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常规管理.ppt
第四章 中学班级常规管理与评价,第一节 班级常规管理,一、班级常规管理概述,(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含义班级常规,简称“班规”,是指由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为保证班级正常的秩序,根据对班级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规矩。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常规制度建设、班级学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管理。,(二)班级常规管理的特点,1、养成教育性2、规范明确性3、相对稳定性,(三)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1、维持秩序2、培养习惯3、激发兴趣4、发展自律,二、中学班级常规的制定与实施,(一)班级常规制定的原则,1.共同制定原则2.可行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正强化原则5公开性原则6.简洁性原则,(二)班级常规实施的过程 班级常规订立之后,最重要的是执行。在开始阶段可以给学生较大的弹性空间与时间,时时提醒示范,让学生尽早熟悉班规,定期检讨,彻底执行并激励学生正向行为,改正缺失行为,在班规养成后,和学生及家长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班级常规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试行阶段2.切实执行阶段这是班级常规实施的中心环节。3.总结反馈阶段:(1)汇总成果。(2)公布结果。(3肯定与激励学生的正向行为。(4)及时反馈。(5)提出不良行为的改进期望。(6)联系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三)中学班级常规管理的原则和策略,1.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2.在班级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民主管理,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体。4.班级规范要少而精,并彻底执行。5.要以正面的行为引导为主。6.班主任要学会“解放自己”。,第二节 中学班级工作评价,一、班级工作评价概述,(一)班级工作评价的含义 班级工作的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所要完成的目标对班级工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对班级组织和管理进行评估,是衡量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二)中学班级工作评价的功能,1.导向与激励功能。2.诊断与改进功能。3.监督与调节功能。4.发展与教育功能。,(三)中学班级工作评价的方式,评价方式方法的选译要注意科学性和可靠性,便于全面准备和客观地收集与处理评价信息。,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班级工作评价分成不同的种类:,1.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由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优缺点的互补性,因此,班主任工作评价中两者结合运用更为科学。),(四)中学班级工作评价的内容,1.中学班级目标的评价。2.中学班级建设中人际关系的评价。3.中学班级建设中物质条件的评价。4.中学班级建设中对学生的评价。,二、学生评价,(一)学生评价的涵义,(一)学生评价的涵义学生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或将学生进行分等级以便甄别而对学生的表现的评价,是一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综合。,(二)学生评价的原则,我国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强调“全人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倡导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在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遵从以下原则:,1重视学生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2强调学生评价的完整性。,新课程追求的是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新课程视野中的学生是独特而完整的。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中,只有完整的学生评价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整体性发展。,三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明确评价内容 确定评价主体 选择评价方法 及时反馈,四个环节:1.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2.建构评价共同体。在构建评价共同体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使学生在评价前就明了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标准;(2)让家长明白评价的性质及作用以及学校的教育规划;(3)鼓励评价范围扩展到学校以外;(4)保证评价共同体的成员能够进行开诚布公的交谈(5)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特别是学生互评中 要淡化等级和分数。否则,往往造成同学之间互不服气,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评价变成互相“挑错”。,3、恰当地运用多种学生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实现评价目的的重要保证之一。4、通过评价反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 评价中的反馈环节对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有着重要作用。5、中学生评语的写作要求 评语包括对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和学生学科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价。,班主任在给学生写评语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1)变结论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2)体现民主(3)以情动人(4)评定客观(5)突出个性,【研究性课题】,1、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什么?2、班级常规管理的原则是什么3、如何应用学生档案袋法进行学生评价?4、班主任写学生评语时应注意什么?尝试以班主任的角色为你熟悉的一名中学同学写一份操行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