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常识必知.ppt
历史文化常识必知,(1)关于帝王年号、庙号、谥号、尊号:思考:如唐太宗,康熙帝、秦始皇、汉武帝它些称号如何来的呢?【例题】(2007全国高考)皇帝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谥号】按前人记载,议谥是在将葬之时。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意。,【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2007全国高考)皇帝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尊号)B.汉武帝(谥号)C.唐太宗(庙号)D.清康熙帝(年号)答案:B,(2)关于干支纪年法:【例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它以天干地支配合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近代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请你根据干支纪年的方法推算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应是()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答案:B,【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尊号】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干支纪年法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统纪年法,大约从殷商开始沿用至今,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很多重要事件都是以干支来命名,例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有十个,即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子”。,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请你根据干支纪年的方法推算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应是()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天干算法:4、5、6、7、8、9、0、1、2、3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 1、2、3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3)关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即民国第一年)思考:民国元年是1912年,那么1937年是民国几年呢?计算公式:X(1912-1)X代表所求年份。王某出生在民国28年,请问公元是哪一年?计算公式:1912+X1 X代表已知数。王某出生在民国28年,请问新中国成立那年他几岁?计算公式:1912+X1 X代表已知数。(1939年)19491939+1=11,14、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4关于古代地方行政区划,4关于古代地方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