去。看你还,神不神气。,6.摹声法增加趣味,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 例:风 风最讨厌了,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然后在旁边大叫,羞!羞!羞!真是气死我了。,7.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使用假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例:如果我变成风,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吹干。,如果 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常常上体育课,免得学生失望。如果我是爸爸,我一定要戒酒,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如果我是上帝,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因为 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8.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就是交通警察。因为他有气功,只要单手轻轻一推,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9.对比法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藏在工作帽上;妈妈的私房钱,藏在皮鞋下;我的私房钱,藏在肚子里。,10.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例:游戏 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妹妹当老师,你当学生。那么小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也不会做。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11.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注意节奏要和情感一致。白鹭鸶 飞 飞 飞 飞到牛背上 歇歇脚 飞 飞 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 飞 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