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文化形态的自然观.ppt
第一篇 自然观,第2章 历史上文化形态的自然观 第3章 科学的发展及其对自然观的影响 第4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新的自然观 第5章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第2章 历史上文化形态的自然观,1 自然观概述2 神话的自然观3 哲学的自然观,仰望星空(代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天行健;地势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梁启超在清华演讲君子,“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孺,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此后,清华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并将八个大字镌刻校徽之上,永久流传。1917年清华大学大礼堂落成时,即以巨徽镶嵌于正额,以壮观瞻。,1 自然观概述,神话和宗教的自然观;如中国“盘古开天地”;古希腊神话。宗教圣经创世记哲学自然观:中国周易,气论;西方古希腊哲学科学自然观。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理论;生态学,自然观的演进,神话自然观 哲学自然观 科学自然观科学自然观的演进:近代科学机械论自然观19世纪经典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0世纪科学革命系统的、演化的和生态的自然观,学习自然观的意义,第一,可以帮助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人类文化,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第二,可以启迪人生观。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例第三,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第四,深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2 神话(和宗教)自然观,创世神话:中国盘古开天地,盘古歌:天地混沌,先有盘古,开天辟地,营造万物。四肢化四极,五体成五岳;左手变太阳,右手变月亮;血液化江水,脉络成地理;须发化星星,肌肉变天地;皮毛变草木,齿骨成金石;声音为雷霆,呼吸化风云,汗水化雨露。身上小虫,变成千千万万的人。,神话,神话是人类文化的童年,是美丽的传说。神话是人类文化观念史中,继语言产生之后最早出现的一类现象。它是远古时代人类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它以故事和传说的方式时代相传。神话,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语);从人类文化学看,它起源于巫术和宗教的祭祀;从哲学看,是人类最古老的认识论(泛灵论)的产物。心理学家认为,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想像力)展翅翱翔时(狂迷)开出的最绚丽的花度。科学与神话:科学起源于神话(波普),西方神谱,太初之始,混沌生成,随后是胸脯宽广的地母,在她牢固的怀抱里,万物永远繁衍滋生。从混沌和幽暗生出了黑色的夜,夜和幽暗因爱相融合和孕育,分娩下以太和白昼。,圣经创世记,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昼,夜,是头一日。接着上帝创造了天、地、大海、星星、植物和动物。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爬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想像造男造女。是第六日。第七天休息: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就歇息了。定为圣日。,人从哪里来?抟泥造人,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抟泥造人,让智慧女神给泥娃娃吹了一口气,创造了活人,普氏还把天火盗给了人类。中国: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创世记:上帝“造”人,神话自然观的特征,综观各民族神话的自然观,可以发现如下特征:第一,主张“二域世界”:自然界与超自然界同时存在。第二,主张自然界中存在着秩序,而秩序是超自然“实体”主宰的。第三,主张人能够凭借精神的力量去调节和控制自然力。,3 哲学自然观,古希腊哲学自然观,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变化的动因:神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赫拉克里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万物都是按照对立的斗争和必然性而生成的。其他:“气”论,原子论。,古希腊哲学自然观的特征,首先,主张对自然界作本原性的探索。其次,强调自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第三,主张通过求知来适应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恩格斯对古希腊自然观的评论,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步生成的东西。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无止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回到古希腊: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只有这样一种本质的差别:在希腊人那里是天才的直觉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严格科学的以经验为依据的研究的结果,因而也就具有确定得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中国古代哲学自然观,五行说洪范阴阳说周易道自然观道德经元气说 张载正蒙等,五行说,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英译?five elements,activities,agents,five powers.观点:五行相生相克,导致事物或现象。,周易的自然观,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生生之谓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家自然观,老子(约前580前500)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 之又玄,众妙之门。,今译,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有”与“无”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深远莫测的,从有形的深远境界到达无形的深远境界,这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径。,英译,The Way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The names that can be named are not unvarying names;It was from the Nameless that Heaven and Earth sprang;The named is but the mother that rears the ten thousand creatures,each after its kind.Truly,“Only he that rids himself forever of desire can see the Secret Essences”;He that never rid himself of desire can see only the Outcomes.These two things issued from the same mould,but nevertheless are different in names.This“same mould”we can but call the Mystery,Or rather the“Darker than any Mystery”,The Doorway whence is issued all Secret Essences.,其他,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For though creatures under heaven are the products of Being,Being itself is the product of Non-being.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Tao gave birth of the One;the One gave birth of two things,three things,up to ten thousand.,元气论,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人们提出了精气说。后经荀况(公元前313238)、王充(公元27100)、柳宗元(公元773819)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元气说。北宋张载(字横渠,10201077)对元气说做了大发展。后来王廷相、王夫之、戴震都继承、发挥了张载的学说。,“中国科学”:从气论看,荀子水火气草木气生禽兽气生知人类气生知义明王逵:天雨露霜雪气地气形草木土石气形性鸟兽虫鱼气形性情人类气形性情义,张载气论,“气”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健顺动止”,一个是“浩然湛然”。健是主动性,顺是受动性;动是运动,止是静止,气是能运动也有静止的。浩然是广大,湛然是渊深,气是有广度有深度的,也就是说,气表现为长宽深等空间特征。太和是气的全体之名。浮、升、动之性,都是阳性;沈、降、静之性,都是阴性。气受到阳性的影响,就浮、升;受到阴性的影响,就沈、降。这就使得气永远在聚散。气聚,就形成具体的万物;气散,就造成万物的消亡。,张载的辩证法,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按冯友兰的说法,马克思、毛泽东会主张“仇必仇到底”。冯认为,人类的未来,将走“仇必和而解”,不会走“仇必仇到底”的道路。世界的未来?“文明的冲突”(哈佛亨廷顿)“和谐世界”(中国领导人),阅读和思考题,阅读教材:pp.31-43.谈谈某个(某时代;某民族;某学派;某人)的自然观。谈谈你的自然观。,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预告 第3章 科学的发展及其对自然观的影响,近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与机械论自然观19世纪科学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