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分析》第一章.ppt
参考书目,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汉语语法史,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9年。现代汉语语法通论,张彦群、高其良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汉语语法基础,吕冀平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现代汉语句子,陈昌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兰宾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现代汉语语法分析,范开泰、张亚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李临定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一章 绪论,本章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语法二、语法单位三、句法结构和句法成分四、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什么是语法,表现形式,基本内容,组织方式,粗略地说,语法就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法则。,什么是语法,项羽,自刎,乌江,(3)项羽自刎乌江。(?),(5)项羽自刎于乌江。(),(6)项羽在乌江自刎。(?),(7)项羽在乌江自刎了。(),法则:施事动作介词地点,法则:施事介词地点动作助词,(2)自刎项羽乌江。(),(1)乌江自刎项羽。(),(4)项羽乌江自刎。(?),确切地说,语法是语言中较小语言单位构成较大语言单位所依据的法则。,什么是语法,茅草:,语素构成词:,茅草,菅草:,草菅,法则:小名冠大名(鲤鱼、菊花),法则:大名冠小名(草芥、鸟乌),确切地说,语法是语言中较小语言单位构成较大语言单位所依据的法则。,什么是语法,写字:,词构成短语:,写字(直接组合),爱人:,爱人,法则:动作受事(直接组合):动宾动作的受事(用助词协助):偏正,动宾 or 偏正?,写的字(用助词协助),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确切地说,语法是语言中较小语言单位构成较大语言单位所依据的法则。,什么是语法,短语构成句子:,项羽自刎(短语),法则:在现代汉语里,成句时常常需要“着”、“了”、“过”等助词的协助。,项羽自刎了。(句子),马谡被诸葛亮杀。(),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马谡被诸葛亮杀了。(),语法单位是构成语句的一些片断,这些片断都是音义结合体。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所谓“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说语素不能再分割成更小的音义结合体。,垃圾,表面上看似乎还可以分割,但分割出来的“垃”和“圾”都是有音而无义,不是“音义结合体”。,语素既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垃圾,既是一个语素,又是一个词(语素单独成词)。,垃圾堆,语素“垃圾”和语素“堆”组合成词。,语法单位是构成语句的一些片断,这些片断都是音义结合体。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人民/人/民,“人民”、“人”都可以独立运用,“民”不可以独立运用。因此“人民”、“人”是词;“民”不是词,是语素。,所谓“能独立运用”,是说它不必黏附在其他单位的前后,可以独立充当句法成分。这是将词和语素区分开来的标准。,语法单位是构成语句的一些片断,这些片断都是音义结合体。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所谓“最小”,是说它不能再分割成更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这是将词和短语区分开来的标准。,全国人民,“全国人民”可以分割成“全国”、“人民”,并且“全国”和“人民”都可以独立运用。因此“全国人民”不是词,是短语。,语法单位是构成语句的一些片断,这些片断都是音义结合体。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词,词因为可以独立运用,有时候便可以独立成句。,我应该感谢母亲。,谁应该感谢母亲?,我。,语法单位是构成语句的一些片断,这些片断都是音义结合体。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词,词因为可以独立运用,有时候便可以独立成句。,我应该感谢母亲。,你应该感谢母亲吗?,应该。,语法单位是构成语句的一些片断,这些片断都是音义结合体。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词,词因为可以独立运用,有时候便可以独立成句。,我应该感谢母亲。,你应该感谢谁?,母亲。,语法单位是构成语句的一些片断,这些片断都是音义结合体。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短语,短语是由词和词按一定的句法规则组合成的比词更大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同学们在教室里讨论问题。,语法单位是构成语句的一些片断,这些片断都是音义结合体。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句子,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是人们表达思想的最小单位。句子有一定的语调;句子的末尾有较大的自然停顿。,语素、词、短语是语言中的备用单位;句子是语言中的运用单位。换言之,我们说话时说的都是句子,而不是语素、词或短语。,词典中“到”是一个词;老师点名,同学说:“到!”这时它就是一个句子。,词、短语只能表示一个简单或复杂的概念,只有句子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词到短语是量变;词、短语到句子不是量变,而是质变。,词与词的组合、词与短语的组合、短语与短语的组合,都是句法结构(可见“句法结构”其实就是短语)。之所以用“句法结构”来称呼这些组合(短语),是着眼于这些组合中各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和句法成分,西湖|美,主谓结构,抽|一根香烟,述宾结构,我写的|一首诗,偏正结构,构成各个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就是句法成分。,西湖:主语;美:谓语,抽:述语;一根香烟:宾语,我写的:定语;一首诗:中心语,非常|热闹,偏正结构,非常:状语;热闹:中心语,说|清楚,述补结构,说:述语;清楚:补语,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指一个句法结构进行第一次切分时分出的语法单位。,句法结构和句法成分,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指一个句法结构进行第一次切分时分出的语法单位。,句法结构和句法成分,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将来国语文法发展完备,终有一天可以明白地分开“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的家”,或者说“科学老家”和“老科学家”。现在还早得很呢,不妨笼统称呼。(围城),咬死猎人的狗,年老的男人和女人,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我打他,他打我,词相同,词汇意义也相同,但整体意义却是不同的。,整体意义之所以不同,原因在于一个句法结构的整体意义由两部分组成: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我”、“他”在“我打他”和“他打我”中的词汇意义虽然相同,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获得的语法意义便不同,并由此导致了“我打他”和“他打我”的意义不同。,语法意义是指一个语法单位进入句法结构之后,由句法结构所赋予的词汇意义之外的意义。,汉语“名词1动词名词2”这一句法结构里,通常情况下,名词1是动作的发出者(施事),名词2是动作的承受者(受事)。施事和受事就是由这一句法结构赋予名词1和名词2的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我打他,他打我,两个“我”、“两个他”的语法意义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其所处的位置不同,也就是“我打他”、“他打我”的语序不同。,语序是汉语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语法手段就是用来实现语法意义的手段。,词相同,词汇意义也相同,但由于语序的不同导致了“客人”的语法意义不同,于是句子的意思便不同。,客人来了。,来客人了。,主语位置上的名词具有较强的“有定性”。“客人来了”中“客人”处在主语位置,因此是定指的(这便是“客人”在该句法结构中获得的语法意义);调整语序后,“客人”不再居主语位置,于是便丧失了原先的“有定性”这一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客人来了,实词相同,实词的语序也相同,但由于使用的虚词不同,意义便不同。,虚词是汉语中另一个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客人来过,我和爸爸,我的爸爸,他会来的,他会来吗,虚词又称语法词,它本身没有明显的词汇意义,是专门用来表达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表示实词的语法变化,表示实词与实词之间的关系,表示说话内容与主观、客观的关系。,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讨论,调查,词汇意义不同。,共同的语法意义:“时间不长,略作尝试”。,高兴,讨论讨论,调查调查,高兴高兴,产生该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重迭。,热闹,漂亮,词汇意义不同。,共同的语法意义:“程度加重”。,高兴,热热闹闹,漂漂亮亮,高高兴兴,产生该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迭字。,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上课了。,上课了?,实词相同,虚词相同,语序相同,但由于语调不同,所以句子的意义便不同。,上课了!,语调也是语法手段之一,不同的语调产生不同的语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