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第二章.ppt
咨询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异常的界定 与原因分析,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判定,一、心理健康的判定标准(一)常态分配的标准(二)社会规范的标准(三)心理适应的标准,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判定,二、心理健康的特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心理健康者的特点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罗杰斯认为健康人格者应具有下列特征:,(1)对任何经验都是开放的,不对某种经验拒绝和歪曲;(2)自我结构与其经验相协调,并能同化新经验;(3)体验到自我价值感;(4)与周围人高度协调,乐意给他人以关怀;(5)自我实现的潜能得到发挥。,王登峰和张伯源认为心理健康的指标是:,(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判定,心理健康应有下列四项基本特质。(一)积极的自我观念(二)恰当地认同他人(三)面对和接受现实(四)实践经验丰富,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一、行为与人格问题(一)行为偏离问题是指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症状的情况下而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地异于常态,且妨碍青少年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二)人格障碍 也称病态人格。这种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常见的人格障碍(1)反社会性人格(2)偏执型人格(3)强迫型人格(4)表演型人格,一、行为与人格问题,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一、行为与人格问题(三)性行为变态指与生殖没有直接联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或方法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求得性满足的性行为活动。,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一、行为与人格问题(三)性行为变态同性恋 从心理学观点来解释同性恋从精神分析论的观点解释同性恋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解释同性恋,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一、行为与人格问题(四)不良适应性反应这一类行为问题常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特别是那些心理素质发育不健全,人格发展有缺陷的人,很容易在变化的或新的环境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产生不良适应性行为,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心身健康。,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二、轻度的心理异常 这一类心理异常表现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影响,其大脑一般没有组织上的器质性损害,只是在高级神经系统活动方面表现失调。,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二、轻度的心理异常我国现行的神经症亚型分类有: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等,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二、轻度的心理异常 自杀的心理学研究自杀是个人有意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涂尔干将人类的自杀行为按其动机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利他型自杀 失意型自杀 自负型自杀,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二、轻度的心理异常弗洛伊德对自杀的解释(1)自杀是人类的本能之一,称为死之本能。(2)自杀受潜意识内欲望的支配(3)自杀的真正对象並非自己,而是别人;(4)自杀是一种象征性行为,是一种变相的欲望满足。从现代心理学的现点看,以上两种理论均不足以解释所有的自杀行为。,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对自杀的解释1、是社会的快速变迁所形成的生活压力使人适应困难所致。2、青少年的自杀率逐年增加,与社会快速变迁、角色失密、滥用药物有关。3、就性别比较,与生活困境中缺乏社会支持有关。4、大学生的自杀率是未入大学者的两倍;与成败压力、缺乏社交能力有关。,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对自杀的解释5、在因病而自杀的人数中,患忧郁症者自杀率最高。6、就各种职业比较,医师的自杀率最高,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三、严重的心理异常 是指人的整体机能的瓦解,不仅心理活动本身的各个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严重的损害,而且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三、严重的心理异常(1)病人的反映机能受到严重损害,丧失正常的言行、理智与行为反应。(2)社会功能有严重损失,不能理解个人生活、不能参与社会活动、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3)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现状,否认自己有病。,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三、严重的心理异常精神分裂症 特点:患者基本个性改变,出现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障碍,精神活动各方面用与环境的关系均不协调,但一般无智力缺陷和意识障碍。,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表现,三、严重的心理异常躁狂抑郁症它是以原发性情感情绪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具有发作期和完全正常的间歇斯反复交替出现的一种精神病。,第三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一)精神病的家族遗传史不同血缘关系者精神病的患病率,第三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二)气质及人格基础 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主要特征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特殊的人格特征往往成为导致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内在因素。,第三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二、心理社会因素(一)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二)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第三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二、心理社会因素(三)心理冲突冲突的性质则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4)“双趋-双避式”冲突,第三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三、现代社会变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学业压力(二)独生子女问题(三)不利的家庭环境1离异家庭 2贫困与富裕家庭(四)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复习题,1.名词解释行为偏离、人格障碍、躁狂抑郁症2.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哪些?3.涂尔干将自杀分为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