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教学第一课ppt.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授课老师:张龙林,淘宝特卖网http:/www.g-,绪论,历史是什么?(思考)探究历史有何用?史学是一门很好的学问:王国维“三无”说鉴古知今,以资于治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学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探究历史?1、几个重要概念:史料史实;史观史识;史书历史。(洪煨莲的六“w”who、where、when、what、how、why),2、破除对历史的简单、错误认识:(1)“回到现场”、“尽可能地恢复历史原貌”:史学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标(2)析“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受可知与不可知因素的制约,循着自觉与不自觉的轨迹发展。”(3)析“成王败寇”,探究中国近现代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忌立场先行,要先重建史实。2、慎贴标签,勿使历史评价简单化。3、警惕“倒放电影”倾向,要“论世知人”。,史学、哲学、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兼及人文科学的目标(思考)所谓启蒙,意即人们能够运用理性,来摆脱思想上的被保护状态康德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以真理得自由而服务 燕京大学校训,陳寅恪海甯王靜安先生紀念碑,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不自由,毋寧死爾。斯古今仁聖共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於講舍,寄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曾任教于中大著名历史学家,从左至右为:岑仲勉、陈序经、顾颉刚、傅斯年。,参考书目,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上下),中华书局1980年。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78年。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军事科学院:抗日战争史(三卷),解放军出版社19811984年。费正清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四卷),中华书局1991年。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来新夏:北洋军阀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黄修荣:国民革命史,重庆出版社1992年。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1989年。,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美)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