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ppt
“贞观之治,第2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什么迅速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无休止的徭役兵役)隋末农民大起义声势浩大,义军百余支,人数几百万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入关中取长安618年,隋亡,李渊称帝,为唐高祖,时间:地点:人物:,一、唐朝的建立,618年,长安,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 566-635,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将军之一,封唐国公。母独孤氏是炀帝母之姐,乃“隋室之近亲”李渊7岁袭爵,隋初累转谯、陇、岐州刺史,炀帝时受宠信,官至弘化、太原郡留守,节制关内十三郡兵马617年晋阳起兵,618年称帝,626年让位于李世民,共有24子,皇后生四子:建成、世民、元霸、元吉,二、玄武门之变,时间:人物:概况:,626年,秦王李世民,626年,李世民发动政变,伏兵玄武门,杀建成、元吉,即位太子,二月后继位,唐太宗李世民 598-649,李渊次子,在唐建立及统一中立下汗马功劳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即位以“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理念,开创“贞观之治”以开放的民族、外交政策,被尊为“天可汗”工书法、富文词,个人修养极高,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三、贞观之治,时间:人物:表现:,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贞观之治是如何出现的?,想一想:,唐太宗采取的措施,1、吸取隋亡教训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任贤纳谏,戒奢从简4、调整统治政策,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亲眼目睹隋亡过程隋亡原因:徭役无时、干戈不戢、民不堪命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与民休息君民有如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规定:民始生为“黄”4-15岁为“小”16-20岁为“中”21-59岁为“丁”60岁以后为“老”均田制:丁男可分得100亩土地实行 租庸调制:粟2石 服劳役20天或纳绢3尺/纳绢2丈绵3两或布一匹麻3斤,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贞观初,经济衰敝凋残,洛阳以东至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全国人口仅200多万户,“斗米匹绢”贞观4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29人贞观15年,“米每斗值2钱,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行旅皆不赍粮,取给于路。”贞观末,人口达380万户,,任贤纳谏,戒奢从简,“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唐太宗用人包括秦王府旧僚、太子政敌、关中贵族、南北士族、农民起义领袖、少数民族将领等,猛将谋臣、多士盈朝“房谋杜断”: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你知道哪些唐太宗的猛将谋士呢?你听说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吗?,比一比:,长孙无忌 李孝恭 杜如晦 魏征 房玄龄 高士廉 尉迟敬德 李靖 萧禹 段志玄 刘弘基 屈突通长孙顺德 殷峤 柴绍 张亮 侯君集 张公谨 程知节 虞世南 刘政会 唐俭 李绩 秦琼,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所谏二百余事,几数十万言”“半路上杀出程咬金”,患气疾,臣下欲建暖阁,始终不许放还宫女三千人洛阳大水,拆宫殿以建设民房,调整统治政策,1、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2、合并州县,精减官员中央机构由2000多人减至643人3、大兴学校,发展科举,四、女皇武则天,太宗第九子,以“仁孝”立为太子649-683年在位,立武则天为昭仪,继为皇后因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朝廷内外之为“二圣”。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唐高宗李治 628-683,武则天武瞾 624-705,山西并州人,父武士彟官至工部尚书14岁入宫为才人,赐号“武媚”,通晓文史,明敏果断,巧慧多权术。太宗死,出家为尼,高宗即位,入宫拜为昭仪、宸妃,655-683年为皇后,裁决政事,遂专国柄。684年临朝称制(中宗李显、睿宗李旦)690年改唐为周,都洛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继续发展农业生产2、任用贤才 姚崇 宋璟 狄仁杰3、发展科举制度4、用酷吏,制严刑,铲除异已 索元礼 周兴 来俊臣 请君入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长处:有治国之才,容人之量,识人之智,用人之术不足:大肆崇佛,放手招官,重用酷吏和武氏,常年用兵,“为古今妇女之冠也”,对武则天的评价,动脑筋,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秦隋:,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唐:,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起因、内容,女皇武则天,主要功绩和对历史的影响,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共同之处,探究链接,拓展,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