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香菇的病虫害防治.ppt

    • 资源ID:5893112       资源大小:210.01KB        全文页数:8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香菇的病虫害防治.ppt

    香菇的病虫害防治,主讲 刘群增,logo,实用技术-特种种植,香菇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香菇产量和质量的一大因素,防治病虫害是香菇栽培的重要内容。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主要是防。必须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病虫害要选择国家允许的农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用药标准施用。对病虫害的防治,着重采用生物和物理的防治方法,改善栽培条件、满足香菇生长、发育各个环节对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使菌袋每个阶段都处于旺盛生长态势,让病害无法侵染。选择新鲜优质的原辅材料、优质菌种、保证灭菌彻底、点种操作规范、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就能极大限度地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漫延,就可以不用农药。,一、香菇的病害防治,根据发病原因分为病原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种。病源性病害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也称霉菌性病害。由环境因素引发的病害称为生理性病害。香菇病害防治的特点:发菌阶段以防治侵染性病害为主,出菇期间以防治生理性病害为主。,(一)发菌阶段的病害,木霉又称为绿霉菌,主要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在危害香菇生长的所有杂菌中,木霉威胁最大。绿霉是在香菇生产过程中最易发生、危害极大的竞争性杂菌。如管理方法不当、防治不及时、会给香菇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绝产绝收。(1)病症 木霉(绿霉)侵害香菇培养基时,发病初期菌丝呈白色斑块逐渐变绿,后期为深绿色,菌落中央为墨绿色,向外逐渐变浅,严重的使菌袋培养基全部变成黑绿色并发臭松软。(2)病因 菌种感染。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时没有达到无菌操作,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污染。接菌工具、接菌室、发菌室消毒不彻底造成的感染绿霉。菌袋封闭不严,袋子破损造成绿霉污染。长期通风不良,空间相对湿度过高;高温高湿易感染绿霉。木霉在442范围内都能生长,发病适合温度2032、偏酸环境、高温高湿利于绿霉菌的发生蔓延。在25摄氏度经23天菌落便长成绿色分生孢子。,1、木霉(绿霉),1、木霉(绿霉)防治,(3)危害 木霉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为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为害。尤其是多年的菇场和老菇棚,常是木霉猖獗为害的场所。木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它本身能分泌毒素,抑制香菇菌丝生长;木霉还能生长在生长势减弱的香菇菌丝体上,使香菇组织细胞溶解死亡。绿色木霉常发生在菌种和菌袋的培养基内及菌棒生长子实体阶段,与香菇争夺养分。受其污染后,养分受到破坏,严重的使培养基全部变成墨绿色,发臭松软,导致腐烂。(4)防治 木霉至今没有理想的根治性药物,常用的杀菌药,对木霉只是抑制,而不是杀死,加大药量,只能同时杀死木霉和香菇菌丝。因此,创造适合香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木霉繁殖的生态环境,是控制危害的根本措施。,1、木霉(绿霉)防治,选择未被感染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菌种。菌种如果被木霉危害,必须报废,即使轻度感病的菌种也应弃之不惜。培养料灭菌一定要彻底,培养料预湿要均匀,才能彻底灭菌。当炉温降至80时出炉进行检查,如有破损及时用透明胶布贴好封严、以防感染及其它杂菌。接种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1520米2接种室在接种18小时前用38的甲醛500克进行薰蒸消毒、接种工具放在密封的接种箱中用1520克菇宝消毒30分钟、1520米2发菌室在前一天用硫磺薰蒸,然后再用500克甲醛进行薰蒸消毒。使用甲醛等酸性消毒剂不要太过量,以免造成酸性环境。,菌袋面发现绿霉,可用75%的酒精或2%甲醛和2%石碳酸混合液或l2来苏儿液、0.1甲基托布津、0.10.2代森锌等药剂装入针筒注入受害处。若在脱袋后菌筒上发现,第一天用0.2多菌灵溶液涂抹于受害部位及四周,第二天再用5石灰上清液重涂于患处,即可杀灭。如果菌棒13被侵害时,可用刀切除污染部分,切口用500倍波尔多液涂抹或浸泡消毒。一旦发生木霉为害,要立即通风降湿,以抑制木霉菌的扩展,处于发菌阶段的培养料感病以后,可采用注射药液的方法抑制木霉扩张,常用的药液有5的石碳酸、2的甲醛、1:200倍的50多菌灵、75甲基托布津、pH值为10的石灰水,此外,往污染处撒白灰面,防治效果也很好。,甲醛防治,当前甲醛是防治香菇绿霉菌效果比较明显的药剂。当绿霉菌斑块直径1厘米大小时、用注射器抽取15毫升比例为11的甲醛与酒的混合物沿菌斑注射5针;当绿霉菌斑块直径4厘米大小时,用注射器抽取4毫升比例为11的甲醛与酒的混合物沿菌斑注射12针,这样绿霉菌即可得到有效控制。利用温度防治绿霉:香菇菌丝生长最佳温度为2224、而绿霉菌超过23最易感染发生。所以我们根据香菇菌丝和绿霉菌所需最适温度不同进行控制、避免高温环境、采取措施如下:a.室内着菌期。疏散菌袋降低堆叠层次。刺孔要分批进行、刺孔后香菇菌丝呼吸作用增强释放热量,当室温达28时停止刺孔。,b.越夏期。越夏期间外界环境温度高达30以上,必须做好通风降温工作。若在出菇棚中度夏,棚高最好达28米,后墙每隔1215米留60厘米60厘米通风孔。棚膜前底脚全部揭起,棚膜上覆盖草帘遮挡阳光、排放菌袋的架下挖50厘米宽20厘米深地沟,内衬塑料薄膜,如遇高温沟内放水,向草帘棚周围地面喷水降温。棚内地面洒石灰降低湿度。c.个别菌袋感染绿霉时,初期应及时处理,置感染菌袋于24以下通风良好的地方,或把菌袋感染绿霉的一面贴近阴凉地面或放在有水的地沟上,这样香菇菌丝会迅速生长吃掉绿霉菌。绿霉发病后期,香菇菌袋部分变成墨绿色且松软腐烂变质没有保存价值的、用刀齐面切除后用黄泥封严、这样处理后未被感染部分可正常生长,效果很好。,2、青霉,(1)症状 菌丝前期为白色,与香菇菌丝相似,难以辩认,后期转为青绿色、蓝灰绿色。在培养料的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呈现大小不同的青色斑块,不断蔓延。能看到薄薄的一层青色或绿色的霉层。(2)危害 在2025的温度范围、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和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迅速。作为一种杂菌,青霉菌可在香菇发菌阶段发生侵染。破坏香菇菌丝生长;但在出菇阶段又作为一种病原菌形成危害,菇体染病后,霉层覆盖的菌肉组织腐烂,继之迅速向四周蔓延,导致其它子实体及菌袋被感染。(3)防治 加强菇房通风,降低湿度,减轻危害。局部发生可用40%甲醛溶液或5%10%石灰水冲洗擦拭受害处。防治措施参考木霉。,3、链孢霉,(1)症状 链孢霉生长初期呈绒毛状,白色或灰色,生长后期呈粉红色或桔红色。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团时,外观与猴头菌子实体相似。(2)病因 链孢霉,俗称红色面包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杂菌,适于高温高湿季节繁殖,由于菇房湿度过大或培养料灭菌不彻底而常发生,在25摄氏度时生长极快,23天可形成橙红色分生孢子。(3)危害 链孢霉主要以分生孢子传播为害,是高温季节发生的最重要杂菌。链孢霉菌丝顽强有力,有快速繁殖的特性,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大发生,便是灭顶之灾,其后果是菌种、培养袋或培养块成批报废。常产生大量成团成块桔红色孢子,因菌袋受其污染出现“满堂红”。木屑袋栽香菇多受此菌为害,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防治 配制培养料可用1800多菌灵溶液拌料能有效控制链孢霉。配制培养料时,加入50多菌灵,按0.10.2配量掺入料中拌匀,能有效地控制链孢霉;培养基灭菌要彻底,未达标不轻易卸袋。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生产。在香菇发菌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以下,这样链孢霉生长缓慢,可减少污染。香菇发菌场所潮湿有助于链孢霉的发生,所以控制发菌场所的湿度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链孢霉发生。菌袋生产时发现有链孢霉污染,在分生孢子团上滴柴油,可以防止链孢霉扩散。脱袋转色出菇期,喷水防过量,注意通风,更新空气。,菌袋发菌后期受害,一般不要轻意报废,可将受害菌袋埋入深3040厘米透气差的土壤中,经1020天缺氧处理后,可有效减轻病害,菌袋仍可出菇。菇房内菌袋排叠环境要干燥,防潮,防高温。一旦发现可用石灰粉盖在要害处,并用浸过0.1%高锰酸钾溶液的湿布包上拿到远处深埋,以免污染空间。链孢霉的药物防治可参照木霉的防治。在菌袋料面发现时,速将菌袋排稀,疏袋散热,用石灰粉撒于袋面,起到降温抑制杂菌的作用。同时用500倍液可湿性托布津或500倍液甲醛,注射入污染部位,用手按摩使药液渗透料内,然后用胶布封针眼。链孢霉极易扩散,当香菇菌袋受其污染时,最好采用塑料袋裹住,控制蔓延。若在袋外已发现分生孢子时,可用柴油或煤油涂擦,迫使萎缩致死,切不可到处乱扔,以免污染空间。,4、毛霉,(1)症状 毛霉又叫黑霉、长毛霉,菌丝生长初期为白色,蓬松发达,后为灰白色或黑色。此菌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消耗培养料养分。(2)病因 发生毛霉的原因,主要是基质中使用了霉变的原料,接种环境含毛霉孢子多,培养室、栽培场所通风不良,湿度过大,菌袋内培养基含水量过多,在闷湿环境中进行菌丝培养等等。多在1623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85%时发生。(3)危害 该菌在土壤、粪便、禾草及空气中到处存在。在温度较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率高。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香菇菌丝,毛霉菌丝体每日可延伸3厘米左右。毛霉,在香菇菌丝体培养期间浸染时,蔓延速度快,数日内便能布满基质,而受害的香菇菌丝则生长缓慢,尽管最终仍能伸达基质各处,但香菇菌丝不会呈正常的浓白色,而是呈灰黄色。(4)防治 加大接种量,造成香菇菌种优势。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并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以控制其发生。一旦在培养基内发现污染时,可用75酒精注射患处,也可用(pH8.5)的石灰水上清液涂刷患处,以控制扩散。可采用注射药液的方法抑制毛霉扩张。常用的药物有5%的石碳酸、2%的甲醛、1:200倍50%的多菌灵、75%的甲基托市津、PH值为10的石灰水。,5、曲霉,常见的有黄曲霉、黑曲霉、烟典霉。初期菌丝白色,短而粗。以后逐渐演变成黑、黄、棕、红、褐等颜色。感染严重的到后期有一股刺鼻的臭味。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在2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85%时大量发生。该霉菌除直接与食用菌菌丝争夺营养和水分以及生存空间外,还可分泌毒素严重危害食用菌菌丝,致萎缩死亡并发出臭气;同时,其毒素还是一种致癌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杂菌中抗性最高的品种之一。培养室(棚)使用百病傻及赛百09药物进行严格消毒杀菌处理,发现初期污染时,随即移出培养室,对栽培袋采取切开塑膜、直接撒施赛百09药粉或百病傻溶液浸洗等措施;对污染较重者,应予以深埋或焚烧处理,以防造成二次污染。,6、根霉,菌丝白色、蓬松发达、孢子囊黑色,生长适温为28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5100%。此菌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有时也侵害子实体,消耗培养料养分。,7、霉菌病害的综合防治,(1)选择优良菌种 菌种老化、菌种培养料含水量过低,以及制种去杂不严等都容易引起大面积的菌棒污染杂菌。因此,生产中一定要选择技术等级高、信誉好的制种单位生产的菌种,同时还要根据生产安排,搭配选用不同菌龄的菌种。一般要求接种时控制菌龄在4060 d之间,这样的菌种萌发力和抗杂菌侵染力都比较强。在确定生产用的优良品种以后,菌种是否被杂菌污染则是优质菌种最基本的条件。优质菌种可采用目测和培养的方法来确定。凡菌丝粗壮,打开瓶塞具特有香味,可视为优质菌种。有条件的,还应抽样培养,同时还可检查菌丝生活力。,(2)选用优质原辅材料 木屑、麸皮霉变和塑料菌袋抗拉、抗压强度不够导致破袋,以及使用假劣多菌灵、酒精、福尔马林等消毒药品是造成香菇菌棒污染杂菌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备料时要把好关,严格选用优质新鲜的无霉变的原辅材料。同时,原辅材料在贮藏期间,应妥善保存,防止霉烂变质。(3)适时制棒 香菇是低温变温性结实菌类,应根据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生对温度的要求,科学安排接种季节。盲目提早制棒,在高温的影响下,极易感染链孢霉、绿霉、青霉和曲霉等杂菌。所以,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安排制棒适宜季节。一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8以下,即可开始制棒(接种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左右时为最好)。同时,在确定制棒时间后,实际生产中还应注意避开高温和阴雨等恶劣天气,夏季气温偏高时,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午夜至次日清晨。因为在高温、阴雨天气制棒,极易造成杂菌污染,其感染率一般要比晴天高出1倍以上。,(4)严格把好菌袋加工关 塑料袋应选择厚薄均匀、无沙眼、弹性强、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切忌太湿,料水比掌握在11.11.2;装料松紧适中,上下表内一致;两端袋口应扎紧,并用火焰熔结,在高温季节制菌袋时,可用1800倍多菌灵溶液拌料,防治杂菌。培养料偏干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且会明显影响菌棒转色菇和脱袋菇产量;偏湿,菌棒又极易污染杂菌。故制棒时要严格控制培养料的含水量。据多年实践证明,一般培养料的料水比掌握在1:(090095)为宜。培养料先经堆制发酵,利用多种高温型微生物所产生的生物热杀死害虫和中低温菌类,减少污染源。配制后的培养偏酸性,适于各种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所以应尽量在5小时内装完毕。,(5)高温彻底灭菌 灭菌要彻底,杜绝夹生料。许多常压灭菌灶,因不使用格层,菌棒紧密排放,加上菌棒受热后变软,菌棒间更为致密,造成棒堆中部热力难于穿透,以致灭菌往往不彻底。有的灶体漏气或设计不合理,也常导致灭菌不彻底。因此,灭菌灶结构要合理,灶体内应设置格层,同时,在摆放菌棒时,要有意识地留有间隙,使蒸气顺达、压力均匀,以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此外灭菌灶第1次启用之前,应先行升火试灶,检查灶体是否漏气,并注意尽可能缩短从制棒到进灶灭菌、点火至上升到100的时间,以提高灭菌效果。,(6)严格接种的无菌操作 接种室应严格消毒;做好接种前菌种预处理;接种过程中菌种瓶用酒精灯火焰封口;接种工具要坚持火焰消毒;菌种尽量保持整块;接种时要避免人员走动和交谈;及时清理接种室的废物,保持室内清洁。接种消毒不当以及接种的时机和接种程序等安排不妥,都极易造成杂菌的污染。许多菇农在进行接种室消毒时,往往都使用超量的福尔马林,这一方面会明显地提高接种室的湿度,另一方面也使接种室内空气中福尔马林浓度过高,接种人员因难以忍受而敞开门窗,极易引起杂菌污染。因此,进行接种室消毒,应按空间体积严格控制消毒剂用量(每立方米空间使用10ml福尔马林和5g高锰酸钾),并可在接种前15min,用浓氨水中和空气中的福尔马林。同时,接种时应避开高温阴雨天气尽量选在晴天晚上气温较低时进行。此外,接种时还应根据接种室大小和菌棒数量多寡,合理安排接种人数及接种程序,方可保证接种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因为接种人员多、时间长会使接种室内温湿度急剧上升,从而大大增加杂菌侵染的机会。,(7)提供良好的发菌条件 许多菇农在进行香菇发菌培养时,往往采用蘑菇前期密闭发菌方法,以致造成严重的杂菌污染。香菇菌丝体培养阶段要求室内光线弱并阴凉通风,因此,生产菌棒数量应根据培养室面积大小决定,一般生产1000筒菌棒要求培养室面积15 m2左右。培养室过小,必然造成菌棒堆叠过紧过高,棒堆中因菌丝生长释放出的热量和水汽不易散失,从而极易引发大面积感染杂菌。在菌棒堆叠时,宜按“#”或“”型堆叠,同时,更应注意的是,不管接种洞口有否粘贴胶布(纸),堆放菌棒时都要避免接种洞口被堆压。否则,必有大量的水汽在洞口凝聚,这样极易滋生杂菌。培养室通风条件较差的可安装排气扇,以加强通风。,(8)改善环境因子、控制杂菌生长 杂菌发生快慢和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环境因子,特别是香菇栽培块或菌筒上的霉菌发生时应通风换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有利于香菇生长发育时,香菇菌丝生活力旺盛,抗性强,杂菌就不易发生,反之,杂菌便会乘虚而入,迅速发生。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尽可能创造适宜于香菇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如要防止木霉的污染,可把接种后的菌袋先在16下培养,这时香菇菌丝可以生长,而木霉的孢子难以萌发,菌丝生长缓慢(木霉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待香菇菌丝体在培养料表面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步提高温度,最后在25下培养到菌丝体长满全袋。如一开始就在25下培养,有利木霉菌丝的生长,则杂菌污染率就高。减少菌丝未愈合时发生霉菌,采取将门窗关好(定量开窗通风几次),除去覆盖的薄膜,待控制霉菌后再盖上的措施。若个别栽培块发生霉菌,不要急于处理,待菌丝愈合后再作处理,但需增加掀动薄膜的次数,并加强栽培室通风换气和降温减湿。霉菌发生在栽培块或菌筒表面,尚未入料,一般可以采用pH 810的石灰清水洗净其上的霉菌,改变酸碱度,抑制霉菌生长。若霉菌严重,已伸入料内,可把霉菌挖干净,然后补上栽培种。霉菌特别严重的栽培块或菌筒,可拿到室外,用清水把霉菌冲洗干净,晾干23天后,再喷洒0.5%过氧乙酸(CH3COOH)可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9)加强检查 在气温较高季节,培养室内菌袋排放不宜过高过密,以免因高温菌丝停止生长或烫伤,影响成品率。发菌56天后,结合翻堆要逐袋认真检查,发现污染菌袋随即取出。对污染轻的菌袋,可用20%甲醛或5%石碳酸或95%酒精注射于污染部位,再贴上消毒胶布。对青霉、木霉污染严重的菌袋,添加适量新料后重新灭菌接种;污染链孢霉的菌袋,及时深埋。此外,要防鼠灭鼠,避免老鼠间接污染,对污染废弃的菌袋要集中处理,千万不能到处乱扔,以免造成重复感染。,(10)搞好环境卫生 环境中广泛存在着杂菌孢子,且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杂菌种群数量和孢子密度都相应激增。因此在进行袋栽香菇生产时,不但要抓好原辅材料的贮藏,还应搞好制种制棒场所及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等场所的内外卫生,以减少杂菌侵染的机会。使空气中杂菌孢子的密度降得最低,是减少杂菌污染最积极有效的一种方法。装瓶消毒冷却,接种、培养室等场所,均需做好日常的清洁卫生。暴雨后要进行集中打扫。坚持每天在空中、地面用0.2%肥皂水或3%4%石碳酸水溶液,5%甲醛,1500倍50%的多菌灵水溶液及5%20%石灰清水等交叉喷雾或喷洒,将废弃物和污染物及时烧毁或浸入药水缸,以防污染环境和空气。同时,还要加强对广大菇农群防意识教育,禁止随地乱扔已污染杂菌的废菌棒,对已污染的废菌棒应及时深埋或焚烧,防止杂菌污染环境。,8、香菇菌袋常见杂菌及出现原因,(1)点状污染型:手摸菌袋微有发热,袋内散布看见形状不规则的浅绿色霉点,是灭菌不彻底造成的,灭菌过程中漏气严重、灭菌温度未达到100、灭菌时间过短,锅内料袋排放过紧、过密,使袋内受热不均匀等,均会引起这种污染。(2)种穴连续污染型:连续数袋接种穴均出现色斑,是选用了污染的原种所致,如再扩接,将造成连续污染。,(3)孔穴偶尔发现污染型:个别孔穴出现污染,是接种前接种箱(室)消毒不彻底,胶布未贴紧或菌种接种时,接种口有空隙造成。(4)种穴根霉污染型:如接种穴污染大多数是根霉或链孢霉,可能是接种箱(室)湿、温度高,防治可放置吸湿剂(如石灰、木炭等)吸湿及降温等措施。(5)端头污染型:菌袋两端或一端污染,是因袋口未系紧,密封不好,或木屑过粗,装袋时挤压,颗粒棱角刺破薄膜造成污染。(6)非接种穴出现零星污染型:是制作菌袋搬运中被硬东西刺碰所引起。(7)烧菌型:由于气温过高,气温超过30,菌丝发黄,不再蔓延。,(二)出菇阶段的病害,1、香菇黑斑病,防治措施:强化转色管理,剔除感病菌袋,杜绝传染机会;控温控湿,加强通风管理;调低空气湿度。发生病害后,将病袋移出棚外,连续喷洒百病傻药液,或浸洗30分钟以上,杀死菌袋表面病菌。,2、香菇片菇病,防治措施:彻底清理接种、培养及出菇棚周围环境,周围喷洒400倍多菌灵及200倍苯酚混合溶液;病菌基数偏高时,菇棚内喷洒100倍苯酚溶液,密闭2天后方可启用。严格接种的无菌操作,培养室每5天喷一次药物杀菌,可交替使用百病傻和200倍苯酚。发生病害后,将病袋移出,焚烧或深埋,也可堆酵处理。,3、香菇褶腐病,加强清洁、杀菌等预防性措施。加强菇棚的通风,必要时降低湿度至75%以下,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发生病害后,及时将病菇及病袋移出棚外,喷洒或浸泡500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后,予以堆酵处理。,4、香菇褐斑病,褐斑病是由荧光假单孢杆菌引起子实体产生褐色斑、腐烂、发臭、产生粘稠物。此病多在20摄氏度、高温的环境发生。防治措施:采取预防措施,进行菇棚处理。菇棚外使用500倍多菌灵喷洒杀菌。采菇盆、周转箱、割菇刀以及其它工具使用消霉王溶液浸泡或擦洗,然后再带入棚内使用。加强菇房通风换气。防止菇蝇、螨进入菇房。局部发病时,可喷洒2福尔马林或波尔多液。,5、香菇褐腐病,防治措施:参考前述,对菇棚进行彻底消杀,出菇期间,保湿和补水用水要清洁,同时要加强通风换气。出现病菇后,及时摘下、销毁,然后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并喷洒赛百09溶液进行杀菌。,(三)香菇的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又称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生长条件不适宜或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影响而造成的生长不良现象。这种病害虽无病原物,不会相互传染,但一旦发生则会造成重大损失。,1、菌丝淡化,(1)症状 菌丝生长稀少,菌棒软绵无弹性。(2)病因 灭菌前培养料已经发生霉变,杂菌释放的抗菌素浓度过高或杂菌的活动改变了培养料的ph值;培养料选用不合适,如选用未经脱脂处理的针叶树木屑而导致油脂及萜烯类物质浓度过高,抑制香菇菌丝生长;过量添加硫酸镁等化学物质;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元素。(3)预防 选用新鲜优质的培养料,采用合理配方,不随意添加化学物质;拌料后及时严格灭菌,防止酵母菌发酵而改变培养料的ph值。,2、菌丝徒长,(1)症状 袋栽香菇筒表面,不断长出浓密白色绒毛状菌丝,有的长后倒伏,倒伏了又长,菌皮逐渐变厚,有的甚至不倒伏,转色不能进行,这就是菌丝徒长现象。(2)病因 香菇房的设置不妥,如窗户太少,室内光线太暗。培养料含水量高或空气湿度大。通气太少,换气太轻,特别是当菌丝开始浓白要加大通气量时却缺少通气。掀动薄膜太轻,或掀动薄膜时间太短,或配料中加入玉米粉之类的营养物太多等,碳氮比例失调。,(3)菌丝徒长的危害 消耗浪费养分。菌皮层层加厚,使菌丝体正常的呼吸受到抑制,坚韧的菌皮还会妨碍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和生长,不利香菇生长。(4)防治 出菇期间,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子实体生长的环境条件.当香菇的菌丝浓白,已达2厘米仍不倒伏,并出现参差不齐菌丝时,必须掀开薄膜通气一至数天,直至栽培块(袋)及四周不粘手时再盖上,第二天不必掀动,让料面水汽迫使菌丝倒伏而转色.仍不倒伏时,可再掀开薄膜,打开门和窗,待料面干燥后,用新排笔轻轻刷一下,惊扰表面菌丝,迫使倒伏转色,或者晾干后用5%石灰澄清水喷一遍,晾一晾,盖好薄膜,即可倒伏转,效果甚佳色。,3、烧菌(闷堆),(1)症状 培养料发热、发酸、菌丝死亡。发菌初期和刺孔增氧期间容易发生。(2)病因 香菇菌丝的呼吸过程消耗氧气并释放热量,在菌棒高密度堆叠和通风不畅的条件下,积累了释放的热量,料温升高,温度的升高又促进代谢加速,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过程,刺孔增氧加速了这个循环过程。当料温升到33以上,氧气供不应求时,菌种块表面或内部原有的弱势菌类一酵母菌在厌氧状态下,上升为优势菌类,培养料很快发酵并酸化,香菇菌丝加速死亡。(3)预防 及时散堆,疏排菌棒,分批刺孔,加强通风。,4、菌棒黄水,(1)症状 菌瘤不能正常干缩成菌皮,而是溶解成棕黄色的酱水,黄汁流溢之处由表向内腐烂,最后受害部位各种杂菌混发。(2)病因 菌瘤内菌丝在高温或机械损伤等不良环境条件下,自溶成酱液。黄汁的湿度和营养物质有利于青霉或细菌的繁殖为害,引发传染性病害。(3)预防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v26、v29。菌棒应堆放在阴凉、通风之处。刺孔增氧气温掌握在2025,轻拿、轻刺、轻放,避免刺伤菌瘤。用注射器抽去黄汁,减少筒袋内湿度。为害严重者,应剥除筒袋,剔除腐殖质,将菌棒在0.05%的扑霉灵溶液中浸泡1 min(分钟),沥干后重新套袋,重新刺孔。,5、菌棒衰败,(1)症状 菌皮坚硬,菌棒内部菌丝残短无光泽,培养料遇水松散。第1潮菇后,菌棒不能正常收缩,以后无产量。此症状在脱袋管理的香菇菌棒中更易发生。(2)病因 劣质培养料、不良气候或管理不善造成后期菌丝生长不良,菌丝残短,失去粘联培养料和扭结成菌索、形成原基的能力。(3)预防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选用优质培养料,尤其要坚持使用石膏而不应以碳酸钙代替,更要避免使用以碳酸钙掺假的劣质麸皮。加强后期管理,菌棒入棚后,在较热的天气还需加强遮阴、通风散热,防止后期烧菌。,6、黄花菇,(1)症状 菇体生长缓慢,提前开伞,菇色逐渐变黄,严重时枯死或小菇成批死亡。(2)病因 温度高,通风不良,空气不新鲜,袋内水分过高。(3)防治 通风、降温。头茬菇不补水或少量补水。若补水太多,可刺深孑L,继续培养,使水分散失,菌丝恢复。,7、畸形菇,香菇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因生产条件的调控不到位而产生畸形菇,影响菇品的商品质量及其价值,使生产效益大打折扣。(1)症状 出菇密,丛生,菇盖不圆整,菇柄着生位置不规则。菌丝集结成团,分划不出柄和菇盖。菇柄过粗或菇盖畸形,盖小或无盖。(2)发生的原因 品种选择不当。如海拔高的山区,应选中、低温菌种为宜。若误用高温型菌种,冬季菇蕾一出现,遇低温便萎缩不长,形成松果菇。香菇菌株已生理成熟,在不适宜的季节环境下勉强出菇,常长出与种性不相符的子实体;有的菌株如原为椴木栽培菌株,适应在含氮量很低的椴木中出菇,在木屑、麦皮等含氮量高的培养基中造成生理障碍常出畸形菇。发菌管理不当。在菌丝体培育期间,如果发菌室光照过强,靠近窗口的菌袋原基提早形成,袋内菇蕾早现,受袋壁挤压,无法正常伸展。因此,脱袋后第1批菇容易出现畸形。,发菌管理不当。在菌丝体培育期间,如果发菌室光照过强,靠近窗口的菌袋原基提早形成,袋内菇蕾早现,受袋壁挤压,无法正常伸展。因此,脱袋后第1批菇容易出现畸形。脱袋转色不合标准。有的菇农单凭菌龄,而未掌握菌丝成熟的条件。因此,脱袋转色差,菇态畸形。菌筒浸水不适宜。早熟品种一般出菇2-3批后,菌筒水分下降,需浸水补液。但有的菇农采用的是晚熟品种,也跟着浸水(此时正是晚熟品种处于形成原基时期),一遇水分刺激,迫使原基提早分化,只长菌柄,便形成了蜡烛菇。控湿保温不合理。冬季气温低,菇床上薄膜罩不严,受寒风袭击,正在生长的菇蕾就萎缩干枯成畸形;相对湿度低于70%时,则会出现菇柄柔软或空心。除部分遗传原因外,假菇主要由原基形成部位过深,大量养分消耗于菇柄生长或者脱袋时气温过高所致。割袋不及时。用不脱袋出菇栽培方法,容易因菇蕾产生后,割袋不及时,使菌袋压迫菇蕾,造成菇蕾畸形。环境不适。在香菇原基分化的过程中,出菇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太弱;空气相对湿度过高;菇蕾产生后遇到菌袋压迫;机械碰伤等因素都容易出现畸形菇。生理不成熟,配方不合理,氮素含量过高,通风不良,品种不好,棚内长期处于低温。,(3)防止措施 了解菌性,防止引种失误。栽种前,首先需弄清菌种特性,选用经严格出菇试验、保持优良种性的菌种,以此安排接种季节,推算预定的接种时间。不要使用不明种性的菌株,而应选用已驯化成熟或选育成功的香菇菌株。根据菌株的温型特性和栽培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准确地安排好生产季节。了解菌丝成熟特征,防止盲目脱袋。脱袋过早,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变异菇就多。菌丝生理成熟应掌握一个菌龄、三条标准。一个菌龄即从接种之日起,经过60天左右;三条标准是,袋内瘤状突起的泡沫菌丝占整个袋面的2/3,局部出现棕褐色;手握菌袋有松软弹性感,此时脱袋才适宜。常规菇脱袋时间宜在气温连续3 d(天)低于16时进行。掌握转色规律,防止温度失控。转色期间要注意气温变化,头3天在25以内,菇床上的盖膜不必揭开通风。在正常情况下,12天转色结束,3天后出现第一潮菇。转色时,要求温度不能低于12,不能高于25,出菇期的最佳温度为15。掌握变温原理,防止温差刺激不够。变温适当,出菇多,形态好,无畸形菇。正确的变温法是白天用薄膜罩住菇床,晚上12时后揭开薄膜1小时,使日夜温差在10以上,菇蕾大量发生。要求在转色后连续变温3-4天。及时适量浸水,防止水分过高过低。菌筒含水量低于40%时,出菇难,小形菇多。一般以菌筒的重量比原来下降30%时,可进行浸水,以吸水后达到制袋时重量的95%就足够了。若吸水过饱,易造成菌丝呼吸困难,影响正常长菇。,菌丝生理成熟后再催菇。催菇方法要适当,防止偏干偏湿。每采完一批菇后,必须揭膜通风6-7天,使菌丝吸足氧气,以恢复生长能力,然后转入喷水保湿,干湿交替,催促下一潮菇蕾发生。不要在菌丝尚未成熟的时候,采用如“惊蕈”等办法强迫菌筒出菇,搬运发好菌、生理成熟即将出菇的菌棒时应减少震动。适时采收。防止过熟。可在菇盖有卷边、菇柄适中时采收。一般每天采菇1次,但春季产菇高峰期,有时每天要采菇2次。第1潮菇的催菇应视品种和菌棒含水量而定,容易出菇的品种提倡自然出菇,不需催蕾。不易出菇的品种或含水量不足的菌棒,通过浸水软化菌皮,以利出菇,而不应采用注水的办法。不易出菇但含水充分的菌棒,可结合最后一次刺孔增氧达到催蕾的效果。培养基配方严格按照合理比例,切勿含氮量过高,碳氮比要合理。增大碳素比例。出菇阶段一般是60:1。出菇场所的环境条件尽量满足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是光线、通气、空气相对湿度等条件。加强通风,增加光照,保证适宜的温度。,(4)常见畸形菇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 菌盖小而薄:表现为菌盖既薄又小,即使菇龄较长也无法长大,鲜食时没有香菇的特殊香味;其发生原因一是没有完成转色,花菌袋或白菌袋即进行出菇;二是基料营养明显不足;三是生长的温度偏高。防治办法:没有转色的菌袋,一定要调控条件进行转色;如果基料营养不足,则可在浸泡菌袋时予以适当补充,也可采取“叶面施肥”的办法,比如喷洒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即可有效加厚菌盖厚度;夏季气温较高,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果采用“水冷空调”,效果较好。菌盖灯罩形:菌盖呈尖头的灯罩形状,并且明显薄,商品质量严重下降。主要原因与上述相同,因此,可参照上述进行防治。菌盖波浪形:菌盖边缘呈较规则的波浪形状,亦明显较薄、较脆。发生波浪形主要与幼菇发育阶段接受了较大温差的时候,同时环境的湿度变化亦很大,尤其当大水直接喷淋于菌盖时,很快就有较大风流吹过,而使得菌盖组织发育不正常。防治办法是发生菇蕾后,应保持较平和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夏季反季节栽培时,菇棚的温度往往是决定子实体能否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菌盖不周正:具体表现为菌盖别三扭四,或狭长、或三角等等,总之,不圆整是其主要特征。发生原因主要是幼蕾阶段没有及时切开塑膜,使其菌盖直接顶到塑膜上接受了一定的摩擦,或者菇蕾发生比较多,没有及时疏蕾处理,待长至幼蕾阶段,菌盖分化后挤在一起,只要幼时菌盖受挤压,则永远不会再重新圆整。防治:及时割膜,并进行疏蕾处理,一般只选12个幼蕾,勿使过多。,菌柄空心:菌柄细长、空心,导致菌盖也很小,主要是基料含水率过低以及空间湿度太小等原因所致。防治措施:每采收一潮后,即应进行泡袋处理,一般浸泡24小时即可使之恢复原重,保持菇棚空气湿度在85%以上。菌柄从裂缝中长出:菌袋含水率过低时,基料开裂,形成狭长的裂口后,即可有子实体从裂口内长出,有的甚至没有完全钻出来,菌盖就在裂口内长大,最终也无法实现其商品价值。防止办法是坚持菌袋浸泡处理,不使其形成裂口。菌柄扭曲:菇棚空气湿度偏低、光照较强或光线角度变换过频时,易发生该现象。防止办法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空气湿度,并保持较稳定的光照,一般要求有1000勒克司的散射光即可满足。蜡烛菇:蜡烛菇的特征就是光秃秃的菌柄上,没有正常的菌盖组织,形似蜡烛。发生原因,一是菇蕾阶段菌盖组织受损,二是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防止措施:及时割膜;疏蕾时注意不要伤及欲留蕾;坚持较好的通风,保持棚内较清新的空气条件。香菇团块菇:自原基阶段即为小团块状,单生,不能分化,近无柄,至成熟时整个团块较松软,没有正常的香菇香味,无商品价值。防治措施:彻底解决种源问题。尤其分离菌种和外引菌种时,一定要做出菇及品比试验,否则,不得用于生产。有技术条件的应对菌种进行脱毒处理,或引进脱毒菌种后进行扩繁。香菇连体菇:如同连体动植物一样,或是两个菌盖相连,或是两个菌柄相连,属典型的畸形菇,严重影响产菇数量及其商品价值。防治措施:对菌种进行脱毒处理,彻底解决种源问题,以保证生产效果。严格配料,不过多使用某些辅料,尤其某些不明成份的辅料,应禁止应用于生产。管理工具如喷雾器等,最好能采取专用设备,尤其喷雾器如用作大田喷药后再用于菇棚时,必须严格清洗,并使用碱性溶液如肥皂液、洗衣粉之类冲刷2遍,再用清水充分清洗后才能用于生产。,(11)大脚菇:对于高温型品种如果制筒较迟,出菇时遇低温影响而形成。防治方法是根据选用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12)空心软柄菇:菌筒失水严重,空气湿度偏低,气温偏高,幼菇脱水而形成。防治方法是每采完一潮菇后应及时浸水处理。(13)螺盖菇荔枝菇:高温型品种生理尚未成熟而又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催蕾出菇、低温型品种在生理尚未成熟时又在高温环境下催蕾出菇、培养基中氮源添加过多等都易产生畸形菇。预防方法是严格掌握品种的温型特点,安排好接种和出菇期,摘掉螺盖菇,养护好菌丝体,待气温、菌龄等条件适宜时立即进行催蕾出菇。(14)葡萄菇:对于小叶品种,若麸皮添加过多或因拌料不均匀使麸皮等偏于袋的某一局部而形成。防治方法:配料合理,拌料均匀。(15)拳状菇:装袋料松紧不一,料内供氧不均匀,打穴接种太深等而形成。防治方法是改装、修理装袋机,使之吐料均匀,装袋手握袋时要用力均匀,促使装料松紧一致,打接种穴不要过深,一般为11.5厘米。(16)长柄菇、偏角菇:当菇棚内过分潮湿,出菇时遇高温气候,菌筒排放过密,光线太弱,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等而形成。克服办法是菇棚内挖沟排水,菌筒适当摆稀,加强通风。,8、幼蕾死菇,幼蕾对外界适应性差,如果管理上失控,就会发生菇蕾萎死。防止幼蕾死亡的措施主要做好:五控制、五防止。(1)控制温度,防止冻死秋栽香菇进入冬季,多遇寒流。当气温降至5C以下,并持续几天时就会把幼蕾冻死,表现菇蕾发软。冬季幼蕾发生后,要注意天气预报,以防冻死幼蕾,遇5C以下天气时,采取火道加温。(2)控制温度,防止干死冬季气候干燥,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40%左右。这样的环境条件幼蕾易干死。干死的幼蕾变硬钉。防止幼蕾干死,可向菇棚内地面洒水或将水蒸气通入菇棚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3)控制通风,防止菇死幼蕾期不能让风直接吹幼蕾,以免菇体表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菇体失水时间过长、过多而枯死。在幼蕾生长期盖好棚膜,需要通风时可在无风天气,短时间揭膜通风,并及时覆膜保湿。(4)控制气害,防止毒死冬季棚内升温,其燃烧的气体,易造成幼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中毒而死。菇棚内加温时,要采取火道通过烟囱,把废烟排出菇棚内;棚内要定期通风,排出有害气体。(5)控制温标,防止烤死催花时加温过高,往往会将整批幼菇全部烤死。菇蕾生长的最高温度为20C,催花时温度不宜升得太高,且时间要短。同时加强通风排湿。幼蕾发生死亡的五种现象,有些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在管理中要调控好温、光、湿、气等环境因素,使幼蕾健壮生长。,9、香菇采收后期菇肉薄、盖小柄长现象,香菇出菇时间长,前期由于菌块内养分充足,气温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菇体盖大、肉厚、柄短,质地密实;而后期由于菌块养分消耗较多,加之气温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菇体盖小、肉薄、柄长、质地疏松,其商品价值和出菇量都显著降低。实践证明,采用降低菌块含水量和环境湿度的方法,使子实体在较为不利的环境中生长成熟,可以使后期香菇质量得到改善。具体做法:,二、香菇的虫害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螨类、线虫、跳虫、蛞蝓、菇蚊、菇蝇 等,害虫的特点是繁殖快,危害严重咬食菌丝或子实体,造成了实体死亡或葬失商品价值。,1、螨类,螨类俗称菌虱,分粉螨和蒲螨两种。蒲螨体小,肉眼不易看到,它们多在培养料表面上集中成团;粉螨体较大,白色发亮,不成团,量多时呈粉状。螨类非常微小,发生初期常被忽视,一旦爆发易酿成大灾。螨类在香菇生产的各个阶段均可能造成为害,取食香菇菌丝体及子实体。培养基发螨害后,接种部位的菌种块不萌发或萌发后菌丝外观稀疏暗淡,并逐渐萎缩,严重时培养料中的菌丝会被全部吃光,造成栽培失败。防治方法:搞好香菇培育场所的环境卫生,可有效地杜绝害螨发生。旧发菌室使用前用敌敌畏等药熏蒸杀螨。菌丝体培养期间喷洒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500倍液防治效果好。子实体培育期间不宜用药,否则易

    注意事项

    本文(香菇的病虫害防治.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