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非对称及其在经济关系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学).ppt
第八章 信息非对称及其在经济关系中的作用,1 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1.1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1)完全信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完全市场:市场参加者对于环境(产品价格和质量)具有 完全信息,1.1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2)不完全信息:市场参加者无法掌握关于某种经济环境 状态的全部知识 不完全市场:市场参加者对于环境(产品价格和质量)具有不完全信息,1.1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3)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市场的假设取代完全信息和 完全市场,更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不完全市场,不完全信息,完全市场,完全信息,1.2 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1)对称信息: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的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即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A,B,信息对称,1.2 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2)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leees)威廉维克(William Vickery)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由于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1.2 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3)信息不对称 按时间划分 事前不对称逆向选择 模型(adverse selection)事后不对称道德风险 模型(moral hazard)按内容划分 隐藏行动:指某些人的行动 隐藏信息:指某些人的知识和信息,1.2 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4)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原因 a.私有信息 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 b.社会分工 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产生巨大的行业信息差别 专业性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1.3 逆向选择 术语起源于保险业 什么是逆向选择?在建立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对委托人不利。代理人利用这些有可能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定合同,使得委托人处于信息劣势,从而作出对自己不利的决策,是为逆向选择,1.3 逆向选择 几种典型的逆向选择的例子(1)旧车市场(2)保险市场 保险公司无法按投保人的真实风险水平区分投保人 提出大致相同的保险费用 更多的高风险持有者购买保险,比例更大 公司亏损,低风险,高风险,投保人,1.3 逆向选择几种典型的逆向选择的例子(3)银行借贷 银行无法准确获知借贷人的信用水平和还贷能力 如果仅仅依据贷款利息来借贷 更多高风险借贷人以高利息借走贷款 还贷概率更小 银行亏损 所以实行 配 额 制,借贷人,低风险,低利息,高风险,高利息,1.4 道德风险 术语起源于保险业 什么是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破坏 市场均衡或导致市场均衡的低效率,1.4 道德风险 典型例子 火灾保险 假设存在三种投保人无法控制的状态 a.无论如何努力都将发生火灾 b.如投保人粗心大意将发生火灾 c.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发生火灾,保险公司,无法确定投保人属哪一类风险水平,投 保 人,有可能降低放火积极性或故意纵火,1.5 如何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逆向选择的避免 市场信号理论 斯本斯 1973年建立,产品质量、劳动力质量不确定,正的市场信号,补 充,(1)逆向选择的避免 两种典型的市场信号:名牌、文凭 a.名 牌 低质量产品卖主提供质量保证的成本 高质量产品卖主提供质量保证的成本,高质量产品卖主,买 主,质量保证,以高价格购买高质量产品,(1)逆向选择的避免 b.文凭 教育甄别理论:教育作为甄别手段发挥过滤作用,教育,高生产率,低生产率,雇 主,高生产率劳动者:支付高工资,低生产率劳动者:支付低工资,甄 别,过 滤,作为社会成员生产率信号,(1)逆向选择的避免,市场信号,中间商,高质量产品卖主,高质量产品买主,合理价格出售,支付佣金 非对称市场上的损失,合理价格购买,支付佣金非对称市场上搜寻成本,信号加强,1.5 如何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道德风险的避免 信息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在选择与不选 择委托人标准或目标时,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地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一致的 行动。激励机制的核心:“我怎样使某人为我做某事”设计原则:符合 参与约束 和 激励相容 约束,2 委托-代理理论2.1 委托 代理关系假设 建立或签定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关系属于委托 代理关系,代理人,掌握信息较多,具有相对信息优势,委托人,掌握信息较少,处于信息劣势,2.1 委托 代理关系假设(1)委托 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 a.市场中存在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个体,且 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 b.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 风险,且他们两人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 对称状态,2.1 委托 代理关系假设,委托 代理关系举例,2.1 委托 代理关系假设(2)委托 代理关系的基本模式 a.单个委托人 单个代理人 如:医生 病人 b.单个委托人 多个代理人 如:政府 垄断厂商 c.多个委托人 单个代理人 如:电脑用户 ISP d.多个委托人 多个代理人 如:保险公司 投保人 e.单个或多个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互为委托 代理 如:瞎子背瘸子,2.2 委托 代理关系的均衡合同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达成的合同称为均衡合同 达成均衡合同的条件(1)参与约束 代理人履行合同后所获收益不能低于他在等成本约束条件下从其他委托人处所获得的收益水平,委托人 A,委托人 B,代理人,收益 A,收益 B,若A B,则代理人 委托人A,若B A,则代理人 委托人B,2.2 委托 代理关系的均衡合同 达成均衡合同的条件(2)激励相容 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代理人获得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保证使委托人预期收益最大化,代理人,操作行动,代理人:获得预期效用最大化,委托人:获得预期效用最大化,2.3 委托 代理的信息结构(1)完全信息 有公共信息,无私人信息,A,B,C,2.3 委托 代理的信息结构(2)不完全、对称性信息 信息不完全程度大致相同,A,B,C,2.3 委托 代理的信息结构(3)不完全、非对称性信息 既有公共信息,又有私人信息,A,B,C,2.4 委托 代理的信任 对委托 代理合同的承诺或规则的承认和 自觉遵守 敬业精神 诚信为本,3 激 励 机 制3.1 激励机制的对象与目标,3 激 励 机 制3.2 激励机制的框架,均衡合同,一项价值标准,或一项社会福利标准,实用、预期效用最大化,实用、预期效用最大化,3 激 励 机 制3.3 四种典型的激励机制 租 金 劳动工资 目标产量承包 分成制,(1)租 金 当信息对称时,土地所有者(委托人)只按一定价 格 R 向劳动者收取地租,劳动者(代理人)获得缴纳 地租 R 后的所有产量,即 在这里,参与约束决定了地租率的大小。由于劳动 者的总效用必须等于地租,所以,s(f(x)=f(s)R,(1)租 金 因此,如果劳动者使下式最大化 那么,劳动者将选择使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的努力程度,这正是土地所有者所希望的。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努力劳动优于不劳动,而不劳动又优于偷懒,R=f(x*)c(x*)u,s(f(x*)c(x)=f(x*)R c(x),(1)租 金 当信息不对称时,如委托人将土地租给代理人,则代理人能够得到支付了租金后剩余的全部产量。如产量存在随机分量,意味着代理人将不得不承担随机因素引发的所有风险。如代理人比委托人更希望避免风险,则这种激励机制只能是一种低效率的机制。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得风险较小的收入,代理人往 往愿意放弃一小部分剩余利润。或者,代理人要求委托 人承担部分风险,以此维系委托-代理关系。,(2)劳动工资 当信息对称分布时,委托人规定一个单位劳动工资率 W,代理人(劳动者)可获得两部分报酬:一是一次性总付报酬或固定收入 K,一是按不变工资对代理人的每单位劳动支付的报酬,或“按劳分配”工资。因此,该激励机制的形式为:工资水平W 等于代理人在最优水平 x*上的边际产值 MP(x*)。此时,常数 K 被 W 唯一确定,即满足参与约束,则 的最大化为,s(x)=W(x)+K,s(f(x*)c(x),(2)劳动工资 这意味着代理人将选择使他的边际成本等于工资W=MC(x)的 x。由于工资是MP(x*),故代理人的最优选择将是x*,这正是委托人希望的理想水平。当信息非对称时,委托人只能观察到代理人的上班时间,而不能观察到代理人真正投入的劳动量,但工资必须依赖于劳动量。显然,如果委托人不能观察劳动的投入量,则这种激励机制是不可行的。,max W(x)+K c(x),(3)目标产量承包 当信息对称,委托人给予代理人一项简单选择:如果代理人付出劳动水平 x*,就能获得报酬 B*,否则,B*=0。这是一种不允许讨价还价的单点报酬激励机制。其中,B*的数量由参与约束条件B*c(x*)=u 决定,所以B*=u+c(x*)。如果代理人选择劳动水平x,且x x*,则代理人的预期效用将为 c(x);如果代理人选择 x*,则其预期效用为 u。因此,代理人的最优选择是使x=x*。,(3)目标产量承包 当信息非对称时,结果于劳动工资的情况相同。如果报酬取决于产量,该机制使代理人承担全部风险,并且代理人稍微偏离“目标产量”,将导致报酬 B*=0 的结果。这种情况将难以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上述三种激励机制表明,如果委托人拥有代理人拥有的全部信息,即信息对称,且产量由劳动的努力程度决定时,激励机制时使代理人在付出x*水平的劳动后,恰好得到稍高于u 的净收益,偷懒将使净收益低于u,同时,代理人付出 x*努力也同时使委托人达到其希望的理想效用水平。一般来讲,在对称信息环境中,这三种激励机制都具有同样效用,没有必要在它们之间再做选择。然而,如果信息非对称,这三种机制都同时存在局限或不适用,需要改进。,(4)分成制 当信息对称时,在分成制度下,代理人于委托人双方都按一定比例从收益中获得各自的利润。假设代理人的份额采取 的形式,其中,F 为常数,u1。这样,由于代理人最大化 问题 即代理人将选择劳动水平 x,在该水平上,该水平不能满足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的要求。因此,分成制在对成信息条件下不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s(x)=f(x)+F,max f(x)+F+c(x),MP(x)=MC(x),(4)分成制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分成制却具有其他三种机制 所不具有的效率。在分成制下,虽然代理人报酬只部分 依赖于可观察的产量,但代理人于委托人却共同承担了 产量波动带来的风险。可见,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有效的激励机制应一 方面能对代理人产生激励,另一方面又能分担代理人的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