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工检测技术规程》讲议.ppt
建筑门窗工检测技术规程,JGJ/T205-2005备案号J991-2010,一、制定背景和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根据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制订建设行业标准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20210-2001列出的门窗工程验收现场检验方法多为观察、尺量,没有明确观察的方法,没有明确尺量的位置和数量,导致实际检测工作中随意性很强,结果可比性差,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检测水平的提高。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编制实施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审查组意见:与会专家听取了编制组关于规程的制订过程和内容的汇报,对规程逐条进行了审查,形成如下审查意见:、规程内容全面,技术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相关技术标准相协调,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的需要。、规程送审文件齐全,文字规范、准确,符合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编写规定。3、规程充分吸取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的意见,细化了门窗质量检测方法,对于保证建筑门窗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规程首次提出的门窗静载试验、淋水试验、撞击试验等检测方法和既有建筑门窗检测规定,具有创新性。,二、检测方法,本标准主要含盖的检测方法共八种1、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检测(试验室)2、门窗现场气密性检测3、门窗现场淋水检测4、门窗静载检测(现场抗风压)5、门窗现场撞击性能检测6、红外热像仪检测外门窗框与墙体间密封缺陷害7、门窗保温性能检测8、门窗隔声检测,1、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检测GB/T7106,检测数量:3樘检测顺序:气密性、水密性、P1、P2(P2)、P3(P3)主要定义:1)外门窗:建筑外门窗的统称。2)压力差: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3)气密性: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4)标准状态:293K(20)、压力101.3KPa.5)开启缝长:开启缝总和,以内表面测定为准。6)试件面积:外门窗框外侧范围内的面积,不包括安装用附框的面积。以室内表面积测定为准。7)水密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8)抗风压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五金件松动、开启困难等功障碍的能力。9)相对法线挠度:面法挠度和两端测点间距离L的比值。,气密性:1)检测顺序:正预备加压正检测加压负预备加压负检测加压,2)检测渗量:附加渗量:设备与连接部位渗透量。总渗透量:门窗渗透量附加渗透量门窗渗透量:总渗透量附加渗透量3)数据处理:检测渗透量(100Pa)标准渗透量(100Pa)定级渗透量(10Pa),例题:某外窗试验温度为26,空气压力为100.5KPa关态下测得:平均总渗透量为51.8(m3/h),平均附加渗透量为9.45(m3/h)。解:100KPa下渗透量:qt=51.8-9.45=42.35(m3/h)标准关态下渗透量:q=293/101.342.35X100.5/299=41.17(m3/h)10KPa下渗透量:41.17/4.65=15.3(m3/h),4)定级:将三樘试件的q1 值和(或)q2值分别对照定级表按照缝长和面积各自确定所属等级。最后取两者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正、负压测值分别定级。,水密性:1)加压方式:稳定加压法、波动加压法2)检测预序:预备加压检测加压,3)定级:以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检测压力值为该试件水密性能检测值。如果工程水密性能指标值对应的压力差值作用下未发生渗漏,则此值作为该试件的检测值。综合方法为:一般取三樘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抗风压1)概念:P1:变形检测压力(L/300、L/450等)P2:反复加压检测压力,P2 1.5 P1。P3: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压力,P3 2.5 P1,P2 0.6 P3。P2:工程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压力,P20.6 P3P3:工程检测定级加压检测压力2)检测型式:工程检测、定级检测,3)检测序顺:预备加压变形检测(P1)计算、比较预备加压反复加压检测(P2、P2)定级检测(P3、P3),4)定级:定级检测:P2、P3工程检测:当P3 P3时,P2、P3 当P3 P3时,P2、P3 P2、P2,用P2、P2前一级 P2、P2,用P3、P3前一级,5)例题:某外窗玻璃为单玻试验变形检测结果如下表(受力杆件L=1500mm)解:(1)相对挠度:(1500-20)/300=4.93(mm)(2)P1=750+(1000-750)/(5.47-3.97)(4.93-3.97)=910(Pa),(3)P2=1.5P1=1.5910=1365(Pa)(4)P3=2.5P1=2.5910=2275(Pa)定级检测:P2=1365(Pa)、P3=2275(Pa)工程检测:假设 P3=2200Pa,用P2=1365(Pa)、P3=2200(Pa)反复加压和定级检测。若P3=2300Pa,用P2=1365(Pa)、P3=2275(Pa)反复加压和定级检测,结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6)综合评定:以三个试件最小值。,.工程式实例:1)记录2)报告.检测中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气密性检测应注意密封.2)抗风压检测时,位移传感器应根据L/300等留有余量.3)抗风压检测时,应比较-P1与P1,当-P1P1,应先做P2、P3或P2、P3。当-P1P1,应先做-P2、-P3或-P2、-P3,.检测中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气密性检测应注意密封.2)抗风压检测时,位移传感器应根据L/300等留有余量,或取位移传感器中间值.3)抗风压检测时,应比较-P1与P1,当-P1P1,应先做P2、P3或P2、P3。当-P1P1,应先做-P2、-P3或-P2、-P34)输入参数注单位。5)受力杆件的选择,可用多个位移传感器或根据JGJ/T140-2005附录D.,三、现场门窗气密性、淋水、静载,气密性1)设备2)检测数量:标准未明确,一般三樘。3)检测渗量:附加渗量:设备与连接部位渗透量。总渗透量:门窗渗透量附加渗透量门窗渗透量:总渗透量附加渗透量,4)检测序顺:预备加压检测加压预备加压检测加压;检测加压100Pa、150Pa两级。预备加压300Pa。,5)数据处理:检测渗透量(100Pa)标准渗透量(100Pa)定级渗透量(10Pa)6)定级:按GB/T7106.实例:1)记录:2)报告:,门窗淋水检测1)设备:控制阀、压力表、增压泵、喷嘴、水管2)压力:台风地区160KPa、其他地区110KPa3)距离:0.50.7m4)淋水时间:5min5)判定:没有渗漏,门窗静载检测1)设备:专用加压设备2)加压:分级、等效计算推力3)加时间:每级510min,分6级。4)判定:连接处未位移、法线挠合格、残余法线挠小于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