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多措并举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总结精选版【八篇】.docx
-
资源ID:5915451
资源大小:46.5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多措并举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总结精选版【八篇】.docx
多措并举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总结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落实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干部群众红线意识。成立耕地流出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制定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及完成时限,切实压实整改工作责任,确保整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村村通”广播、LED显示屏定时播报,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驻村干部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保护耕地、制止各类破坏耕地行为,消除工作的被动性,努力营造全民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村村通”广播播报35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悬挂横幅20余副,入户宣传200余户。三是强化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由乡纪委牵头成立专项督导小组,下沉各村督导。同时,乡政府工作人员会同关庄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到现场对图斑进行逐一核实、逐项核对,建立工作台账,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确保对耕地流出问题图斑进行彻底整治,截至目前,全乡共整治图斑6块,复垦面积15余亩,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正稳步推进中。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方案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依据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省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决定对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限期整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工作任务按照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统一部署,结合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对2023年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过程中的流出问题,开展逐图斑逐地块排查。对于不合理的耕地流出问题,在变更调查成果确认之前,限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按实地现状纳入变更,并单独标识继续整改;符合要求无需整改的,需逐地块提交照片、影像等举证材料;对难以确定是否需要整改的特殊情况逐级报自然资源部审定。通过排查整改,确保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科学、合理、真实、准确。二、分类排查及整改要求(一)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排查整改。耕地流向林地、园地、设施农业等其他农用地的,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分类排查核实,区分情况进行整改。整改任务:2023年新发生的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全县共有1149个图斑、面积3959.78亩。整改要求:耕地流向林地的,由县林业局牵头逐图斑逐地块举证,经省自然资源厅审核认定,对属于2020年底前已栽种的林(苗)木、果树的,可暂不恢复为耕地;对属于2023年新栽种林(苗)木、果树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对于在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严重沙漠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等不稳定耕地上实施生态退耕的,经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审核,符合国家退耕计划和要求的,可暂不恢复为耕地;对不符合国家退耕计划和要求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未经批准占用一般耕地实施国土绿化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公路、铁路等两侧用地红线外占用一般耕地建设绿化带,县乡道路绿化带不超过3米,其他道路绿化带不超过5米的,可暂不恢复为耕地;超过上述标准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超标准在河渠两测、水库周边占用一般耕地建设绿色通道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一般耕地以及摞荒耕地自然成林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责任单位:林业局、各乡镇政府。2、2023年11月27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166号)之前,由永久基本农田依法依规转为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且补划永久基本农田方案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审核的,可暂不恢复为耕地;2023年11月27日之后流向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政府。3、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高标准农田项目中配套建设的灌溉及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以及其他因害设防需要依法依规建设的农田防护林涉及少量占用或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的,并按要求补划到位的,由市县举证,经省自然资源厅审核认定,符合相关要求的,可暂不恢复为耕地;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为名,擅自占用一般耕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政府。除上述第4种情形外,确实无法恢复为耕地的,可通过耕地“进出平衡”从其他农用地恢复耕种的方式补足。在做好上述问题排查整改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县域内年度耕地“进出平衡”,存在缺口的,要整改补足。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完成时限截至2023年7月底;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二)耕地流向建设用地排查整改整改任务:依据国家下发的2023年度国生变更调查初步成果,耕地变为建设用地总量为479个图斑、634.36亩Q整改措施:1 .已经省政府批准或授权、委托市、县级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尚未及时报部备案的,应按照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用地审批信息备案工作的函(自然资用途管制函(2023)31号)规定,务于7月30日前完成备案。2 .已经省政府批准或授权、委托市、县级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但不完全符合部备案要求的,允许按下列要求“带星”整改(7月30日前完成备案),整改到位前不予导入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一是对于用地批准时耕地占补平衡未完全落实到位,备案时无法关联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中的补充耕地确认单,要重新进行耕地占补平衡挂钩;二是对于永久基本农田补划面积小于占用面积,补划范围内存在非耕地的,要重新确定补划地块,或者将其中非耕地整理成耕地,确保符合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要求;三是对于与历史上已审批项目空间重叠等情形的,要妥善解决重叠问题。3 .未经批准、已开工建设,符合现行规划的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因防控和防治重大疫情需要建设的医疗卫生设施项目,依法依规处置后,加快审批并备案。4 .未经批准、已开工建设,不符合现行规划,但符合“三区三线”划定规则,拟纳入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的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应先落实补充耕地(7月30日前取得补充耕地确认单),依法依规查处后,加快审批并备案。5 .未经批准、已开工建设,不符合现行规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因防控和防治重大疫情需要建设的医疗卫生设施项目,应先落实补充耕地(7月30日前取得补充耕地确认单),依法依规查处后,加快完善手续并备案。6 .未经批准已开工建设的其他实质性违法项目坚决依法严肃查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冻结所在地相应的补充耕地指标。7 .属于“大棚房”、违建别墅清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按已明确的政策规定处置。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政府。(三)耕地流向未利用地排查整改整改任务:2023年耕地流向未利用地等其他地类的,全县共有16个图斑,面积28.3亩。整改要求:对于因自然灾害损毁的,要充分举证,符合有关规定的,由省自然资源厅申请部在耕地流出底数中扣除。对于耕地因其他原因流向未利用地的,抓紧复耕复种,纳入变更调查;难以复耕的,以耕地“进出平衡”方式予以补足。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政府。三、组织领导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时间紧迫、情况复杂、任务艰巨。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和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抓整改落实,确保7月30日前完成排查整改。(一)建立工作专班。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县自然资源局会同林业局组成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任专班组长,协同配合,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排查整改落实到位。县自然资源局根据省级下发的排查任务,建立排查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等,挂图*,逐一整改销号。(二)形成工作合力。根据部门职责,县自然资源局牵头负责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林业局负责耕地流出到林地的图斑核实整改工作,水利局、农业农村局配合做好耕地流向水库水面、设施农用地等图斑的核实整改工作。各乡镇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在全面核实的基础上,逐图斑落实复耕责任,确保应复耕的地块复耕到位、及时耕种,达到耕地变更标准要求。(三)严格把握政策。要严格执行排查整改政策,积极稳妥推进排查整改工作,防止简单化、“一刀切”,防止造成社会负面影响。要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严防土地复耕过程中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强行毁树还田和平塘复耕,以及不顾生态环境和客观条件,弄虚作假补充或恢复耕地。(四)确保整改时效。县上报的整改成果经全面核实确认整改到位的,及时纳入变更调查成果。县政府将依据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最终成果,对各乡镇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责、问责。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方案为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特别是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种植;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一般耕地应主要用于粮油、蔬菜等农产品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2023年我镇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涉及“以2020年变更调查耕地现状数据为目标,2023年年度变更调查耕地面积不得少于目标任务”,防止耕地“非粮化”主要涉及三个指标:一是4月底前全部完成2023年耕地保有量缺口恢复补足任务;二是6月底前完成2023年度“十三五”期间耕地“非粮化”恢复补足的目标任务;三是于12月底完成年度耕地恢复补足任务;四是实施耕地年度“进出平衡”监督管理,于12月底年度“进出平衡”算总账,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二、当前耕地“非粮化”面临的形势2023年我镇耕地流出721.35亩,耕地“非粮化”流出667.05亩,约占耕地流出总量的92.47%。“非粮化”流出类型中,多以农村道路、坑塘水面、成林果园为主。三、工作措施(一)立即开展耕地缺口恢复补足和后期管护利用4月底前完成2023年耕地保有量缺口整改补足,同时提前预判2023年耕地“非粮化”减少量。对于已恢复补足耕地和已核查利用的摞荒地,各村要加强后期种植和管护的指导,避免再次搭荒。对已恢复补足耕地举证上传农作物种植情况。(二)持续开展流向林园地等“非粮化”的问题整改一是摸清2018年-2020年栽种的幼龄果苗现状,及早研判,及时整改。二是立即排查存量耕地“非粮化”行为,建立台账,做到心里有数,无法就地恢复的,可异地补足,做到进出平衡。三是进一步遏制耕地流向农村道路和坑塘的“非粮化”的违法违规行为。(三)严格落实耕地用途变为申报农业项目时,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一般耕地的,按照关于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函文件要求,提前编制耕地“进出平衡”方案,遵从先进后出的原则,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未纳入区政府“进出平衡”方案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按照3月2日全市耕地保护会议要求,耕地保护不力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制。各村应树立危机意识,要始终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决防止松劲、厌战情绪。四、建立健全预防机制(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区委、区政府已将耕地恢复补足工作纳入对各镇、街耕地保护任务考核,我镇将按照工作要求完善对各村的2023年耕地保护考核方案,采取平时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周调度、月排名、季度通报的制度形式。(二)倒排工作时序,加快完成任务。针对耕地保有量缺口和2023年“十三五”恢复补足未完成的村,要倒排时序,制定恢复计划,符合标准的申请验收入库,不合格的限期整改,确保4月底前完成2023年耕地保有量缺口任务恢复补足,5月底前完成2023年“十三五”恢复补足任务。同时,针对排查出的存量“非粮化”问题,充分利用春耕春播有利季节加快整改。(三)加强日常监管,遏制耕地减少。各村提前摸清本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分布情况及面积,进一步加强恢复补足耕地和摞荒地后期管护利用,落实专人进行日常巡查,建立周巡视、月调度的常态化“非粮化”监测工作机制,切实遏制住耕地“非粮化”趋势。提前做好谋划,确保全年辖区内耕地面积不减少。农用地内部耕地流出工作方案根据相关会议精神,要求本镇农用地内部耕地流出的村,必须在7月10日前完成耕地恢复且达到耕地认定标准。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农用地内部耕地流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XX常务副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各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干部。二、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及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兼任主任,XX兼任副主任,负责统筹安排日常工作。小组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组。(一)现场督导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各村书记及驻村干部。主要职责:1.掌握各村动态,统筹安排现场点位督导工作。2.对地块的平整度、颗粒、耕作层厚度,以及种植和出苗情况进行现场督。(二)宣传工作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主要职责:1.负责农用地内部耕地流出工作宣传。2.负责舆论处理工作。(三)后勤保障工作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主要职责:为农用地内部耕地流出工作提供办公、经费、设施设备等服务保障。(四)档案资料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主要职责:L负责收集整理我镇农用地内部耕地流出工资料,并进行分类、归档。2.负责对部门提供资料进行催促、督导。3.负责收集整改工作中涉及的图片、文字资料、台账日志等。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为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保护“一揽子”政策措施真正落地,根据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成果,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对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情况根据三调数据成果,2020年初耕地面积36.8834万亩,2023年初耕地面积36.8734万亩。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一上”数据成果显示,2023年初耕地面积36.8438万亩,比上年度耕地面积净减少295.50亩。二、目标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决策部署,坚决纠正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结合2023年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过程中的流出问题,开展逐图斑逐地块排查,对不合理的耕地流出问题,在变更调查成果确认之前,限时整改,并将整改到位的情况纳入到国土变更调查中,确保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科学、合理、真实、准确。三、工作步骤(一)全面排查阶段(7月15日22日)县自然资源局分乡(镇)做好排查表,建立排查台账,将排查图斑切片,在调查云APP中将排查图斑同时分发至各乡(镇)。(二)集中整改阶段(7月23日31日)1 .明确各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压实乡(镇)包村挂点领导和村、组责任,确保7月底前按时保质完成整改;2 .完成整改后,及时反馈自然资源部门,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国土调查云APP及时举证上传;3 .对确实难以整改的图斑,逐一图斑制定整改方案,对一般耕地流出无法整改图斑,由各乡(镇)分别制定耕地进出平衡方案;4 .将整改台账及时上报县整改办。(三)考核督察阶段(8月1日-7H)对未按时完成整改任务面积较大的乡(镇),社会影响较广的图斑,将严肃追责问责,达到刑案标准的将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四、职责分工(一)各乡(镇)党委、政府:为耕地流出问题图斑排查整改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需要整改图斑的组织实施,严格按照省、市整改要求,对确实无法整改的,从三调地类耕地后备资源中标注为“即可恢复”地块数量中整改补足,实现乡镇区域内耕地总量自行平衡,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二)县自然资源局:为耕地流出问题图斑排查整改工作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对各乡(镇)排查整改情况进行技术指导、督促检查;负责汇总耕地流出问题图斑核定整改结果,形成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上报。(三)县农业农村局:为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对各乡(镇)耕地流出到园地及农业设施用地的图斑,抛荒耕地成林、成草和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为名,擅自占用耕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整改的技术指导,督促对已恢复耕种条件的地块,落实耕种晚稻或四季作物。(四)县林业局:负责核定耕地变更为林地地块是否符合退耕还林政策,在国家批准的生态退耕计划和类型外擅自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技术指导,对于不符合政策的地块负责督促指导各乡(镇)做好复垦工作。(五)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核定超标准在公路、铁路等用地两侧红线外占用耕地建设绿化带的(县乡道路绿化带超过3米,其他道路绿化带超过5米)技术指导。(六)县水利局:负责督促指导各乡(镇)超标准在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耕地建设绿色通道的图斑技术指导,对已恢复耕种条件地块完善配套水利设施。五'排查整改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排查整改要求。耕地流向林地、园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的,分类排查核实,区分情况进行整改。自然资源部门前期在内业判断和外业核实后,制作了2023年度变更调查永久基本农田流向其他农用地分析表,2023年度变更调查一般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分析表。(一)永久基本农田中的耕地流失问题。2023年新发生的永久基本农田中的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除以下情形外,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1.2020年底前栽种的林(苗)林、果树;2 .在不稳定耕地上实施生态退耕,并符合国家退耕计划和要求的;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严重沙漠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3 .2023年11月27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前,由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且符合相关用地政策的;4 .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高标准农田项目中配套建设的灌溉及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以及其他因害设防需要依法合规建设的农田防护林涉及少量占用或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并按要求补划到位的。(二)一般耕地流失问题。2023年新发生的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属于以下情形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1.在国家批准的生态退耕计划和类型外擅自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5 .未经批准占用一般耕地实施国土绿化的;6 .超标准在公路等用地两侧红线外占用一般耕地建设绿化带的(县乡道路绿化带超过3米,其他道路绿化带超过5米);7 .超标准在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一般耕地建设绿色通道的;8 .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为名,擅自占用耕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的;9 .摞荒耕地自然成林、成草的。(三)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存在的问题。一般耕地违规转为其他农用地,确实难以恢复的,可通过落实耕地“进出平衡”,从其他农用地恢复耕种的方式补足。但属于上述“一般耕地流失问题5”所列情形的,应限期恢复整改为耕地,不得以“进出平衡”方式落实整改。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领导小组,县自然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分管领导及各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对各乡(镇)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指导。(二)加强部门配合。对照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各类图斑,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配合,提出排查整改意见,共同督促相关乡(镇)切实整改到位。(三)严格分类处置。对不符合流出要求的,严肃整改。对符合要求无需整改的,逐地块提交照片、影像等举证材料,对难以确定的特殊情况要研究决定。在排查整改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防止简单化,“一刀切”;防止损害群众利益,防止造成社会负面影响。(四)强化督导考核。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措施越来越实。因此,要建立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强化源头防控,加强耕地日常监测监管;建立完善耕地“进出平衡”制度,严肃执法问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的考核要求,对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落实不到位的和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严重的,要予以追究问责。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为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保护“一揽子”政策措施真正落地,根据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成果,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对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情况根据三调数据成果,2023年初耕地面积36.8834万亩,2023年初耕地面积36.8734万亩。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一上”数据成果显示,2023年初耕地面积36.8438万亩,比上年度耕地面积净减少295.50亩。二、目标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决策部署,坚决纠正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结合2023年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过程中的流出问题,开展逐图斑逐地块排查,对不合理的耕地流出问题,在变更调查成果确认之前,限时整改,并将整改到位的情况纳入到国土变更调查中,确保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科学、合理、真实、准确。三、工作步骤(一)全面排查阶段(7月15日22日)县自然资源局分乡(镇)做好排查表,建立排查台账,将排查图斑切片,在调查云APP中将排查图斑同时分发至各乡(镇)。(二)集中整改阶段(7月23日-310)1 .明确各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压实乡(镇)包村挂点领导和村、组责任,确保7月底前按时保质完成整改;2 .完成整改后,及时反馈自然资源部门,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国土调查云APP及时举证上传;3 .对确实难以整改的图斑,逐一图斑制定整改方案,对一般耕地流出无法整改图斑,由各乡(镇)分别制定耕地进出平衡方案;4 .将整改台账及时上报县整改办。(三)考核督察阶段(8月1日-7日)对未按时完成整改任务面积较大的乡(镇),社会影响较广的图斑,将严肃追责问责,达到刑案标准的将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四、职责分工(一)各乡(镇)党委、政府:为耕地流出问题图斑排查整改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需要整改图斑的组织实施,严格按照省、市整改要求,对确实无法整改的,从三调地类耕地后备资源中标注为“即可恢复”地块数量中整改补足,实现乡镇区域内耕地总量自行平衡,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二)县自然资源局:为耕地流出问题图斑排查整改工作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对各乡(镇)排查整改情况进行技术指导、督促检查;负责汇总耕地流出问题图斑核定整改结果,形成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上报。(三)县农业农村局:为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对各乡(镇)耕地流出到园地及农业设施用地的图斑,抛荒耕地成林、成草和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为名,擅自占用耕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整改的技术指导,督促对已恢复耕种条件的地块,落实耕种晚稻或四季作物。(四)县林业局:负责核定耕地变更为林地地块是否符合退耕还林政策,在国家批准的生态退耕计划和类型外擅自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技术指导,对于不符合政策的地块负责督促指导各乡(镇)做好复垦工作。(五)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核定超标准在公路、铁路等用地两侧红线外占用耕地建设绿化带的(县乡道路绿化带超过3米,其他道路绿化带超过5米)技术指导。(六)县水利局:负责督促指导各乡(镇)超标准在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耕地建设绿色通道的图斑技术指导,对已恢复耕种条件地块完善配套水利设施。五、排查整改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排查整改要求。耕地流向林地、园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的,分类排查核实,区分情况进行整改。自然资源部门前期在内业判断和外业核实后,制作了2023年度变更调查永久基本农田流向其他农用地分析表,2023年度变更调查一般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分析表。(一)永久基本农田中的耕地流失问题。2023年新发生的永久基本农田中的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除以下情形外,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1.2020年底前栽种的林(苗)林、果树;2.在不稳定耕地上实施生态退耕,并符合国家退耕计划和要求的;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严重沙漠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3.2023年11月27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前,由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且符合相关用地政策的;4.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高标准农田项目中配套建设的灌溉及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以及其他因害设防需要依法合规建设的农田防护林涉及少量占用或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并按要求补划到位的。(二)一般耕地流失问题。2023年新发生的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属于以下情形的,应整改恢复为耕地并及时耕种。1 .在国家批准的生态退耕计划和类型外擅自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2 .未经批准占用一般耕地实施国土绿化的;3 .超标准在公路等用地两侧红线外占用一般耕地建设绿化带的(县乡道路绿化带超过3米,其他道路绿化带超过5米);4 .超标准在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一般耕地建设绿色通道的;5 .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为名,擅自占用耕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的;6 .摞荒耕地自然成林、成草的。(三)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存在的问题。一般耕地违规转为其他农用地,确实难以恢复的,可通过落实耕地“进出平衡”,从其他农用地恢复耕种的方式补足。但属于上述“一般耕地流失问题5”所列情形的,应限期恢复整改为耕地,不得以“进出平衡”方式落实整改。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武宁县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领导小组,县自然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分管领导及各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对各乡(镇)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指导。(二)加强部门配合。对照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各类图斑,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配合,提出排查整改意见,共同督促相关乡(镇)切实整改到位。(三)严格分类处置。对不符合流出要求的,严肃整改。对符合要求无需整改的,逐地块提交照片、影像等举证材料,对难以确定的特殊情况要研究决定。在排查整改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防止简单化,“一刀切”;防止损害群众利益,防止造成社会负面影响。(四)强化督导考核。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措施越来越实。因此,要建立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强化源头防控,加强耕地日常监测监管;建立完善耕地“进出平衡”制度,严肃执法问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的考核要求,对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落实不到位的和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严重的,要予以追究问责。2023年整治耕地抛荒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和安农领办(2023)4号关于坚决遏制耕地抛荒行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粮食产量,稳定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生产的指示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领导小组顾问:组长:副组长:成员:镇田长办、农技站、综合执法大队、国土所、驻村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技站,办公室主任由*担任,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其他农技站人员负责自己管辖片区的数据统计及技术指导。二、工作目标对全镇所有耕地进行一次地毯式摸底,掌握我镇目前耕地抛荒的现状,综合施策,引导农民复耕复种,制止我镇耕地抛荒现象,切实提高耕地利用率,确保粮食安全。必须确保全镇抛荒面积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各村不出现连片3亩以上的抛荒现象,特别是农调基点、G240、S212等沿线主要粮食产区耕地除种植烤烟外无特殊情况不得抛荒,必须按要求发展双季稻;示范片连片面积不得低于500亩;各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保证质量完成抛荒整治,完成抛荒整治后的耕地不得再次抛荒。三、工作步骤1、据实上报抛荒地块。以各农业组为单位包干负责各村对自己辖区内的耕地进行细致摸底,对于具备耕地条件未种植任何作物的耕地进行造册上报,沿主要道路两边耕地必须上报纳入整治范围,耕地抛荒台账于3月25日之前报镇农技站。2、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复耕复种Q通过“村村响”、横幅、标语、微信群、宣传车等各种方式,形成制止耕地抛荒行为的舆论氛围,大张旗鼓地宣传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做到宣传深入到村、到组、到户,使广大农户充分认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自身应尽的义务,增强爱惜耕地、管好耕地、用好耕地的自觉性。3、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提高制止耕地抛荒效果。(1)能种水稻的田一律种水稻,能种双季的尽量种双季,只能种一季的也尽量早播,对确实不利于种水稻的耕地必须种植玉米等旱杂粮或其他经济作物,从而减少土地抛荒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2)对抛荒的耕地各村必须逐丘核实,以书面通知告知承包户。对因缺少劳动力或外出经商务工而闲置的耕地,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转包给其他农户或种粮大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来耕作;对于不愿意流转自己也不耕作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基本农田,由所属村集体依法收回土地承包权并负责落实复耕;各村要严格执行种粮补贴政策,对弃耕抛荒的,一律取消其良种补贴。(3)各村、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种粮大户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土地流转,对有意向参与承包经营的种粮大户或农业专业合作要尽可能提供帮助,比如:土地流转中的耕地的协调、流转协议的签订、承包经营方式等等,确保土地耕种到位。(4)对于已经上报为耕地抛荒整治的地块,名村要针对地块实际情况,安排好耕种主体,对所报地块必须在5月底之前进行复垦复耕,种植农作物包括水稻、蔬菜、豆类等,并确保复垦复耕效果的长期保持。各村在整治耕地抛荒过程中要建立台账,保留整治前中后的相关照片,且上报申报表及整治前中后的彩照到镇农技站。四、奖惩措施名村村支部书记为整治耕地抛荒工作第一责任人,副书记或村主任为具体落实责任人,驻村负责人要经常性开展督查督办。对于因责任不到位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村根据县2023年整治耕地抛荒工作措施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2023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耕地流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围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要求,以落实国家土地综合整治耕地保护政策为前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合法化程序引入先进的农业产业化公司或种植大户,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农业领域的带动优势,加快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流转内容对2020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耕地15154.24亩(水浇地大于12815.15亩)整体出租,其中怀安城镇9299.91亩、第三堡乡5854.33亩。对项目区新增灌溉设施出租。三、流转价格及付款方式(一)流转价格经综合测算,拟定出租竞价基准价为440元/(亩年)。(二)租金付款方式中标人可自愿选择以下两种耕地租金交纳方式中的任意一种:1、中标人按照中标价格一次性交纳1个年度的耕地租金和相当于1年耕地租金的租地风险保障金,次年租金于上年11月30日前逐年缴纳,合同到期时,如种植方没有发生违约行为,风险保障金一次性退回。2、中标人一次性交纳五年耕地租金,则在中标价的基础上优惠10%,中标人须在中标后7日内补足剩余年度的耕地租金,到第三年度11月30日前交纳风险保障金150万元,退回方式同上。3、竞标人应在竞标前交纳租地诚意金600万元,中标人交纳的租地诚意金在签订合同后转为耕地租金。四、租赁期限租赁期限五年。租赁期满后,种植主体的确定同等条件优先原种植主体。五、公开竞价方案(一)公开竞价招标在张家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怀安分中心通过公开竞价方式最终确定种植主体。本次竞标按整体面积统一发包。(二)种植主体要求单位或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公司、合作社应当手续规范,竞标前交纳租地诚意金。申请人应当提供相关的证件:户口簿、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营业执照等证件。(三)竞价评标考虑因素优先国家级或省级龙头企业;优先能够在种植领域内形成明显带动,能够促进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有完整的种植、加工、销售链条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或个人;优先具有规模化种植管理经验,农业产品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企业或个人;优先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企业或个人;优先一次性付清全部合同期租金的企业或个人。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性质、产业链条、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新种植技术应用、高效节水措施、支付能力等最终确定种植单位。综合因素分值设计表分值构成(总分100分)种植方案及其他要求:出分投标报价:延分有效投标报价投标人投标报价高于最低限价440元(亩年)的报价为有效投标报价。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所有有效投标报价的平均价为评标基准价。投标报价的偏偏差率=Io0%×(评标基准价-投差率计算公式标人报价)/评标基准价评分因素评分标准种植实施方案(20分)种植实施方案合理、科学、完善;种植计划安排合理12.1-20.0分(能够在种植领域内形成明显带动,能够促进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技术实施方案较合理、科学、较完善;工作计划安排较合理5.1-12.0分技术实施方案欠合理、科学、欠完善;工作计划安排欠合理0.0-5.0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10分)有完整的种植、加工、销售链条6.0-10.0分有种植、加工3.1-5.9分种植链单一0-3.0新技术应用情况(5分)应用新技术:每项1分,最高5分传统模式0分节水灌溉措施(5分)科学合理3.1-5分较科学合理L1-3分一般0.1-1分缺项0分土地管护方案(5分)完善3.1-5.0分较完善1.1-3.0分一般OOLO分企业实力(5分)取得国家级或省级龙头企业称号2分具有规模化种植管理经验,有成熟的园区2分农业产品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1分投标报价(50分)投标报价等于基准价,得满分50分;投标报价每低于基准价一个百分点,减05分,减完为止;投标报价每高于基准价一个百分点,减0.3分,减完为止。六、其他事项(一)耕地管护费的使用1、政策依据及申请主体。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实施办法,县扶农公司作为本项目区域内新增耕地的经营者,要严格落实管护责任,管护费由扶农公司统一调配管理使用。本次竞价范围涉及新增耕地6233.73亩。2、管护费使用程序。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乡镇共同参与组织验收评估,县扶农公司根据耕地的具体管护到位情况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