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蚊媒监测和防治ppt课件.ppt
登革热的监测和防治,登革热概述成蚊种群调查方法幼虫密度调查方法登革热蚊媒防制登革热应急处置,登革热疫情形势,2013年全球多个国家登革热暴发,我国广东、云南等地发生本地暴发,报告病例4000余例;2014年我国广东、云南、福建、广西等地发生本地暴发,其中广东报告4万多病例,福建发生登革热本地聚集性疫情的南平与我省临界;2014年10月我省温州报告2例无外出史的病例;2014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除10月份3个监测点的布雷图指数低于5外,其他月份所有监测点的布雷图指数均不低于5,一旦有病例输入有暴发风险。,目前形势,2015年3月6日,据巴西媒体报道,2015年1-2月,圣保罗有5.18万疑似登革热病例,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9倍。其中,有4.4万名病例已确认为登革热患者,人数已超过该州近五年来登革热患者总和。全国病例超过10万例。据外交部中国领事服务网援引驻毛里求斯使馆消息,据毛里求斯当地媒体报道,截至4.20,当地已发现40例登革热感染病例,毛卫生部已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中国驻毛里求斯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赴毛旅游期间注意饮用水卫生,注意防蚊防疫印尼、台湾、日本、截止目前,浙江省报告6例输入性病例广东比去年提前2个月出现本土散发病例,登革热-2014年全国疫情,登革热-2014年我省疫情(舟山外),登革热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蚊传疾病,每年上报至WHO的登革热与严重登革病例平均数(1955-2007)与近年病例数(2008-2010).,过去50年来,登革热发病率增加30倍。每年超过100个流行国家新增感染约5千万至1亿(WHO,2012)。,7,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是我国传染病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亚热带的非洲、美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区和欧洲个别境域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革病毒原属B组虫媒病毒,现归入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黄病毒属包括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等。,病原学,血清分型,登革病毒,型,型,型,型,登革病毒型夏威夷株,登革病毒型新几内亚株,登革病毒型H87株,登革病毒型H241株,传染源,登革热患者: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内非人灵长类: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其他野生动物:蝙蝠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经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包括生物性传播和机械性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我省主要是白纹伊蚊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在实验室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传播媒介,埃及伊蚊是世界上大多数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但在我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国外已证明为登革热媒介的蚊类还有赫布里底伊蚊、波里尼西亚伊蚊、盾纹伊蚊和中斑伊蚊,但主要分布于南太平洋岛屿,其媒介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奥巴伊蚊、科克伊蚊、哈氏伊蚊、伪盾伊蚊、罗图马伊蚊、汤加伊蚊、白雪伊蚊也被视为可疑媒介。,潜伏期,内潜伏期:3-14天外潜伏期:8-10天,传播机制,登革病毒传播,病毒血症,病毒血症,外潜伏期,天数,0,5,8,12,16,20,24,28,#1患者,#2患者,蚊叮咬/获得病毒,蚊再叮咬/传播病毒,内潜伏期,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型别二次感染症状加重,流行季节,热带、亚热带地区可常年发病,但主要流行季节与雨季相一致,与蚊媒密度高峰一致东南亚3-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巴西4-5年出现一次发病高峰,典型登革热,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热程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双峰热;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典型体征,多样性皮疹 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呈阳性出血倾向(多于病程58天),登革热主要症状、体征(2002),登革热早期诊断指标,近两周疫区旅游史、急起发热、头痛等束臂试验阳性及皮疹等白细胞发病早期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低AST及ALT水平升高血小板下降,1/23/4病例减少,重症登革热高危人群,1.二次感染患者 2.伴有基础疾病者3.儿童4.65岁以上的老人5营养不良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低,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数天才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HCT升高肝功能异常等,诊断类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资料:14日内疫区旅游史等 登革热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血常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登革热流行已确定时)或再加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散发病例或流行尚未确定时)排除其他诊断者,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加以下任一项: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IgG阴转阳性恢复期血清IgG抗体4倍以上增长从病人血清等标本中分离到病毒或抗原阳性RT-PCR检测登革病毒RNA阳性,治 疗原则,早发现、早隔离、就地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降低病死率,一般治疗及隔离,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抗病毒治疗:在起病35天内(病毒血症期),可适当应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白纹伊蚊,气候是决定白纹伊蚊潜在分布最重要的因素,中国白纹伊蚊潜在分布与平均温度(左)和年平均降水量(右)的关系(Wu et al 2011),蛹,白纹伊蚊的生活周期,孑孓,卵,白纹伊蚊的生物学参数,埃及伊蚊,登革热世界的分布,埃及伊蚊分布区域,埃及伊蚊及登革分布区域,2007/11/29,24届中国杀虫药械年会 桂林,埃及伊蚊的再次蔓延,中国埃及伊蚊地理分布(2006),全球登革热风险区域,登革热蚊媒监测安全要点,有登革热疫情一般规模流行时,开展蚊媒监测前,由于所有监测人员都是易感人群,所以在进入前必须严格做好防护!登革热疫情爆发时,不建议监测。从2015年开始,国家建议采用双层叠帐法开展监测,双层叠帐法,双层叠帐法既能捕捉到我们所希望捕获的蚊虫,又能保护作为引诱源的监测人员,只/人工小时,46,成蚊种群调查方法:房屋密度调查,人工小时法:2-4间人房或畜房内捕蚊15分钟;密度单位:只/人工小时捉光法:人工捉光室内全部蚊虫;密度单位只/间蚊帐法:捉光20-100顶蚊帐内全部蚊虫;密度单位:只/顶目的:蚊种组成、密度、季节消长,成蚊种群调查方法:叮人率(有疫情时绝对禁止使用该方法!),目的:蚊种群一天之内与人接触的程度室外人饵诱捕法:一人为人饵,腿部外露,另一人捕捉蚊子;叮人率=蚊数/夜或蚊数/人工小时;实际多用;分蚊种计算要求:三定(人、时间、地点)评价:对各类吸血蚊虫密度的直接衡量;对人影响大,不安全,幼虫监测方法:住房及周围容器积水的幼虫孳生频率估计,房屋指数:检查房屋中有伊蚊幼虫孳生的房屋百分比;例:调查100住宅,其中50家有幼虫,该指数为50%计算公式:阳性户数-X 100=房屋指数 調查户数,幼虫监测方法:住房及周围容器积水的幼虫孳生频率估计,容器指数:检查房屋中有伊蚊幼虫孳生的积水容器百分比;例:调查100个容器,其中80个有幼虫孳生,该指数为80%计算公式:阳性容器数-X 100=容器指数 調查容器数,幼虫监测方法:住房及周围容器积水的幼虫孳生频率估计,布雷图指数=百户指数:每一百户住宅孳生有有伊蚊幼虫的积水容器总数;或一百户住宅有多少阳性容器数;例:调查100住宅,有伊蚊幼虫孳生之积水容器共计300个,该指数为300。计算公式:阳性容器数-X 100=布雷图指数 调查戶数,幼虫监测,幼虫监测方法:住房及周围容器积水的幼虫孳生频率估计,幼虫指数:調查戶数(以50戶为原則)中发現登革热病媒蚊(幼虫及蛹)的平均数。计算公式:幼虫总数-X 100=幼虫指数 調查戶数,诱蚊诱卵器监测,使用诱蚊诱卵器做登革热蚊媒监测,特点:敏感、方便、价廉?。工具:诱卵器用空罐制成,内壁涂黑,放一片木板,加水;每5-7天观察一次诱卵器指数=蚊卵阳性数/放置的诱卵器总数100%;分室内外及平均解释:农村10%;城市20%,则为高危。,诱卵器监测,登革热蚊媒监测:指数与传播的关系,极高危险性 布雷图指数50 房屋指数35%容器指数20%安全布雷图指数2只/人时,有带毒蚊存在时将有流行。,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伊蚊布雷图指数(BI)控制登革热流行伊蚊布雷图指数阈值不高于5控制登革热爆发伊蚊布雷图指数阈值不高于10预防控制登革热(大爆发)伊蚊布雷图指数阈值不高于20,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阈值,登革热流行的防治策略,7天,7天,登革热媒介监测,紧急灭蚊方法,1.环境防治防止和排除无用积水 各类容器积水,是蚊虫主要的孳生场所,应迅速发动群众参与灭蚊达标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翻缸倒罐,防止雨天积水;清除废弃器具,包括各种可能积水的废弃器具,例如快餐盒、饮料瓶等等加强轮胎的管理,减少旧轮胎在露天的堆放。,加强灭蚊健康教育有利于市民主动参与灭蚊,紧急灭蚊方法:清除以下孳生地,紧急灭蚊方法,化学防治(必须持续化学防治,直到疫情解除!媒介监测合格!),紧急灭蚊方法,按图所示,自下风向开始喷洒,车行方向与风向垂直,沿住宅区道路,行车进行喷雾。选择早晨6:30-8:30之间或者傍晚进行处理 白纹伊蚊,登革热疫情发生时施药人员防护正确、但灭蚊经验和技术明显有误,灭蚊后必须巩固,一个阶段灭蚊实施后,密度下降达到了国家的标准,但是蚊虫种群是动态发展的,如果不能长期坚持地进行治本清源的工作,蚊虫的密度还会上升。因此应该继续采取措施巩固灭蚊的成效,其中包括技术措施、行政措施和法规措施。这是确保疫情不反复的关键所在!,相关定义,1疫点: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2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2疫区:当发生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或以乡、镇划为疫区。在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疫区或者根据地理区域划定。,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置,3输入性病例: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南美等),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输入”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外地感染或发病后来到某地,对于该地来说,也是输入病例。4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4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表示病家、工作或活动地点附近已有带病毒之成蚊存在。,一、流行病学调查1、个案调查:按统一的调查表对每一个病例进行调查,并核实诊断。2、查明本次流行的分布。3、追踪本次流行的传染来源。4、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5、流行期间随时对伊蚊进行调查,计算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等。6、及时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和定期捕捉伊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7、必要时可对有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二、隔离病人急性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之日起不少于6天。,三、防蚊、灭蚊1、每3-5天定期清刷水缸一次,以清除水缸内壁幼虫和蚊卵。2、生物灭蚊蚴3、开展以防制伊蚊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4、疫点及半径200米周围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5、必要时可实施对交通工具灭蚊。,四、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个人防护,做好防蚊措施。,发生输入性疫情,防控重点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在境内的停留地点落实清除孳生地蚊媒密度调查卫生宣教喷药灭蚊及疫情监测等防治措施做好传播风险评估,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1)核实疫情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主要临床特征(无卡他症状的“感冒发烧”,肌肉骨关节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对报告登革热疑似病例作出初诊意见现场核实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判定情况和严重程度(2)调查准备 人员、表格、采样器材、个人防护与蚊媒控制物品(3)个案调查 调查病例发病前二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活动情况、被蚊子叮咬史、就诊经过等,(4)采样送检 疑似病人血清捕捉伊蚊(成蚊)(5)确定病例定义在一定时间、地点和人群范围内相应病例,(6)主动搜索和核实病例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医学观察15天对疫点、疫区的医疗机构(社区门诊、卫生站、医院等)搜索可疑病例。追踪可能的传染源。必要时在疫区内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以判定可能感染的范围或隐性感染的情况。,(7)流行因素调查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特点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植被、地形地貌、气温、降雨量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8)在病例搜索时,同时开展居民健康宣传。,(9)媒介状况快速评估及监测调查疫点内50100户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蚊媒应急监测在疫区内,重点是疫点及周围地区开展捕捉伊蚊成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3控制措施要遵循边调查、边调整、边控制的原则。(1)严格管理传染源(2)灭蚊防蚊,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评估与总结,评价指标包括发病率(罹患率)、流行持续时间、伊蚊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伊蚊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可作为登革热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的参考指标。当该指数超过20时,判定为危险如控制措施不落实更大风险低于5时,流行将停息。,没有病媒蚊,就没有登革热,没有孳生源,就没有登革热病媒蚊,登革熱防治需要大家的參與,急传应急工作布置要点,一、5-10月份为肠道和病媒传染病流行季节,希各医疗机构对所有医务人员开展登革热(重点)、霍乱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培训,提高诊断和识别能力,规范落实防控措施。二、传染病管理人员及时查看本辖区的重点传染病报告卡,发现菌痢、阿米巴痢疾、伤寒、副伤寒、甲肝、戊肝、猩红热和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做好个案调查,手足口病做好随访记录,积极关注托幼儿童的聚集性疫情。,欢迎批评指正!,谢 谢!,