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安陆市孛畈镇月岭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5900067       资源大小:612.08K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陆市孛畈镇月岭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docx

    安陆市学皈镇月岭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湖北省鄂西北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二。二三年二月安陆市学皈镇月岭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湖北省鄂西北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桂斌、吴波、况丽、钱慧、赵碧义审核人:魏鹏飞项目负责:桂斌技术负责:涂爱华单位负责:刘玉明提交单位:湖北省鄂西北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提交日期:2023年2月前言1一、任务由来1二、项目必要性2三、项目可行性分析4四、编制依据6五、编制原则、目标和任务6第一章矿区自然地理条件91.1 矿区地理位置和社会概况91.2 地形地貌91.3 气象水文101.4 社会经济概况10笫二章矿区地质环境背景122.1 地层岩性122.2 地质构造122.3 水文地质条件132.4 工程地质条件172.5 原采场矿体(层)地质特征182.6 采场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19第三章矿区地质环境问题203.1 矿区地质灾害隐患203.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233.3 环境污染243.4 土地资源破坏243.5 含水层破坏分析24第四章生态修复工程设计244.1 生态修复工程设计244.2 分项工程设计264.2.1 削坡工程264.2.2 场地平整工程284.2.3 截排水工程294.2.4 绿化工程314.2.5 工程量374.3 监测工程384.3.1 监测工作的任务和目的384.3.2 设计依据384.3.3 监测设计39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465.1 施工条件465.2 建筑材料465.3 施工技术要求465.3.1 削坡工程465.3.2 废弃地整理475.3.3 坡面挂网施工475.3.4 脚手架施工495.3.5 种植槽施工505.3.6 排水沟施工515.3.7 绿化工程515.4 施工总体布置535.5 施工进度计划535.6 施工质量保证的基本措施535.7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54第六章工程预算556.1 经费预算556.1.1 编制依据556.1.2 编制说明566.1.3 经费预算586.2 资金来源81第七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827.1 保障措施827.1.1 组织保障827.1.2 技术保障827.2 效益分析837.2.1 社会效益837.2.2 环境效益837.2.3 经济效益84附图安陆市李贩镇月岭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地质环境现状图和平面布置图前言一、任务由来安陆市李皈镇月岭村废弃矿山因未进行有效治理和绿化,采场边坡陡立,基岩裸露,经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土地资源压占及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恶化问题,对周边群众房屋、农田、水库及道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居民对矿区生态修复的意愿极其强烈。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恢复治理,党中央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5)80号)及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等文件。安陆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省委、孝感市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确立在建设“两地一城”的总体目标之下,奋力”打造全省县域经济重要增长点”这一具体目标,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和孝感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做出安陆贡献。围绕“一年见成效,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五年成示范”的发展目标,把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通过旅游带动人气,通过人气带动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城市建设。挖掘文化底蕴,传承文化基因,延续文化血脉,增添文化内涵,彰显文化活力。整合部门项目资源,实施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大力破解旅游发展的瓶颈制约。安陆市为统筹优化区域整体功能布局,全面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整合地方文化、风貌资源,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区域资源要素整合,导入旅游发展产业,发挥旅游业经济效益价值,系统谋划了全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此安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湖北省鄂西北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对安陆市学皈镇月岭村废弃矿山开展了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以供相关单位部门对废弃矿山实施有效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主要工作任务:查明废弃矿山及其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对废弃矿山现状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做出综合分析和评估,提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案,采用工程和生物等治理手段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得以恢复或重建,恢复绿色生态。二、项目必要性(一)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尽快形成矿山生态修复新格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开始积极转型,已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多方面利益兼顾的方向发展,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在这种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下,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了必要选择。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利用,应该对生态环境进行积极修复,使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满足人民群众诉求月岭村废弃矿山存在不稳定边坡、山体崩塌、滑坡等矿山地质灾害、土地资源压占及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居民对治理裸露山体、恢复原有安全幸福生活的意愿强烈。(三)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综合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镇村发展的关系;统筹优化区域的整体功能布局,全面优化乡村产业布局,盘活土地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最大化发挥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价值。整合地方文化、风貌资源,积极布局旅游产业,绿色致富。实现区域资源要素整合,产业布局优化。(四)能够较好地改善周边的投资环境废弃矿山的不稳定边坡、山体滑坡、崩塌等矿山地质灾害、土地资源压占及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问题严重制约了安陆市白兆山旅游发展,给安陆市的投资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能有效地改善安陆市的生态环境,大大提高治理区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五)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矿山开发引起的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从而保护和改善矿山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节约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尽快形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大格局、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产业结构新格局十分重要。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三、项目可行性分析(一)国家政策支持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出台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治理模式,坚持“谁破坏、谁治理”“谁修复、谁受益”原则,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各方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从据实核定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引领、鼓励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盘活矿山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废弃矿山土石料、加强监督管理等七个方面提供了保障。(二)政府支持可行性国家、省以及孝感市大力支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文件。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5)80号)精神,安陆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开展白兆山景区附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并明确了具体目标和要求。项目资金为石料产生的收益支持,欠缺资金由施工方自筹。(三)公众支持可行性本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为确定矿山生态修复的范围和效果,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村民的意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政策和决策的科学性。深入宣传矿山生态修复政策,增进群众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创建矿山生态修复公众参与的形式,为生态修复工作得以顺利落实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四)技术支持可行性安陆市李皈镇附近各矿山地质勘探研究程度较高,资料较丰富Q矿区内一般兴建有简易道路,便于开展勘查和生态修复施工工作,通过近年来对附近矿山生态修复效果来看,在技术上是较成熟的。因此该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四、编制依据1 .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1年5月31日);2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年3月1日);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5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9 .中国地震动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11 .坡面防护工程设计规范(T/CAGHP027-2018);12 .坡面防护工程施工技术规程(T/CAGHP028-2018);13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T/CAGHP020-2018);1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五、编制原则、目标和任务(一)设计原则1.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原则:针对该项目的损毁山体进行生态修复,方案以削坡减载、截排水沟及土地平整绿化为主导;2,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原则:遵循低投入高效益的原则,避免浪费;3 .遏制采区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及自然景观的破坏,使区内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 .对改善矿山环境和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当地协调发展。(二)总体目标针对该项目的损毁山体进行生态修复,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改善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障矿区周边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三)主要任务1 .对露天采坑高陡边坡、危岩体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治理,经治理后露天采坑边坡达到稳定状态。2 .对因采掘活动占压和破坏的土地、植被资源进行生态修复治理,使其生态尽可能恢复到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的状态。(四)矿区生态修复工作部署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结合矿山周边村民生活环境与道路、村庄、农田等承灾体分布情况,本项目的设计总体思路是:采取“削、排、绿”的治理措施。设计主要有削方清坡工程、截排水沟、绿化等工程,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疏通排水,绿化植被,达到恢复矿山原有生态的目标。第一章矿区自然地理条件1.1矿区地理位置和社会概况月岭村位于安陆市李皈镇,矿区位于安陆市城区282。方向,直线距离约27千米。本区域距安桃线约2km,有简易公路连接,并与汉十高速及G316国道、汉丹铁路等交通干线相连接,交通较为便利(图1.2地形地貌矿区地处桐柏山南麓的大洪山余脉,属丘陵地貌,主体山脉走向为北西310。左右,总体趋势西北高、东南低,高程一般为+15Om+350m,相对高差Ioom20Om左右(图l-2)o图12矿区周边地形地貌图1.3气象水文矿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安陆市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17.3C,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7,平均年降雨118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5月8月份,年蒸发量1250毫米,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平均相对湿度60%70%,属于潮湿地区。1.4社会经济概况学皈镇属老区乡镇,位于湖北省安陆市西北部,地处大洪山余脉,东与随州平林镇隔府河相望,南与安陆烟店镇相连,西与安陆王义贞镇接壤,北与随州洛阳、府河两镇毗邻,国土面积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下辖17个村(社区),总人口3.55万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花生为主,兼种红薯、棉花、木耳、香菇等经济作物。地方工业主要有农机修理、粮食加工和建筑石料采矿及加工等小型工业。区内电力、通讯设施完善,水源充足,可以满足采场开发所需的水、电供应需要。李皈镇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生态重镇、农业强镇、旅游名镇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一是因地制宜兴产业。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目标,沿安三沿线打造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培育“月落岭”省级示范品牌,实现年产值1200万,带动100余户困难户户均增收达1万元;加大村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张皈村螃蟹养殖、曹哌村樱桃冬桃特色种植、杨堰村水产养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扎实基础。二是深挖禀赋绘美景。坚持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发展,向环境要红利,聚焦“安三旅游带”建设,撬动社会资本战略投资,保护激活龙冲水库、十里杜鹃长廊、龙王寺水库、太平寨等自然资源,引进安陆春风湖上旅游项目、宝莲禅寺康养项目,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生态乡镇,持续擦亮旅游名片。三是文化增色强底蕴。该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逐步建立良好的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唱响学哌镇“映山红”艺术节名片,培育民间文艺团体20多个,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优势,持续推进“农旅融合+”文章,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农事采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强镇。第二章矿区地质环境背景2.1地层岩性矿区位于秦岭褶皱系随南褶皱束珠宝山倒转背斜南东段,区域构造线约呈310。方向延伸。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Id)和第四系全新统(Qh),从老到新叙述如下:1.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ld):出露于各采场及其外围,主要为一套中厚层深灰色、厚层灰黑色白云质灰岩,具硅质条带与燧石结核;其中以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炭质灰岩为主。地层产状73。206。/42。75°,为含矿岩系赋存层位。2.第四系全新统(Qh):主要为第四系坡积物,分布于采场地表、山坡坡脚及冲沟内,由灰褐色、灰黄色粘土、亚粘土、含砾粘土等组成,厚度0.5m1.5m,平均厚约Im。该层在开采初期需进行剥离保存。2.2 地质构造矿区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褶皱带随南褶皱束珠宝山倒转背斜南东段太平寨一烟棵冲复式向斜倒转翼,区域构造线主要约呈10。方向延伸。矿层为倒转层序;基本以单斜为主,地层产状为201。228。/64。70。,局部有小褶皱。整体而言,采场地层呈单斜,无大的断裂构造,地质构造简单。受区域构造影响,区内裂隙发育程度中等。Xl,Ixl2NsN,P115SE7P7T1、正断层;2、逆断层;3、平推断层;4、性质不明断裂;5、推测性质不明断裂;6、倒转背斜;7、地表水系;8、乡镇界图24安陆市构造纲要图图22灰岩岩性特征及节理裂发育情况2.3 水文地质条件采场周边区域内含水层分为第四系松散岩孔隙含水层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层。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矿体上部及地势低洼地,为残坡积层(Qh);地下水就赋存于该层之中,岩性主要由灰黄色、褐黄色含砾粘土、粘土等组成,厚度0.22m,平均厚度0.5m左右。由于结构松散,含少量地下水,为弱富水含水层。2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层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分布于采场第四系覆盖层以下,岩性主要为中厚层一厚层状灰岩,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隙构成的网络中,由于采场地势较高,含水量不丰。根据采场及其周边出露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含水性等,水文地质岩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区内矿层及围岩均属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由于裂隙均不发育,空隙性差,亦未见岩溶管道、溶洞等储、流水介质。因此,含水岩组虽厚度大,但富水性弱,为弱含水层,地下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渗透补给。总体由中部向西、东潜流,部分于山脚低洼处向溪沟排泄,部分渗入深处参与区域地下水循环。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区内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出露面积较大,加之遭受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发育了不同程度、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岩溶裂隙,均能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由此可见,大气降水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其补给方式以渗入式补给为主。由于区内地形利于排水,因此,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较短,多为近源排泄,就地补给,就地排泄。水循环交替迅速,动态相对稳定的特点。4.采场充水因素分析地下水第四系残坡积孔隙含水层区在内分布范围较小,其富水性差,水量小,故第四系残坡积孔隙含水层中孔隙水对矿床开采影响极小。矿体赋存于灰岩中,矿体及其围岩均为灰岩,弱岩溶裂隙水会通过裂隙进入采坑,造成采坑充水。弱岩溶裂隙含水层在区内分布广泛,但总体水量较少,故弱岩溶裂隙水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地表水区内基岩出露地表,基岩分布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表水对矿床开采基本无影响。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基本的也是最终的补给来源,本区地形坡度一般2030。,有利于排水,因而发生降水后,大气降水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和分散片流排入沟谷之中,但对采场有一定的直接影响,可形成一定的充水水量对坑壁造成冲刷,造成边坡失稳。5 .地下水对钢结构和混凝土的影响本次恢复治理充分考虑了地表径流的排泄和地下含水层系的破坏程度,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开采平台及治理后的边坡均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水位,因此对采坑底部挡土墙结构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大气降雨,通过地表的截排水沟系统,能够有效的排掉坡面及采坑底部的雨水,对钢结构和混凝土的影响较小。166 .治理供水未来采场治理施工可抽取采区周围水塘或的小型水库作为生产、生活用水。综合来看,上述因开采引起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对采场开采影响小,对地下水位及水质影响小。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型。2.4 工程地质条件1 .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各采场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有:松软土体工程地质岩组、较坚硬-坚硬碳酸盐岩工程地质组。松软土体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Qh)松软土工程地质岩类,该岩类以粘土、粉质黏土、含砾粉质黏土为主,分布于矿体上部及地势低洼处,厚度一般0.5m1.5m,平均厚度Im,开采前容易剥离,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较坚硬坚硬碳酸盐岩工程地质组较坚硬.坚硬层状碳酸盐岩工程地质组分布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地层中,厚度较大,岩性为中厚层状灰岩,该类岩石性坚硬遇水不易水化,无破碎带和结构松散的岩石,新鲜岩石坚硬,力学强度较高,根据原采场相关储量报告,岩石平均抗压强度为112.7MPa,在整个区域均有分布。2 .矿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矿区的开采,工程地质条件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采坑及周边,岩石变得松动,力学性能降低,易剥落、崩塌和滑坡;随着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边坡稳定性降低,边坡岩石碎裂,易产生崩塌灾害。2.5 原采场矿体(层)地质特征1 .矿体特征矿体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灰岩中,并严格受层位控制。矿层(体)呈层状产出,产状73。206。/42。75。矿层直接出露于地表,沿走向及倾斜方向延伸的稳定性较好。各采区矿体裸露于地表,表面风化层厚约0.51.5m。风化裂隙发育,结构破碎、松散。2 .矿石特征矿石物质组成矿石为灰、深灰色细晶灰岩,呈中厚层状,单层厚度0.2m0.4m,具有隐晶微晶结构,层状构造。矿石矿物据岩矿鉴定资料以方解石为主(约占80%),其它矿物有石英(约占11%)、炭质(约占0.5%)、铁质(约占0.2%)、粘土质矿物(约占7%)。矿石化学成分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为:CaO:32.44%、MgO:18.98%、SiO2:0.67%、Al2O3:0.38%、Fe2O3:0.11%o矿石力学性质矿石坚硬,力学硬度高。经力学测试,抗压强度平均112.70Mpa,压碎指标平均5.0%。达到建筑石料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22)II类碎石标准。矿石风(氧)化特征矿石的风化带划分以野外感官为依据,将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变色、风化裂隙发育、裂隙壁风化剧烈均划分为风化层。各采场区在地表覆盖层下或出露的矿石上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风化层平均厚约LOm。3 .矿石类型矿石自然类型为灰岩,工业类型定名为建筑石料用灰岩。4 .矿体围岩及夹石采场内灰岩全面积分布,矿体出露范围广泛,矿层厚度大,矿体内未见夹石,矿体表层多具风化现象,灰岩由于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在地表形成中等风化带,平均厚约1m,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因其厚度小于2m,达不到夹石剔除厚度,不划为矿体。2.6 采场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采场及周边无建房、修路、取水、采矿、农耕及大型人类建构筑物等,采场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一般。第三章矿区地质环境问题月岭村采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及破坏。其中地质灾害隐患为局部崩塌危岩体、坡面浮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为裸露的高陡岩质边坡。3.1 矿区地质灾害隐患3.1.1 地质灾害隐患特征矿区地质灾害隐患主要为岩质不稳定边坡,主要分布在开挖面及边界处,其特征如下:北侧高陡边坡区:边坡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为1100Z400o边坡现整体稳定,坡面发育多组节理裂隙,优势节理3组,分别为230oZ38o>2900N18。和195oZ71o,另还零星分布有多条短节理,节理较发育,坡面裸露,局部表层出现掉块滚石。(图3-1.3-2)o图31月岭村矿区航拍照片图32矿区高陡边坡照片矿区北侧高陡边坡区:边坡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为110oZ40o,坡面呈反倾状。坡面发育多组节理裂隙,优势节理3组,分别为140oZ52223oZ31°56oZllo,另还零星分布有多条短节理,节理较发育,坡面裸露,在风化作用下,局部不稳定,出现崩塌灾害。(图3-3)o图33矿区高陡边坡照片经过现场调查,由于几组节理把岩体分割严重,多处边坡岩体均呈不稳定状态,局部已发生崩塌灾害。该治理区边坡受地震、风化、降雨、植物根劈作用等因素触发,极易发生崩塌破坏;在暴雨冲刷作用下,区表层松散物质在雨水径流作用下容易沿着下山通道产生泥石流。3.1.2 成因分析从现场勘查情况分析,该危岩体形成原因为:(1)坡体由于人工炸山采石,形成3070m高,坡度5290。左右的陡崖,使上部岩土体处于较高的临空状态。(2)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切割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3)由于连续降雨,降水沿风化带裂隙下渗,使岩土体受到侵润、饱和,土体自重增大。(4)下渗的雨水将强风化带与弱风化带的岩土体接触面浸润、软化,强风化的岩土体沿强弱风化带之接触面向下滑移。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已造成水土流失,岩体形成崩塌。3.1.3 稳定性评价斜坡体由于炸石爆破震动,加上开采矿石前缘形成高陡临空面,岩体基岩裂隙发育,使得斜坡体中部出现多条长度不等的拉张裂缝,随着雨水的入渗,容易出现崩塌灾害。1、对区(22剖面右侧、44剖面左侧)进行稳定性定性分析区为人工开挖形成的顺向高陡边坡,高度约20m,坡度约gO-gO。,但此处岩体较厚,整体结构较好,软弱结构面不发育,节理裂隙较少发育,在外露面上未见有顺层滑动的迹象,判断该山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2、对区高陡边坡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坡向335°,发育3组优势节理,330。/75。,40。/70。,85oZ15o,绘制赤平投影分析图如下。图34区高陡边坡持平投影分析图由图知,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岩体沿岩层面滑动可能性小。但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节理Ll于岩层倾向近垂直,Ll切割岩体,坡表易发生坠石。节理L2与L3切割岩体形成楔形体,滑移方向与坡向一致,楔形体坠落概率较大。3.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主要是露天采矿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包括露天采坑;还有采矿、堆积形成的边坡(岩质边坡、矿渣边坡)及平台,总破坏及影响面积约34767n°采矿活动使得原生植被生态大量破坏,且水土流失严重。采区内地表植被与地貌景观造成严重破坏,与周围绿色山体景致不协调(图35)。图35坡面裸露、石渣堆积,植被殆尽3.3 环境污染以往采矿、堆积形成的裸露边坡(岩质边坡、矿渣边坡)及平台,已经没有了生态植被的保护,使得矿区周边出现大量粉尘污染。3.4 土地资源破坏包括露天采坑破坏土地资源以及固体废弃物、工业废弃地及矿山工程建设占用土地资源;废弃矿山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之一。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剥离废弃物、尾砂等固体废料,其堆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压占损毁范围内的土壤资源质量都将发生变化,地表土壤结构和肥力都会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遭到损毁,表现为地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被压埋,使得土地生产力迅速衰减或丧失,其诱发的加速侵蚀又使周边土地的可利用性严重下降;挖损损毁范围内地表被土壤全部剥离,土壤被转移,土壤结构遭到完全破坏,对土地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出现荒漠化。3.5 含水层破坏分析矿区范围内仅有一层含水层,为基岩裂隙含水层。由于矿区为灰岩碎石料开采,为非金属矿山,暂未造成地下水含水层的污染与破坏。第四章生态修复工程设计4.1生态修复工程设计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根据废弃矿区场地特征,恢复成可利用的土地类型。主要修复措施为分级削坡+废弃地整理+土壤重构+绿化+排水。根据矿区各裸露边坡、废弃地的分布及地貌特征,将整个矿区分为7个区段,分别进行工程部署:其中区为平整区,为高陡边坡区。生态修复面积29383n?(约44亩)。修复为林地面积25583m2,旱地面积380Om2。具体工程部署为:1 .区为按一定高程平整场地,总面积为13438n其中区场地较为平整,条件较好,可恢复成耕地(旱地),总面积为3800m2;2 .区为采用整理坡面,按坡比小于1:2回填整平,种植乔木绿化,面积为5158m2;3 .区为高陡边坡,坡度较陡,采用高次团粒喷播植草绿化,面积为3225m2;4 .区较为平整,采用种植乔木、撒播草籽绿化,面积为970m2;5 .区较为平整,采用种植乔木、撒播草籽绿化,面积为910m2;6 .区为高陡边坡区,削坡坡比1:0.75,每12m高一级,设4m宽马道;马道上边界内侧0.5m处修0.5m高矮墙,内回填种植土,种植乔木(3m间距),同时栽植爬藤植物扶芳藤、地锦、油麻藤、常春藤(上垂下爬),并播撒灌木籽、草籽,总平面面积12720n;7 .对平整后的土地进行复垦,修建道路田埃及排水沟,复垦采用先覆盖1层0.5m后矿区筛分后的残积土,压实后在上部覆盖0.5m厚的外购种植土。8 .对施工期整段边坡进行监测,及时反应变化情况,对施工后效果进行监测。4.2分项工程设计4.2.1 削坡工程根据坡面防护工程设计规范T/CAGHP0272018技术要求,建议边坡按坡高IOm-15m进行放坡处理。根据勘查成果分析,矿区高陡边坡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定性分类,岩石属于较软岩较坚硬岩,风化程度属于强中风化,破碎程度属于较破碎一破碎程度,结构面结合程度主要为结合差,部分为结合很差。矿区边坡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的组合倾角均在27。75。之间,岩体类型应定为In类。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14.2.2岩质边坡坡率允许值要求,矿区高陡边坡采用每级坡高IOm进行放坡,按IH类边坡坡率应从1O51O75之间选取。矿区高陡边坡主要分布在区,为消除其地质灾害隐患,自坡顶由上而下逐级放坡,选择每级平台垂直高12.0m,平台宽4.0m,坡面按坡比1:0.75进行放坡,共7级台阶,两侧与原山体自然衔接。总削方量286178m3,回填量1216.2n净石方量284961.8n>.削坡线娓旱图4“削坡示意图采用平行断面法计算削方量,断面面积乘以剖面间距求得,即同一块段相邻两剖面的平均面积。1.计算公式a、梯形公式:'=(')x+SJ+2b、截锥公式:V=MH)X区+S2+51×52)÷3C、楔形公式:V=MHMSd、锥形公式:v=MH)XS+3式中:V矿石体积m3oS、Si、S2剖面、投影面积nA1.(三)剖面及外推间距、平均铅锤厚度m。2.公式使用条件a.块段由SLS2两个断面、投影面构成(其中S1>S2)当(Sl-S2)/Sl40%时,用式;当(S1S2)/Sl>40%时,用式;b.块段由一个断面、投影面构成,楔形尖灭时,用式;c.锥形尖灭时,用式。4.2.2 场地平整工程矿区内几个区域较为平坦,按一定高程进行场地平整。其中区以+18Om标高整平,作为复垦旱地基础,先覆盖1层0.5m后矿区筛分后的残积土,压实后在上部覆盖0.5m厚的外购种植io区按不大于1:2放坡整平,覆种植土50cm;区按+205整平,覆土50Cm种植乔木,撒播草籽绿化;区按+200整平,覆土50Cm种植乔木,撒播草籽绿化;区按+215整平,覆土50Cm种植乔木,撒播草籽绿化;不同高程的各平整区衔接以小于25°坡度放缓衔接。土地平整的土方挖运以机械作业为主,辅以人工配合。土地平整的施工工序为:确定田块平整工区一确定工区内填方工程量->测量放线一回填土->土地平整一表土回填->田块整平f修筑田坎f耕地深松深翻。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回填工程量,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区域内的垃圾、废渣等彻底清除,先把表土用推土机推平后,再用后八轮外运土方回填,尽量做到运填同时进行,田块平整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回填土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回填的耕作土有足够的保水层,耕作层厚度250cm。平整完成后,进行耕作层表土回覆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田坎修筑,后播撒有机肥再进行表土翻耕。4.2.3 截排水工程截排水沟选用矩形断面,采取全沟道衬砌,采用C20混凝土砌筑护壁,排水沟沟底厚0.2m,侧壁为0.2m,沟内采用平头对接形式,缝宽3cm,缝中设沥青杉木板止水,迎水面用沥青填缝,沉降缝间距为15m。解决边坡及场地平整后采场整体排水需求。截水沟总长度820m,排水沟总长度264m,其中纵向排水沟采用采用矩形断面,宽0.5m,深0.4m,壁厚0.2m。排水沟截面尺寸依据冲沟汇流面积和当地水文资料,估算排水流量,确定排水系统规模。地表排水流量按以下公式计算:Q=qF式中:。一设计地表水汇流量("C;9设计暴雨强度(Ls痴);犷一径流系数,0.6;产承雨面积(3)。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Av式中:Q设计流量(m3/s);A水流有效断面面积(m2);v流速(m/s)。流速计算公式如下:121V=-T?3/2n式中:V一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按混凝土渠道取0.015。堵塞系数在确定排水沟断面时应考虑坡面排水沟的堵塞,取堵塞系数1.5选取过水断面,即过水断面增大1.5倍。最大、最小设计流速混凝土排水明渠的最大设计流速,当水流深度为0.4LOm时为1.1.1 s;当水流深度在0.4LOm范围以外时,宜乘以下列系数:H<0,4m0.85;1.0<h<2.0m1.25;h2.0m1.40o注:h为水深排水明沟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截排水沟设计底宽和水深位置水深底宽内坡比m水力坡度糙率过水面积(m2)湿周(m)水力半径(In)流量(m3s)流速(m/s)汇水量(Ls)截水0.300.500.200.030.0150.110.870.220.151.320.35沟6拟定排水沟采用矩形断面,设计水深0.3m,采用混凝土浇筑,糙率n取0.015,代入明渠均匀流公式中,就可计算出排水沟设计流量,满足排水沟汇水量。图42截排水沟简图4.2.4 绿化工程主要为地被植物绿化与种植乔木。间距3×3m;可选刺槐、构树、塔柏树等,选择株高大于1.5m的植株,要求健康粗壮,成活率高。使用简易圆木搭设支撑架,防止降雨时土壤变形导致新栽树苗倾倒。地被植物选取本地多见的,耐旱耐贫瘠的品种,如高羊茅、狗牙根、白茅、铺地菊与波斯菊混播;配合少量灌木种子,如女贞、大叶黄杨、多花木兰、红叶石楠等混播,形成良好的植被生态系统,并做好种植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植株养护期3年。马道采用绿化种植槽,顶宽0.5m,高1m,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内回填种植土,间隔3m种植乔木刺槐,选用地径大于5cm,高大于1.5m的粗壮植株;内部靠边坡处种植爬藤植物扶芳藤、地锦、油麻藤、爬山虎,每隔0.5m种植一株。植株养护期3年。恢复耕地区,在上面先覆盖1层0.5m厚残积土压实,后在上部覆盖0.5m厚种植土,周围采用土田埋包围。其中区种植油茶,冠幅lm,间隔2m栽植。区北部封边采用浆砌石挡墙田坎,高4m,顶宽0.8m,底宽2m,长46m。区高陡边坡采用高次团粒喷播植草,面积3225°图43绿化工程简图根据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绿化工程参照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复垦后其他林地的有效土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上,土壤容重不大于1.5gcn砾石含量不大于20%,PH值保持在5.08.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小于1%,定植密度满足

    注意事项

    本文(安陆市孛畈镇月岭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