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ppt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知行动态合一(08汉语3班 朱烨),知行观哲学理论,知行观: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有:行先于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因知进行;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知行并进,相资为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的限制,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别具特色的问题之一。宋明以来,它以个人为主体,主要围绕着知行的先后,分合,轻重,难易展开讨论的,这可以看作中国古代知行观的范式。,发展脉络,(1)战国时代的知行观:“知而非艰,行之维艰”,是说行比知难,要求知和行的统一,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知行观。孟子提出了“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荀子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先知后,知来源于行。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池,不知地之厚也”。知既然来源于行,行就要高于知,所以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重“行”,把行看做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2)宋元明清时期的知行观:宋代的程朱学派提出“知先行后”说,知在先,知不依赖于行的观点。明代王守仁(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行观。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强调了行先知后,并强调知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知行终始不相离”的辩证法命题。王夫之的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最高水平。,代表人物,朱熹王阳明王夫之,朱熹,“知行常需,“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一.主要观念:朱熹强调“以知为本”,”知先行后”.这里所说的知行主要属道德范畴.朱子对于知行问题的根本见解是:从逻辑上讲,知先行后,知主行从;从价值上讲,知行应合一,穷理与履践应兼备。也就是说,知与行之间有了时间上的距离;要征服时间上的距离与阻隔,需要努力方可达到或实现。,二.历史意义:,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朱熹知行观强调知难行易、知先行后,与传统知行观形成鲜明对比。由于它既说明了人的认识只有来源于人所固有的天理,又强调了践行封建伦理道德义理的必要性、重要性,而更加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实际上,知行相须互发的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正是由于朱熹的极力鼓吹和提倡,而成为当时和后来一段相当长时间内的社会意识形态,占有主导社会地位的哲学思潮,并发生了极其深刻而长远的社会影响。,王阳明,王阳明,是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学说,在其身后曾一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占有支配地位的思想,而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先验道德论的认识思想出发,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王守仁极不满意朱熹的“知先行后”说。基于“心即理”,即天地与我一体的思想,王守仁认为,象朱熹那样把知与行分为先后,其结果必然是使知行支离为二,不能统一了。,一.“知行合一”说,关于“知行合一”,王守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以论证的。其一,是因为知行“不离并进”。对此,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在这里,王守仁认为,关于知行二者的关系,知对行来说,知是主使;行对知来说,行是知的功夫、表现。行以知为始,知以行为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一方面强调了知的决定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肯定了知行的同一、统一,即不可分离的关系。因此,他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是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在这里,王守仁虽然强调知行的统一关系,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其实质却是主张知行互相包含,这就把知与行完全混同了起来。其二,是主张“意”即是“行”。明确地把“行”说成是“一念发动处”,“意”即“欲行之心”就是“行之始”。这就从根本上抹煞了知和行,即主观意识和主观意识见于客观的本质区别和界限。因此,王守仁所谓知行不离并进,主张意即是行,其目的就在于销行以为知,混淆知行,并进而否定行的客观性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三,是主张“良知”是知行的本体。王守仁说:“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因此,“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分作两截用功”,就要“失却知行本体。”他认为,知和行都是良知、良能,即心这一本体的体现。据此,王守仁认为,知和仁的目的,不是什么别的,恰恰是要复那心之本体。在王守仁看来,所谓的知,就是指人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而所谓的行,也是要体现那先天固有的良知良能。知和行都存在人的意识之中,纯然属于主观的范畴。由此可见,王守仁所谓的行合于知,就是说人的意念一经发生,都必须符合于良知良能的本性。而这种“符合”就叫做“知行合一”。,二.历史意义,很显然,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与我们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统一,是根本不同性质的两码事。总括上述,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说的根本目的,就是旨在使人的任何不善的私念,那怕是在思想动机上有任何不符合于封建道德义理的地方,都得在其刚一萌芽的时候予以禁止,以便达到人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这也就是所谓的“存天理去人欲”。因此,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就其主导方面而言,仍然是主张一种闭门思悟、内省的道德修养功夫。当然,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关系问题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的知行合一说,就其思维内容来说,也有其独到之处。他肯定知与行是一种互相对立而又互相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强调了“行是知之成”,即承认知对行的指导作用;主张“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反对“知行不一”等等。就是在知行合一这一总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知行观中,所包含着的价值而极其光辉的思想内容。,王夫之,明清之际由于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复杂和历史的觉醒,而产生了作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反映的一代启蒙哲学思潮。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家王夫之就是这一启蒙哲学思潮的卓越的代表人物。,王夫之,又称船山先生,在继承古代和陈亮、叶适、王廷相以来的唯物主义传统和注重事功的优良学风基础上,王夫之以战斗的姿态,在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等一系列问题上,对程朱陆王的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和批判。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把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知行观,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王夫之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前提,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出和论证了完备而系统的朴素辩证的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一.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的知行统一观,基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王夫之彻底地批判了朱熹的知先行后说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和系统地论述了“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的朴素辩证的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首先,在他看来,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知行观,不是“先知以废行”,就是“销行以为知”,他们共同的根本错误,都是排斥行,否认行是认识来源的基础和检验、判断认识真假对错的标准。其次,在批判揭露程朱陆王唯心主义知行观实质的基础上,王夫之全面而系统地论证了他的朴素辩证的唯物主义知行观。,第一,王夫之反对有所谓的生而知之者,并据此明确地提出了“行而后知有道”即行先知后的观点。肯定只有先行而后知,绝没有先知而后行,行是知的来源和基础。第二,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知与行是一种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统一的一种关系。而王守仁所以主张知行合一,混淆知行的界线,以知销行,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第三,为什么说知行是互相区别而又互相统一呢?对这个问题,王夫之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证的。其一,王夫之提出了知行不相分离的观点。其二,王夫之认为,知与行二者是并进,即互相促进的。由于知行各有不同的功用,而互相促进,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也就是一个由行而知,由知而行,从而使认识“日进其高明而不穷”的辩证过程。其三,王夫之认为,知行二者不离并进的基础是行。在知与行相互对待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行是二者统一的基础。突出地强调了行在知行统一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王夫之进一步论证了为什么行是认识的基础,检验认识的标准和目的。对这个重要问题,王夫之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来加以论证的。其一,王夫之认为,知离不开行,不行就无以为知。其二,王夫之认为,行比知具有更高的品格、作用,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光辉命题。认为行所以高于知,就在于行具有兼知、统知,既是认识的基础,又具有检验认识标准的作用。同时,王夫之也认为,知固以行为基础,但知亦可指导行,知与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其三,在论证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强调了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王夫之又明确指出,人的认识的目的,就在于实践。,二.历史意义,王夫之的朴素辩证的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一方面是集中了以前唯物主义知行观点之大成,另一方面,又是在反对程朱陆王的知先行后和知行合一说的斗争中形成起来的最完备的理论形态。因此,王夫之的知行学说,标志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知行观发展的最高成果。其后,在反对程朱陆王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斗争中,颜元和戴震在继承王夫之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知也行及其关系问题,作了新的发挥、发展。,总结,王夫之成为中国古代知行观的集大成者,在王夫之知行观的抽象理论中包含着封建主义的思想内容。知行观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朱熹知行观强调知难行易、知先行后,与传统知行观形成鲜明对比。明代王守仁首先在理论上反对传统知行观中对知行分先后轻重,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总体特点,1.追求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必相符合;2.强调知行的互动,即按照自己的哲学信息生活,身体力行,付诸行动,从自我修养做起,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上,完全出自于一种自觉,自愿,自由,自律,集知识与美德于一身,不断把自己修养到”无我”的境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既有唯物主义的,也有唯心主义的。而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入研究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作用。,传统知行观的现代改造,应由单纯的德行和涵养性情方面的知行,推广应用到自然知识和理论知识方面,作为科学思想和道德理以外的其他一切行为(包括经济活动,工商行为及各种现代职业等)的理论依据;这个“知”是理论的系统,不是零碎的知识,也不是死概念活抽象的观念,更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印象的一张白纸,而是主动的,发出行为或支配行为的理论;这个”行”不是实用的行为,而应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是实现理想,实现所知的过程,有时检验所知的标准。,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