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ppt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曹庆仁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Email:,本 质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培 训,一、基本概念与原理二、管理与控制的基础性工作三、管理与控制的程序与措施,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不安全行为的含义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不安全行为的三种基本控制途径,目录,1、不安全行为的含义,从实用的角度,可以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可能引发事故的、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根据该定义,不安全行为与违规行为基本同义。两个问题:员工做每件事情是否都有明确的安全行为规范?有许多规定是隐含的。员工是否有行动上的自由?员工拥有行动上的自由。,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不尽职行为,与工作的无形性有关。与工人的工作根本不同,管理者的许多工作都具有无形性,因此很难加以明确的规定。此现象相当普遍,但过去没有明确地提出此问题。与渎职行为的差异。不能以渎职行为作为煤矿管理工作的依据。,目录,2、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你只要告诉我怎样做就可以了。”如果它出自一个工人之口,该工人一定是一个不错的工作者;但如果它出自一个管理者之口,可以说该管理者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或运用管理工具的能力比较低,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你充其量是一个技术员。”,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是从事煤矿员工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是煤矿员工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和归宿。它是分析员工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依据。它是选择各种管理与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根据行为主体在行动之前是否意识到自己行动的危险性,可以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没有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危险性,可以称之为非故意违章行为;另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动的危险性,但仍然采取该行动,可以称之为故意违章行为。,目录,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3、不安全行为的三种基本控制途径,1)自我行为控制2)工作流程控制3)监督控制,1)自我行为控制,员工有选择自己行动的事实权力,也有按照自己的预期来做事的倾向。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为员工提供一种自己行动决策的工作环境,在其中员工自己选择安全的行为。主要方法有:价值观干预措施价值因素感知干预措施目标激励干预措施等。目的是通过实施各种措施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自觉地做出更多的安全行为。,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分为有意选择和无意选择两大类。涉及员工的价值认知和价值观、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员工的认知能力三个方面问题,所以,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也应该是针对这三个方面的。,有意识选择的不安全行为,首先,管理者应该通过在一些刺激因素与安全行为之间建立刺激-反应式的条件反射,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式学习原理将员工有意识做出的不安全行为转变为其无意识的安全行为。主要手段有:教育、训练、誓言口号、承诺等。,其次,管理者应该通过对员工行为结果的不断反馈来达到正强化安全行为,负强化不安全行为,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原理促使员工更多地自觉做出安全行为方式。,再次,管理者应该通过构建注重安全的工作环境,利用观察学习原理促进员工更多地从事安全行为方式。主要手段有:加强沟通,使员工认识到安全行为更有价值,培养崇尚安全行为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等。,无意选择的不安全行为,管理者应该从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员工的认知能力两个方面入手,让员工通过学习建立起不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系统,使其意识到自己从事了不安全行为,再运用员工有意选择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加以改变。,员工认知状态,员工在工作中至少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以下一些问题:(1)自己的工作任务、流程、职责和行为规范(2)当前工作的意义(3)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及其特点(4)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其特征(5)具体的工作方法(6)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人、机、环)(7)工作中的相互协调机制(8)自己的工作业绩评价及薪酬水平和结构(9)自己的其它权益,重要途径:培训,对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是达到上述要求的重要途径。这种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旨在提高他们对安全管理职责的认识和驾驭现场环境的知识和技能。为此,管理者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1)安全管理职责认知培训(2)各种险源预知能力培训(3)工作方法及技能培训(4)紧急状态处理知识和能力培训,其它影响途径,在培训的基础上,管理者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员工对自己行为安全性的认知能力。为此,管理者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高员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注意力(2)克服熟视无睹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3)增强员工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力(4)科学地分配工作任务和安排劳动时间,防止工作疲劳,减轻工作压力(5)提高员工的行为可靠性等对于已经养成不安全行为习惯的员工,除了要让他意识到自己从事了不安全行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长期地强化安全行为,使他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2)工作流程控制,目的是通过工作流程设计和管理来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主要措施有:前后工作流程行为控制设计措施并行工作流程行为控制设计措施交叉作业流程设计措施。,主要控制点,(1)入井时的入井条件和入井准备工作的控制(2)接班工作的控制(3)工作中上一道工序的约束或者控制(4)工作中下一道工序的约束或者控制(5)工作中协作和共同劳动者的约束或者控制(6)工作中可以利用通信手段实施控制(7)工作中可以利用井下固定设施设备等实施的控制(8)工作中可以利用检查工作实施的控制(9)工作中可以利用其它手段实施的控制(10)交班工作的控制(11)出井工作的控制,3)监督控制,目的是通过检查监控制度建设来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各级管理者的监督检查是控制员工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一定措施予以制止或改进,不断降低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企业应该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方法、具体实现步骤,检查结果的处理方法等。,在制定监督检查制度时管理者至少应该对以下内容做出明确规定:(1)监督检查的执行者(2)监督检查方式方法(3)监督检查时间和空间要求(4)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方法(5)监督检查效果的评价和改进等。,目录,二、管理与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制定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指标体系确定煤矿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类型归类、汇总、分析和研究已经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制定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原则与目标制定并提供人员安全工作职责和安全行为规范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目录,1、制定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原则和指标体系,煤矿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原则,以便对本煤矿员工表现出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分类。分类原则要力求全面、科学、实用,并保持相对稳定等。,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包括管理者)能够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的指标很多,企业应该遵照分类原则对各种可能的分类指标进行考察,确定出适宜企业的分类指标体系。下面一些分类指标可供企业参考使用。一般分类:目的是制定日常管理措施具体分类:目的是制定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一般分类:目的是制定日常管理措施事先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原则可以按照危险程度、有痕无痕、出现频率、观察难易等进行;事先分类是按照员工的工作行为特征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控制措施,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将不安全行为按照危险级别进行分类,能够为制定和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具体分类:目的是制定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将本企业多年来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重新分析和研究,并且对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辩识、归类等分析和研究工作,目的是要从中发现一些本企业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事后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原则可以按照有无意识、认识能力、安全操作规程问题、价值观和价值感知因素等进行;事后分类是按照员工实际发生不安全行为时的认知状态进行的,目的是分析揭示其发生不安全行为的真正原因,通过实施奖惩措施,对行为人进行行为干预和矫正,预防同类行为的再次发生。,目录,遇到的问题?,2、确定煤矿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类型,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在对工作中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行辨识的基础上,识别并确定煤矿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类型,并且要明确每种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理,每种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性大小及其行为特征等,为具体的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归类、控制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确定不安全行为的组织单元划分可以与煤矿的组织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样,对人员种类的划分也可以与现行的行政组织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此,煤矿应该确定一个相对稳定的划分标准。下面是煤矿常见各专业作业人员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及其行为特征,仅供煤矿进行不安全行为辨识和分类时参考。,目录,采煤专业作业人员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及其分类,3、归类、汇总、分析和研究已经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将本煤矿多年来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重新分析和研究,并且对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辩识、归类等分析和研究工作,目的是要从中发现一些本煤矿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这是一项长期和重要的工作,煤矿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分配相应的资源,制定出可行的运行机制等。,目录,4、制定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原则与目标,原则是从事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基本依据。原则应该能够指导煤矿从事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也能够协调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分歧、提高安全工作效率等。每个煤矿都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一些简单可执行的原则,并且为绝大多数人员所认同和遵从。目标是管理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合理制定目标是管理者实现管理目的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从事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既要制定出整个煤矿的长期和中短期目标,也要制定出各个组织结构或部门的长期和中短期目标。煤矿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有目标制定和分解的机制和方法,要有目标确定、评价和改进的标准、程序、机制等。,目录,5、制定并提供人员安全工作职责和安全行为规范,现状或存在问题,主要内容工作中员工要做的每件事情都应该有明确的安全行为规范作为指导。是判断是否为不安全行为的基本依据。操作人员主要指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等)。管理人员主要指安全管理职责和行为要求。要特别注意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及其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制定各种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和安全行为规范包括一般性的、特定专业的、特定区域的、特定人员的等不同人员的的安全工作职责、安全行为规范等。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就是对各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进行定义、记录、传达,并保证被清楚地理解准确地记忆正确地使用,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应该能够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规范、工作程序等,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等,这是保障煤矿生产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也是煤矿生产各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劳动的基础。,制定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需要把煤矿生产中的日常的、经常重复性的、有规律性的安全管理活动,通过合理设计形成一个个标准化的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体系等,再由一个个具体岗位员工严格按照岗位职责的规定去加以管理。因此它具有全员性、规范性和重复性等特点。,识别安全管理工作内容1)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应该全面,做到安全管理没有死角、没有遗漏。包括:每一个员工、每一台机器设备、每一个工具和材料、每一个建筑构筑物、每一个工作地点、每一项工作流程、每一个工作时段等。2)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都有描述,并且每一项描述都简单明了、清晰准确、不易产生歧义。描述的对象包括员工、机器设备、建筑构筑物、工具和材料、建筑构筑物、工作地点、工作流程、工作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形成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1)每一个员工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都应该对其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效果、工作环境要求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2)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都被分配到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之中。3)每一个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都科学可行。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体能、认知、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或限制。,确定各岗位的协调与配合机制1)安全管理职责存在交叉的员工岗位,应该对其双方或者多方的工作内容、沟通方式、工作效果等做出清晰的规定,并且明确各岗位应该承担的后果。至少使相关人员都能够明确:相互交叉的岗位名称、相互交叉的工作内容、各自的工作职责及沟通渠道、相互的权利和责任等。2)对各岗位可能需要完成的临时性安全管理工作做出规定。,遇到的问题?,目录,6、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根据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特征可知,影响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最根本因素主要是认知、能力、价值观和氛围这四个方面,这就决定了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也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再根据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特征可知,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主要有五大类,即人员准入管理措施、安全教育与培训措施、激励与沟通措施、群体行为影响措施、组织行为影响措施。下表列示了这五大类控制与管理措施的诉求重点及其措施性质。,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措施及其特点,煤矿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将这五大类控制与管理措施进行细化,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并且根据本煤矿已经发生的不安全行为特征,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类型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一般措施系统分析制定本煤矿可能采用的各种具体控制与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应该涵盖上述五大类,四个方面。每项措施都应该定义措施名称,指出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分析措施可能起到的作用或效果,指出措施存在的不足。常用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主要有: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激励、教育、培训、奖励、惩罚、通报、公示、说服教育、献身说法、说服帮教、案例启发、家属参与、企业文化、管理者以身作则等。,分类措施根据煤矿确定的具体人员不安全行为分类类型,分别制定相应的控制与管理措施。所制定的措施应该针对该类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特点,并且有所侧重。一般来说,煤矿有多少种人员不安全行为类型,就应该分别制定多少种控制与管理措施。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人员不安全行为分类方法,煤矿可以参照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具体控制与管理措施。,危险程度不同的管理措施:与风险预警的等级一致出现频率不同的管理措施:可以分为2-5级有痕无痕的不同管理措施提高认识能力的管理措施完善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措施影响价值观的管理措施改变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措施(行动时没有意识到不安全性),遇到的问题?,目录,三、管理与控制的程序与措施,程序与措施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来实现。每一项管理制度都只能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一部分内容进行管理与控制,其核心就是各种程序与措施。各项制度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管理体系。最终的管理效果并不取决于某一或某些管理制度的杰出成效,而取决于所有这些管理制度的相互配合及整体成效。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关联性设计是其重点,也是目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目录,主要内容及要求,识别工作人员的可能发生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尽职行为采取预防性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可能发生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尽职行为现场检查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状态和工作条件现场监督、指导和改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因行为问题而导致的事故发生总结不安全行为和不尽职行为发生规律,不断提高行为管理水平,主要管理制度,人员准入管理制度培训与矫正管理制度自检与互检管理制度监督与检查管理制度观察与预警管理制度识别与研究管理制度,责任追究管理制度考评与奖惩管理制度记录和文件管理制度管理审查与改进管理制度重要岗位人员的管理制度,目录,每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目的2)使用范围3)相关组织部门职责及其责任人4)制度具体内容(主要是控制程序与措施)5)相关文件6)相关记录,遇到的问题?,1、人员准入管理制度,现状把握两个环节:一是建立科学完备的人员准入系统;二是建立高效闭环、目标导向的初进人员培训系统。,1)完善煤矿的岗位体系,煤矿的岗位设置与管理应该满足如下要求:1)各煤炭企业的岗位设置应体现本质安全的目标;2)煤炭企业的岗位设置应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在对矿井的自然地质条件、采煤工艺、机械化程度、生产能力等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因事设岗”的岗位设置基本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岗位体系,明确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标准。3)建立系统分明、层级清晰的岗位体系。,2)制定岗位胜任标准,员工岗位胜任标准是企业人员甑选的重要依据,根据煤炭企业的战略发展与阶段目标建立分职层、分属类的岗位胜任标准体系,从知识、技能、人员特征、品质等素质形态测量和描述某一岗位的任职要求,从发展、匹配、阈限特征等角度确定岗位胜任标准度量体系。,3)人员进入流程,进入流程是人员进入系统的操作环节运行的程序指导,涉及人员需求、人员来源渠道、人员获得、人员测量、试用评价等重要环节,在流程中规定相关工作的组织节点、工作起点、方向、节点关系、节点动作、决策环节、信息流转等重要体系要素,是对人员进入工作运行的规定性文件。,4)人员进入操作规范与格式文件,操作规范是对流程中重要环节以及产生的对组织、关系、动作、决策信息流转等的系统说明;格式文件是指在上述环节中用以起到标识、记录、传递、归档等作用的统一规定性文件。操作规范要求语义明晰、简洁易行,形成系列规范文件。文件应进行编码并统一存档。,5)人员进入测评体系,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岗位特征,建立科学完备的测评体系,包括测评人员、测评工具、测评实施等,这是对进入人员岗位胜任特征考察的重要技术性支撑。煤矿必须与具有相关研究优势的高校或科研单位建立联合机制,定期进行示范性测评指导。煤矿应配备专门的测评组织人员,测评组织人员应接受系统培训,熟悉人力资源基本理论,了解测评工具的应用,同时能掌握本单位的人员状况。,6)初进入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人员初进入企业后进行试用,企业应当对其各项特质与其任职岗位的匹配性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价报告,对不符合要求者出具不予录用的意见书。相关信息存入企业人员信息库。评价报告应当是统一的格式文件,包括人员基础信息、工作表现描述、所在岗位胜任标准(发展性、匹配性、阈限性)指标量化,对应评分以及责任人签名等要素。,7)初进入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跟踪管理,在正式聘用后,还应当对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跟踪管理,保证人员素质发展能满足岗位要求。煤矿应根据不同的岗位任职要求,制定各岗位初进入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跟踪周期,按照上述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方法对初进入人员每一阶段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记录初进入人员的能岗匹配情况,并根据不同的评价结果执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或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如对具有发展潜质的人员关注使用,对岗位胜任能力弱化的员工实施能力提升。,8)进入人员信息库,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人员信息库是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要求,必须动态掌握所有员工生产活动信息,不得出现与现实不符的滞后、虚假现象。煤矿人力资源信息库应当包含所有在职员工的个体传记特征信息(如:姓名、工号、性别、年龄、身高、受教育程度等),生活背景信息(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状况、家庭住址等),相关工作背景信息(工龄、工作经历、技术特长等、系统培训经历、获得荣誉及奖励记录等),从人力资源专业角度设计能够全面反映每一位在职职工信息的记录维度。为了提高这项工作的可操作性,企业应力求实现人员数据库信息化管理。,岗位体系岗位胜任标准人员进入流程人员进入操作规范与格式文件人员进入测评体系初进入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初进入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跟踪管理进入人员信息库,主要构成,遇到的问题?,目录,现状或存在问题基本要求培训是指煤矿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在改变员工态度、提高员工知识和技能等的活动,包括各种与企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只要有助于员工态度改变、知识和技能的丰富和提高的活动都称之为培训。包括建立健全各种培训制度,制定各种培训措施,不断提高培训效果。煤矿的培训工作至少应该包括现有人员的培训和新进人员的培训这两个方面。,2、培训与矫正管理制度,1)培训目标体系,企业必须建立目标清晰、分解科学、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面向本质安全的培训目标体系。该体系是企业培训工作的指导纲领,煤矿需要建立纵向年度、半年度、月度的培训目标体系文件,用以指导规范日常培训工作的开展。,2)培训组织机构,为保障企业系统培训的有效实施,要求企业建立专业的培训组织机构,可以挂靠在煤矿相关人事组织部门,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并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企业培训系统运行的各项工作负责,同时以制度来规范培训组织机构的核心职责,如包括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培训的反馈总结等。企业培训已不仅仅是传统的人力资源单个部门的责任,企业各部门都应当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相应的责任。,3)培训资源投入,企业必须按规定对人员培训系统进行资源投入,原则上结合用工情况从吨煤收入中按规定提取人员培训经费;煤矿必须有专门的、能够容纳一定数量人员的一般常规性培训场所;煤矿必须与高校、职校、技校等教育机构建立定向合作关系,使煤矿职工培训长期化、规范化,保障培训工作的科学有效。培训作为一项企业投资,企业必须有相应的资源投入管理,编制年度培训投入的预算,对每一项培训工作都必须有过程费用核定,培训的资金投入必须遵循真实性、相关性、可计量性以及配比性原则,确保企业培训的投入产出有利于企业效益增长。,4)培训流程,培训流程是人员培训系统操作环节运行的程序指导,涉及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培训组织、培训实施、培训评价等重要环节,在流程中规定相关工作的组织节点、工作起点、方向、节点关系、节点动作、决策环节、信息流转等重要体系要素,是对人员培训工作运行的规定性文件。,5)培训操作规范与格式文件,操作规范是对流程中重要环节以及产生的对组织、关系、动作、决策信息流转等的系统说明;格式文件是指在上述环节中用以起到标识、记录、传递、归档等作用的统一规定性文件。操作规范要求语义明晰、简洁易行,形成系列规范文件。文件应进行编码并统一存档。,6)分层和分类培训内容与周期,所谓分层培训即针对企业纵向不同职层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包括决策层、协调层及执行层。所谓分类培训是指根据培训目标体系按专业、分属类进行横向分解,研究确定包括岗前培训、作业规范培训(按岗位性质分类)、专业技术培训(按专业分类)、特殊工种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文化培训等培训的内容与周期。煤矿应当建立常规化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文化培训,培训的师资及教材等可以自行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周期短、频次高。,7)行为矫正培训,是指特定的针对人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施行不安全行为而实施的行为矫正性培训。分析煤炭企业人员惯常、频发的不安全行为特征属性,制定针对性的矫正培训方案。行为矫正培训要求以行为分析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专业性,煤矿应与具有研究优势的高校、研究机构等专家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8)培训执行机构,限于单个企业建立系统培训平台的成本和培训实力,企业部分培训可采取委外培训的行式,走产、学结合的新路子,合作单位必须熟悉煤矿生产活动规律,对矿业类人员管理有研究基础,师资力量强并具有长期合作意愿。煤矿可以与培训执行机构以签署合作协议形式使此项工作得以保证。这项工作的执行要求企业有成熟培训执行机构评估机制和委外培训管理办法等系列的制度规定。,9)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建立系统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有助于煤矿对人员培训系统工作运行质量进行考核与评估,对人员培训效果定期诊断,对培训执行机构的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价,促进此项工作持续改进与完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应包括各分类培训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执行单位、评价流程规定、评价格式文件、评价反馈等关键要素。,10)培训信息库,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人员培训信息库是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要求,必须动态掌握所有相关培训工作的活动信息,不得出现与现实不符的滞后、虚假现象。煤矿可结合人员信息库建立人员系统培训经历信息库,动态跟踪记录每一位员工的培训情况,包括接受培训的时间、培训名称、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成效等记录要素,及时掌握员工培训信息,逐步规范煤矿的培训工作。,培训目标体系培训组织机构培训资源投入培训流程培训操作规范与格式文件分层分类培训内容与周期行为矫正培训培训执行机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培训信息库,主要构成,遇到的问题?,目录,自检与互检管理制度,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自检和互检的目的明确。自检和互检的工作内容具体、形式多样。制定自检和互检的目标,让员工们清楚地了解这些目标并积极支持。制定计划,并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实施计划。制定的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自检和互检的组织工作合理,控制程序可考察、可控制。,包括管理者,编制自检和互检工作记录表,维护并使用这些记录表。自检和互检工作有检查、有评比、有奖惩。跟踪自检和互检情况,并对自检和互检要求及时做出反应。由上级管理人员对自检和互检的情况进行审查。有改进提高的具体方式和方法。,目录,监督与检查管理制度,一般要求明确监督检查的目的。有监督检查的计划任务清单。矿长知道所发现的不安全行为情况和所采取的行动。跟踪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包括对管理者的监督与坚持,日常监督检查各级管理者根据任务进行监督和检查。监督检查应该包括他们所负责的整个区域。监督检查中发现人员不安全行为应该及时报告。监督检查要填写监督检查记录单。,全面检查全面检查小组应该由最高管理层代表、部门主管和员工代表构成。根据煤矿的实际表现,每月应至少完成一次全面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单。全面检查要考虑所有涉及人员不安全行为的要素。每次全面检查应该提出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公布检查报告,包括所发现的不安全行为情况及需要采取的行动。,报告处理所有报告(正式报告、非正式报告和临时报告)都提交给管理层(提定人员或代表)。管理层对报告中发现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采取行动。及时向提交报告的人员提供反馈。及时向所涉及地区的所有员工通报所采取的行动或进展。,目录,观察与预警管理制度,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确定观察的目的。所有主管都有恰当的最新版本的岗位安全分析和书面的安全工作程序。对各级主管进行工作任务观察的正确方法和目的进行培训。制定观察的要求。将观察要求与人员不安全行为的风险及影响联系起来。制定观察计划,计划应包括:地点、人员、活动、程序、频率、记录和报告等。,根据计划对一些工作岗位进行观察,填写观察记录单。如果有任何违反观察计划的情况,应及时采取行动。按照对应措施的要求,对观察行为进行审查并采取行动。定期对观察计划进行审查,发现偏离观察计划,应提交报告并提出对应措施。对违反规定的趋势进行分析,找出系统中的缺陷并采取行动。,目录,识别与研究管理制度,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工作人员应该接受风险类型和风险识别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人员应该接受信息统计分析方面的培训,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对当前和过去12个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年对历年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图表等格式对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以找出未来的趋势。找出数据信息背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每年向最高管理层至少提交一份数据分析报告(包括查明风险,增长趋势等)。定期发布统计数字并广泛传阅给管理人员和员工。在相关会议上,将统计数据制成表格进行讨论。,目录,责任追究管理制度,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对所有需要调查的事故或不安全行为进行调查。确定调查组成员的组成原则。调查组成员应具有必要知识,在调查原则和技术方面能够胜任,当煤矿内部的专业知识不够时,利用外部有关机构的服务。由调查组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的范围应该与事故及风险相一致。,要查清直接原因。要查清间接原因。为了应付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找到补救的办法,要查清根本原因。调查程序中应包括提出建议以降低风险,提交责任追究报告。所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实际的,可行的,并符合最低限度的标准。对建议采取行动后应进行正式跟踪,以决定所采取的行动是否足够和有效。,目录,考评与奖惩管理制度,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事先让员工知道不安全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在进行高风险任务前,应将任务的危险和风险进行传达。让员工知道煤矿奖励哪些行为,惩罚哪些行为。让员工知道煤矿的奖励措施、惩罚措施以及实施办法。让员工知道具体考评内容方法,对考评优秀者给予奖励。对收到的建议进行记录,并给予反馈和奖励。鼓励员工参与到长期的提高活动中来。,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制度。及时将考评和奖惩信息让相关人员知道。充分利用展馆或展板,宣传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等。将工作公告板放置在显著位置,并及时更新。使相关各方或感兴趣的各方可以得到煤矿所做工作的信息。建立制度,确保对从外部收到相关信息并做出恰当必要的反应。建立公司内部信息公报,并使相关人员可以方便调阅。,目录,记录和文件管理制度,目的是建立一个内部记忆系统,对所有事件进行记录,以促进煤矿内部和外部的有效沟通。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对相关的会议、各种检查结果、报告、意见和建议、处理措施及结果及时进行记录。对所有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记录,并进行完整描述。设计表格并将各内容和信息记录在相应的表格或文档中。按照规定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信息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重要工作流程或环节都有记录。建立制度,规范各种记录和文件管理工作。,目录,管理审查与改进管理制度,目的是不断改进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由管理层对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效果进行充分审查。如果有人建议修改相关制度,应该采取必要的行动。制定审查的频率标准,以定期对制度进行审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以反映变化了的情况和信息。审查要考虑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每个要素。审查时要考虑统计数据,审查结果和其它指标。审查时要考虑风险的成本。其它相关各方可以查阅审查的结果。,目录,需要管理制度评价,重要岗位人员的管理制度,煤矿生产具有流程长、不安全因素多、控制与管理难等特点,不同的工作阶段和工作流程对整个生产系统安全性的影响是不同的。煤矿应该自身安全生产的特点,确定出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岗位,分别制定其专门的控制与管理制度,以确保这些岗位的工作安全。一般来说,下面这些岗位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煤矿可以参照选择。具体内容和控制程序应该对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和要求、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方法、安全工作绩效评价、奖惩等内容规定清楚,并且可操作性强。,需要制定专门管理制度的重要管理岗位可能包括:瓦斯检查员。跟班班组长。值班区队长。值班领导。放炮员。机电维修工。通风员。,上述不同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各种管理制度对员工相关特征的作用特点。,员工的相关特征员工的知、会、行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类型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途径,目录,常见的一些管理制度与方法,领导重视班组建设未遂管理安全月活动安全主题日活动技能比武文化管理,主要涉及:建立制度制度的有效性执行制度制度的依从性加强沟通激励与控制以身作则氛围影响员工,班组建设旨在建立完善自检与互检、监督检查、观察与预警等制度,涉及考评与激励制度等。,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