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技术PPT课件第一讲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绪论.ppt
农业信息技术,第一讲 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提 纲,一、农业生产与农业信息二、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三、新农村建设与信息技术,(一)农业生产的结构性(二)农业生产的阶段性(三)农业生产的层次性,一、农业生产,(一)农业生产的结构性,1.大农业结构 农业产业再加上为农业服务的其他部门如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业金融等构成农业的总体。2.中农业结构 种植业、养殖业再加上农用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商业。3.小农业结构 指种植业和畜牧业,(二)农业生产的阶段性 1.产前:生产的准备阶段(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环境、生产技术等的确定)2.产中: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阶段(包括农业生产的实时预测、生产过程判断、生产技术的数字化安排与实施过程)3.产后:农产品的销售与增值过程(农产品的流通与交换方式),(三)农业生产的层次性,第一层次:品种结构层次第二层次:粮经结构层次第三层次:种养结构层次第四层次:农业产业结构层次第五层次:农村产业结构层次,农业生产与农业信息问题,农业生产的每个阶段均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二、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一)政策背景(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三)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四)现代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信息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信息化: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技术的研究,电子商务),(一)政策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 信息化: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 现代社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 强调: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生产程序机械化:人少地多的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人多地少的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向小型方向发展。(2)生产技术科学化: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农业中得以应用。(3)生产过程高效化:即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为现代农业的衡量标志。,(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4)产供销加社会化:即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发展模式。(5)农业主体知识化:即农业生产中的知识含量和生产经营者的素质不断提高。(6)农业生产与管理过程的信息化。,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旨在实现精确、集约、节约、高效、优质、可持续。,欧洲的现代农业以精细管理与生态安全为核心的大田种植业,与GPS全球定位系统连接,推测土壤有机质等的含量。,土壤电导率测定仪,大型自走喷灌设备,3540公斤/平方米,6个工人,8万平方米,专家系统,作物模型环境模型,3个工人,600亩地,3000头猪,100头奶牛,(三)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大领域的大产业;采取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现代农业的产品拥有统一、规范的标准;现代农业的参与者是知识型劳动者。,(四)中国现代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1)分散性-全国2.6亿个农户;(2)时空的变异性;(3)灾害的突发性;(4)市场的多变性。,三、新农村建设与信息技术,(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的背景(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三)新农村建设对信息化的需求,(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的背景,1.1992年,经济发展与农村流动人口增加,农村问题突显。1999年,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提出“新农村运动”概念。-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1年,重视“三农”问题,理论界提出“公平与效率”谁 为先的问题.2002年,“十六大”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新的执政理念-构建 和谐社会。2.2005年党中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 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 新农村运动(国外)新乡村建设试验(国内)N个缓解三农矛盾的基层经验(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执政党长期以来不断完善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理论联系实际的本土化认识过程。,(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三)新农村建设对信息化的需求,1.需要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经营市场化进程现代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农业经营的市场化 标志:商品率和货币化程度 现状:商品率60和货币化程度现代农业要求把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之中当前农业生产中,农民急需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 对240位农民调查,对市场信息的需求共有232人;对农业生产和科技信息需求的190人;对农业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和专家咨询信息分别有178人和112人。,2.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标准化与规范化生产,农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 国际贸易壁垒,急需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与规格化 我国至今约有90的农产品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和影响。200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损失额达40.6 亿元 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包括“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类型。,3.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精确化生产,规模化是实现生产发展的重要形式。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先导和动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用信息技术,目前职工棉花承包定额由35-40亩/劳力提升为250亩/劳力,效率提高6倍多。在北京市推广“863”计划“专家系统”后,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810,作物单产提高810,生产成本降低57,科技贡献率达到了60左右。烟台地区在莱山推广樱桃裁培智能专家系统,增产8-10%,降低成本5-10%,效益增加35%,带动了数万果农致富。,河南省:三门峡建成了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的较为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全省18个省辖市和141个县级部门都建立了农业信息网。全省有计算机上网的行政村2971个,其中272个行政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有计算机并上网的农民经纪人4535人,其中建立个人网站的385个。许昌市90个农业乡镇建立了乡级花卉苗木信息服务站,有40多个花木经纪人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网页,有2800多花农家里装上宽带网。每年销售达18亿元。,4.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经济一体化管理,现代农业是包含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大农业。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全国来看:现代农业链条上有5万个龙头企业,17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95万经营大户,240万农民经纪人。前期的资源配置和优化,中期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产后的流通与销售都离不开信息网络的支持。管理信息化以及服务网络化已经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民的知识化水平,包括:具体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河南网通首先在民权县试点建设接入网,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兴农网、小学远程教育网和金牧阳光网合一,给全县农民提供丰富的科技文化信息。采取信息化的远程教育手段易推广、见效快,事半功倍。,生产发展,镇域经济村域经济工业园区一二三产业镇办企业企业状况劳动力就业,镇域经济管理系统农村经济管理系统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工业园区综合管理系统商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劳动力综合服务系统,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通讯基础设施住房状况三率统计社会保障状况节能环保公共浴池农村购物环境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媒体点播医疗卫生网上娱乐,通讯基础设施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评价系统农村生产技术宝典农村生产决策与咨询系统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设施村规民约文体设施素质教育培训技能培训课件素质教育课件学校分布智能社区,乡风文明,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景观数字化管理系统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课件智能社区管理系统,乡风文明公共安全管理,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街道突发事件数据库建设科技创安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乡风文明素质教育培训,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培育新农民。文化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村容整洁,道路硬化状况交通状况安全用水状况排水状况垃圾收集与处理状况清洁能源使用状况绿地状况农村改厕公共照明,规划管理系统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农村基础资源采集系统,村容整洁,村容整洁农村改厕,对农村户厕、公厕按照“统筹规划、布局合理、整洁美观、特色鲜明”的特点,采用GIS和网络技术完成户厕及公厕的规划与展示。,管理民主,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支部建设村委建设制度建设,综合信息门户多媒体触摸屏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民主,结论,信息存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是破解新农村建设瓶颈的一把金钥匙。,思考题,1.什么是农业?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3.新农村建设对信息技术有何需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