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ppt
,温故知新,问题1: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什么局面?,百家争鸣,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儒家思想,他的思想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吗?为什么?,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关心的是争霸问题,不关心仁政,第三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标要求:1、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和概况。2、归纳儒家思想产生、发展的过程,阐释其与封 建统治之间的关系演变,探究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价值。3、探讨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不同作用和影响,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西汉初的经济状况,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自主学习:西汉初为什么采用黄老之学?,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2、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3、根因:黄老之学适应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黄帝,老子,黄老之学,2、内容:治身(养生)、治国3、特点:道家为本,兼采各派(儒、墨、名、法、阴阳)“积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1、经历:战国末期形成,西汉初期兴盛,汉武帝始衰退。,考古:马王堆汉墓,帛书: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作用,(1)使西汉恢复了元气,国力强盛,为汉 武帝的“有为”打下了基础。(2)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不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汉书食货志,经济得到恢复,国库充实,人民富足,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合作探究1:,()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中国古代史,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王国问题北方匈奴威胁,材料三:及今上(指汉武帝)即位,赵绾、王臧之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史记儒林外传(3)该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状况?,黄老之学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被废除,儒学兴起,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一)原因 1.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 2.政治:政治稳定,但君与臣、中央与地方等 矛盾尖锐 3.思想: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的需求 4.个人:武帝雄才大略,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董的建议,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董仲舒的新儒学:,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2、思想主张:,A.核心:,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基础:,君权神授,人君循天道、施仁政,D.三纲五常,大一统,天人感应,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具有神学色彩。,边境不宁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面临问题,董仲舒的学说,解决之道,“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的统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限田、薄敛、省役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课中思考: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放弃“无为而治”政策,希望有所作为的结果。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合作探究: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三:“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惕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材料四:“天意”的表现,“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阴阳之道”。他的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学的哪些主张?又有什么新发展?,继承: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礼、仁政、民本的观点。,发展(两者的区别):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理论,强调神化皇权和等级名分制度,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增加了“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经过董仲舒的调整和改造,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君权、防止暴政,思想文化上:,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推动了汉代的教育发展,抑制了其他学说的发展,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助长迷信色彩。,汉初 经济残破,休养生息,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武帝时 国力渐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大一统促经济发展,不甘无为淘汰黄老,适应并促进,利集权、制地方,小结,课堂巩固:1、黄老之学的理论依据是 A.儒家理论 B.法家理论 C.墨家理论 D.道家理论,D,2、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A.“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A,3、西汉时期灾害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大三十三次。这反映了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A,4、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6、“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一观点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C,课后作业,1、活页练习及导学案课后习题2、第四课导学案预习及非常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