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9第十二章谢灵运、鲍照.ppt
1,第十二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2,南朝指宋、齐、梁、陈四代,均为士族社会。诗文创作追求辞藻华美、声律和谐。南朝诗歌发展可分为三段:刘宋时期山水诗兴盛,代表人物为谢灵运;鲍照的乐府诗独树一帜。齐梁时期为“永明体”形成和繁荣时期,代表作家为沈约和谢朓。梁陈为“宫体诗”兴盛时期,多写女性和宫廷享乐生活。,3,第一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 1、诗歌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山水逐渐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2、玄言诗本身孕育了山水诗 玄言诗常常寓玄理于山水之中,或借山水以抒情,因而出现了不少描写自然山水的佳句。3、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士族文人崇尚山林隐逸。,4,(二)谢灵运,谢灵运世称谢康乐,谢客。出身于士族大地主家庭,才学出众。生活于晋宋易代、政局混乱的时期。宋初刘裕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谢灵运也由公爵降为侯爵,在政治上一直不得意,这自然使他心怀愤恨。自出任永嘉太守之后,纵情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5,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特点,谢灵运是诗歌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山水诗主要特点是描写山水精雕细刻,鲜丽清新,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缺点是有名句而无名篇,有画境而无意境。结构上形成了“叙事写景说理”的三段式框架。,6,陶渊明谢灵运诗的比较,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陶诗长于写意,谢诗长于描摹物象 陶诗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描绘山水景物的客观美。其次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陶诗语言富于启示,谢诗语言长于写实陶诗的青松、秋菊、孤云、归鸟等意象,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性情与人格。,7,谢灵运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先写官场失意的牢骚,次写满园春色,最后表示旷达之情。全篇多用对偶,句式整齐,但堆砌词藻,雕琢失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自然天成,大为后人称赏。,8,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9,谢灵运,10,谢灵运名句,“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11,“颜谢”,刘宋时诗人颜延之与谢灵运齐名,当时并称为“颜谢”。颜诗比谢诗更加锤炼雕饰,且喜搬弄典故,堆砌辞藻,12,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鲍照字明远,世称鲍参军。出身贫寒,官职低微。鲍照、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元嘉(424-453)是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南史本传载:照尝谒临川王刘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但在豪门士族的压抑下,他有志难伸。自步入仕途后,就一直沉沦下僚。“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卷中)。,13,鲍照诗歌的内容,就是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抗争精神。如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14,又如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新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15,鲍照诗歌笔力雄放,感情激越。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在当时却被目为“险俗”或“险急”。诗体贡献: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创造了七言歌行体。他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